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牛肉干生产使用的滚揉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53978阅读:777来源:国知局
一种牛肉干生产使用的滚揉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肉制品加工机械设备类,尤指一种牛肉干生产使用的滚揉机。



背景技术:

牛肉干是大众喜爱的风味独特的干肉制品,它与肉铺、肉松均为我国传统的干肉制品,其生产历史已有二千余年,它们以耐贮、风味独特、营养全面且卫生方便,因此牛肉干制品是深受我国人民喜爱的休闲方便食品,并且出口到世界各地,牛肉干生产过程中滚揉是十分重要的工序,滚揉可以使肉均匀的吸收腌渍,可以提高肉的结着力及产品的弹性,可以提高产品的口感及断面效果,可以增强保水性,增加出品率。

滚揉机在食品加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滚揉机的应用在食品加工制造行业有突出的效果,能够很大限度的提高的生产效率,选购合适的滚揉机是食品加工企业提高效率的基础,滚揉机由多部分组成,好的滚揉机全部采用优质的不锈钢制作而成,生产过程不会产生金属秀污染,而且耐腐蚀,滚揉机有比较好的操作系统,内料在滚筒内翻动的时候,滚筒中的肉均匀的吸收腌渍,提高了肉的连接力和肉质的弹性,现有技术的滚揉机多采用单一运动模式,滚揉效果差,肉制品腌渍不均匀。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牛肉干生产使用的滚揉机,该设备结构合理规范,使用方便,通过多种运动和搅拌模式设定,针对牛肉粗纤维多的特点,对牛肉进行摔打腌渍,腌渍均匀,肉质弹性较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牛肉干生产使用的滚揉机,包括机体,内筒,转辊,搅拌杆,集液槽,其特征在于:机体内部设置有内筒,机体右端上部设置有进料口,机体内表面下端两侧分别设置有支撑轮,支撑轮与内筒形成配合,内筒外表面中部设置有齿盘,机体顶端左部设置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右侧设置有齿轮,齿轮与齿盘形成配合,机体中部设置有转辊,转辊左端通过皮带连接第一电机,转辊下部设置有若干长度不等的搅拌杆,转辊上部设置有若干固定杆,固定杆上设置有料框,内筒内表面均匀设置有三个集液槽。

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通过相向转动或相互转动的两种混合模式,通过对转辊与内筒的转动速度进行调整,有效的满足不同重量、不同部位的牛肉进行滚揉腌渍,腌渍效果好,腌渍时间短,通过固定杆上设计的料框,能在转辊转动到内筒底部将牛肉装到料框内部,当转辊转到上部时,牛肉从料框掉落,完成摔打的过程,同时内筒内部设计的集液槽,能有效的将腌渍液收集起来,从上部进行喷洒,有效的促进腌渍的均匀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设集液槽结构示意图;

图中1-皮带;2-第一电机;3-支撑轮;4-机体;5-集液槽;6-内筒;7-搅拌杆;8-齿盘;9-转辊;10-固定杆;11-第二电机;12-齿轮;13-料框;14-进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牛肉干生产使用的滚揉机,包括机体4,内筒6,转辊9,搅拌杆7,集液槽5,其特征在于:机体4内部设置有内筒6,机体4右端上部设置有进料口14,机体4内表面下端两侧分别设置有支撑轮3,支撑轮3与内筒6形成配合,内筒6外表面中部设置有齿盘8,机体4顶端左部设置有第二电机11,第二电机11右侧设置有齿轮12,齿轮12与齿盘8形成配合,机体4中部设置有转辊9,转辊9左端通过皮带1连接第一电机2,转辊9下部设置有若干长度不等的搅拌杆7,转辊9上部设置有若干固定杆10,固定杆10上设置有料框13,内筒6内表面均匀设置有三个集液槽5,本实用新型通过相向转动或相互转动的两种混合模式,通过对转辊与内筒的转动速度进行调整,有效的满足不同重量、不同部位的牛肉进行滚揉腌渍,腌渍效果好,腌渍时间短,通过固定杆上设计的料框,能在转辊转动到内筒底部将牛肉装到料框内部,当转辊转到上部时,牛肉从料框掉落,完成摔打的过程,同时内筒内部设计的集液槽,能有效的将腌渍液收集起来,从上部进行喷洒,有效的促进腌渍的均匀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