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用菌全自动清洗系统的污物清理喷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30630阅读:359来源:国知局
一种食用菌全自动清洗系统的污物清理喷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食用菌加工清洗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食用菌全自动清洗系统的污物清理喷头。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食用菌来说,从出产到包装的过程中需要将食用菌进行清洗以便于食用菌包装出售后符合卫生要求,对于食用菌来说,通常都是将食用菌制作成然后进行包装出售,为了保证食用菌的外观不被破坏和食用菌的营养物质不会流失,并且为了食用菌制成前不会腐坏,通常都是将食用菌制成后进行清洗,在食用菌制成后通常清洗就较为不便,起先,食用菌进行清洗是通过人工手洗的方式来进行清洗的,这样清洗时需要劳动者手动来除去食用菌表面上的污物,但是这种人工清洗的方式每清洗一个食用菌就需要耗去较多的时间,造成清洗效率极为低下,无法实现大批量的清洗,清洗效率低,效果较差,后来,又出现了采用机器清洗的方式,机器清洗的方式就是通过在食用菌上喷水来实现清洗的目的,这样方式的缺陷在于清洗的时候通过喷水虽然能够除去食用菌表面上的一些污物,但是对于食用菌背面的部分和一些水流没有喷到的部分,还有食用菌表面上凹陷的部分,这些部分通过传统喷头喷水的方式依然无法进行清洗,达不到全面清洗的目的,清洗效果较差,这样清洗出来的食用菌包装后容易达不到卫生要求,卫生性能低,效果较差。

例如专利号为2013206763163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就公开了一种食用菌加工清洗装置,这种食用菌加工清洗装置是在清洗槽上加装回水支管,然后通过回水支管喷水来实现清洗的目的,这样清洗的方式缺陷在于仅通过回水支管喷水来清洗食用菌表面的污物,这样对于食用菌背面的部分和一些水流没有喷到的部分,还有食用菌表面上凹陷的部分,还有食用菌表面上的一些缝隙中,这样食用菌加工清洗装置在喷水时水流无法将这些部分完全覆盖,并且水流冲刷时有些污物被这些部分挡住还是会遗留在食用菌的表面上,因此,对于这些部分上的污物这种食用菌加工清洗装置就无法达到清洗的目的,而且由于水流不能完全覆盖食用菌的所有部分容易导致污物被遗留在食用菌的表面上,造成清洗不完全,清洗效果差,使用效果差,卫生性能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这些问题,研发出一种用于替代全自动清洗系统中的固定式喷头,使得喷头可实现在旋转清洗时变换喷射角度,将食用菌菌盖与菌褶清洗地更加全面细致,不仅可以避免接触性清洗,并且可以在不损害产品外观的前提下提高清洗效果,满足食用菌生产的卫生标准。

一种食用菌全自动清洗系统的污物清理喷头,该装置安装于全自动清洗系统中,包括可变向喷头、喷头座、旋转筒以及固定座,所述旋转筒顶部固装有喷头座,喷头座上安装有可变向喷头,旋转筒中部设置有旋转装置,旋转装置下方设置有驱动齿轮,旋转筒底部还通过固定座与清洗系统固定;所述旋转筒内部均布制有多个连通旋转装置与喷头座的导流槽,高压水流通过旋转装置进入旋转筒内经过喷头座最后经由变向喷头喷出;所述喷头座上安装有可上、下升降的顶头,该顶头与设置于可变向喷头内侧的顶块配合完成喷头变向。

而且,所述喷头座内部制有连通喷头与导流槽的稳压腔,并且喷头座与旋转筒连接处还设置有密封环。

而且,所述旋转装置包括上、下密封轴承以及设置于上、下密封轴承之间的密封注水仓,所述密封注水仓一侧与高压水管连通,密封注水仓内侧与导流槽连通,高压水管内的高压水流通过密封注水仓进入导流槽,再通过喷头座经由喷头将水喷出。

而且,所述喷头包括采用软性材质制成的喷头软管,喷头软管底部包覆有与喷头座固定连接的复位弹簧,所述喷头顶部包覆有金属制加压喷口。

而且,所述顶头底部连接一根纵向贯穿旋转筒的联动杆,该联动杆位于旋转筒底部通过一根联动横杆固定于旋转筒内壁上,其中旋转筒内壁上还设置有可带动联动横杆旋转并且能让联动横杆上、下移动的限位导轨,所述联动横杆上还旋转安装有一滚轮。

而且,所述联动杆位于旋转筒顶部或旋转筒内部还设置有可使得联动杆始终保持向下压力的弹簧。

而且,所述固定座与旋转筒连接处设置有旋转轴套,固定座内部还设置有环形滑道,该滑道上还设置有一凸块。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经济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传统固定式喷头无法全面覆盖食用菌菌盖与菌褶,清洗效果差的技术难题,通过采用旋转筒配合旋转装置控制喷头旋转喷水,同时采用顶头与顶块的相互配合使得喷头在旋转的同时向外张开改变喷水方向,使得喷头喷水覆盖面可全部覆盖食用菌菌盖及菌褶,使得清洗更加全面高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示旋转装置);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示旋转筒底部结构);

图4为本实用新型旋转筒的截面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旋转筒底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局部剖视);

图7为本实用新型固定座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由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一种食用菌全自动清洗系统的污物清理喷头,该装置安装于全自动清洗系统中,包括可变向喷头2、喷头座5、旋转筒8以及固定座10,所述旋转筒顶部固装有喷头座,喷头座上安装有可变向喷头,旋转筒中部设置有旋转装置7,旋转装置下方设置有驱动齿轮9,旋转筒底部还通过固定座10与清洗系统固定;所述旋转筒内部均布制有多个连通旋转装置与喷头座的导流槽15,高压水流通过旋转装置进入旋转筒内经过喷头座最后经由变向喷头喷出;所述喷头座上安装有可上、下升降的顶头4,该顶头与设置于可变向喷头内侧的顶块3配合完成喷头变向。

而且,所述喷头座为内部制有连通喷头与导流槽的稳压腔14,并且喷头座与旋转筒连接处还设置有密封环6。所述旋转装置包括上密封轴承16、下密封轴承18以及设置于上、下密封轴承之间的密封注水仓17,所述密封注水仓一侧与高压水管1连通,密封注水仓内侧与导流槽连通,高压水管内的高压水流通过密封注水仓进入导流槽,再通过喷头座经由喷头将水喷出。所述喷头包括采用软性材质制成的喷头软管12,喷头软管底部包覆有与喷头座固定连接的复位弹簧13,所述喷头顶部包覆有金属制加压喷口11。所述顶头底部连接一根纵向贯穿旋转筒的联动杆19,该联动杆位于旋转筒底部通过一根联动横杆21固定于旋转筒内壁上,其中旋转筒内壁上还设置有可带动联动横杆旋转并且能让联动横杆上、下移动的限位导轨26,所述联动横杆上还旋转安装有一滚轮22。所述联动杆位于旋转筒顶部或旋转筒内部还设置有可使得联动杆始终保持向下压力的弹簧20。所述固定座与旋转筒连接处设置有旋转轴套24,固定座内部还设置有环形滑道25,该滑道上还设置有一凸块27。

本实用新型的作用原理为:通过清洗系统内电机或齿条带动旋转筒上的驱动齿轮旋转,进而使得旋转筒旋转;在旋转筒旋转的同时,高压水管内的高压水流通过密封注水仓进入导流槽,再通过喷头座经由喷头将水喷出。同时,当旋转筒旋转时旋转筒底部的联动横杆带动滚轮沿环形滑道内旋转,当经过凸块位置时,凸块将滚轮顶起并通过联动横杆带动联动杆将顶头向上顶起,通过顶头与设置于可变向喷头内侧的顶块的配合完成喷头变向,继而实现在喷头旋转时同步完成变向,使得本喷头在喷水时实现完全覆盖食用菌菌盖及菌褶的清洗效果。

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