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苏打水调配混合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23159阅读:372来源:国知局
一种苏打水调配混合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饮料的制备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苏打水调配混合系统。



背景技术:

苏打水是一种常见饮品,饮用可中和人体内的酸碱平衡,改变酸性体质,天然苏打水除含有碳酸氢钠外,还含有多种微量元素成分,因此是上好的饮品。目前,世界上只有法、俄、德等少数国家出产天然苏打水。天然苏打水富含硼、锌、硒、铬等离子矿物和微量元素,这些微量元素呈离子状态,更易被人体吸收,有理想的PH值,天然苏打水的酸碱性值呈弱碱性,对传输氧汽,调节新陈代谢,排除酸性废物和预防疾病是非常必要的。市面上常见的苏打水是经过纯化的饮用水中压入二氧化碳,或添甜味剂和香料的饮料。

苏打水的生产基本遵循以下流程:原水→原水泵→机械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软水器→精密过滤器→反渗透设备→纯水泵→紫外线杀菌器→用水点→调配装置。

例如“201620941908.7苏打水的生产系统”,公开了一种苏打水的生产系统,包括水源池;该水源池通过进水管道连接石英砂过滤器;石英砂过滤器的出水端通过管道连接过滤水箱;过滤水箱内设有过滤装置;过滤水箱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反渗透净水设备的进水端连接;反渗透净水设备的出水端通过管道连接汽液混合器的进水端;臭氧发生器与汽液混合器通过臭氧输送管道连接;臭氧输送管道上设有臭氧流量控制器;汽液混合器的出水端通过混合管道连接成品水箱;成品水箱的出水端通过管道连接调配装置;调配装置通过出水管道连接灌装机。本实用新型能充分过滤水中杂质、提高矿泉水中臭氧浓度和溶解度、保证杀菌效果、并抑制溴酸盐的生成。

随着城市化的步伐加快,我国水资源污染严重,各类生活垃圾、工业废水等,未经处理或处理不达标,就排入江河之中,造成城市水质下降,饮用水净水难度加剧,水质质量标准的下降,引发了比较突出的饮用水安全问题,从实际的研究发现,饮用水中的有机物对于人体的健康具有较大的危害,增加了人类患癌症等病症的可能性。饮用水的有机物大致分为天然有机物和人工结成有机物两种。天然有机物是自然下的代谢物,主要包括动植物的废弃物、微生物、动植物组织分解物等。而人工合成有机物是饮用水有机物的主要来源,其中的工业废水、农药、生活废弃物等,都造成大量有机物产生。

对于饮用水而言,其净水工艺的效果,在于有机物的除去,以破坏水中细菌生长的条件,进而达到净水的效果,对于水质中的有机物控制,是衡量水质质量的重要指标。

现有技术中涉及水中有机物的去除,主要采用活性炭过滤器,但活性炭的种类繁多,吸附效果也各有千秋,最主要的,活性炭的吸附能力有限,需要定期更换,先有苏打水生产设备中活性炭过滤器的更换十分复杂,对于正常生产的影响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苏打水调配混合系统,通过在纯水制备机构中设置水中有机物吸附设备,提高了最终苏打水产品的安全性,也对于调配阶段产品质量的稳定性起到辅助作用。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苏打水调配混合系统,包括进水管道1、石英砂过滤器2、活性炭过滤器3、反渗透净水设备4、汽液混合器5、臭氧发生器6、成品水箱7组成的纯水生产机构,以及依次相连的调配罐8、均质机9、杀菌设备10和灌装机11组成的调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纯水生产机构还包括有机物净化装置;所述有机物净化装置包括水雾化装置12和有机物净化塔13;

所述有机物净化塔13包括塔顶和塔身,塔顶上设置有进汽管131和出气管132,塔顶内部中空,中空部分设有活性炭层133,塔身内部由上往下依次设有缓冲区134、环糊精活性炭混合吸附层135、一级隔板136、瓷波纹填料137、二级隔板138、液体存储区139,底端设置有输水管140,进汽管131与雾化装置12连通,输水管140与调配罐8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活性炭过滤器3包括圆柱体型的吸附罐体301、设置于吸附罐体301内的吸附芯板,与吸附罐体301活动连接的端盖302,以及设置在吸附罐体301两侧的进水管和出水管,吸附芯板通过滑轨303和端部卡槽304活动连接在吸附罐体301中,进行更换时只需在停机状态下打开端盖302将吸附芯板从卡槽304中拉出,沿滑轨303移出,再沿滑轨303插入新的吸附芯板。

进一步的,所述一级隔板136和二级隔板138采用格栅式的结构,所述一级隔板136上的格栅间距大于二级隔板138上的格栅间距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苏打水生产中有机物吸附装置,即活性炭过滤器的吸附芯板都是固定安装,拆换非常不方便,耗工耗时等不足,设置了可快速方便更换的吸附芯板,大大减小因停机更换吸附芯而造成的产能损失;其次,为进一步保证水中有机物残留减少,本实用新型还增设了有机物净化装置,通过将水雾化后以气体形式穿过设置有多重吸附层的有机物净化塔,最大程度降低水中有机物残留,保证最终苏打水产品的质量和品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苏打水调配混合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所述有机物净化塔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所述活性炭过滤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进水管道1、石英砂过滤器2、活性炭过滤器3、吸附罐体301、端盖302、滑轨303、端部卡槽304、反渗透净水设备4、汽液混合器5、臭氧发生器6、成品水箱7、调配罐8、均质机9、杀菌设备10、灌装机11、水雾化装置12、有机物净化塔13、进汽管131、出气管132、活性炭层133、缓冲区134、环糊精活性炭混合吸附层135、一级隔板136、瓷波纹填料137、二级隔板138、液体存储区139、输水管14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2、3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苏打水调配混合系统,包括进水管道1、石英砂过滤器2、活性炭过滤器3、反渗透净水设备4、汽液混合器5、臭氧发生器6、成品水箱7组成的纯水生产机构,以及依次相连的调配罐8、均质机9、杀菌设备10和灌装机11组成的调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纯水生产机构还包括有机物净化装置;所述有机物净化装置包括水雾化装置12和有机物净化塔13;

所述有机物净化塔13包括塔顶和塔身,塔顶上设置有进汽管131和出气管132,塔顶内部中空,中空部分设有活性炭层133,塔身内部由上往下依次设有缓冲区134、环糊精活性炭混合吸附层135、一级隔板136、瓷波纹填料137、二级隔板138、液体存储区139,底端设置有输水管140,进汽管131与雾化装置12连通,输水管140与调配罐8连通。

进一步的,为了便于活性炭过滤器3内的活性炭进行过滤,所述活性炭过滤器3包括圆柱体型的吸附罐体301、设置于吸附罐体301内的吸附芯板,与吸附罐体301活动连接的端盖302,以及设置在吸附罐体301两侧的进水管和出水管,吸附芯板通过滑轨303和端部卡槽304活动连接在吸附罐体301中,进行更换时只需在停机状态下打开端盖302将吸附芯板从卡槽304中拉出,沿滑轨303移出,再沿滑轨303插入新的吸附芯板。

优选地,所述一级隔板136和二级隔板138采用格栅式的结构,所述一级隔板136上的格栅间距大于二级隔板138上的格栅间距。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