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豆腐渣蛆虫为主食的喂鱼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542065阅读:698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采用豆腐渣蛆虫为主食的喂鱼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鱼塘养殖大多是采用饲料喂养,采用饲料喂养的鱼类肉质散松粗糙,口感不佳,而且采用饲料喂养的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豆腐渣蛆虫为主食的投放效果好、成本低的喂鱼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采用豆腐渣蛆虫为主食的喂鱼方法,它包括有以下步骤:

1)、按质量份取豆腐渣75-80份、酒糟5-10份、米糠10-15份;其中,豆腐渣、酒糟的含水率为70-75%,

2)、在地面下挖0.5m深、长宽均为5-10m的发酵池,并用水泥砂浆涂抹固定;

3)、按配比将米糠均匀铺洒在发酵池下层,酒糟均匀铺洒在米糠表层,上层再均匀覆上豆腐渣;

4)、放入蛆种苗,将发酵池温度控制在36-40℃,发酵15-20天,使豆腐渣、酒糟、米糠和蛆虫混合形成发酵蛆料;

5)、取发酵蛆料70-75份、菜籽饼1-5份;

6)、将菜籽饼磨成粉状,再加入发酵蛆料内,用棍棒搅拌3-5分钟;

7)、每隔10-24小时向鱼塘投放一次。

采用本方案后的优点在于:

第1、无需再使用饲料,原生态养殖,大大降低喂养成本,饲料的价格市场上要几元一斤,而豆腐渣只要1角钱一斤,一斤豆腐渣可养殖出10斤左右的蛆。

第2、豆腐渣可回收再利用,有效解决豆腐生产区的豆腐渣长期堆放问题。

第3、采用豆腐渣、酒糟、米糠发酵后,能有效增强鱼的免疫力。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为:本实施例所述的采用豆腐渣蛆虫为主食的喂鱼方法,它包括有以下步骤:

1)、按质量份取豆腐渣80份、酒糟5份、米糠10份;其中,豆腐渣、酒糟的含水率为70-75%,

2)、在地面下挖0.5m深、长宽均为5-10m的发酵池,并用水泥砂浆涂抹固定;

3)、按配比将米糠均匀铺洒在发酵池下层,酒糟均匀铺洒在米糠表层,上层再均匀覆上豆腐渣;

4)、放入蛆种苗,将发酵池温度控制在36-40℃,发酵15-20天,使豆腐渣、酒糟、米糠和蛆虫混合形成发酵蛆料;

5)、取发酵蛆料75份、菜籽饼3份;

6)、将菜籽饼磨成粉状,再加入发酵蛆料内,用棍棒搅拌3-5分钟;

7)、每隔10-24小时向鱼塘投放一次。

本发明在采用上述方案后,用发酵池大规模的繁殖,蛆种苗在常温10-20天可完成整个生成周期,变成大蛆。蛆的食物即豆腐渣,豆腐渣堆积发酵,温度36-40℃,湿度为豆腐渣堆积有发酵水流出效果最佳。投放时,每天投放两次,可采用两个或多个发酵池配合发酵,采用本方案后无需再使用饲料,原生态养殖,大大降低喂养成本,饲料的价格市场上要几元一斤,而豆腐渣只要1角钱一斤,一斤豆腐渣可养殖出10斤左右的蛆。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的采用豆腐渣蛆虫为主食的喂鱼方法,它包括有以下步骤:按质量份取豆腐渣75‑80份、酒糟5‑10份、米糠10‑15份;按配比将米糠均匀铺洒在发酵池下层,酒糟均匀铺洒在米糠表层,上层再均匀覆上豆腐渣;放入蛆种苗,将发酵池温度控制在36‑40℃,发酵15‑20天,使豆腐渣、酒糟、米糠和蛆虫混合形成发酵蛆料;取发酵蛆料和菜籽饼混合,每隔10‑24小时向鱼塘投放一次。采用本方案后的优点在于:无需再使用饲料,原生态养殖,大大降低喂养成本,豆腐渣可回收再利用,有效解决豆腐生产区的豆腐渣长期堆放问题。采用豆腐渣、酒糟、米糠发酵后,能有效增强鱼的免疫力。

技术研发人员:谢尚军;黄小波;谢杰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洞口尚君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1.10
技术公布日:2018.01.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