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清肝明目功效的花草茶及其制备与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69671阅读:32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花草茶的配方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清肝明目功效的花草茶及其制备与应用。
背景技术
:在中医理论中,“肝开窍于目”,是因为肝的经脉从脚开始,沿下肢内侧上行到腹部,再由内在的脉络进一步和眼睛联系起来。深藏于身体内部的肝脏通过经络通道,将养分源源不断地输送给眼睛,也就是说肝的经脉上联于目系,只有肝的精血循着肝经上注于目,才能使眼睛发挥视觉功能,中医所谓“目受血而能视”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清肝、护肝可以达到明目的功效。枸杞子擅长明目,历代医家治疗肝血不足、肾阴亏虚引起的视物昏花和夜盲症,常常使用枸杞子。著名方剂杞菊地黄丸,就以枸杞子为主要药物;杭白菊在中医临床上为常用中草药,具有散风清热、平肝明目之功效,《本草备要》记载:“菊花味兼甘苦,性察平和,备受四气,饱经霜露,得金水之精,益肺肾二脏”;《本草纲目拾遗》记载:“明目祛风,搜肝气,益血润容”;重瓣红玫瑰味辛、甘,性微温,理气解郁,化湿和中,活血散瘀,用于肝胃不和;桑椹具有生津止渴、促进消化、帮助排便等作用,中医学认为,桑椹性味甘寒,具有补肝益肾、生津润肠、乌发明目等功效;决明子味苦、甘、咸,性微寒,入肝、肾、大肠经;润肠通便,清肝明目,有缓泻作用。花草代用是指将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等垵一定比例拼配加工成的产品,并通过小袋包装,长期食用无毒副作用。目前采用药食同源食品的植物作为有效成分的代用茶产品,包装采用透明的立体茶包,可以直观的看到茶包内容物,既有美感,又能真实的展示原材料,操作简单,直接用热水冲泡即可饮用,更符合现代人的口味和保健需求。目前也有很多相关类似功效的花草代用茶的研究,但是通常都存在原料较为复杂,各种不常见药材较多,存在复杂的药理,在起到清肝明目功效的同时还会潜在存在一些不明的毒副作用。技术实现要素: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采用药食同源功效的中草药配方,不含任何添加剂、激素以及有害物质,配伍合理,无毒副作用,方便携带、外形美观、口感好的具有优异的清肝明目保健功效的花草茶及其制备与应用。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具有清肝明目功效的花草茶,采用药食同源的可用于保健食品的植物作为有效成分,具体以质量计算,包括如下成分:枸杞5-15份、杭白菊1-5份、重瓣红玫瑰5-15份、桑葚1-10份,决明子1-10份。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成分组成优化为:枸杞10-15份、杭白菊1-3份、重瓣红玫瑰8-12份、桑葚5-10份,决明子1-5份。更进一步的,成分组成优化为:枸杞12份、杭白菊2份、重瓣红玫瑰10份、桑葚8份,决明子4份。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具有清肝明目功效的花草茶的制备方法,具体的将所需用量的原料采用多台秤,多通道自动茶包机一次性同时称量,下料,分装制成。更进一步的,所述多通道自动茶包机内茶包为食品级尼龙网布三角立体透明茶包,外观时尚美观,用料安全环保无毒。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具有清肝明目功效的花草茶的应用,直接用热水冲泡服用。更进一步的,在用于远光、散光、近视患者的治疗时疗程为3个月,用量为每日饮用一次,每次重量为3.6g的花草茶一袋。本发明选择了枸杞、杭白菊、重瓣红玫瑰、桑葚、决明子进行组合作为原料,其中枸杞中所含的大量β-胡萝卜素,进入人体后可在酶的作用下,转化成维生素a;杭白菊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维生素a是保护眼睛、防止视力退化的特效维生素;重瓣红玫瑰也可补血养气,配合枸杞的清肝功效,由整体上起到明目作用;桑葚含有多种维生素,尤其是含有丰富的磷和铁,能益肾补血,乌发明目;决明子中含有大量的微量元素锌,锌参与酶合成,能显著促进视网膜内的维生素a还原酶的合成,该酶与视黄醛的合成有关,视黄醛是视紫红质的辅基,与眼睛的暗适应能力直接相关。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具有清肝明目功效的花草茶及其制备与应用,采用药食同源的可用于保健食品的植物作为有效成分,具体以质量计算,包括如下成分:枸杞5-15份、杭白菊1-5份、重瓣红玫瑰5-15份、桑葚1-10份,决明子1-10份,制备而成的花草茶不含任何添加剂、激素或有害物质,配伍合理,无毒副作用,方便携带,外形美观,口感好,不仅具有清肝明目的保健功效,还对于远视、近视以及散光等症状都有一定的治疗和明显的改善疗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实施例1:一种具有清肝明目功效的花草茶,采用药食同源的可用于保健食品的植物作为有效成分,具体以质量计算,包括如下成分:枸杞15份、杭白菊5份、重瓣红玫瑰5份、桑葚5份,决明子10份。上述具有清肝明目功效的花草茶的制备方法为将所需用量的原料采用多台秤,多通道自动茶包机一次性同时称量,下料,分装制成,所述多通道自动茶包机内茶包为食品级尼龙网布三角立体透明茶包。实施例2:一种具有清肝明目功效的花草茶,采用药食同源的可用于保健食品的植物作为有效成分,具体以质量计算,包括如下成分:枸杞12份、杭白菊1份、重瓣红玫瑰8份、桑葚10份,决明子2份。上述具有清肝明目功效的花草茶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实施例3:一种具有清肝明目功效的花草茶,采用药食同源的可用于保健食品的植物作为有效成分,具体以质量计算,包括如下成分:枸杞10份、杭白菊5份、重瓣红玫瑰10份、桑葚15份,决明子8份。上述具有清肝明目功效的花草茶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实施例4:一种具有清肝明目功效的花草茶,采用药食同源的可用于保健食品的植物作为有效成分,具体以质量计算,包括如下成分:枸杞12份、杭白菊2份、重瓣红玫瑰10份、桑葚8份,决明子4份。上述具有清肝明目功效的花草茶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实施例5:一种具有清肝明目功效的花草茶,采用药食同源的可用于保健食品的植物作为有效成分,具体以质量计算,包括如下成分:枸杞12份、杭白菊2份、重瓣红玫瑰10份、桑葚8份,决明子4份。上述具有清肝明目功效的花草茶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实施例6:一种实施例1-5制备的花草茶的应用,具体的用于远光、散光、近视患者的治疗,疗程为3个月,用量为每日饮用一次重量为3.6g的花草茶一袋,热水冲泡饮用。有益效果试验验证:一、感官评价:对实施例1-实施例5制备的花草茶进行感官测评:组织专业食品感官评审员30名(男、女各15人),对茶色(权重10%)、气味(权重30%)、滋味(权重40%)、口感(权重20%)进行喜好度测评。1)样本处理:为了避免样品提供给评审员的顺序对测评结果造成影响,比如:如果前两个样品的甜度是递减的,评审员会误以为第三组样品的甜度也是递减的,所以需要对5组样品的提供顺序进行随机化处理,处理使用拉丁方设计,30组评审员提供的顺序分别为:43521(先提供实施例4的样品,其次是实施例3的样品……最后提供实施例1的样品)、54132、15243、21354、32415、43521、54132、15243、21354、32415、43521、54132、15243、21354、32415、43521、54132、15243、21354、32415、43521、54132、15243、21354、32415、43521、54132、15243、21354、32415。同时,样品的编号如果是有含义的编号,也会对评审员有暗示的作用,增大误差,另外,如“444、888、911”等数字也会对评审员的感官反应造成干扰,所以对样品编号使用3位随机数标记,并剔除规律明显、具有联想含义的数字,相邻样品的编号不能具有明显的规律性。2)感官测评:供评审员进行评测填写的测评评分表设计如表1:表1感官测评评分表感官测评结果如表2:表2感官测评得分表样品\平均得分茶色气味滋味口感总分实施例13.53.82.94.03.55实施例23.73.84.34.24.07实施例33.93.03.53.03.35实施例44.03.94.13.63.90实施例54.94.74.84.84.78从表2中可以看出,实施例1-5的评分均不错,实施例5的综合感官得分最高,为4.78分(满分5分)。二、对于远视、散光、近视患者疗效评价:将本发明实施例5制备出的花草茶,进行如下实验:抽取年龄在25-80岁之间,在最近三个月内用眼过度,有远视、散光、近视的三组人群,男女不限,共182名,分为3组,其中组1为远视症状患者,共72人;组2为散光症状患者,共50人;组3为近视症状患者,共60人。三组人,每组有一半人每天服用本实施例5制备得到的花草茶,每日一次,一次一袋,坚持三个月,每组另一半人没有服用本品,为空白对照组,具体评价标准如下:各组被测试患者,在使用前后,经专业验光师测视力,记录三个月后视力明显改善的人数,计算有效率,大于60%为有效。调查结果如下表3所示:表3:视力改善试验效果评价从表3中数据可以看出,本发明制备的具有清肝明目功效的花草茶对于近视、散光以及远视的视力问题均有较为有效的改善效果。应当指出,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发明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