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豆浆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12182阅读:469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的豆浆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自豆浆问世以来,总的来讲豆浆的生产方法主要有生浆工艺和熟浆工艺两种。

生浆工艺:

大豆→去杂→清洗→泡豆→洗豆→磨浆→浆渣分离→豆浆→煮浆→配料→灌装→高压灭菌→装箱→入库。

熟浆工艺:

大豆→去杂→清洗→泡豆→洗豆→磨浆→煮浆→浆渣分离→豆浆→配料→灌装→高压灭菌→装箱→入库。

熟浆的生产工艺与生浆生产方法基本一致,只是先煮浆再分离。

由此可见,无论是生浆工艺还是熟浆工艺,都有煮浆这个步骤。煮浆的目的一是通过加热将豆浆煮熟,以保证食品安全与口感,另一个目的则是灭菌。而后面的高压灭菌也是在高温环境下进行灭菌,所以煮浆和高压灭菌工艺具有重复性。煮浆需要煮浆设备,灭菌需要灭菌设备,造成了设备成本的增加以及能源的浪费。

并且,大豆中含有叫大豆异黄酮的芳香物质,加热易发生水解散发,所以在煮浆的同时,大豆中较多的芳香物质会挥发出来,不能完全保留豆浆的豆香。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现有技术中豆浆中芳香物质在煮浆工序挥发浪费导致口味不佳、且由于工艺重复导致浪费能源、增加设备成本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的豆浆生产工艺。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新的豆浆生产工艺,磨浆并浆渣分离后,浆液置于包装袋,浆液在密闭的包装袋中于大于120℃的温度高温灭菌20分钟以上。

作为优选方案,高温灭菌的温度为120-180℃。

作为优选方案,高温灭菌的时间为0.5-2h。

作为优选方案,浆液在氮气保护环境下装入包装袋。

作为优选方案,磨浆前,泡豆6-8h。

进一步的,浸泡好的大豆,清洗后,按照湿豆与水质量比为1:8-10的重量比混合,并研磨成浆液。

作为优选方案,包装前,浆液中加入白砂糖、蜂蜜或枣汁中的一种或多种。

作为优选方案,浆液置于自立包装袋。

采用本发明新的豆浆工艺所得豆浆,豆浆中大豆异黄酮的含量为18-20mg/100ml。即,每100ml豆浆中,大豆异黄酮的含量为18-20mg。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与传统豆浆生产工艺相比,省去了煮浆步骤,节省能源,且不需要煮浆设备,节约成本。

2、不需要煮浆设备最重要的是减少了设备清洗,极大的节约了水资源,而且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

3、本发明豆浆生产工艺,密封包装后,高温灭菌,最大程度的保留了豆浆中的芳香物质,尤其是减少了大豆异黄酮的散发;与传统的工艺相比,本发明工艺所得豆浆减少了煮浆时豆浆中芳香物质的挥发,可保留天然浓郁豆香,口感更加浓厚(口感更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新的豆浆生产工艺,包括步骤:

步骤1,选料:精选大豆30kg,将大豆原料中的土、泥、铁、塑料等杂质去除;

步骤2,清洗:将大豆冲洗至干净;

步骤3,浸泡:将大豆原料浸泡于水中8小时,待湿豆的含水量满足湿豆和未浸泡前干豆的重量比为2:1时,停止浸泡,即得60kg湿豆;

步骤4,洗豆:将浸泡过的大豆原料冲洗干净;

步骤5,磨浆:将浸泡好的大豆,豆与水按照1:10的比例进行研磨成浆,得480kg豆浆;

步骤6,配料均质:添加白砂,并进行高压均质;

步骤7,灌装:将豆浆用自立袋进行灌装,封口严密;以减少豆浆的氧化;

步骤8,高温杀菌:将包装好的豆浆在120℃下进行高温杀菌40分钟;

步骤9,装箱入库:产品冷却冲洗后即可装箱,入库。

实施例2

一种新的豆浆生产工艺,包括步骤:

步骤1,选料:精选大豆50kg,将大豆原料中的土、泥、铁、塑料等杂质去除;

步骤2,清洗:将大豆冲洗至干净;

步骤3,浸泡:将大豆原料浸泡于水中,8小时,待湿豆的含水量满足湿豆和未浸泡前干豆的重量比为2:1时,停止浸泡,即得100kg湿豆;

步骤4,洗豆:将浸泡过的大豆原料冲洗干净;

步骤5,磨浆:将浸泡好的大豆,豆与水按照1:10的比例进行研磨成浆,得900kg豆浆;

步骤6,配料均质:添加蜂蜜等配料,并进行高压均质;

步骤7,灌装:在氮气氛围下,将豆浆用自立袋进行灌装,封口严密;减少灌装过程中的氧化;

步骤8,高温杀菌:将包装好的豆浆在140℃下进行高温杀菌50分钟;

步骤9,装箱入库:产品冷却冲洗后即可装箱,入库。

实施例3

步骤8,高温杀菌:将包装好的豆浆在160℃下进行高温杀菌20分钟;其他步骤同实施例1。

实施例4

步骤8,高温杀菌:将包装好的豆浆在120℃下进行高温杀菌20分钟;其他步骤同实施例1。

实施例5

步骤8,高温杀菌:将包装好的豆浆在130℃下进行高温杀菌30分钟;其他步骤同实施例1。

实施例6

步骤8,高温杀菌:将包装好的豆浆在140℃下进行高温杀菌30分钟;其他步骤同实施例1。

各实施例中白砂糖、蜂蜜、枣汁的重量份数可根据不同需求调整。

以上各实施例生产出来的豆浆,豆香味均比传统方式生产出来的豆浆要浓郁,口味较好。

以上实施例中,生产一次豆浆需要清洗两次设备(每次清洗包括水洗、碱洗、水洗、酸洗、水洗五个步骤,清洗包括涉及到的所有设备和管道),平均每生产一批豆浆清洗设备用水为112t。

对比例1

一种豆浆生产工艺,包括步骤:

步骤1,选料:精选大豆30kg,将大豆原料中的土、泥、铁、塑料等杂质去除;

步骤2,清洗:将大豆冲洗至干净;

步骤3,浸泡:将大豆原料浸泡于水中8小时,待湿豆的含水量满足湿豆和未浸泡前干豆的重量比为2:1时,停止浸泡,即得60kg湿豆;

步骤4,洗豆:将浸泡过的大豆原料冲洗干净;

步骤5,磨浆:将浸泡好的大豆,豆与水按照1:10的比例进行研磨成浆,得480kg豆浆;

步骤6,煮浆:浆液加热至沸腾,沸腾10.0min;

步骤7,配料均质:添加白砂糖,溶解搅拌后进行高压均质;

步骤8,灌装:将均质后的豆浆进行自立袋灌装,封口严密;

步骤9,高温杀菌:将灌装好的豆浆在120℃下进行高温杀菌20分钟;

步骤10,装箱入库:产品冷却冲洗后即可装箱,入库。

本对比例中,生产一次清洗2次设备(每次清洗包括水洗、碱洗、水洗、酸洗、水洗五个步骤,清洗包括涉及到的所有设备和管道),平均每生产一批豆浆清洗设备用水量为119t。

可见,本发明实施例1与对比例1相比,每生产一次豆浆可以节约用水7t,节约6.25%。

实施例1与对比例1的区别仅在于,对比例1多了一个煮浆步骤。正是由于多了煮浆步骤,即,多了煮浆设备,也增加了清洗中,设备的数量。因此,减少煮浆步骤,除了可以保留更多的芳香物质,改善产品风味以外,还可以极大的减少清洗设备用水,节约资源,减少废水量。

豆浆中的芳香物质主要指大豆异黄酮,对大豆异黄酮进行提取、分离,用tlc鉴别后再以染料木素为对照品,在258nm处用uv法测定含量。检测实施例1-实施例5以及对比例1中芳香物质含量,结果如表1所示。

表1实施例1与对比例1中芳香物质大豆异黄酮的含量对比表。

对实施例1与对比例1所得豆浆进行消费者认可度调查,调查人数800人,具体情况记录如表2所示:

表2实施例1与对比例1消费者认可度调查结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