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药物配制品,尤其涉及用中药配制的鱼饲料。
背景技术:
鱼病存在于整个饲养过程中,尤其在养殖密度高、水质肥的池塘里,水体环境比较复杂,鱼类经常受到病毒、细菌、寄生虫的侵袭。发病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如鱼的体质不健壮,抗病能力弱,放养密度搭配品种不当,拉网操作使鱼体受伤后病菌感染,投喂变质的饲料,施用未发酵的肥料,池塘未消毒或消毒不彻底等,都可使鱼得病。鱼生了病,对其诊断和治疗具有一定的特殊困难,也难以将病鱼隔开,因而在疗效上常达不到理想的效果。且在鱼病发生后进行治疗,也只能挽救尚未发病或病轻的鱼免于死亡。
一般来说,病鱼往往会出现鱼体溃烂,充血,有伤口的症状,目前在治疗鱼病上多采用化学防治,但化学防治易导致病原体产生耐药性和水环境药物残留,与健康、无公害养殖的现代渔业养殖主题相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化学防治鱼伤鱼病的缺陷,改进防治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上述中药复合鱼饲料的制备方法,使之能够批量生产,满足养殖业的需求。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中药复合鱼饲料,其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豆饼400~500份、鱼粉50~150份、麸皮50~150份、米糠50~150份、路路通3~5份、鸭跖草4~5份、海藻酸钠50~80份,玉米油3~8份。
上述中药复合鱼饲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含下述步骤:
(1)将路路通、鸭跖草分别用粉碎机粉碎,过60目筛,混合均匀;
(2)用脱脂纱包好上述原料粉末,加入水,浸泡0.5h,烧开,文火煎煮0.5h后,浓缩至质量浓度为1g/ml;
(3)将上述浓缩液与玉米油混合均匀,4℃保存备用;
(4)将海藻酸钠加入100倍质量的水中,搅拌至均匀备用;
(5)边搅拌边缓慢地将步骤(3)的备用液体滴加到步骤(4)的溶液中,搅拌均匀后超声促溶,形成均质溶液;
(6)进行喷雾干燥,得到粉末状产品;
(7)将步骤(6)中的粉末与豆饼、鱼粉、麸皮、米糠混合,加入搅拌机中进行搅拌,然后造粒得到颗粒饲料。
上述步骤(5)中得到的溶液再在磁力搅拌器上以100r/min充分混合均匀;所述搅拌均匀的均质次数为2次。
上述步骤(6)中喷雾干燥的进风温度为160℃;喷雾干燥的进料速度10ml/min。
发明人指出:本发明所用原料中,路路通为金缕梅科植物枫香树(liquidambarformosanahance)的干燥成熟果序。冬季果实成熟后采收,除去杂质,干燥。用在本发明中能够利水消肿,消炎、消毒。鸭跖草,拉丁学名:(commelinacommunis),别名碧竹子、翠蝴蝶、淡竹叶等。属粉状胚乳目、鸭跖草科、鸭跖草属一年生披散草本。用在本发明中能够消肿化脓、清热解毒。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中药复合鱼饲料能够提高鱼的抗病能力,针对病鱼能够有效治疗其创伤,且用料成本低,解决了耐药性及药物残留问题;同时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操作方便。此外,本发明的还克服了饲料在水中易溶解、鱼体摄取率低和浪费严重的问题,非常适合推广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1
一种中药复合鱼饲料,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豆饼400份、鱼粉50份、麸皮150份、米糠50份、路路通5份、鸭跖草4份、海藻酸钠50份,玉米油8份。
上述中药复合鱼饲料的制备方法,主要包含下述步骤:
(1)将路路通、鸭跖草分别用粉碎机粉碎,过60目筛,混合均匀;
(2)用脱脂纱包好上述原料粉末,加入水,浸泡0.5h,烧开,文火煎煮0.5h后,浓缩至质量浓度为1g/ml;
(3)将上述浓缩液与玉米油混合均匀,4℃保存备用;
(4)将海藻酸钠加入100倍质量的水中,搅拌至均匀备用;
(5)边搅拌边缓慢地将步骤(3)的备用液体滴加到步骤(4)的溶液中,搅拌均匀后超声促溶,再在磁力搅拌器上以100r/min充分混合均匀,形成均质溶液;均质次数为2次;
(6)进行喷雾干燥,得到粉末状产品;喷雾干燥的进风温度为160℃;喷雾干燥的进料速度10ml/min。
(7)将步骤(6)中的粉末与豆饼、鱼粉、麸皮、米糠混合,加入搅拌机中进行搅拌,然后造粒得到颗粒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