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梨膏糖配方及其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743836阅读:1457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食品行业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梨膏糖配方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梨膏糖是一种具有一定药效的食品,也是我国的传统美食,梨膏糖主要原料为糖、梨和部分中草药,,梨膏糖香甜而微带药味,具有清热、润嗓、止咳等功效,现有技术中梨膏糖中的中草药成分主要包括入杏仁、川贝和半夏,由于单独熬制的中草药比较苦不好下咽,梨膏糖将糖与中药结合,既可以起到治疗预防疾病的效果也改善了口感,便于人们食用,梨膏糖口感不腻不粘、芳香适口、块型整齐、便于储存,近些年来,梨膏糖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大,梨膏糖产品也很多,但是大多数疗效不佳,梨膏糖也只具有清热止咳的作用,功能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技术缺陷提供一种药效好的一种梨膏糖配方及其制作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梨膏糖配方,包括以下重量比的组分:水25~35份,异麦芽糖醇40~60份,梨汁5~10份,果脯糖浆3~7份、蜂蜜15~25份,乌梅0.5~1份、甘草0.2~0.8份、肉豆蔻0.2~0.8份、肉桂0.2~0.8份、杏仁0.2~0.8份、罗汉果0.2~0.8份、砂仁0.2~0.8份、枸杞子0.2~0.8份、胖大海0.2~0.8份、茯苓0.2~0.8份、桔梗0.2~0.8份、莱菔子0.2~0.8份、高良姜0.2~0.8份、菊花0.5~1份、紫苏子0.2~0.8份、橘皮0.2~0.8份,天然薄荷脑0.05~0.1份。

作为改进,一种梨膏糖配方,包括以下重量比的组分:水30份,异麦芽糖醇50份,梨汁6份,果脯糖浆5份、蜂蜜20份,乌梅0.8份、甘草0.5份、肉豆蔻0.5份、肉桂0.5份、杏仁0.5份、罗汉果0.5份、砂仁0.5份、枸杞子0.5份、胖大海0.5份、茯苓0.5份、桔梗0.5份、莱菔子0.5份、高良姜0.5份、菊花0.8份、紫苏子0.5份、橘皮0.5份,天然薄荷脑0.08份。

上述梨膏糖的制作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s1:按照权利要求1中所述重量比例称取原材料;

s2:取乌梅、甘草、肉豆蔻、肉桂、杏仁、罗汉果、砂仁、枸杞子、胖大海、茯苓、桔梗、莱菔子、高良姜、菊花、紫苏子、橘皮放入加入盐的水中清洗1~2分钟;

s3:将步骤2中清洗过的草药装在布袋中,向中药熬煮锅中加入称取好的水,然后将布袋放入水中进行熬煮,水先设定200度高温熬煮30分钟待水煮沸腾后设定110度低温熬煮60分钟,熬煮完毕后将中药水倒出,用滤网过滤液体,将过滤后的中药水收集在不锈钢桶内;

s4:将异麦芽糖醇、梨汁、果脯糖浆、蜂蜜和步骤3中熬煮的中药水倒入电磁熬糖锅进行熬煮,搅拌混合液至液体温度为130度,温度到达之后停火放入天然薄荷脑80克继续搅拌,搅拌至锅内糖液无气泡为止;

s5:将步骤4中熬煮搅拌完成的糖浆倒入模具中放置自然冷却至常温(常温状态则凝固成型);

s6:切割步骤5中冷却成型的梨膏糖即制作完成。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发明的梨膏糖采用多种可食用中草药配合而成,不仅具有清热解毒、化痰止咳的功效,还具有清神醒脑、缓解疲劳、增强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功效,整个制作过程简单快速,保持各种草药的功效,加工出来的梨膏糖色泽光亮,具有淡淡的药草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下面对本发明所采用具体药物组分的药效进行说明

乌梅:乌梅是蔷薇科落叶乔木植物梅的没有成熟的果实,其中含有柠檬酸、苹果酸、琥珀酸、糖类、谷甾醇、维生素c等成份,具有非常理想的抗菌的作用。然后乌梅做的乌梅汁,气味很香,味道更是酸甜可口,在烦躁的时候可以多喝一点,有生津去火的功效;

甘草:甘草为多年生草本植物甘草的根及根茎,性味甘平,归心、肺、脾、胃经。具补脾益气、润肺止咳、缓急止痛、缓和药性之功;

肉豆蔻:可温中涩肠、行气消食、温养脾胃;用于虚泻、冷痢、脘腹胀痛、食少呕吐、宿食不消等症;

肉桂:肉桂是平常家庭中炖肉、炒菜必不可少的调味品,在西方人们更是用肉桂打成粉末加入咖啡、奶茶中调味。肉桂还含有特殊芳香气味的植物,可以制作比较特殊的香料;

杏仁:杏仁是一味常用的古老中药,性味苦、辛,可以入肺、脾。很多古代医学文献都记载了杏仁的功效。例如,《药性论》指出,杏仁可以治心肺疾患,对咽喉、声带也有保健作用。《本草拾遗》上说,杏仁对中医说的五脏--心、肝、脾、肺、肾都有益处;

罗汉果:罗汉果味甘性凉,归肺、大肠经,有润肺止咳,生津止渴的功效,适用于肺热或肺燥咳嗽,百日咳及暑热伤津口渴等,此外还有润肠通便的功效;

砂仁:砂仁性温,味辛,具有行气调中、和胃醒脾的功效,用于湿浊中阻,腹痛痞胀,胃呆食滞,呕吐泻泄,妊娠恶阻,胎动不安等症;

枸杞子:枸杞子药食同源的历史悠久,是驰名中外的名贵中药材,枸杞子中含有多种氨基酸,并含有甜菜碱、玉蜀黍黄素、酸浆果红素等特殊营养成分,使其具有非常好的保健功效;

胖大海:胖大海的功效:清热润肺,利咽解毒,润肠通便。用于肺热声哑,干咳无痰,咽喉干痛,热结便闭,头痛目赤;

茯苓: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药具有利水渗湿、益脾和胃、宁心安神之功用。现代医学研究:茯苓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茯苓多糖有明显的抗肿瘤及保肝脏作用;

桔梗:桔梗科、桔梗属植物,多年生草本,茎高20-120厘米,通常无毛,偶密被短毛,不分枝,极少上部分枝,其根可入药,有止咳祛痰、宣肺、排脓等作用,中医常用药;

莱菔子:莱菔子又名萝卜子、萝白子、菜头子等,为十字花科植物萝卜的成熟种子。全国各地普遍栽培。入脾、胃、肺经,能消食除胀,功效显著,有“冲墙倒壁”之称。可用于用于治疗饮食停滞、脘腹胀痛、大便秘结、积滞泻痢、痰壅喘咳等;

高良姜:高良姜的功效与作用是温胃散寒,消食止痛,治脘腹冷痛,胃寒呕吐,嗳气吞酸,可作为食物食用;

紫苏子:中药紫苏子,别名苏子、黑苏子等。本品为唇形科植物紫苏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压碎有香气,味微辛,具有降气消痰,平喘,润肠。用于痰壅气逆,咳嗽气喘,肠燥便秘的功效;

天然薄荷脑:味辛、性凉,无毒。长期做菜生吃或熟食,能祛邪毒,除劳气,解困乏,使人口气香洁。还可治痰多及各种伤风;

实施例一

一种梨膏糖配方,包括以下重量比的组分:水30千克,异麦芽糖醇50千克,梨汁6千克,果脯糖浆5千克、蜂蜜20千克,乌梅800克、甘草500克、肉豆蔻500克、肉桂500克、杏仁500克、罗汉果500克、砂仁500克、枸杞子500克、胖大海500克、茯苓500克、桔梗500克、莱菔子500克、高良姜500克、菊花800克、紫苏子500克、橘皮500克,天然薄荷脑800克。

一种梨膏糖的制作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s1:按照权利要求1中所述重量比例称取原材料;

s2:取乌梅、甘草、肉豆蔻、肉桂、杏仁、罗汉果、砂仁、枸杞子、胖大海、茯苓、桔梗、莱菔子、高良姜、菊花、紫苏子、橘皮放入加入盐的水中清洗2分钟;

s3:将步骤2中清洗过的草药装在布袋中,向中药熬煮锅中加入称取好的水,然后将布袋放入水中进行熬煮,水先设定200度高温熬煮30分钟待水煮沸腾后设定110度低温熬煮60分钟,熬煮完毕后将中药水倒出,用滤网过滤液体,将过滤后的中药水收集在不锈钢桶内;

s4:将异麦芽糖醇、梨汁、果脯糖浆、蜂蜜和步骤3中熬煮的中药水倒入电磁熬糖锅进行熬煮,搅拌混合液至液体温度为130度,温度到达之后停火放入天然薄荷脑80克继续搅拌,搅拌至锅内糖液无气泡为止;

s5:将步骤4中熬煮搅拌完成的糖浆倒入模具中放置自然冷却至常温(常温状态则凝固成型);

s6:切割步骤5中冷却成型的梨膏糖即制作完成。

实施例二

一种梨膏糖配方,包括以下重量比的组分:水30千克,异麦芽糖醇45千克,梨汁5千克,果脯糖浆6千克、蜂蜜18千克,乌梅700克、甘草400克、肉豆蔻400克、肉桂450克、杏仁500克、罗汉果400克、砂仁500克、枸杞子600克、胖大海600克、茯苓500克、桔梗450克、莱菔子400克、高良姜600克、菊花900克、紫苏子500克、橘皮600克,天然薄荷脑1千克。

一种梨膏糖的制作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s1:按照权利要求1中所述重量比例称取原材料;

s2:取乌梅、甘草、肉豆蔻、肉桂、杏仁、罗汉果、砂仁、枸杞子、胖大海、茯苓、桔梗、莱菔子、高良姜、菊花、紫苏子、橘皮放入加入盐的水中清洗2分钟;

s3:将步骤2中清洗过的草药装在布袋中,向中药熬煮锅中加入称取好的水,然后将布袋放入水中进行熬煮,水先设定200度高温熬煮30分钟待水煮沸腾后设定110度低温熬煮60分钟,熬煮完毕后将中药水倒出,用滤网过滤液体,将过滤后的中药水收集在不锈钢桶内;

s4:将异麦芽糖醇、梨汁、果脯糖浆、蜂蜜和步骤3中熬煮的中药水倒入电磁熬糖锅进行熬煮,搅拌混合液至液体温度为130度,温度到达之后停火放入天然薄荷脑80克继续搅拌,搅拌至锅内糖液无气泡为止;

s5:将步骤4中熬煮搅拌完成的糖浆倒入模具中放置自然冷却至常温(常温状态则凝固成型);

s6:切割步骤5中冷却成型的梨膏糖即制作完成;

s7:将加工成型的梨膏糖包装起来。

在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的异麦芽糖醇可采用冰糖代替,异麦芽糖醇可适应于高血糖病人食用。

以上对本发明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实施例所示的也只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之一。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