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即食药膳山药面及其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928979阅读:88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源于经典药膳古方、经现代食品加工技术制作而成的即食、方便型山药面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据元代太医忽思慧所著《饮膳正要》卷一中记载,药膳“山药面”功用为补虚羸、益元气。该药膳中主要原料为山药。《神农本草经》中对山药的记载为:“补中益气力,长肌肉,久服耳目聪明。上能养肺,中能补脾,下能益肾”。现代营养学研究表明,山药中主要成分尿囊素、多糖、皂苷等功效成分具有调节免疫、降糖、抗衰老等功效。同时,豆粉与鸡蛋也是山药面制备的常规原料,其中,豆粉即黄豆粉,能健脾宽中;鸡蛋是日常生活中重要食品,中医认为它有滋阴润燥,养心安神的作用。诸品相合,共奏益气补虚之功,气虚体弱者可常食之。

目前已有一些山药面产品的报道,如公开号为cn103141762a的专利“一种山药面条的制作方法”中公开了将山药打浆与鸡蛋混合后,加入面粉中和面、熟化、压延、切条、烘干、切断、计量、包装即为成品。其山药加入量为面粉量的20%左右。公开号为cn1843175a的专利“蚕蛾山药面条及其制作方法”中公开了一种方便型山药面条,其中山药加入量为面粉的5-8%。由此可见,现有山药面条中原料山药加入量相对较低,且山药面的制作配方缺少古籍记载依据或动物实验证据,难以保障最终产品的食疗或保健价值。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在保留《饮膳正要》所记载药膳“山药面”基本原料配比的基础上,针对传统山药面质构特性不理想的问题,采用适当原辅料的使用,结合现代食品加工技术,制得一种即食方便型药膳山药面,其中山药粉的加入量达面粉量的50%,可有效保障产品的食疗与营养价值。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即食药膳山药面,其所用原料按重量份计包括:面粉30份、山药粉15份、豆粉2份、生姜汁0.4份、食盐1份、鸡蛋清5份、水20份;

制备所述山药面的原料还包括复合磷酸盐、硬脂酰乳酸钠,其加入量分别为面粉重量的0.3~0.7%和0.05~0.15%。

所述即食药膳山药面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调配:将食盐、复合磷酸盐用25℃的水融化;按配比将面粉、山药粉和豆粉拌匀加入,并加入硬脂酰乳酸钠拌匀,再依次加入生姜汁和鸡蛋清;

2)真空和面:将步骤1)所得物料倒入真空和面机中进行真空和面,至面团松软,手握能成团,轻轻揉搓能松散复原,且断面有层次感;将和好的面团于室温下静置30min;

3)煮制:将面团放入压面机挤压成型,随后放入沸水中煮制3~5min后出锅,冲淋冷却;

4)干燥:将煮后的面条进行干燥,即制成可冲泡食用的即食药膳山药面。

所述山药粉是将淮山药洗净、去皮、切片,随后浸入质量浓度为5%的食盐水中煮沸护色5~10min,捞出,烘干后粉碎,过100目筛制得。

真空和面时的真空度为0.06mpa;和面程序为:65r/min低速湿混25s,120r/min高速和面200s,95r/min中速和面370s。

步骤4)所述干燥方法为真空干燥或冷冻干燥;采用真空干燥时的温度为50~60℃,时间为50~70min;采用冷冻干燥时先将面条于-18℃预冻后,再送入-40~-50℃的冷冻干燥室中干燥6~8h。

山药中含有较多的膳食纤维,利用较大量山药制备面条,会直接影响面筋特性,并最终影响产品的咀嚼性、弹性、硬度等质构特性。现有山药面产品中山药加入量相对较低,难以保证其食疗价值,且所制成的山药面质构特性有待进一步提高。本发明在传统药膳食疗方的基础上,通过适当原辅料的搭配,使其中山药粉的加入量可达面粉量的50%,从而确保产品的食疗及保健价值。同时,本发明在面条制作过程中,采用真空和面技术,结合复合磷酸盐和硬脂酰乳酸钠等辅料的添加,可有效提高所制成品的质构特性,减少断条率,从而提高面条的品质。

经检测分析,采用本发明工艺制成的即食药膳山药面中多糖、尿囊素、皂苷等山药主要活性成分含量显著高于普通山药面。将本发明推广应用,可将“山药面“这一祖国宝贵、经典的药膳文化遗产发扬光大,并产生显著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即食药膳山药面,其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淮山药洗净、去皮、切片,随后浸入质量浓度为5%的食盐水中煮沸护色5~10min,捞出,烘干后粉碎,过100目筛,制得山药粉;

2)调配:将10g食盐、1.5g复合磷酸盐用25℃的200g水融化;将面粉300g、山药粉150g和豆粉20g拌匀加入,并加入0.3g硬脂酰乳酸钠拌匀,再依次加入生姜汁4g和鸡蛋清50g;

3)真空和面:将步骤1)所得物料倒入真空和面机中,适当添加水,于0.06mpa下进行真空和面,和面程序为:65r/min低速湿混25s,120r/min高速和面200s,95r/min中速和面370s,至面团松软,手握能成团,轻轻揉搓能松散复原,且断面有层次感;将和好的面团于室温下静置30min;

4)煮制:将面团放入压面机挤压成型,然后放入沸水中煮制3-5min后出锅,冲淋冷却;

5)干燥:将煮后的面条进行干燥,即制成可冲泡食用的即食药膳山药面。

所述干燥为真空干燥或冷冻干燥;采用真空干燥时的温度为50~60℃,时间为50~70min;采用冷冻干燥时先将面条于-18℃预冻后,再送入-40~-50℃的冷冻干燥室中干燥6-8h。

目前已有一些山药面产品,其中山药的加入量一般为面粉用量的25%以下。本发明即食药膳山药面的基本配方源于古籍《饮膳正要》记载,是一种适合气虚体弱人群调理食用的方便食品,且其山药粉的用量达面粉量的50%,具有较高水平的多糖、尿囊素和皂苷等山药有效成分含量,可保障产品应具有的食疗功效(见表1)。同时,对比传统和面机制得的山药面,本发明通过真空和面可显著改善面条的感官特性,使面条弹性、咀嚼性能良好,且断条率较低(见表2),从而确保所制作的山药面具有良好的质构特性。

表1主要功效成分对比

表2不同山药面产品的质构特性比较

由表1、2可见,与市售普通山药面相比,本发明产品中主要活性成分——多糖、尿囊素和皂苷的含量均显著增加,可保证其良好的食疗特性;同时,本发明所制作山药面的弹性、硬度、咀嚼和拉断力等质构特性均优于普通山药面,且断条率也较为理想。

为了使本发明所述的内容更加便于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述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限于此。

实施例1

1)将淮山药洗净、去皮、切片,随后浸入质量浓度为5%的食盐水中煮沸护色5min,捞出,烘干后粉碎,过100目筛,制得山药粉;

2)调配:将10g食盐、0.9g复合磷酸盐分别用25℃的200g水融化;将面粉300g、山药粉150g和豆粉20g拌匀,并加入0.15g硬脂酰乳酸钠拌匀,再依次加入生姜汁4g和鸡蛋清50g;

3)真空和面:将步骤1)所得物料倒入真空和面机中,适当添加水,于0.06mpa下进行真空和面,和面程序为:65r/min低速湿混25s,120r/min高速和面200s,95r/min中速和面370s,至面团松软,手握能成团,轻轻揉搓能松散复原,且断面有层次感;将和好的面团于室温下静置30min;

4)煮制:将面团放入压面机挤压成型,然后放入沸水中煮制3~5min后出锅,冲淋冷却;

5)干燥:将煮后的面条于50℃真空干燥50min,即制成可冲泡食用的即食药膳山药面。

实施例2

1)将淮山药洗净、去皮、切片,随后浸入质量浓度为5%的食盐水中煮沸护色6min,捞出,烘干后粉碎,过100目筛,制得山药粉;

2)调配:将10g食盐、2.1g复合磷酸盐分别用25℃的200g水融化;将面粉300g、山药粉150g和豆粉20g拌匀,并加入0.45g粉状硬脂酰乳酸钠拌匀,再依次加入生姜汁4g和鸡蛋清50g;

3)真空和面:将步骤1)所得物料倒入真空和面机中,适当添加水,于0.06mpa下进行真空和面,和面程序为:65r/min低速湿混25s,120r/min高速和面200s,95r/min中速和面370s,至面团松软,手握能成团,轻轻揉搓能松散复原,且断面有层次感;将和好的面团于室温下静置30min;

4)煮制:将面团放入压面机挤压成型,然后放入沸水中煮制3~5min后出锅,冲淋冷却;

5)干燥:将煮后的面条于-18℃预冻后,再送入-40℃的冷冻干燥室中干燥6h,即制成可冲泡食用的即食药膳山药面。

本发明依据古籍《饮膳正要》经典药膳方——山药面,结合现代食品加工技术,制作即食、方便食用的药膳山药面,具补虚益气功效,主治气虚体弱,非常适合现代社会气虚体弱人群调理食用。该产品的制作也将拓展山药的加工途径,提高其产品附加值,产生显著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