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补气活血功能的酸浆面的制作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64010阅读:32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酸浆面制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补气活血功能的酸浆面的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酸浆面具有酸香爽口、面条筋韧的特点,现有酸浆面的保健性能单一,然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原有生产的面条的原料质量及营养远远不够现代人们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有酸浆面的保健性能单一,然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原有生产的面条的原料质量及营养远远不够现代人们需求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具有补气活血功能的酸浆面的制作工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具有补气活血功能的酸浆面的制作工艺的配方,所述具有补气活血功能的酸浆面按照重量的配方如下:

白菜1000-1500份、腊菜600-700份、茯苓10-30份、白术10-20份、万年菊4-8份、黄耆6-15份、甘草10-30份、枸杞子12-25份、冬虫夏草6-14份、山药3-8份、大枣4-10、玉竹15-30份、党参8-25份。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具有补气活血功能的酸浆面的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制备浆汤:选用白菜和腊菜,并将白菜和腊菜放入干净的陶罐内,接着在容器内倒入1200-1400ml的开水,并发酵4-8天,在发酵完成后将白菜和腊菜全部捞出切碎,并通过瓷盆收集流出的酸浆汁备用;

s2、药材清洗:选用茯苓、白术、万年菊、黄耆、甘草、枸杞子、冬虫夏草、山药、大枣、玉竹、党参,并将上述药材使用清水浸泡清洗1-1.5h;

s3、药材炖煮:将s2中清洗完成的药材全部倒入纱布袋内,然后将装有药材的纱布袋放入砂锅内,并在锅内加入1000-1200ml的清水,接着使用文火对砂锅加热1-2h;

s4、收集药汁:在对砂锅加热完成后,将装有药材的纱布袋取出,然后使用容器收集药汁并备用;

s5、和面:取适量的白面粉,在白面粉内加入精盐和食用碱,并进行搅拌,接着用s4中收集的部分药汁和温水混合后加入面粉内,并对面粉和匀搓揉呈面团,接着每隔6-10min对面团进行搓揉,使得面团光亮无裂口后停止;

s6、擀面:把s5中和好的面团放置在面板上,并使用擀面杖将面团擀成厚薄均匀的面皮,并肩面皮折叠成3-6cm宽的面条;

s7、过汤:先将s4中收集的药汁倒入干净的锅内,并在锅内倒入适量的清水,接着对锅进行加热,在锅内的溶液烧开后,将s6中擀好的面条放入锅内,煮熟后捞起并迅速放置在凉水内投凉并盛入碗内,接着将s1制备完成的浆汤加热至70-80℃,在加热完成后,将浆汤倒入碗内。

优选的,所述s4中的容器为套管、瓷盆或瓶子。

优选的,所述s4中通过滤网对药汁内的残渣进行过滤。

优选的,所述s5中药汁和温水的比例为3:1。

优选的,所述s7中药汁与清水的比例为3:2。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具有补气活血功能的酸浆面的制作工艺,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通过加入用于补气活血的药汁,这样不仅对食用者的身体大有好处外,还能满足现代人们对食品营养程度的需求,而且本发明是将药汁分两个步骤与面条见融合,这样可以提高面条的营养含量,从而使得面条具有较好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

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

一种具有补气活血功能的酸浆面的制作工艺的配方,具有补气活血功能的酸浆面按照重量的配方如下:

白菜1000份、腊菜600份、茯苓10份、白术10份、万年菊4份、黄耆6份、甘草10份、枸杞子12份、冬虫夏草6份、山药3份、大枣4、玉竹15份、党参8份。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具有补气活血功能的酸浆面的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制备浆汤:选用白菜和腊菜,并将白菜和腊菜放入干净的陶罐内,接着在容器内倒入1200ml的开水,并发酵4天,在发酵完成后将白菜和腊菜全部捞出切碎,并通过瓷盆收集流出的酸浆汁备用;

s2、药材清洗:选用茯苓、白术、万年菊、黄耆、甘草、枸杞子、冬虫夏草、山药、大枣、玉竹、党参,并将上药材使用清水浸泡清洗1h;

s3、药材炖煮:将s2中清洗完成的药材全部倒入纱布袋内,然后将装有药材的纱布袋放入砂锅内,并在锅内加入1000ml的清水,接着使用文火对砂锅加热1h;

s4、收集药汁:在对砂锅加热完成后,将装有药材的纱布袋取出,然后使用容器收集药汁并备用,并通过滤网对药汁内的残渣进行过滤,且容器为套管、瓷盆或瓶子;

s5、和面:取适量的白面粉,在白面粉内加入精盐和食用碱,并进行搅拌,接着用s4中收集的部分药汁和温水混合后加入面粉内,并对面粉和匀搓揉呈面团,接着每隔6min对面团进行搓揉,使得面团光亮无裂口后停止,药汁和温水的比例为3:1;

s6、擀面:把s5中和好的面团放置在面板上,并使用擀面杖将面团擀成厚薄均匀的面皮,并肩面皮折叠成3cm宽的面条;

s7、过汤:先将s4中收集的药汁倒入干净的锅内,并在锅内倒入适量的清水,药汁与清水的比例为3:2,接着对锅进行加热,在锅内的溶液烧开后,将s6中擀好的面条放入锅内,煮熟后捞起并迅速放置在凉水内投凉并盛入碗内,接着将s1制备完成的浆汤加热至70℃,在加热完成后,将浆汤倒入碗内。

实施例二

一种具有补气活血功能的酸浆面的制作工艺的配方,具有补气活血功能的酸浆面按照重量的配方如下:

白菜1250份、腊菜630份、茯苓16份、白术12份、万年菊5份、黄耆8份、甘草14份、枸杞子16份、冬虫夏草8份、山药4份、大枣6、玉竹18份、党参10份。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具有补气活血功能的酸浆面的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制备浆汤:选用白菜和腊菜,并将白菜和腊菜放入干净的陶罐内,接着在容器内倒入1270ml的开水,并发酵6天,在发酵完成后将白菜和腊菜全部捞出切碎,并通过瓷盆收集流出的酸浆汁备用;

s2、药材清洗:选用茯苓、白术、万年菊、黄耆、甘草、枸杞子、冬虫夏草、山药、大枣、玉竹、党参,并将上药材使用清水浸泡清洗1.2h;

s3、药材炖煮:将s2中清洗完成的药材全部倒入纱布袋内,然后将装有药材的纱布袋放入砂锅内,并在锅内加入1130ml的清水,接着使用文火对砂锅加热1.3h;

s4、收集药汁:在对砂锅加热完成后,将装有药材的纱布袋取出,然后使用容器收集药汁并备用,并通过滤网对药汁内的残渣进行过滤,且容器为套管、瓷盆或瓶子;

s5、和面:取适量的白面粉,在白面粉内加入精盐和食用碱,并进行搅拌,接着用s4中收集的部分药汁和温水混合后加入面粉内,并对面粉和匀搓揉呈面团,接着每隔8min对面团进行搓揉,使得面团光亮无裂口后停止,药汁和温水的比例为3:1;

s6、擀面:把s5中和好的面团放置在面板上,并使用擀面杖将面团擀成厚薄均匀的面皮,并肩面皮折叠成4cm宽的面条;

s7、过汤:先将s4中收集的药汁倒入干净的锅内,并在锅内倒入适量的清水,药汁与清水的比例为3:2,接着对锅进行加热,在锅内的溶液烧开后,将s6中擀好的面条放入锅内,煮熟后捞起并迅速放置在凉水内投凉并盛入碗内,接着将s1制备完成的浆汤加热至72℃,在加热完成后,将浆汤倒入碗内。

实施例三

一种具有补气活血功能的酸浆面的制作工艺的配方,具有补气活血功能的酸浆面按照重量的配方如下:

白菜1400份、腊菜660份、茯苓22份、白术16份、万年菊7份、黄耆12份、甘草24份、枸杞子21份、冬虫夏草11份、山药6份、大枣7、玉竹25份、党参20份。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具有补气活血功能的酸浆面的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制备浆汤:选用白菜和腊菜,并将白菜和腊菜放入干净的陶罐内,接着在容器内倒入1340ml的开水,并发酵7天,在发酵完成后将白菜和腊菜全部捞出切碎,并通过瓷盆收集流出的酸浆汁备用;

s2、药材清洗:选用茯苓、白术、万年菊、黄耆、甘草、枸杞子、冬虫夏草、山药、大枣、玉竹、党参,并将上药材使用清水浸泡清洗1.4h;

s3、药材炖煮:将s2中清洗完成的药材全部倒入纱布袋内,然后将装有药材的纱布袋放入砂锅内,并在锅内加入1160ml的清水,接着使用文火对砂锅加热1.6h;

s4、收集药汁:在对砂锅加热完成后,将装有药材的纱布袋取出,然后使用容器收集药汁并备用,并通过滤网对药汁内的残渣进行过滤,且容器为套管、瓷盆或瓶子;

s5、和面:取适量的白面粉,在白面粉内加入精盐和食用碱,并进行搅拌,接着用s4中收集的部分药汁和温水混合后加入面粉内,并对面粉和匀搓揉呈面团,接着每隔9min对面团进行搓揉,使得面团光亮无裂口后停止,药汁和温水的比例为3:1;

s6、擀面:把s5中和好的面团放置在面板上,并使用擀面杖将面团擀成厚薄均匀的面皮,并肩面皮折叠成5cm宽的面条;

s7、过汤:先将s4中收集的药汁倒入干净的锅内,并在锅内倒入适量的清水,药汁与清水的比例为3:2,接着对锅进行加热,在锅内的溶液烧开后,将s6中擀好的面条放入锅内,煮熟后捞起并迅速放置在凉水内投凉并盛入碗内,接着将s1制备完成的浆汤加热至76℃,在加热完成后,将浆汤倒入碗内。

实施例四

一种具有补气活血功能的酸浆面的制作工艺的配方,具有补气活血功能的酸浆面按照重量的配方如下:

白菜1500份、腊菜700份、茯苓30份、白术20份、万年菊4-8份、黄耆15份、甘草30份、枸杞子25份、冬虫夏草14份、山药8份、大枣10、玉竹30份、党参25份。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具有补气活血功能的酸浆面的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制备浆汤:选用白菜和腊菜,并将白菜和腊菜放入干净的陶罐内,接着在容器内倒入1400ml的开水,并发酵8天,在发酵完成后将白菜和腊菜全部捞出切碎,并通过瓷盆收集流出的酸浆汁备用;

s2、药材清洗:选用茯苓、白术、万年菊、黄耆、甘草、枸杞子、冬虫夏草、山药、大枣、玉竹、党参,并将上药材使用清水浸泡清洗1.5h;

s3、药材炖煮:将s2中清洗完成的药材全部倒入纱布袋内,然后将装有药材的纱布袋放入砂锅内,并在锅内加入1200ml的清水,接着使用文火对砂锅加热2h;

s4、收集药汁:在对砂锅加热完成后,将装有药材的纱布袋取出,然后使用容器收集药汁并备用,并通过滤网对药汁内的残渣进行过滤,且容器为套管、瓷盆或瓶子;

s5、和面:取适量的白面粉,在白面粉内加入精盐和食用碱,并进行搅拌,接着用s4中收集的部分药汁和温水混合后加入面粉内,并对面粉和匀搓揉呈面团,接着每隔10min对面团进行搓揉,使得面团光亮无裂口后停止,药汁和温水的比例为3:1;

s6、擀面:把s5中和好的面团放置在面板上,并使用擀面杖将面团擀成厚薄均匀的面皮,并肩面皮折叠成6cm宽的面条;

s7、过汤:先将s4中收集的药汁倒入干净的锅内,并在锅内倒入适量的清水,药汁与清水的比例为3:2,接着对锅进行加热,在锅内的溶液烧开后,将s6中擀好的面条放入锅内,煮熟后捞起并迅速放置在凉水内投凉并盛入碗内,接着将s1制备完成的浆汤加热至80℃,在加热完成后,将浆汤倒入碗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