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笋壳鱼浮性膨化配合饲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28488阅读:71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鱼饲料配制品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到一种笋壳鱼浮性膨化配合饲料。
背景技术
:笋壳鱼是一种热带鱼种,主要分布在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尼等东南亚地区,是一种名优水产养殖品种,经济价值高,笋壳鱼为肉食性鱼类,鱼苗阶段主要以轮虫类、枝角类、桡足类及底栖水生昆虫幼体和环节动物为食;成鱼主要以水中的各种小鱼、小虾、甲壳类、软体动物、水生昆虫及幼体为食,也食一些新鲜的动物肉碎屑等,但是活饵供应量往往不足,数量难以掌握调控,导致笋壳鱼残杀严重,降低存活率,特别是冬季鲮鱼仔资源紧缺,严重制约着笋壳鱼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在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可开始饵料驯化,饲喂冰鲜鱼肉碎块或沉水性人工合成全价饲料。但是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喂食冰鲜鱼成本过高,并且冰鲜鱼本身带有大量病菌和寄生虫,成为病原传播体,大量投喂容易导致笋壳鱼被感染致病;并且投放冰鲜鱼导致碳水化合物能量来源少,并且简单搅碎和搅拌,原料粗超,不利于笋壳鱼消化吸收;并且冰鲜鱼在水中容易腐败变质导致水质变差,影响笋壳鱼健康;而沉水性饲料在喂食过程中容易导致水质变差,并且沉到水下的饲料不能回收利用,造成饲料浪费,因此,随着笋壳鱼人工养殖规模和市场需求量的不断扩大,笋壳鱼膨化配合饲料的研制与优化已迫在眉睫,笋壳鱼膨化配合饲料的研制具有重要的意义,其推广应用也具有良好的产业效益。公告号为cn104171492b的是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含有发酵蚕蛹的笋壳鱼配合饲料及其用途,由发酵蚕蛹、α-淀粉、小麦面粉、小麦面筋粉、沸石粉、磷酸二氢钙、食盐和肉食性鱼类预混料组成;该发明可以完全取代纯活鱼和冰鲜鱼养殖,提高成活率和生长速度,并能改善鱼体肉质,显著提高养殖经济效益,促进笋壳鱼养殖业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但是该发明所述的饲料所得营养不全面,并且需要与等质量水拌匀后喂养,在水中不易溶散,容易结块,造成笋壳鱼哄抢,严重可导致互相残杀,使人工驯化失败。公开号为cn106173552a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笋壳鱼和鳡鱼用膨化配合饲料及其制备方法,该饲料主要由其由原料、常规辅料和其他辅料制得;原料包括鱼粉、大豆粉、玉米蛋白粉、谷朊粉和血球粉,常规辅料为淀粉,其他辅料包括乌贼膏、酵母提取物、山梨酸钾、鱼油、植物油、骨粉、卵磷脂、50%氯化胆碱、鱼用预混料、沸石粉和磷酸二氢。该发明主要是油脂含量高,营养丰盛,容易导致饲料腐败,保存时间短。技术实现要素: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活饵成本高,营养不全面,沉水性饲料容易导致水质变坏,现有膨化配合饲料容易腐败等存在的技术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笋壳鱼浮性膨化配合饲料,营养全面,抗腐败性好,可以快速在水表面分散,并且可以回收未使用完全的饲料,提高利用率,饵料系数高。本发明技术方案具体如下:一种笋壳鱼浮性膨化配合饲料,主要由以下质量分数的成分组成:豆粕11-15%、鳗鱼粉40-45%、墨鱼粉3-5%、高筋面粉10-14%、玉米面8-12%、引诱剂1.5-3%、大豆油0.2-1%、鱼油1.5-3%、啤酒酵母2-4%、生物质抗菌素4-5%、蟹壳粉1.5-3%和虾胚粉3-5%。进一步的,所述的笋壳鱼浮性膨化配合饲料,由以下质量分数的成分组成:豆粕13%、鳗鱼粉43%、墨鱼粉4%、高筋面粉12%、玉米面10%、引诱剂2%、大豆油0.5%、鱼油2%、啤酒酵母3%、生物质抗菌素4.5%、蟹壳粉2%和虾胚粉4%。进一步的,所述的生物质抗菌素由海藻粉、乳酸菌死菌体和鱼精蛋白按质量比为10-15∶2-4∶1。优选的,所述的生物质抗菌素由海藻粉、乳酸菌死菌体和鱼精蛋白按质量比为13∶3∶1。进一步的,所述的蟹壳粉为将螃蟹外壳洗净晾干,粉碎至50-100目,加水密封发酵8-12天,即得,螃蟹外壳与水的料液比为1g∶10-15ml,发酵温度为30-38℃。进一步的,所述的虾胚粉由河虾虾胚与河虾虾籽干燥后,按质量比1-3∶1组成。优选的,所述的虾胚粉由河虾虾胚与河虾虾籽干燥后,按质量比2∶1组成。进一步的,所述的引诱剂由蘑菇粉、海绵粉末和醋酸镁按质量比30-40∶20-30∶1组成。优选的,所述的引诱剂由蘑菇粉、海绵粉末和醋酸镁按质量比35∶25∶1组成。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的笋壳鱼浮性膨化配合饲料的制备方法:将豆粕、鳗鱼粉、墨鱼粉、高筋面粉、玉米面、大豆油、鱼油、啤酒酵母、生物质抗菌素、蟹壳粉和虾胚粉混合均匀,研磨至50-100目,在温度为115-125℃,高压3-5mpa,水分含量为22-28%的条件下进行膨化,膨化时间5-7s,然后制粒,得到粒径为3-8mm,长3-6mm的柱状物,最后将引诱剂与等质量的水混合后,均匀喷在柱状物表面,干燥即得。海藻粉具有改善饲料营养结构的作用,其抗菌性较弱;乳酸菌常用于改善肠道消化,本发明使用的是乳酸菌死菌体可以辅助抑制饲料的发霉变质;鱼精蛋白(cas.9012-00-4):是一种碱性蛋白质,主要在鱼类(如鲑鱼、鳟鱼、鲱鱼等)成熟精子细胞核中作为和dna结合的核精蛋白存在,鱼精蛋白具有光谱抗菌作用。将一定量的海藻粉、乳酸菌死菌体和鱼精蛋白配合使用可以得到一种具有较强抗霉菌作用的组合物,应用于饲料中可以降低饲料的腐败。蟹壳粉:在水产养殖中产生大量的蟹壳,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和微量元素,将其发酵后的物质放入饲养笋壳鱼的水池中,发现笋壳鱼对蟹壳发酵物质有捕食行为,由此将其应用在饲料中,改善了鱼肉肉质,并且增加了笋壳鱼养殖的饵料比。虾胚粉由河虾虾胚与河虾虾籽配制而成,包含丰富的营养物质,并且偶然发现,未完全孵化的河虾虾籽促进了笋壳鱼养殖的饵料比,并且试验发现,河虾虾胚与河虾虾籽配合使用时比单独使用河虾虾胚或河虾虾籽效果更好。蘑菇粉: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微量元素;海绵粉末:海绵动物是多孔滤食性生物体,将其应用在饲料引诱剂中与醋酸镁配合使用可以吸附醋酸镁和饲料中其他成分,本发明经试验得出,将其与蘑菇粉和醋酸镁配合使用,可以引诱笋壳鱼的食用,并且可使饲料接触水的过程中引诱剂快速溶解在水中,使笋壳鱼更加快速的食用饲料。本发明饲料经过膨化制备得到,由于各种组分的合理配伍,使制得的饲料在水中10小时内不会变粘沉降,并且喂食多余的饲料时,可以重新打捞,晾干使用,减少饲料的浪费,避免造成水质污染,更重要的是制得的笋壳鱼饲料在投食过程中会迅速的在水表面扩散,提高笋壳鱼人工驯化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1、营养全面:本发明公开的笋壳鱼饲料配方中搭配合理科学,加入的虾胚粉和蟹壳粉增加了饲料的营养,使之更加全面,并且加入的生物质抗菌素可以防止饲料变质。2、提高笋壳鱼生长速度:本发明公开的笋壳鱼饲料中,添加的生物质抗菌素有利于降低鱼饲料的腐败,保持原有风味,并且加入的引诱剂增加了笋壳鱼食用积极性。3、饵料比高:本发明公开的笋壳鱼饲料膨化效果好,保质时间长,配方有利于增加笋壳鱼的吸收,提高笋壳鱼养殖的饵料比。本发明公开的笋壳鱼饲料配方是一种全新的笋壳鱼饲料喂养配方,避免了现有饲料营养不全面,使用普通抗菌剂造成抗药性的缺点,符合饲料绿色、安全、环保的发展趋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加理解本发明技术方案,其中本发明使用的组分均为常用的产品,其中豆粕购自南通中策粮油有限公司;鳗鱼粉购自海兴县宏盛饲料加工厂;墨鱼粉、海藻粉购自粉威海牧源水产品有限公司;高筋面粉购自河北黑马面粉有限责任公司;玉米面、大豆油购自山东晶谷粮油有限公司;鱼油购自滨州金太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乳酸菌:兰州沃特莱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海绵粉末属于普通海绵纲;啤酒酵母购自湖北邦盛化工有限公司;蘑菇粉购自西安天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实施例1一种笋壳鱼浮性膨化配合饲料所述的笋壳鱼浮性膨化配合饲料,由以下质量分数的成分组成:豆粕13%、鳗鱼粉43%、墨鱼粉4%、高筋面粉12%、玉米面10%、引诱剂2%、大豆油0.5%、鱼油2%、啤酒酵母3%、生物质抗菌素4.5%、蟹壳粉2%和虾胚粉4%;所述的引诱剂由蘑菇粉、海绵粉末和醋酸镁按质量比35∶25∶1组成;所述的生物质抗菌素由海藻粉、乳酸菌死菌体和鱼精蛋白按质量比为13∶3∶1组成;所述的蟹壳粉为将螃蟹外壳洗净晾干,粉碎至80目,加水密封发酵10天,即得,螃蟹外壳与水的料液比为1g∶13ml,发酵温度为34℃;所述的虾胚粉由河虾虾胚与河虾虾籽干燥后,按质量比2∶1组成;所述的笋壳鱼浮性膨化配合饲料制备方法为:将豆粕、鳗鱼粉、墨鱼粉、高筋面粉、玉米面、大豆油、鱼油、啤酒酵母、生物质抗菌素、蟹壳粉和虾胚粉混合均匀,研磨至50-100目,在温度为115-125℃,高压3-5mpa,水分含量为22-28%的条件下进行膨化,膨化时间5-7s,然后制粒,得到粒径为3-8mm,长3-6mm的柱状物,最后将引诱剂与等质量的水混合后,均匀喷在柱状物表面,干燥即得。实施例2一种笋壳鱼浮性膨化配合饲料所述的笋壳鱼浮性膨化配合饲料,由以下质量分数的成分组成:豆粕15%、鳗鱼粉40%、墨鱼粉5%、高筋面粉10%、玉米面12%、引诱剂1.5%、大豆油1%、鱼油1.5%、啤酒酵母4%、生物质抗菌素4%、蟹壳粉3%和虾胚粉3%;所述的引诱剂由蘑菇粉、海绵粉末和醋酸镁按质量比30∶30∶1组成;所述的生物质抗菌素由海藻粉、乳酸菌死菌体和鱼精蛋白按质量比为10∶2∶1组成;所述的蟹壳粉为将螃蟹外壳洗净晾干,粉碎至50目,加水密封发酵12天,即得,螃蟹外壳与水的料液比为1g∶15ml,发酵温度为38℃;所述的虾胚粉由河虾虾胚与河虾虾籽干燥后,按质量比3∶1组成;所述的笋壳鱼浮性膨化配合饲料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类似。实施例3一种笋壳鱼浮性膨化配合饲料所述的笋壳鱼浮性膨化配合饲料,由以下质量分数的成分组成:豆粕11%、鳗鱼粉44.3%、墨鱼粉3%、高筋面粉14%、玉米面8%、引诱剂3%、大豆油0.2%、鱼油3%、啤酒酵母2%、生物质抗菌素5%、蟹壳粉1.5%和虾胚粉5%;所述的引诱剂由蘑菇粉、海绵粉末和醋酸镁按质量比40∶20∶1组成;所述的生物质抗菌素由海藻粉、乳酸菌死菌体和鱼精蛋白按质量比为15∶4∶1组成;所述的蟹壳粉为将螃蟹外壳洗净晾干,粉碎至100目,加水密封发酵8天,即得,螃蟹外壳与水的料液比为1g∶10ml,发酵温度为30℃;所述的虾胚粉由河虾虾胚与河虾虾籽干燥后,按质量比1∶1组成;所述的笋壳鱼浮性膨化配合饲料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类似。对比例1一种笋壳鱼浮性膨化配合饲料所述的笋壳鱼浮性膨化配合饲料,由以下质量分数的成分组成:豆粕13%、鳗鱼粉43%、墨鱼粉4%、高筋面粉12%、玉米面10%、引诱剂2%、大豆油0.5%、鱼油2%、啤酒酵母3%、生物质抗菌素4.5%和虾胚粉6%;所述的笋壳鱼浮性膨化配合饲料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类似。与实施例1的区别是不添加蟹壳粉,增加虾胚粉的含量,其他同实施例1。对比例2一种笋壳鱼浮性膨化配合饲料所述的笋壳鱼浮性膨化配合饲料与实施例1的区别是所述的引诱剂由蘑菇粉和醋酸镁按质量比60∶1组成,不添加海绵粉末,增加蘑菇粉的含量,其他同实施例1。所述的笋壳鱼浮性膨化配合饲料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类似。对比例3一种笋壳鱼浮性膨化配合饲料所述的笋壳鱼浮性膨化配合饲料与实施例1的区别是所述的生物质抗菌素由海藻粉和鱼精蛋白按质量比为22∶1组成,不添加乳酸菌死菌体,增加海藻粉的含量,其他同实施例1。所述的笋壳鱼浮性膨化配合饲料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类似。试验例1、饲料性能指标测试试验饲料:实施例1-3和对比例1-3制得的笋壳鱼浮性膨化配合饲料;试样结果:本发明实施例1饲料密度为325kg/m3,实施例2饲料密度为342kg/m3,实施例3饲料密度为338kg/m3,将试验饲料均匀洒在水池表面上,计算全部铺散开的时间,并且计算饲料发生溃散的时间(饲料变粘,无法回收使用)。具体如表1所示。在室温30℃,湿度为100%,不通风的室内放入饲料样品(实施例1-3和对比例1、对比例3),计算变质时间(饲料味道发生变化,无法继续使用),具体如表2所示。表1饲料性能指标指标铺散时间(s)溃散时间(h)实施例12511.6实施例22610.3实施例32310.8对比例2309.8从表1中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1-3制得的饲料可以在水表面迅速铺散开来,并且发生溃散的时间的时间长,如果过量喂养时可以使饲料回收利用。表2防变质时间指标从表2中可以看出,实施例1-3具有更好的防变质,防霉时间更长,使饲料保持原有风味。试验例2、养殖技术指标试验饲料:实施例1-3、对比例1-3制得的笋壳鱼浮性膨化配合饲料;试验方法:将试验笋壳鱼放养在试验鱼塘中,条件为ph为5的酸性水体和盐度为1%的咸淡水中生长,当鱼苗体长为10-12cm时开始食用鱼糜驯养人工饲料(对照组一直采用传统的鳗鱼粉料+冰鲜鱼喂养),每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4%,早上5:30投喂1/3,傍晚18:30投喂2/3,人工驯养2周后,改为50%鱼糜+50%试验饲料进行饲养,每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3%,人工继续驯养2周后,即人工驯养鱼苗体长为13-15cm,投放本发明试验饲料,每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2%,喂养2个月后,计算笋壳鱼的成活率、体重增加量和平均饵料比,具体见表3,并且在养殖期间对笋壳鱼烂身病与肠炎病的发生率进行了统计,具体如表4所示。表3笋壳鱼喂养技术指标通过试验,饲养时发现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1-3制得的饲料诱食性好,喂养时笋壳鱼食用积极性更高,并且从表3中可以看出,实施例1-3制得的饲料提高了笋壳鱼的成活率,降低了饲养饵料比,并且体重增加量高,而对比例1-3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成分进行了替换,效果发生了变化。表4养殖期间疾病发生率从表4中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1-3提供的饲料对烂身病和肠炎病的发生有较好的预防作用,而对比例1、对比例3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成分进行了替换,效果发生了变化,说明了蟹壳粉、乳酸菌死菌体的减少使烂身病和肠炎病发生率提高。试验例3、笋壳鱼肉质含量试验饲料:实施例1-3、对比例1-3制得的笋壳鱼浮性膨化配合饲料;试验方法:将试验例2养殖得到的笋壳鱼肉质含量进行分析,具体结果见表5。表5笋壳鱼肉质含量组别蛋白(%)脂肪(%)水分(%)灰分(%)实施例124.50.2973.40.98实施例223.90.2672.51.02实施例323.60.2772.91.03对比例119.90.2271.61.16对比例220.20.2171.21.13对比例320.80.2370.81.15对照组18.00.2070.01.29从表5中可以看出,实施例1-3的蛋白含量明显高于对比例1-3和对照组,脂肪含量与水分含量略高于对比例1-3和对照组,灰分含量明显低于对比例1-3和对照组,说明了本发明公开的饲料喂养得到的笋壳鱼肉质营养价值高,灰分的减少降低了肉质的泥腥味,提高鱼肉品质。综上所述,本发明公开的饲料配方设计合理,饲料原料来源广泛,该饲料营养均衡、诱食性好、饵料比低、良好的防变质性、在水中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可有效减少水质污染,可有效降低养殖成本,并且可以提高鱼肉的质量。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在本发明的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