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平猴魁茶叶自动加工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71772阅读:1051来源:国知局
一种太平猴魁茶叶自动加工设备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茶叶加工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太平猴魁茶叶自动加工设备。



背景技术:

猴魁是一种中国传统名茶,产自于安徽黄山市黄山区,其成品茶挺直,两端略尖,扁平匀整,为尖茶之极品,久享盛名。现有技术中定型猴魁的方法主要是依靠手工逐一将猴魁放进茶叶定型机的压辊中,或是依靠手工事先将茶叶通过扭、捏成形,然后再逐一摆放在烘筛上以待压成型,采用上述传统方法不仅定型效率很低,无法实现规模化生产,而且卫生也难以保证。因此,要想对猴魁进行规模化生产以满足市场需求,提高猴魁的定型效率和加工质量,这对于茶企业来说非常重要。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610554266.x公开了一种猴魁的定型装置,其包括导料单元和对猴魁进行压扁成型的压辊,所述导料单元包括导料管,导料管的一端管口与气源的出气口构成可拆卸连接,导料管的另一端管口对应指向压辊的挤压入料部位。使用本发明时操作人员可以很随意地将待定型猴魁插入导料管,然后接通气源,通过气动力来推动导料管中的猴魁快速排出,直至到达压辊的挤压入料部位。该结构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猴魁的压制效率,但效率仍旧比较低,因为茶叶需要人工一根根的放入插入导料管,效率不会太高。另外,该结构的定型效果也不好,通过压辊压制成型后并没有很好的措施进行稳固形状,因此,制作出来的猴魁品相不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太平猴魁茶叶自动加工设备,解决现有太平猴魁茶叶加工效率低,茶形不规则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太平猴魁茶叶自动加工设备,包括茶叶输送单元,在茶叶输送单元上沿输送方向依次设置有茶叶进料单元、茶叶捏型单元和茶叶压制成型单元。

所述茶叶输送单元包括一组并行的茶叶输送带,茶叶输送带的宽度与单片茶叶的宽度相适配;所述茶叶进料单元包括震动理条台,设置在震动理条台上的震动盘,所述震动盘包括固定框,设置在固定框内的至少一组理条腔;所述理条腔为与猴魁茶叶形状相适配的长条型框架结构,所述理条腔的长边与茶叶输送带的输送方向一致;所述理条腔的底部还设置有活动底板;

所述茶叶捏型单元包括设置在茶叶输送带两侧的导料板,茶叶输送带两侧的导料板构成进料端、缩口捏型部和出料端,所述进料端内设置有助推轮,助推轮与茶叶输送带一起同步带动茶叶向缩口捏型部推进;

所述茶叶压制成型单元包括与茶叶输送带配合的定型输送带,还设置有压制轮,压制轮压在定型输送带的背面使茶叶输送带与定型输送带间的距离减小从而将经过压制轮下方的茶叶压制成型。

为保证茶叶在输送时保持稳定,所述茶叶输送带的下方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从茶叶进料单元的下方开始一直延伸至茶叶压制成型单元的出料端。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传输带定位槽,所述茶叶输送带位于传输带定位槽内。

为方便落料,所述震动盘的固定框上对称设置有两组滚轮,所述震动理条台上设置有供滚轮移动的滑槽,还设置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内设置有震动理条台启停开关;当其中一组滚轮卡入定位槽时,即触动震动理条台启停开关,震动理条台停止震动。

为保证震动盘在使用中不会变形,所述震动盘的固定框为网格状结构,在固定框的网格内固定安装有理条盘,理条盘内设置有多组理条棱和一组横条,理条棱和横条合围成多组理条腔。

为方便开启活动底板,同时,方便落料,所述活动底板包括嵌入理条棱内的转动轴,固定在转动轴上的活动翻板,转动轴的端部还垂直设置有推拉杆,推拉杆的另一端连接设置有操纵杆。

为保证茶叶出料后的形状保持稳定,所述支撑板上位于压制轮之后设置有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为陶瓷材料的加热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茶叶进料单元进料,通过茶叶捏型单元完成收边拉直的作用,再通过茶叶压制成型单元完成压制成型并定型,从而实现猴魁从理条到整形、压制和初烘定型的全过程,整个设备自动化程度高,茶叶成型效果好,生产效率高,且设备运行稳定,可靠性好。所述茶叶进料单元采用震动理条台带动震动盘震动,使茶叶落入与单个茶叶大小相适配的茶叶容纳腔内,完成茶叶沿着茶叶输送带的方向进行排列,同时,通过震动使得茶叶与茶叶容纳腔的内壁发生碰撞,使张开的叶片向中间收拢,使整个茶叶成条形。然后通过底部的活动底板实现一次性放料,使茶叶落到茶叶输送带上,运送至茶叶捏型单元,一次能够成型多片茶叶,加工效率大大高于现有设备和人工排序压制。所述导料板结构设计,起到茶叶捏型的效果,使茶叶的宽度保持一致性,同时通过助推轮与定型输送带的配合,保证茶叶能够顺利通过缩口捏型部和出料端,也能够起到将茶叶捋直,保证茶叶成条形不弯曲。所述定型输送带与茶叶输送带配合,起到稳定茶叶形状的目的,使经过茶叶捏型单元出来的茶叶能够保持捏型后的形状直至压制轮压制成型,然后在定型输送带与茶叶输送带的作用下,同时进行加热,在定型的状态下对茶叶进行烘干,完成茶叶的固型,使得经该设备出来的茶叶形状不会再次发生改变。因此,经该设备加工的茶叶,具有叶型紧致,茶叶条形好的优点。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较为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茶叶进料单元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单个茶叶输送带的配合关系图。

图4为本发明中导料板的布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震动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活动底板采用活动翻板结构的局部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压制轮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中压制轮之后茶叶输送带与支撑板的配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至8所示,一种太平猴魁茶叶自动加工设备,用于加工太平猴魁茶叶,所述太平猴魁茶叶摘取一芽二叶(俗称两刀一枪)的嫩枝叶。该太平猴魁茶叶自动加工设备包括机架8,设置在机架8上的茶叶输送单元1,在茶叶输送单元1上沿输送方向依次设置有茶叶进料单元2、茶叶捏型单元3和茶叶压制成型单元4。

所述茶叶输送单元1包括前滚轴102和后滚轴103及一组套在前滚轴102和后滚轴103上做回转运动的茶叶输送带101,所述前滚轴102和后滚轴103上设置有与茶叶输送带101相适配的定位槽。所述茶叶输送带101并排设置,茶叶输送带101的宽度与单支太平猴魁茶叶的宽度相适配。所述茶叶输送带101的下方设置有支撑板5,所述支撑板5从茶叶进料单元2的下方开始一直延伸至茶叶压制成型单元4的出料端。所述支撑板5上设置有一组传输带定位槽6,所述传输带定位槽6为t型槽,所述茶叶输送带101位于传输带定位槽6的底部且两侧卡入t型槽内。

所述茶叶进料单元2包括震动理条台21,震动理条台21包括安装有震动器的基座214,通过两侧板固定设置在基座214上的放置框215,基座214和放置框215间为供茶叶输送带101通过的空腔216。所述放置框215内放置有震动盘22,所述震动盘22包括网格状的固定框221及固定安装在固定框221网格内的理条盘222,所述理条盘222的上沿设置有一圈翻边2221,翻边2221压在固定框221的网格上并用螺栓拧紧固定。所述理条盘222内平行设置有多组理条棱2222,所述理条棱2222通过两端的支撑销轴固定在理条盘222的边框上。所述相邻两理条棱2222间的距离与单支太平猴魁茶叶的宽度相适配,所述理条棱2222为上窄下宽的梯形棱条结构且理条棱2222与茶叶输送带101平行设置。为适配太平猴魁茶叶的长度,可以根据需要在理条棱2222间设置一组横条2223。通过上述结构设置,使得理条盘222内形成一个个与太平猴魁茶叶大小相适配的理条腔2224。所述理条腔2224的长边与茶叶输送带101的输送方向一致。

所述理条盘222的底部设置有活动底板223,可以根据需要合上和打开,满足理条和落料的需求。具体结构形式可以采用以下两种:一种是在理条盘222的底部的两侧各设置一个槽型滑道,活动底板223为整块板结构,直接插入槽型滑道,当需要理条时,活动底板223推入理条盘222内;当理条结束进行落料时,抽出活动底板223,太平猴魁茶叶自动落到下方的茶叶输送带101上。另一种设计方案为在每个理条棱2222的底部设置一个活动翻板2226,活动翻板2226固定设置在转动轴2227上,所述转动轴2227内嵌在理条棱2222的底部并可以在理条棱2222内转动。转动轴2227的端部还设置有一根与转动轴2227垂直设置的推拉杆2228,推拉杆2228与活动翻板2226呈一定角度设置。推拉杆2228的另一端连接设置有操纵杆2229。操纵杆2229来回拉动,带动推拉杆2228使转动轴2227转动,从而实现固定在转动轴2227上的活动翻板2226开合。该结构较方案一复杂,但该结构不会出现茶叶卡住的问题,落料更加的顺畅。所述操纵杆可以实现多组推拉杆2228的同时开合,操作性强,简单高效。

所述震动盘22的固定框221上对称设置有前后两组滚轮224,所述震动理条台21的放置框215上设置有供滚轮224移动的滑槽211,还设置有定位槽212,所述定位槽212内设置有震动理条台启停开关213;当其中一组滚轮224卡入定位槽212时,即触动震动理条台启停开关213,震动理条台21停止震动。

对太平猴魁茶叶进行理条时,启动震动器,关闭活动底板,将太平猴魁茶叶均匀的撒入理条盘222,在震动器的作用下,太平猴魁茶叶会落入理条腔2224内,由于理条棱2222为上窄下宽的梯形棱条结构,使得理条腔2224上宽下窄,这样即有利于太平猴魁茶叶进入理条腔2224内,同时,又有利于太平猴魁茶叶理条收拢,使张开的叶片向中间收拢,完成理条。理条完成后,拉动震动盘22使其中一组滚轮224卡入定位槽212内,震动理条台21停止震动,在此期间,可以人工观察每个理条腔2224内太平猴魁茶叶的支数,每个理条腔内优选为1支。将多的太平猴魁茶叶用工具拣出,放入空的理条腔内。然后打开活动底板223,使理条后的太平猴魁茶叶落入茶叶输送带101上,输送至下道工序。该结构一次能够完成几十至数百支太平猴魁茶叶的理条和落料,操作方便,加工效率高。人工撒入茶叶时,不需要刻意调整茶叶的朝向,这就大大提高了操作的便利性。

所述茶叶捏型单元3包括设置在茶叶输送带101两侧的导料板301,导料板301固定安装在支撑板5上。位于茶叶输送带101两侧的导料板301构成茶叶捏型单元3的进料端302、缩口捏型部303和出料端304,所述进料端302的宽度大,出料端304的宽度小,缩口捏型部303衔接进料端302和出料端304,宽度从进料端302的宽度向出料端304的宽度逐渐过渡的缩口结构。太平猴魁茶叶在进入缩口捏型部303后,叶片的两侧逐渐向中间收拢,从而起到手工捋条捏型的效果。为了保证太平猴魁茶叶能够顺利进入缩口捏型部303和出料端304,所述进料端302内设置有助推轮305,助推轮305与茶叶输送带101的转动方向相反,线速度一致。使得助推轮305与茶叶输送带101一起夹持着茶叶带动茶叶向缩口捏型部303推进,克服因宽度变小带来的阻力。

所述茶叶压制成型单元4包括与茶叶输送带101配合的定型输送带401,定型输送带401的运行方向与茶叶输送带101相反,两者线速度相同。所述定型输送带401的两端设置有定型回转输送轮403,所述导料板301与定型输送带401配合的一端的端面为与定型回转输送轮403相适配的弧形端面306。回转输送轮403紧靠着弧形端面306设置,使得当太平猴魁茶叶从出料端304出来后,即进入定型输送带401内,从而能够保持经捏型后的太平猴魁形状保持不变。同时,也能够起到将太平猴魁茶叶从出料端304牵引出来的作用。与助推轮305一起,从而保证整个加工过程中太平猴魁茶叶的平顺移动,不会发生堵塞卡滞的问题。在定型输送带401与茶叶输送带101配合的一侧上方还设置有压制轮402,压制轮402压在定型输送带401的背面使茶叶输送带101与定型输送带401间的间隙减小从而将经过压制轮402下方的茶叶压制成型。所述压制轮402的转动方向和线速度均与定型输送带401相同。所述压制轮402固定安装在压制轮驱动轴404上,也可以与压制轮驱动轴404一体加工成型。所述茶叶输送带101的两侧各设置有一个压制轮驱动轴支撑座405,压制轮驱动轴支撑座405上设置有支撑轴承406,所述压制轮驱动轴404的两端安装在支撑轴承406上。所述压制轮驱动轴支撑座405的高度可调,用于调整压制轮402的压紧度,以满足不同太平猴魁茶叶大小的需求。为方便调整压制轮驱动轴支撑座405的高度,可以将压制轮驱动轴支撑座405分割成上下两段,上下两段间通过螺纹调节杆连接,也可以在其中一段上开u型孔,另一段上开圆孔,通过螺栓连接固定。所述支撑板5上位于压制轮402之后设置有加热装置7,所述加热装置7优选陶瓷材料的加热片,陶瓷材料的加热片具有加热效果好,使用寿命长的优点,同时,还不会导电,从而保证整个设备的安全性。太平猴魁茶叶在压制成型后,通过定型输送带401稳固形状,同时,进行加热烘干。在烘干的过程中很好的保持了太平猴魁茶叶的形状,即避免了在烘干过程中太平猴魁茶叶变形的问题,同时,经过烘干工序后出来的太平猴魁茶叶形状更稳定,避免了压制成型后茶叶再次变形的问题。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