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果蔬复合保鲜剂及其制备与应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592872发布日期:2018-06-02 10:22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果蔬保鲜与品质提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果蔬复合保鲜剂及其制备与应用方法。



背景技术:

砂梨属于蔷薇科、梨属的特产水果植物,是世界上特有的原产于中国的四个梨栽培种(砂梨、白梨、秋子梨、新疆梨)之一,以果肉中含有砂砾状的石细胞而得名。砂梨果实巨大,肉质细嫩,风味浓甜,深受消费者喜爱。

在梨的果实生长期中,轮纹病、炭疽病是两种最常见、也是最容易感染的真菌性病害,为预防该病害,一般需要在谢花后15天即开始喷药防治,常用药剂有多菌灵、苯来特、托布津、代森锌等。药剂需每隔半个月喷施1次,连续喷4~5次,直至采收前20天停止施药。

梨的成熟期在7~8月,正是高温、台风、多雨季节,此时采收前最后一次施的药剂的药效期已过,导致果实成熟采收期容易感染轮纹病和炭疽病,且采后梨贮藏过程中极易出现硬度下降、果肉糠松、生理性黑皮病、真菌性腐烂、轮纹病等现象。鉴于梨的货架期很短,在常温下放置2~3天即开始腐烂,即使没有病菌感染也至多放一周。因此,在采前停药期间,控制梨的真菌尤其是轮纹病的发生,在采收后改进梨的保鲜方法就极为重要。

为此,申请号为CN201710122339.2的发明专利申请《一种梨保鲜剂》公开了一种梨保鲜剂,其有效成分由牛膝多糖和咪鲜胺组成,牛膝多糖和咪鲜胺的重量比为1-3:2-5。该保鲜剂能有效降低梨果采后病菌的发病率,有效延长采收梨果的保鲜期。但是该保鲜剂用于梨果采收后,以延长保鲜期,却无法改变梨果原本的品质。

又如申请号为CN201010533360.X的发明专利《延长砂梨保鲜期的处理方法》通过将采摘的砂梨进行预冷后,放置在密闭房间用1-MCP熏蒸12~24h后,静置6~12h后至少再用O3处理一次,最后用微孔膜保鲜袋将处理好砂梨果实进行扎袋置于常温或置于3~5℃下贮藏。其优点是:将1-MCP、臭氧和微孔膜组合使用,与现有单一处理使用相比,具有明显增效,大大提高了货架期寿命,降低了采后化学农药的残留及其对环境的污染。但该方法防病害效果有限,且过程较繁琐,贮藏成本较高;同时,该方法同样无法提高果实原本的质量。

因此,发掘和开发一些具有显著抑菌效果、类似应用于食品加工的绿色安全防腐保鲜剂,以期提高采收梨的优质果比例和贮藏品质,延长采后梨的保鲜期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绿色安全的果蔬复合保鲜剂,以提高果蔬的品质和保鲜效果。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上述果蔬复合保鲜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三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上述果蔬复合保鲜剂的应用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果蔬复合保鲜剂,其特征在于:包括天麻酚性类提取物T1和山梨酸钾的复配溶液,所述天麻酚性类提取物T1和山梨酸钾的质量比为0.005~10。其中天麻酚性类提取物T1的结构式为:

天麻酚性类提取物T1是天麻中用乙醇提取的酚性化合物,具有抑菌和抗氧化作用,其抑菌作用机制是增强微生物细胞膜的通透性,造成内容物渗漏,细胞代谢紊乱,最终膜破裂直至细胞死亡;其抗氧化性主要作用机制是具有清除自由基的能力。

作为改进,所述天麻酚性类提取物T1溶液中含有天麻酚性类提取物的质量分数为0.01~0.1%,优选为0.03~0.08%;所述山梨酸钾溶液中含有山梨酸钾的质量分数为0.01~2%,优选为0.5~1.5%。

以上的山梨酸钾均可替换成山梨酸。

本发明解决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上述果蔬复合保鲜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天麻酚性类提取物T1溶解于纯乙醇获得母液A,其中纯乙醇和天麻酚性类提取物T1的质量比为10~100;

(2)在20~25℃温度下,将上述母液A加入至纯水中混合,直至混合液中天麻酚性类提取物T1的质量分数为0.01~0.1%,搅拌均匀得到天麻酚性类提取物水溶液;

(3)将山梨酸钾溶解于纯水中,得到质量百分比为0.01~2%的山梨酸钾水溶液;

(4)将天麻酚性类提取物T1水溶液加入至山梨酸钾水溶液中,边倒边搅拌直至混合均匀,得到天麻酚性类提取物T1-山梨酸钾复配溶液。

当选用山梨酸替换山梨酸钾时,果蔬复合保鲜剂的制备方法基本不变,只是将上述步骤(3)替换为:将山梨酸溶解于纯乙醇中,得到纯溶性山梨酸,再将上述纯溶性山梨酸加入至纯水中,边加边迅速搅拌均匀得到质量百分比为0.01~2%山梨酸水溶液。

本发明解决上述第三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上述果蔬复合保鲜剂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果蔬复合保鲜剂喷施于果蔬采摘前。

作为改进,所述果蔬复合保鲜剂于采摘前8~14天或0~7天中至少喷施一次;并于天气预报连续晴天或阴天不下雨的日子内喷施,喷施的具体时间选于早晨6~9点间;同样也可以在采收的当天早晨(采收当天不下雨)6~9点间喷施,在下午4点30分后采收。

改进,所述果蔬复合保鲜剂喷施于梨果实。

为进一步提升保鲜效果,还包括有用于果蔬采摘后的采后保鲜剂,所述采后保鲜剂包括二氧化氯或乙烯抑制剂中的至少一种。其中二氧化氯是国际公认的安全、无毒的绿色消毒剂,二氧化氯可以是固体粉末,用以熏蒸果蔬;也可以是水溶液,用于浸泡、喷施果蔬。且采收的果蔬以5~9成熟(优选为5~6成熟)为宜,采收后预先4~12℃预冷2~4小时,再用二氧化氯喷施于果蔬上,干燥后移入冷库,也可以用二氧化氯或乙烯抑制剂熏蒸20~24小时,于4~-1.6℃(优选为0~-1.1℃)条件下贮藏,可延长保鲜期至100天以上。

进一步改进,所述二氧化氯的浓度为1~20mg/L,优选为5~10mg/L;所述乙烯抑制剂的浓度为15~70nl/L,优选为25~50nl/L。

再改进,所述乙烯抑制剂包括1-甲基环丙烯1-MCP或1-甲基-3-(2-甲基环丙基)-1-环丙烯1-MMCPCP中的至少一种。1-MCP和1-MMCPCP能不可逆地作用于乙烯受体,从而阻断与乙烯的正常结合,具有无毒、低量、高效等优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发明的果蔬复合保鲜剂可以提高果蔬的优质品比例及贮藏品质,降低或减轻采前真菌性病害和采后致腐微生物的发生量,贮藏期60天时好果率100%,且不皱皮、不软果。

(2)本发明果蔬复合保鲜剂应用于果蔬采收前,采收前的果蔬为活体,其本身具有分解果蔬复合保鲜剂的能力,因此果蔬复合保鲜剂不会残留在果蔬上;且采收前喷施应用具有比采收后应用更佳的保鲜效果,能有效降低致病菌和致腐菌比例,减少软果率和腐烂率,而采收后应用处理果蔬可能因为残留在果蔬上的水分等物质而加速果蔬的腐烂、软化。

(3)本发明使用的天麻酚性类提取物T1和山梨酸钾的复配溶液使用安全,代谢产物体内无残留,不同于一般作为农药使用的杀菌剂,存在安全隐患;且天麻酚性类提取物T1是天麻中用乙醇提取的酚性化合物,具有强抗氧化褐变作用,天然产物安全性高;山梨酸钾是国际公认的安全、相对无毒的食品级防腐剂,能有效地抑制霉菌,酵母菌和好氧性细菌的活性,能抑制部分革兰氏阴性和阳性菌。山梨酸钾和天麻酚性类提取物T1的复配达到协同增效作用,两者在一定浓度内的复配能较好地破坏细菌、霉菌等细胞,而不影响果蔬细胞的正常生长,提高抑菌防腐能力,提高对果蔬的食用安全性,同时减缓果蔬感官品质和营养品质的下降,以延长保鲜期。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供试材料为7~8年生南方砂梨栽培区的主栽早熟梨,品种为翠冠,选择树势大小、生长一致、结果均匀、成熟度一致的梨树。

实施方式:在梨采收前14天和7天各喷施一次果蔬复合保鲜剂,果蔬复合保鲜剂包括天麻酚性类提取物T1和山梨酸钾的复配溶液,其中天麻酚性类提取物溶液中含有天麻酚性类提取物的质量分数为0.05%,山梨酸钾溶液中含有山梨酸钾的质量分数为0.16%,两者的质量比为0.3。

其中天麻酚性类提取物T1和山梨酸钾的复配溶液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天麻酚性类提取物T1溶解于纯乙醇获得母液A,其中纯乙醇和天麻酚性类提取物T1的质量比为10;

(2)在20℃温度下,将母液A加入至纯水混合,直至混合液中天麻酚性类提取物T1的质量分数为0.05%,用高速分散器搅拌均匀得到天麻酚性类提取物T1水溶液;

(3)将山梨酸钾溶解于纯水中,得到质量百分比为0.16%的山梨酸钾水溶液;

(4)将等质量的天麻酚性类提取物水溶液加入至山梨酸钾水溶液中,边倒边搅拌直至混合均匀,得到含有0.025%T1和0.08%山梨酸钾的T1-山梨酸钾复配溶液。

选择晴天上午喷施,用喷雾状均匀喷施果实表面。

采收时,选择成熟度一致的果实,用礼盒纸箱盛装5kg/箱,预先4~12℃预冷3h,然后转移入-0.5℃±1℃冷库贮藏,冷藏60天进行抽样考查,每处理抽样3箱,考查腐烂率、硬度和营养品质等指标。

实施例2:

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区别在于:本实施例在梨采收前14天和7天各喷施一次质量分数为0.05%的T1水溶液,其中T1水溶液的制备方法为:将天麻酚性类提取物T1溶解于纯乙醇获得母液A,其中纯乙醇和天麻酚性类提取物T1的质量比为10;在20℃温度下,将母液A加入至纯水,直至混合液中天麻酚性类提取物T1的质量分数为0.05%,用高速分散器搅拌均匀得到T1水溶液。

选择晴天上午喷施,用喷雾状均匀喷施果实表面。

采收时,选择成熟度一致的果实,用礼盒纸箱盛装5kg/箱,预先4~12℃预冷3h,然后转移入-0.5℃±1℃冷库贮藏,冷藏60天进行抽样考查,每处理抽样3箱,考查腐烂率、硬度和营养品质等指标。

实施例3:

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区别在于:本实施例在梨采收前14天和7天各喷施一次质量分数为0.16%的山梨酸钾水溶液,其中山梨酸钾水溶液的制备方法为:将山梨酸钾溶解于纯水中,得到质量百分比为0.16%的山梨酸钾水溶液。

选择晴天上午喷施,用喷雾状均匀喷施果实表面。

采收时,选择成熟度一致的果实,用礼盒纸箱盛装5kg/箱,预先4~12℃预冷3h,然后转移入-0.5℃±1℃冷库贮藏,冷藏60天进行抽样考查,每处理抽样3箱,考查腐烂率、硬度和营养品质等指标。

实施例4:

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区别在于:本实施例在梨采收前8天喷施一次果蔬复合保鲜剂,果蔬复合保鲜剂包括天麻酚性类提取物T1和山梨酸的复配溶液,其中天麻酚性类提取物溶液中含有天麻酚性类提取物的质量分数为0.1%,山梨酸溶液中含有山梨酸的质量分数为0.01%,两者的质量比为10。

其中天麻酚性类提取物T1和山梨酸的复配溶液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天麻酚性类提取物T1溶解于纯乙醇获得母液A,其中纯乙醇和天麻酚性类提取物T1的质量比为100;

(2)在25℃温度下,将母液A加入至纯水混合,直至混合液中天麻酚性类提取物T1的质量分数为0.1%,用高速分散器搅拌均匀得到天麻酚性类提取物T1水溶液;

(3)将山梨酸溶解于纯乙醇中,得到纯溶性山梨酸,再将上述纯溶性山梨酸加入至纯水中,边加边迅速搅拌均匀得到质量百分比为0.01%山梨酸水溶液;

(4)将等质量的天麻酚性类提取物水溶液加入至山梨酸水溶液中,边倒边搅拌直至混合均匀,得到含有0.05%T1和0.005%山梨酸的T1-山梨酸复配溶液。

选择晴天上午喷施,用喷雾状均匀喷施果实表面。

采收时,选择成熟度一致的果实,用礼盒纸箱盛装5kg/箱,预先4~12℃预冷3h,然后转移入-0.5℃±1℃冷库贮藏,冷藏60天进行抽样考查,每处理抽样3箱,考查腐烂率、硬度和营养品质等指标。

实施例5:

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区别在于本实施例的果蔬复合保鲜剂在梨采收当天(即0天)天喷施一次。且果蔬复合保鲜剂包括天麻酚性类提取物T1和山梨酸钾的复配溶液,其中天麻酚性类提取物溶液中含有天麻酚性类提取物的质量分数为0.01%,山梨酸钾溶液中含有山梨酸钾的质量分数为2%。

以上【实施例1~5】试验处理对照(CK1)均为喷施清水,贮藏方法与【实施例1~5】相同,梨果实于-0.5℃±1℃下冷藏60天后进行指标测试的结果如表1所示:

表1采前保鲜处理的梨于-0.5℃±1℃下冷藏60天后的腐烂率、品质与对照比较

由表1可见,实施例1~5处理后的梨贮藏60天后果实腐烂、皱皮和软果均无,硬度、风味维持好,保鲜剂对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活性抑制作用效果好。而对照(CK1)已有腐烂、软果,且皱皮更明显,硬度、风味明显下降,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活性则显著增加。

同时对比实施例1~3,可以发现本发明的T1-山梨酸钾的复配溶液喷施于果实上后的保鲜效果明显优于T1或山梨酸钾单独喷施于果实上后的保鲜效果,且T1-山梨酸钾的复配溶液能提升果实原本的品质。

实施例6:

供试材料为7~8年生南方砂梨栽培区的主栽早熟梨,品种为翠冠,选择树势大小、生长一致、结果均匀、成熟度一致的梨树。

采收时间,与实施例1同期采收,选择没有采前处理的、成熟度一致的果实,用礼盒纸箱盛装5kg/箱,预先4~12℃预冷3h,然后用20nl/L的乙烯抑制剂1-MCP密闭处理24h,转移入-0.5℃±1℃冷库贮藏,冷藏100天进行抽样考查,每处理抽样3箱,考查腐烂率、硬度和营养品质等指标。

实施例7:

与实施例6基本相同,区别在于本实施例选用70nl/L的乙烯抑制剂1-MMCPCP密闭处理24h。

实施例8:

与实施例6基本相同,区别在于本实施例选用1mg/L的二氧化氯密闭处理24h。

实施例9:

与实施例6基本相同,区别在于本实施例选用20mg/L的二氧化氯密闭处理24h。

实施例10:

供试材料为7~8年生南方砂梨栽培区的主栽早熟梨,品种为翠冠,选择树势大小、生长一致、结果均匀、成熟度一致的梨树。

采前处理与实施例1相同,采收时,选择成熟度一致的果实,用礼盒纸箱盛装5kg/箱,预先4~12℃预冷3h,然后用20nl/L的乙烯抑制剂1-MCP密闭处理24h,转移入-0.5℃±1℃冷库贮藏,冷藏100天进行抽样考查,每处理抽样3箱,考查腐烂率、硬度和营养品质等指标。

实施例11:

与实施例10基本相同,区别在于本实施例用70nl/L的乙烯抑制剂1-MMCPCP密闭处理24h。

实施例12:

与实施例10基本相同,区别在于本实施例用1mg/L的二氧化氯密闭处理24h。

以上【实施例6~12】试验处理对照(CK2)均为采前喷施清水,采后贮藏方法与【实施例1~5】相同,梨果实于-0.5℃±1℃下冷藏100天后进行指标测试的结果如表2所示:

表2采前+采后处理的梨-0.5℃±1℃冷藏100天软腐率、品质与对照的比较

由表2可见,实施例6~12处理后的梨贮藏100天后果实软皱果(软果+皱皮)率,果柄褐变率均控制在10%以下,除实施例6腐烂率较高外,其它7~12实施例腐烂率均控制在5%以下,硬度、可溶性固形物、风味保持好,保鲜剂对酶活性尤为多酚氧化酶抑制作用效果很好。而对照(CK2)软果+皱皮率高达32%,腐烂率达23%,果柄褐变率30%,风味下降,多酚氧化酶活性显著增加。

同时将实施例6~8与实施例10~12分别单独对比,可发现通过采前的T1-山梨酸钾的复配溶液喷施和采后的采后保鲜剂(二氧化氯或乙烯抑制剂)处理,果实的软果+皱皮率以及腐烂率均为零,可见果实原本的品质和贮藏质量均比单纯采后保鲜处理的要高。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