鱼豆腐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56717阅读:113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视频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鱼豆腐又称油炸鱼糕,以鱼肉为主料,绞成肉泥配以其他辅料并挤压成型块状,经熟化油炸而成,因其具有金黄色的良好外观,而且能消除腥臭味,受到消费者的青睐。食之香郁,富有弹性,且营养丰富,是火锅、炒菜、麻辣烫的好材料。

但现在市场上的鱼豆腐形形色色随处可见、质量参差不齐,不能用肉眼看出其中鱼肉的含量,鱼豆腐和各种鱼丸子中鱼的含量很少,其中添加了大量的添加剂,有的甚至添加剂严重超标,严重伤害人们的身体健康。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市面上的鱼豆腐存在的上述质量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鱼肉可见的鱼豆腐加工工艺。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鱼豆腐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a、蒸鱼肉,将鲜鱼肉放入蒸锅中蒸熟,开锅后再蒸5-10分钟;

b、凉鱼肉,蒸好的鱼肉自然放置5-20分钟;

c、分割鱼肉,将蒸好的鱼肉分割成长度为0.2cm-1.0cm的小块;

d、煮豆浆,把做豆腐用的豆浆煮开,温度达到100℃;

e、将鱼肉和豆浆混合,将蒸好的鱼肉加入煮开的豆浆中,使得熟鱼肉占鱼豆腐的比例在5%-30%之间,将硫化镁与水1:2-3混合形成液态氯化镁,将鱼肉加入豆浆中即开始搅拌,一边搅拌一边将液态氯化镁加入豆浆中进行点豆腐,形成豆腐脑;

f、压豆腐。

所述步骤c中,在分割好的熟鱼肉中加入调味品。

所述步骤e中,一边搅拌一边将液态氯化镁加入豆浆中进行点豆腐,当豆浆变成大米粒的形状时,继续搅拌10-30秒,直至形成豆腐脑。

所述步骤f中,在四周和下面都有孔的方筐里铺上压豆腐专用纱布,把豆腐脑倒进纱布里,再把四周纱布盖在上面,用专用压豆腐机压1-2分钟,放置10-30分钟,解开纱布。

本发明的鱼豆腐加工工艺,把鱼肉分割成很小的碎块添加到豆腐里面,当切开鱼豆腐的时候小鱼块也清晰可见,鱼肉和豆腐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是真正意义上的鱼豆腐。而且这种鱼豆腐是优质植物蛋白和优质动物蛋白同时补充,植物蛋白大于动物蛋白,这样更有利于健康。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鱼豆腐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把鱼肉和鱼骨分开,把其中的鱼肉(也可以到冷库购买现成的鱼肉)放到锅里蒸熟,蒸开锅再过5分钟;(2)将鱼肉自然凉10分钟;(3)、鱼肉凉好后,分割成0.2cm-1.0cm的小块,可以加入适当的盐、味精等调味品;(4)把做豆腐用的豆浆煮开,豆浆温度达到100度;(5)、把调好味道的鱼肉加入豆浆中,一般一斤黄豆根据稀浓不同可出5-10斤的豆浆,在和鱼肉混合的过程中可根据黄豆的比例,一般一斤黄豆可加工出2.5-3.3斤的豆腐,鲜鱼肉蒸煮后会脱水,一般一斤经蒸熟剩7两,我们在加工过程中熟肉占豆腐的比例为20%,这个比例可根据销售的目的可调整在5%-30%,鱼肉放入豆浆中的同时即开始搅拌,把鱼肉在豆浆中均匀搅拌开,一边搅拌一边用氯化镁(即卤水)点豆腐,氯化镁需用水勾兑,1斤氯化镁兑2-3斤水,在点豆腐的过程不能一下倒进豆浆中,而是一点点往里流,当豆浆变成大米粒的形状,继续搅拌10-30秒,当形成豆腐脑时就可以了;(6)把豆腐脑压成豆腐就做出了鱼豆腐,在四周和下面都带眼的方筐里铺上压豆腐专用纱布,纱布要大一些,把豆腐脑倒进纱布里,再把四周纱布盖在上面,用专用压豆腐机压一分钟左右就可以了,过大约20分钟,解开纱布鱼豆腐就做成了。一般做出的鱼豆腐,使用鲜鱼肉占鱼豆腐的比例在7%-40%之间,做出的鱼豆腐可以直接出售也可以分割速冻包装入库。

鱼豆腐是把鱼肉分割成很小的碎块添加到豆腐里面,当切开鱼豆腐的时候小鱼块也清晰可见,鱼肉和豆腐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是真正意义上的鱼豆腐。而且这种鱼豆腐是优质植物蛋白和优质动物蛋白同时补充,植物蛋白大于动物蛋白,这样更有利于健康。解决了人们对鱼豆腐里面鱼的成分的怀疑;解决了吃鱼卡刺的担忧;解决了动物蛋白和植物蛋白合理科学搭配;食用方便,吃法更多样。

本发明是通过实施例进行描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效替换。另外,在本发明的教导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修改以适应具体的情况及材料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因此,本发明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所有落入

本技术:
的权利要求范围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鱼豆腐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蒸鱼肉;b、凉鱼肉;c、分割鱼肉;d、煮豆浆;e、将鱼肉和豆浆混合;f、压豆腐。本发明的鱼豆腐加工工艺,把鱼肉分割成很小的碎块添加到豆腐里面,当切开鱼豆腐的时候小鱼块也清晰可见,鱼肉和豆腐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是真正意义上的鱼豆腐。而且这种鱼豆腐是优质植物蛋白和优质动物蛋白同时补充,植物蛋白大于动物蛋白,这样更有利于健康。

技术研发人员:姜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姜楠
技术研发日:2017.04.13
技术公布日:2017.12.0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