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茶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868484阅读:435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茶叶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珠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珠茶是“圆炒青”的一种,又称“平炒青”,其制备工艺通常包括:摊放、杀青、揉捻和干燥。其中干燥是珠茶成圆形的主要步骤,又包括:炒二青、小锅、对锅与大锅四个步骤,程序复杂,时间长,通常在5小时以上,降低了珠茶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出一种珠茶制作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珠茶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本发明的一种珠茶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摊放:茶叶采摘后,摊放在竹筛上,茶叶摊放厚度1~3cm,摊放时间1~4小时,期间翻叶2~6次,茶叶摊放至含水量达到68%~75%;

杀青:采用蒸汽杀青,将茶叶摊放在竹筛上,摊放厚度为2~4cm,并用多层纱布蒙住竹筛,将竹筛放在蒸汽锅上,待整个纱布表面有蒸汽冒出时,揭开纱布,让蒸汽通过摊放的茶叶层15~25s,同时进行翻叶,之后将蒸汽杀青后的茶叶倒入炒青锅,控制锅内温度200~220℃,翻炒0.5~1min,至茶叶含水量达到60%~65%;

揉捻:将杀青后的茶叶投入揉捻机进行揉捻;

干燥:将揉捻后的茶叶置于竹筛中,采用热风对揉捻后的茶叶烘干至水分含量40%~45%;转至炒锅中翻炒,叶温保持在45~50℃,待叶尖向上卷起时,采用与锅底弧面形状一致的压盘至于茶叶上,降低叶温至30~35℃(以免叶子水分蒸发过快,来不及成圆),旋转压盘,使茶叶卷曲呈圆形,且使茶叶含水量至20%~24%;增加叶温至45~50℃继续炒90~120min,至茶叶水分含量为4%~6%。

其中,摊放在阴凉干燥的室内进行,竹筛上方蒙上网孔小于叶片的网罩,竹筛在支架上分层放置,支架一侧设有冷风机对茶叶吹冷风,室内墙壁上设置由于将潮湿空气排除室外的除湿风机,茶叶摊放厚度为1.5cm,摊放时间为1.5~2小时,期间翻叶5~6次,茶叶摊放至含水量达到68%~70%。

其中,所述杀青过程中,摊放厚度为3cm,揭开纱布后,让蒸汽通过摊放的茶叶层20s,同时进行翻叶,之后将蒸汽杀青后的茶叶倒入炒青锅,控制锅内温度210℃,翻炒45s,至茶叶含水量达到62%。

其中,所述杀青过程中,在蒸汽杀青结束之前预先将炒青锅加热至200~220℃。

其中,所述揉捻过程中,揉捻机转速为60~75r/min,揉捻方法按空揉12~18min,加轻压揉8~12min,空揉6~8min,加中压揉8~12min,空揉5~10min,加重压揉6~12min,加轻压揉8~12min,空揉5~10min的顺序进行,使叶片成条。

其中,所述杀青和揉捻之间还包括:采用风冷快速冷却杀青后的茶叶,使叶温降至26~30℃。

其中,所述干燥步骤中,所述压盘面向锅底的弧形表面形成有漩涡形图案,且旋转时,按轻重轻的顺序对锅底施压。

本发明的珠茶制作方法中,干燥过程中采用热风对茶叶快速烘干,成圆形时,采用压板旋转加速成圆速度,从而减少了成圆时间,提高了珠茶制作的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珠茶制作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实施例的珠茶制作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

步骤s1,摊放:茶叶采摘后,摊放在竹筛上,茶叶摊放厚度1~3cm,摊放时间1~4小时,期间翻叶2~6次,茶叶摊放至含水量达到68%~75%。

步骤s2,杀青:采用蒸汽杀青,将茶叶摊放在竹筛上,摊放厚度为2~4cm,并用多层纱布蒙住竹筛,将竹筛放在蒸汽锅上,待整个纱布表面有蒸汽冒出时,揭开纱布,让蒸汽通过摊放的茶叶层15~25s,同时进行翻叶,之后将蒸汽杀青后的茶叶倒入炒青锅,控制锅内温度200~220℃,翻炒0.5~1min,至茶叶含水量达到60%~65%。

步骤s3,揉捻:将杀青后的茶叶投入揉捻机进行揉捻。

步骤s4,干燥:将揉捻后的茶叶置于竹筛中,采用热风对揉捻后的茶叶烘干至水分含量40%~45%;转至炒锅中翻炒,叶温保持在45~50℃,待叶尖向上卷起时,采用与锅底弧面形状一致的压盘至于茶叶上,降低叶温至30~35℃,降低温度以免叶子水分蒸发过快,来不及成圆,旋转压盘,使茶叶卷曲呈圆形,且使茶叶含水量至20%~24%;增加叶温至45~50℃继续炒90~120min,至茶叶水分含量为4%~6%。90~120min期间可以焖炒结合,小火焖,大火抛炒,使得茶香更浓郁。

本实施例的珠茶制作方法中,干燥过程采用热风对茶叶快速烘干,成圆形时,采用压板旋转加速成圆速度,从而减少了成圆时间,提高了珠茶制作的效率。

在步骤s1的摊放过程中,摊放在阴凉干燥的室内进行,竹筛上方蒙上网孔小于叶片的网罩,竹筛在支架上分层放置,支架一侧设有冷风机对茶叶吹冷风,网罩避免茶叶被风吹出竹筛。室内墙壁上设置由于将潮湿空气排除室外的除湿风机,茶叶摊放厚度为1.5cm,摊放时间为1.5~2小时,期间翻叶5~6次,茶叶摊放至含水量达到68%~70%。由于茶叶摊放厚度较薄,而且采用冷风机和除湿机的配合,使得茶叶水分快速蒸发,蒸发后其含水量达到68%~70%,进一步缩短了整个珠茶制作工序的时间。

步骤s2的杀青过程中,摊放厚度为3cm,揭开纱布后,让蒸汽通过摊放的茶叶层20s,同时进行翻叶。蒸汽杀青是使杀青叶直接与蒸汽接触,蒸汽对茶叶穿透力强,因而叶温升高快,最快可以在半分钟内完成杀青工序,度越薄,杀青速度越快。之后将蒸汽杀青后的茶叶倒入炒青锅,控制锅内温度210℃,翻炒45s,至茶叶含水量达到62%。

杀青过程中,在蒸汽杀青结束之前预先将炒青锅加热至200~220℃,进一步地缩短制作时间。

本实施例中,揉捻采用揉捻机揉捻,揉捻机转速设定为60~75r/min,揉捻方法按空揉12~18min,加轻压揉8~12min,空揉6~8min,加中压揉8~12min,空揉5~10min,加重压揉6~12min,加轻压揉8~12min,空揉5~10min的顺序进行,使叶片成条。采用该揉捻方式茶叶细胞破坏率50~60%,茶汁充分外溢,粘附于叶表面,用手紧握,茶汁溢而不成滴流。

由于茶叶适合冷揉,因此杀青和揉捻之间还包括:采用风冷快速冷却杀青后的茶叶,使叶温降至26~30℃。风冷相对于传统的摊凉的方式更加快速,进一步缩短了制作之间。

本实施例中,压盘面向锅底的弧形表面形成有漩涡形图案,且旋转时,按轻重轻的顺序对锅底施压,更容易使茶叶成圆形。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