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沙苑子清肝明目蜜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871154阅读:59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保健食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沙苑子清肝明目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蜂蜜是昆虫蜜蜂从开花植物的花中采得的花蜜在蜂巢中酿制的蜜。蜂蜜的成分除了葡萄糖、果糖之外还含有各种维生素、矿物质和氨基酸,是一种营养丰富的天然滋养食品,也是最常用的滋补品之一,具有滋养、润燥、解毒之功效。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蜂蜜的功能性要求越来越高,市场上的蜂蜜品种单一,功能性不强,具有保健功能的蜂蜜存在着制作过程繁琐,工艺复杂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发明一种制备工艺简单,可实现蜂蜜功能多样化的蜂蜜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沙苑子清肝明目蜜及其制备方法,能够清肝明目,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保护视神经,改善眼睛肿痛、红赤多泪,防止视力减弱。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沙苑子清肝明目蜜,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胡萝卜18-26份、桑叶15-23份、沙苑子22-30份、甜地丁17-25份、槐花12-20份、荸荠15-22份、菊花20-28份、仙人掌17-25份、蜂蜜1000份。

优选地,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胡萝卜21-24份、桑叶18-21份、沙苑子25-29份、甜地丁19-22份、槐花14-17份、荸荠19-22份、菊花22-25份、仙人掌20-23份、蜂蜜1000份。

本发明还提出上述沙苑子清肝明目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荸荠去皮后压榨出汁,向汁液中加入槐花和胡萝卜切片,蒸制20-30min,捣烂,向其中加入40-50℃的热水,浸泡搅拌,静置,过滤,得滤液a;

s2、将桑叶、甜地丁、菊花、仙人掌混合,加6-10倍水煎煮提取1-2h,过滤,得滤液b;

s3、向沙苑子中加入5-8倍的70%乙醇溶液回流提取1-2h,过滤,回收乙醇,加入沙苑子初始质量的3-5倍的水,搅拌溶解,静置,过滤,得滤液c;

s4、将滤液a、滤液b、滤液c混合,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9-1.22(80℃测)的稠膏,喷雾干燥,粉碎,得细粉料,将其加入到蜂蜜中,混合拌匀后,灭菌封装,即得。

优选地,所述s1中,加入40-50℃的热水,浸泡搅拌20-30min,静置30-40min。

优选地,所述40-50℃的热水为煮沸后冷却至40-50℃的热水。

优选地,所述s3中,搅拌溶解的时间为20-30min,静置50-60min。

本发明中各原料的功效如下:

胡萝卜:性平,味甘,归肺经、脾经、肝经,具有健脾消食、补肝明目、清热解毒、降气止咳的功效;胡萝卜中含蛋白质、脂肪、糖类、胡萝卜素、维生素c及矿物质、挥发油等;胡萝卜能增强人体免疫力,有抗癌作用,并可减轻癌症病人的化疗反应,对多种脏器有保护作用,其含有的大量胡萝卜素进入机体后,在肝脏及小肠粘膜内经过酶的作用,其中50%变成维生素a,有补肝明目的作用,可治疗夜盲症和眼干燥症。

桑叶:性寒,味甘、苦,归肺经、肝经,具有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的功效;桑叶中主含黄酮类化合物、甾体及三萜类化合物、牛膝甾酮、蜕皮甾酮、芸香苷、槲皮素、绿原酸、香豆素、生物碱、绿原酸及微量挥发油等成分,有降血糖、抗菌、促进细胞生长、刺激真皮细胞分裂作用,并对人体能促进蛋白质合成,排除体内胆固醇,降低血脂,还有抑菌、利尿、降压等作用。

沙苑子:性温,味甘,归肝经、肾经,具有温补肝肾、固精、缩尿、明目的功效;沙苑子抓药含三萜糖苷、黄酮及多种糖苷、异黄酮苷、氨基酸和多种脂肪酸类化合物及大量微量元素,具有适应原样、收缩子宫和缩尿、降压、抗炎、保肝、改善血液流变性和抑制血小板聚集、增加脑血流量、调血脂等作用。

甜地丁:性寒,味甘、苦,归心经、肝经,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的功效;药理研究表明,甜地丁水煎液和乙酸乙酯萃取物均具有良好的免疫活性、抗炎活性、镇痛作用,且乙酸乙酯萃取物活性强于水煎液。

槐花:性微寒,味苦,归肝经、大肠经,具有凉血止血、清肝泻火的功效;槐花中主要含芸香苷,另含三萜皂苷、葡萄糖、葡萄糖醛酸、鼠李糖、异鼠李糖-3-芸香糖苷、山柰酚-3-芸香糖苷、槲皮素、赤豆皂苷、槐花皂苷、槐花二醇等成分;药理研究表明,槐花有抗炎、抑菌抗病毒的作用,其所含芸香苷及其苷元槲皮素能保持毛细血管的正常张力,槐花还可把皮肤吸收的紫外线转化为热能和无害的光放射出来,可谓“天然防晒伞”。

荸荠:性寒,味甘,归肺经、胃经,具有清热化痰、开胃消食、生津润燥、舒肝明目的功效;荸荠中含有丰富的淀粉、蛋白质、粗脂肪、钙、铁、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等营养元素,富含粘液质,另外,荸荠中含有的磷是根茎类蔬菜中较高的,能够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和维持生理功能的需要。

菊花:性微寒,味甘、苦,归肺经、肝经,具有散风清热、平肝明目的功效;菊花中含腺嘌呤、胆碱、水苏碱、密蒙花苷、樟脑、龙脑、木犀草素、木犀草素-7-0-鼠李葡萄糖苷、石竹烯氧化物等成分,具有抗菌、扩张冠脉、增加冠脉流量、提高心肌耗氧量等作用。

仙人掌:性寒,味苦,归胃经,具有行气活血、凉血止血、解毒消肿的功效;有降血糖、抗胃溃疡、抗炎、镇痛、抗应激等作用。此外,还能延缓衰老。

有益效果: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沙苑子清肝明目蜜,其中胡萝卜、沙苑子配合补肝明目,桑叶疏散风热,甜地丁、菊花清热解毒,槐花凉血清肝,荸荠清热润燥、舒肝明目,仙人掌行气活血,将其添加到蜂蜜中多种营养成分协同作用,能够清肝明目,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保护视神经,改善眼睛肿痛、红赤多泪,防止视力减弱,长期食用能补益肝肾,促进视神经恢复,对肝热目疾等症有较好的保健功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沙苑子清肝明目蜜,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胡萝卜18份、桑叶23份、沙苑子22份、甜地丁25份、槐花12份、荸荠22份、菊花20份、仙人掌25份、蜂蜜1000份。

本发明还提出上述沙苑子清肝明目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荸荠去皮后压榨出汁,向汁液中加入槐花和胡萝卜切片,蒸制20min,捣烂,向其中加入40℃的热水,浸泡搅拌,静置,过滤,得滤液a;

s2、将桑叶、甜地丁、菊花、仙人掌混合,加6倍水煎煮提取1h,过滤,得滤液b;

s3、向沙苑子中加入5倍的70%乙醇溶液回流提取1h,过滤,回收乙醇,加入沙苑子初始质量的3倍的水,搅拌溶解,静置,过滤,得滤液c;

s4、将滤液a、滤液b、滤液c混合,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9(80℃测)的稠膏,喷雾干燥,粉碎,得细粉料,将其加入到蜂蜜中,混合拌匀后,灭菌封装,即得。

实施例2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沙苑子清肝明目蜜,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胡萝卜22份、桑叶17份、沙苑子28份、甜地丁24份、槐花15份、荸荠20份、菊花23份、仙人掌18份、蜂蜜1000份。

本发明还提出上述沙苑子清肝明目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荸荠去皮后压榨出汁,向汁液中加入槐花和胡萝卜切片,蒸制25min,捣烂,向其中加入45℃的热水,浸泡搅拌25min,静置35min,过滤,得滤液a;

s2、将桑叶、甜地丁、菊花、仙人掌混合,加8倍水煎煮提取1.5h,过滤,得滤液b;

s3、向沙苑子中加入7倍的70%乙醇溶液回流提取1.5h,过滤,回收乙醇,加入沙苑子初始质量的4倍的水,搅拌溶解,搅拌时间为25min,静置55min,过滤,得滤液c;

s4、将滤液a、滤液b、滤液c混合,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1(80℃测)的稠膏,喷雾干燥,粉碎,得细粉料,将其加入到蜂蜜中,混合拌匀后,灭菌封装,即得。

实施例3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沙苑子清肝明目蜜,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胡萝卜22份、桑叶20份、沙苑子27份、甜地丁20份、槐花16份、荸荠20份、菊花23份、仙人掌22份、蜂蜜1000份。

本发明还提出上述沙苑子清肝明目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荸荠去皮后压榨出汁,向汁液中加入槐花和胡萝卜切片,蒸制30min,捣烂,向其中加入煮沸后冷却至50℃的热水,浸泡搅拌30min,静置40min,过滤,得滤液a;

s2、将桑叶、甜地丁、菊花、仙人掌混合,加10倍水煎煮提取2h,过滤,得滤液b;

s3、向沙苑子中加入8倍的70%乙醇溶液回流提取2h,过滤,回收乙醇,加入沙苑子初始质量的5倍的水,搅拌溶解,搅拌时间为30min,静置60min,过滤,得滤液c;

s4、将滤液a、滤液b、滤液c混合,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2(80℃测)的稠膏,喷雾干燥,粉碎,得细粉料,将其加入到蜂蜜中,混合拌匀后,灭菌封装,即得。

实施例4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沙苑子清肝明目蜜,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胡萝卜26份、桑叶15份、沙苑子30份、甜地丁17份、槐花20份、荸荠15份、菊花28份、仙人掌17份、蜂蜜1000份。

本发明还提出上述沙苑子清肝明目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荸荠去皮后压榨出汁,向汁液中加入槐花和胡萝卜切片,蒸制20min,捣烂,向其中加入煮沸后冷却至50℃的热水,浸泡搅拌30min,静置30min,过滤,得滤液a;

s2、将桑叶、甜地丁、菊花、仙人掌混合,加8倍水煎煮提取2h,过滤,得滤液b;

s3、向沙苑子中加入8倍的70%乙醇溶液回流提取2h,过滤,回收乙醇,加入沙苑子初始质量的5倍的水,搅拌溶解,搅拌时间为30min,静置50min,过滤,得滤液c;

s4、将滤液a、滤液b、滤液c混合,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80℃测)的稠膏,喷雾干燥,粉碎,得细粉料,将其加入到蜂蜜中,混合拌匀后,灭菌封装,即得。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