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茶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28355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制茶工序中萎凋步骤的自动化设备,具体为一种晒茶设备。



背景技术:

萎凋又称做“萎雕”,制茶工序名称。将采下的鲜叶按一定厚度摊放,通过晾晒,使鲜叶呈现萎蔫状态。萎凋过程中,鲜叶发生一系列变化:水分减少,叶片由脆硬变得柔软,便于揉捻成条;叶中所含酶类物质的活性增强,促使淀粉、蛋白质、不溶性原果胶等鲜叶成分发生分解、转化,生成葡萄糖、氨基酸、可溶性果胶等有利于成茶品质的有效物质,多酚类物质也程度不同地氧化。正常而有效的萎凋,使鲜叶的青草气消退而产生清香,并有水果香或花香,成茶滋味醇而不苦涩。萎凋需要适宜的温度、湿度和空气流通等条件。

传统的日光萎凋效果最好,但传统萎凋存在的问题是:萎凋所占用的面积大,不易摊开也不易收集,同时还存在地面或者晾晒筛上摊开后容易沾染灰尘或者泥土后不易清理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解决茶叶萎凋时容易沾染灰尘的问题,意在提供一种相对封闭同时易收集的晒茶装置。

本发明提供基础方案是:晒茶设备,包括筒体、安装座、搅拌机构以及保护套,所述筒体水平转动连接于安装座上,所述搅拌机构设置于筒体内,所述保护套套设于筒体之外;筒体包括筒架、设置于筒架外侧的透明的外筒壳、设置于筒架内侧的内筒壳、设置于外筒壳与内筒壳之间的若干层隔板以及设置于内筒壳之内的若干层进茶托盘,所述外筒壳、内筒壳以及隔板形成若干的晒茶腔,所述晒茶腔设置有进茶口与出茶口,所述进茶口连接所述进茶托盘,所述进茶托盘倾斜设置,所述出茶口设置有出茶门;搅拌机构包括风轮、风轮轴、支撑杆、若干连接杆以及搅拌铲,所述风轮固定连接风轮轴,所述风轮固定连接于风轮轴,所述风轮轴固定连接筒架上,所述支撑杆固定于所述安装座上,连接杆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搅拌铲,所述搅拌铲位于所述晒茶腔内。

筒体作为茶叶萎凋晾晒时的盛放结构,搅拌机构搅拌筒体中茶叶,保护套保护转移过程中的筒体。安装座作为筒体和搅拌机构的安装结构。筒体的筒架支撑整个筒体结构,外筒壳作为透明的材质方便进光,内筒壳、隔板和外筒壳形成晒茶腔,在竖直方向上形成封闭的晒茶空间。进茶托盘连通晒茶腔,方便茶叶从上方投入晒茶腔中,风轮固定在筒架顶部,风吹动风轮使筒体旋转,支撑杆固定在安装座的中心,筒体相对于搅拌机构旋转,与支撑杆连接的连接杆不动,不同的搅拌铲伸入转动中的晒茶腔中,二者发生相对转动,实现对茶叶的搅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案的优点在于:1.使用于阳光充足高山地带。在光资源较为充足的情况下整个筒体能接收充足的光资源,风能使筒体相对旋转,旋转的筒体各个面能接收光照,筒体内各个角度的茶叶也都能得到晾晒,筒体旋转时搅拌机构搅拌晒茶腔内的茶叶。晒茶腔内所有茶叶都得到充分的揉捻与晾晒。

2.相对较为低矮的晾晒结构,柱形立体结构能充分接收高度上的光资源,因此设备的占地面积小、体积小,便于移动到有光的位置。

3.整个晒茶过程在相对封闭的晒茶腔中进行,因此萎凋的茶叶少灰尘,同时在筒体内进行的晒置,后续容易收回,恶劣天气影响小。

方案二:为基础方案的优选,所述保护套套设于所述筒体之外,所述保护套由若干方形片组成,所述方形片内覆盖有反光片,所述方形片的远端连接有支撑架。有益效果:在转移筒体时,将保护套合拢包裹并保护筒体,当找到合适的位置时,将方形片摊开,将支撑架放置在地面上,所谓方形片的远端是指放平后,方形片远离筒体的一端,调节方形片的反光角度,将照射到方形片上的阳光尽量的反射到筒体上。

方案三:为方案二的优选,所述外筒壳由两块弧状玻璃板枢接而成。有益效果:采用枢接的方式可以方便的打开外筒壳,露出晒茶腔,可以方便的放入茶叶。

方案四:为方案三的优选,所述隔板为倾斜状,所述隔板的外侧低内侧高。有益效果:倾斜设置的隔板可以在外筒壳打开时快速的将茶叶排出。

方案五:为方案四的优选,所述连接杆设置于所述进茶托盘的上方,所述连接杆的下端面设置有清扫刷。有益效果:茶叶从筒体上方投入内筒壳之内时,首先被投放到进茶托盘上,筒体在风力作用下旋转,旋转的过程中连接杆下端的清扫刷将茶叶逐步的扫入晒茶腔中,这能使晒茶腔中的茶叶逐渐增加,实现分批晒干。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晒茶设备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的晒茶设备,包括筒体、安装座300、搅拌机构以及保护套,筒体水平转动连接于安装座300上,搅拌机构设置于筒体内,保护套套设于筒体之外;筒体包括筒架、设置于筒架外侧的透明的外筒壳110、设置于筒架内侧的内筒壳120、设置于外筒壳110与内筒壳120之间的若干层隔板130以及设置于内筒壳120内壁上的进茶托盘140,外筒壳110、内筒壳120以及隔板130形成四个晒茶腔150,晒茶腔150设置有进茶口与出茶口,进茶口连接进茶托盘140,进茶托盘140倾斜设置,出茶口设置有出茶门;搅拌机构包括风轮160、风轮160轴、支撑杆210、四根连接杆220以及搅拌铲230,风轮160固定连接风轮160轴,风轮160固定连接于风轮160轴,风轮160轴固定连接筒架上,支撑杆210固定于安装座300上,连接杆220一端固定连接支撑杆210,另一端固定连接搅拌铲230,搅拌铲230位于晒茶腔150内。保护套套设于筒体之外,保护套由若干方形片410组成,方形片410内覆盖有反光片,方形片410的远端连接有支撑架420。外筒壳110由两块弧状玻璃板枢接而成。隔板130为倾斜状,隔板130的外侧低内侧高。连接杆220设置于进茶托盘140的上方,连接杆220的下端面设置有清扫刷。

使用时,将茶叶从内筒壳120的上方投入其内,投入的时候尽量均匀抛撒,茶叶抛撒到不同的进茶托盘140上。刮风时,风轮160带动整个筒体在安装座300上旋转,支撑杆210固定在安装座300上不动,连接在支撑杆210上的连接杆220和搅拌铲230也不动,连接杆220下端面的清扫刷逐渐将茶叶扫入晒茶腔150中,同时晒茶腔150的搅拌铲230对茶叶实现搅拌。旋转后晒茶腔150不同的面朝向光照面,实现对晒茶腔150内各处的萎凋。将方形片410放下,竖起支撑架420,调整方形片410的角度,尽量使方形片410上的光发射到外筒壳110上。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制茶工序中萎凋步骤的自动化设备,具体为一种晒茶设备,包括安装座,筒体、搅拌机构以及保护套,筒体转动连接于安装座上,外筒壳、内筒壳以及隔板形成若干的晒茶腔,晒茶腔设置有进茶口与出茶口,进茶口连接进茶托盘,出茶口设置有出茶门,筒架顶部固定有风轮;搅拌机构设置于内筒壳之内,搅拌机构包括支撑杆、若干连接杆以及搅拌铲,支撑杆固定于安装座的中心处,连接一端固定连接支撑杆,另一端固定连接搅拌铲,搅拌铲伸入晒茶腔内。本发明为了解决茶叶萎凋时容易沾染灰尘的问题,意在提供一种相对封闭同时易收集的晒茶装置。

技术研发人员:陈晓勇;朱雪锋;朱芷影;罗燕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凤冈县凤鸣春茶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8.31
技术公布日:2017.11.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