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机头制面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70571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机头制面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机头制面机。



背景技术:

面食一直是世界各地的主食,随着科技在进步,从传统的人工发面,逐步发展到机械化制面。

机械化制面的过程中,首先要将膨化过后的面输送至制面机中,通过制面机将膨化后的面进行挤压制作面皮或者面条。

目前市场上的制面机的出料头只是单个通道挤出面,这样使机器的挤压腔内压力过大,出面口为单个,出面的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机头制面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不足。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机头制面机,包括进料仓,进料仓的出料口连接有加压仓,加压仓的出料口一端设置有出面头;出面头包括挤压筒,挤压筒的其中任意一端与加压仓的出料端连接相通;挤压筒的另一端设置有成型仓,成型仓与挤压筒连接相通;成型仓的侧壁上设置有机头,机头与成型仓连接相通,机头的个数至少为两个。

作为优选,所述成型仓的中间位置与挤压筒的出料端连接相通;机头在成型仓上均匀分布。

作为优选,所述机头的形状为锥形筒状。

作为优选,所述成型仓的形状为长条形、U形或者圆环形。

作为优选,所述挤压筒的内部侧壁设置有第三挤压板,第三挤压板沿着出面头内腔呈逆时针的螺旋状分布。

作为优选,所述第三挤压板螺旋分布的板间距从出面头的进料口端到出料口端逐渐变小。

作为优选,所述加压仓内插装有转轴;转轴的外圈与加压仓的内壁设有间隙,转轴上设置有第一挤压板,第一挤压板沿着转轴呈顺时针的螺旋状分布;加压仓的进料口一端设置有电机,电机的输出端与转轴连接;转轴远离电机的一端插装在挤压筒中;加压仓的内部侧壁出料口一端设置有第二挤压板,第二挤压板沿着加压仓内腔呈逆时针的螺旋状分布。

作为优选,所述进料仓的侧壁设置有第一空腔,进料仓的外侧壁上相对设置有与第一空腔连通的第一孔;加压仓的侧壁设置有第二空腔,加压仓的外侧壁上相对设置有与第二空腔连通的第二孔;其中任意一个第一孔和任意一个第二孔通过管路连通,另一个第一孔和第二孔与循环水箱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挤压板螺旋分布的板间距从加压仓的进料口端到出料口端逐渐变小;第二挤压板螺旋分布的板间距从加压仓的进料口端到出料口端逐渐变小;第一挤压板与第二挤压板和第三挤压板的最上端之间设置有间隙。

本实用新型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多机头制面机,通过加压仓将料送到出面头,挤压筒对料进行挤压,然后将料挤入成型仓,料在成型仓中充分融合,最后通过机头将面挤出,至少两个机头方便控制出面的速度与出面的多少,减少加压仓和挤压筒内的工作压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加压仓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加压仓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出面头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0-进料仓,11-第一空腔,12-第一孔;20-加压仓,21-转轴,22-第一挤压板,23-第二挤压板,24-第二空腔,25-第二孔;30-电机;40-出面头,41-挤压筒,42-第三挤压板,43-成型仓,44-机头。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机头制面机,包括进料仓10,进料仓10的出料口连接有加压仓20,进料仓10连接在加压仓20的外侧面,进料仓10与加压仓20的内部连通,加压仓20的进料口一端设置有电机30,加压仓20内插装有转轴21,电机30的输出端与转轴21连接;转轴21的外圈与加压仓20的内壁设有间隙;转轴21上设置有第一挤压板22,第一挤压板22从加压仓20出口端沿着转轴21呈顺时针的螺旋状分布,转轴21在转动过程中,第一挤压板22顺时针转动,带动物料朝着加压仓20出料口方向移动;加压仓20的内部侧壁出料口一端设置有第二挤压板23,第二挤压板23沿着加压仓20内腔出口端呈逆时针的螺旋状分布,第一挤压板22在转动过程中,物料由第一挤压板22顺时针带动,第二挤压板23的逆时针螺旋结构与第一挤压板22的顺时针螺旋结构对物料进行挤压、研磨;第一挤压板22螺旋分布的板间距从加压仓20的进料口端到出料口端逐渐变小,第二挤压板23螺旋分布的板间距从加压仓20的进料口端到出料口端逐渐变小,使进料口端进料和送料更加顺畅,出料口端的第一挤压板22与第二挤压板23对物料进行充分的挤压、研磨;第一挤压板22与第二挤压板23的最上端之间设置有间隙。

如图4所示,加压仓20的出料口一端设置有出面头40;出面头40包括挤压筒41,挤压筒41的其中任意一端与加压仓20的出料口端连接相通,加压仓20的出料口端将挤压、研磨好的物料输送至挤压筒41,转轴21远离电机30的一端插装在挤压筒41中;挤压筒41的内腔中设置有第三挤压板42,第三挤压板42沿着出面头40内腔进料口端呈逆时针的螺旋状分布,第三挤压板42螺旋分布的板间距从出面头40的进料口端到出料口端逐渐变小,第一挤压板22与第三挤压板42的最上端之间设置有间隙,第一挤压板22与第三挤压板42对物料进行二次挤压、研磨;挤压筒41的另一端设置有成型仓43,成型仓43的形状为长条形、U形或者圆环形,本实施例中成型仓43的形状为长条形,成型仓43的中间位置与挤压筒41的出料端连接相通,经过二次挤压、研磨的物料进入成型仓43进行充分的融合,形成面团;成型仓43的侧壁上设置有机头44,机头44与成型仓43连接相通,机头44的形状为锥形筒状,机头44的个数至少为两个,机头44在成型仓43上均匀分布,成型仓43中融合后的面通过机头44挤出,设置多个机头44方便控制出面速度和出面量,同时减小加压仓20和挤压筒41内的压力,减小制面机的工作负荷。

如图2、3所示,进料仓10的侧壁内部设置有第一空腔11,进料仓10的外侧壁上相对设置有与第一空腔11连通的第一孔12;加压仓20的侧壁内部设置有第二空腔24,加压仓20的外侧壁上相对设置有与第二空腔24连通的第二孔25;其中任意一个第一孔12和任意一个第二孔25通过管路连通,另一个第一孔12和第二孔25与循环水箱连通,第一孔12或者第二孔25与循环水箱之间设置有循环水泵,通过循环水泵带动循环水箱内的水在第一空腔11和第二空腔24内流动,使水循环,对进料仓10和加压仓20进行散热。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