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蒸汽杀青碾茶生产线的烘焙供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16546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一种蒸汽杀青碾茶生产线的烘焙供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蒸汽杀青碾茶生产线的组成系统,具体涉及一种蒸汽杀青碾茶生产线的烘焙供热系统,属于茶叶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碾茶是抹茶的原料茶,其在制作时主要包括杀青、冷却、烘焙、茎叶分离等工艺步骤。目前,市场上没有一种全自动、连续化的碾茶生产设备,因此,各步骤往往需要独立完成,造成生产效率低,费时费力,工人劳动强度大,茶叶的清洁度也不易得到保证。

同时,现有技术的茶叶烘焙装置的热利用效率低,茶叶温度不易控制,容易造成茶叶变色而影响茶叶的品质。

因此,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确有必要提供一种创新的蒸汽杀青碾茶生产线的烘焙供热系统,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所述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利用效率高,茶叶烘焙均匀且不易变色的蒸汽杀青碾茶生产线的烘焙供热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蒸汽杀青碾茶生产线的烘焙供热系统,其包括箱体、燃烧器、半圆形生铁铸件、下层管道、横管、斜管、风道I、烟囱I、风道II、上层管道以及烟囱II;其中,所述箱体内水平设置有若干输送网带;所述燃烧器设置在箱体底部的一端,其和半圆形生铁铸件相对接;所述半圆形生铁铸件位于箱体内的底部;所述下层管道一端连至半圆形生铁铸件,另一端连至横管;所述斜管一端连至横管,并倾斜延伸至箱体的中部,另一端连至风道I;所述烟囱I竖直设置于箱体的中部,并和风道I连通;所述风道II竖直连接至横管;所述上层管道一端连接至风道II的上部,另一端连接至烟囱II;所述烟囱I和烟囱II均竖直延伸出箱体外。

本实用新型的蒸汽杀青碾茶生产线的烘焙供热系统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层管道具体设置有2根管道;所述上层管道具体设置有4根管道。

本实用新型的蒸汽杀青碾茶生产线的烘焙供热系统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层管道和烟囱II的连接处设有引风机。

本实用新型的蒸汽杀青碾茶生产线的烘焙供热系统还设置为:所述箱体上设有若干排气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蒸汽杀青碾茶生产线的烘焙供热系统通过设置上下两层管道,从而对燃烧热量进行了充分的利用,使茶叶烘焙均匀且不易变色。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蒸汽杀青碾茶生产线的烘焙供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上层管道的布置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说明书附图1和附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蒸汽杀青碾茶生产线的烘焙供热系统,其由箱体1、燃烧器2、半圆形生铁铸件3、下层管道4、横管5、斜管6、风道I7、烟囱I8、风道II9、上层管道10以及烟囱II11等几部分组成。

其中,所述箱体1内水平设置有若干输送网带12,在本实施方式中,输送网带12设置有5层,各层输送网带12速度可调,以最大限度满足烘干与茶叶颜色的要求。为实现空气对流,即将箱体1内湿空气排出,所述箱体1上设有若干排气门14,以达到最佳干燥效果。

所述燃烧器2设置在箱体1底部的一端,其和半圆形生铁铸件3相对接。所述燃烧器2采用燃油式或燃气式燃烧器,可实现温度自动控制,保持箱体1内恒温。

所述半圆形生铁铸件3位于箱体1内的底部,其用于存储热量,并使热量持续释放。

所述下层管道4一端连至半圆形生铁铸件3,另一端连至横管5。所述下层管道4具体设置有2根管道,其将烟气中的热量均匀散发至箱体1的下部。

所述斜管6一端连至横管5,并倾斜延伸至箱体1的中部,另一端连至风道I7,通过风道I7从中间向两侧散发热量。所述烟囱I8竖直设置于箱体1的中部,并和风道I7连通。

所述风道II9竖直连接至横管5。所述上层管道10一端连接至风道II9的上部,另一端连接至烟囱II11。所述上层管道10具体设置有4根管道,其将烟气中的热量均匀散发至箱体1的上部。所述上层管道10和烟囱II11的连接处设有引风机13,利用引风机13的抽吸力将烟气排出。

进一步的,所述烟囱I8和烟囱II11均竖直延伸出箱体1外,并最终将烟气外排。

本实用新型的蒸汽杀青碾茶生产线的烘焙供热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下:由于茶叶烘焙要先高温,后低温,按照上述茶叶工艺要求设置管道系统,具体设计如下:高温部分设置在地下,以利合理利用空间与保温,燃烧器2出来后,火在半圆形生铁铸件3内燃烧,然后分两支下层管道4设置箱体1内的下部;然后分二路,一路用斜管6送入设置在箱体1中部的风道II9中,风道II9端部安装有烟囱I8,排出室外;另一路往箱体1上部送入上层管道10中,上层管道10由箱体1尾部到头部,再从风道II9上的烟囱II11排到室外,这样整个系统中设置上下二层管道,通过管道将热量均匀散发到箱体1中。

以上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为本创作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创作,凡在本创作的精神及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创作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