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浓缩饲料加工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52730发布日期:2018-11-16 20:46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一种浓缩饲料加工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浓缩饲料加工领域,涉及一种浓缩饲料加工设备。



背景技术:

浓缩饲料又称为蛋白质补充饲料,是由蛋白质饲料(鱼粉、豆饼等)、矿物质饲料(骨粉石粉等)及添加剂预混料通过不同的配比配制而成的配合饲料半成品。再掺入一定比例的能量饲料(玉米、高粱、大麦等)就成为满足动物营养需要的全价饲料,具有蛋白质含量高(一般在30%-50%之间)、营养成分全面、使用方便等优点。浓缩饲料加工工艺主要包括粉粹、混合和筛选,现有的对浓缩饲料加工的设备普遍存在加工不稳定,且技术人员需要不定时的例如除尘、称重接料等动作,人工成本高,生产效率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浓缩饲料加工设备,加工过程稳定,且降低了人工成本,大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浓缩饲料加工设备,包括位于设备上方对称设置的第一上料部和第二上料部,第一上料部和第二上料部的下方设置混合机,混合机的下方设置筛选机,

所述的第一上料部自上而下依次布置有第一上料口、第一粉碎转子、第一旋转锤片、第一卸料罐,所述的第一卸料罐的旁侧联通第一除尘器,第一卸料罐与第一除尘器之间设置第一抽风机,所述的第一粉碎转子旁侧设置第一驱动电机;

所述的第二上料部自上而下依次布置有第二上料口、第二粉碎转子、第二旋转锤片、第二卸料罐,所述的第二卸料罐的旁侧联通第二除尘器,第二卸料罐与第二除尘器之间设置第二抽风机,所述的第二粉碎转子旁侧设置第二驱动电机;

所述的混合机包括机体顶部对称设置的第一、第二进料口,混合机的机体内上下平行布置有第一、第二混合机构,机体的侧面位于第一、第二混合机构之间设置吸风门,机体的侧面位于第一混合机构的上方设置检修门,位于第二混合机构的下方设置成型出料口,所述的第一、第二混合机构的转轴的桨叶反向布置,且桨叶与其配合的转轴角度可调,第一、第二混合机构的转动电机分设于混合机的机体的左右两侧,且第一、第二混合机构的转动电机同步、反向旋转;

所述的筛选机包括筛箱,筛箱的底部设置有振动器,所述的筛箱靠近其上、下两端设置有减振支撑器,所述的振动器旁侧连接有减速器,位于筛箱的出料端处设置有皮带轮机构,皮带轮机构的上带面与筛箱的筛面平行布置,皮带轮机构的出料端设置导料槽板,皮带轮机构的主动轮的转动电机上设置有变频器和控制器MCU,皮带轮机构的主动、从动轮侧分设有第一、第二速度传感器,皮带轮机构上带面的下方设置支撑悬梁,所述的支撑悬梁上设置有重力传感器,所述的重力传感器平行贴靠皮带轮机构的上带面的下面布置;

所述的第一卸料罐对应架置于第一进料口上,所述的第二卸料罐对应架置于第二进料口上;

所述的成型出料口与筛箱的筛面平行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的混合机的机体为透明壳体。

再进一步的,混合机的机体的底部设置有支撑座,所述的支撑座与混合机的机体之间设置减震弹簧座。

再进一步的,混合机的机体的左侧设置有第一调节机构,所述的第一混合机构沿第一调节机构上下可调;混合机的机体的右侧设置有第二调节机构,所述的第二混合机构沿第二调节机构上下可调。

进一步的,所述的筛箱倾斜布置。

再进一步的,所述的重力传感器沿皮带轮机构布置方向间隔布置有多个。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浓缩饲料的初级原料由第一上料口、第二上料口进入第一上料部、第二上料部内,第一上料部、第二上料部的第一粉碎转子、第一旋转锤片、第二粉碎转子、第二旋转锤片的打击以及摩擦,使得初级原料粉粹,并在离心力和气流作用下,由第一卸料罐、第二卸料罐排至混合机内,其中,第一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驱动第一粉碎转子、第一旋转锤片、第二粉碎转子、第二旋转锤片转动粉碎,经过粉碎的初级原料落入第一卸料罐、第二卸料罐会产生大量不利于混合的粉尘,通过第一除尘器、第二除尘器除去这些不利于混合的粉尘,这样落入混合机的次级原料,由第一、第二混合机构依次混合,第一、第二混合机构的转动电机带动各自转轴以及各自桨叶旋转,转轴上的桨叶将原料翻、抛起,由于转轴的桨叶反向布置,这样第一、第二混合机构形成正向桨叶和反向桨叶,正向桨叶和反向桨叶使次级原料形成对流,最终由桨叶形成的螺旋将次级原料充分混合并由成型出料口成型输送。且将第一、第二混合机构的转动电机分设于机体的左右两侧,这样两转动电机同步、反向旋转时,电机的偏心块所产生的激振力在平行于电机轴线的方向相互抵消,在垂直于电机轴的方向叠为一竖向合力,而这个竖向合力由次级原料的自身重力得到部分抵消,这样在合理转速下,就不会使机体振动,保证了混合机内原料的稳定混合。混合机通过吸风门吸风,风速低,使混合机内保持微负压,不吸走存在的料粉,保证清洁度。混合机的成型出料口导出的成型饲料进入筛选机的筛箱,筛箱下方的振动器起到辅助筛箱震动筛选的作用,减振支撑器起到减噪、保证筛箱稳定的作用。成型饲料自筛箱的下料端至皮带轮机构、再至导料槽板,且这一过程通过控制器MCU控制主动轮的转动电机转速和启停,进而控制皮带轮机构的运转速率以及间隔停转,皮带轮机构上的第一、第二速度传感器感应成型饲料速度,通过重力传感器称重。这样,通过重力传感器称重,并通过第一、第二速度传感器检测速度,控制成型饲料定量下料,这个定量依据所需包装袋的净含量设定,这样就将浓缩饲料加工到成品包装这个阶段的称重、盛装两道工序与筛选一次完成,直接降低了人工成本,且生产效率得到了大大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照附图,一种浓缩饲料加工设备,包括位于设备上方对称设置的第一上料部10和第二上料部20,第一上料部10和第二上料部20的下方设置混合机 30,混合机30的下方设置筛选机40,

所述的第一上料部10自上而下依次布置有第一上料口11、第一粉碎转子 12、第一旋转锤片13、第一卸料罐14,所述的第一卸料罐14的旁侧联通第一除尘器16,第一卸料罐14与第一除尘器16之间设置第一抽风机15,所述的第一粉碎转子12旁侧设置第一驱动电机17;

所述的第二上料部20自上而下依次布置有第二上料口21、第二粉碎转子 22、第二旋转锤片23、第二卸料罐24,所述的第二卸料罐24的旁侧联通第二除尘器26,第二卸料罐24与第二除尘器26之间设置第二抽风机25,所述的第二粉碎转子22旁侧设置第二驱动电机27;

所述的混合机30包括机体顶部对称设置的第一、第二进料口31、32,混合机30的机体内上下平行布置有第一、第二混合机构33、34,机体的侧面位于第一、第二混合机构33、34之间设置吸风门35,机体的侧面位于第一混合机构 33的上方设置检修门36,位于第二混合机构34的下方设置成型出料口37,所述的第一、第二混合机构33、34的转轴的桨叶反向布置,且桨叶与其配合的转轴角度可调,第一、第二混合机构33、34的转动电机分设于混合机30的机体的左右两侧,且第一、第二混合机构33、34的转动电机同步、反向旋转;

所述的筛选机40包括筛箱41,筛箱41的底部设置有振动器42,所述的筛箱41靠近其上、下两端设置有减振支撑器43,所述的振动器42旁侧连接有减速器,位于筛箱41的出料端处设置有皮带轮机构44,皮带轮机构44的上带面与筛箱41的筛面平行布置,皮带轮机构44的出料端设置导料槽板45,皮带轮机构44的主动轮的转动电机上设置有变频器和控制器MCU,皮带轮机构44的主动、从动轮侧分设有第一、第二速度传感器,皮带轮机构44上带面的下方设置支撑悬梁,所述的支撑悬梁上设置有重力传感器46,所述的重力传感器46平行贴靠皮带轮机构44的上带面的下面布置;

所述的第一卸料罐14对应架置于第一进料口31上,所述的第二卸料罐24 对应架置于第二进料口32上;

所述的成型出料口37与筛箱41的筛面平行布置。

浓缩饲料的初级原料由第一上料口11、第二上料口21进入第一上料部10、第二上料部20内,第一上料部10、第二上料部20的第一粉碎转子12、第一旋转锤片13、第二粉碎转子22、第二旋转锤片23的打击以及摩擦,使得初级原料粉粹,并在离心力和气流作用下,由第一卸料罐14、第二卸料罐24排至混合机30内,其中,第一驱动电机17、第二驱动电机27驱动第一粉碎转子12、第一旋转锤片13、第二粉碎转子22、第二旋转锤片23转动粉碎,经过粉碎的初级原料落入第一卸料罐14、第二卸料罐24会产生大量不利于混合的粉尘,通过第一除尘器16、第二除尘器26除去这些不利于混合的粉尘,这样落入混合机 30的次级原料,由第一、第二混合机构33、34依次混合,第一、第二混合机构 33、34的转动电机带动各自转轴以及各自桨叶旋转,转轴上的桨叶将原料翻、抛起,由于转轴的桨叶反向布置,这样第一、第二混合机构33、34形成正向桨叶和反向桨叶,正向桨叶和反向桨叶使次级原料形成对流,最终由桨叶形成的螺旋将次级原料充分混合并由成型出料口37成型输送。且将第一、第二混合机构33、34的转动电机分设于机体的左右两侧,这样两转动电机同步、反向旋转时,电机的偏心块所产生的激振力在平行于电机轴线的方向相互抵消,在垂直于电机轴的方向叠为一竖向合力,而这个竖向合力由次级原料的自身重力得到部分抵消,这样在合理转速下,就不会使机体振动,保证了混合机30内原料的稳定混合。混合机30通过吸风门35吸风,风速低,使混合机30内保持微负压,不吸走存在的料粉,保证清洁度。混合机30的成型出料口37导出的成型饲料进入筛选机40的筛箱41,筛箱41下方的振动器42起到辅助筛箱41震动筛选的作用,减振支撑器43起到减噪、保证筛箱41稳定的作用。成型饲料自筛箱 41的下料端至皮带轮机构44、再至导料槽板45,且这一过程通过控制器MCU控制主动轮的转动电机转速和启停,进而控制皮带轮机构44的运转速率以及间隔停转,皮带轮机构44上的第一、第二速度传感器感应成型饲料速度,通过重力传感器46称重。这样,通过重力传感器46称重,并通过第一、第二速度传感器检测速度,控制成型饲料定量下料,这个定量依据所需包装袋的净含量设定,这样就将浓缩饲料加工到成品包装这个阶段的称重、盛装两道工序与筛选一次完成,直接降低了人工成本,且生产效率得到了大大提高。

进一步的,所述的混合机30的机体为透明壳体。

次级原料在混合机30的透明的机体内翻腾、对流、抛起等多种动作作用下充分混合,这样技术人员可以直接观察,方便技术人员由直接观察进行对桨叶与转轴进行角度调整,以利于饲料的混合和出料。

再进一步的,混合机30的机体的底部设置有支撑座,所述的支撑座与混合机30的机体之间设置减震弹簧座38。

混合机30的支撑座与混合机30的机体之间设置减震弹簧座38,这样是避免当须要调整第一、第二混合机构33、34的转动电机高速运转时,竖向合力较次级原料的自身重力大的多而不能得到抵消时,减震弹簧座38给予减震作用,而不会出现混合机30振动的问题,进一步保证原料稳定混合。

再进一步的,混合机30的机体的左侧设置有第一调节机构,所述的第一混合机构33沿第一调节机构上下可调;混合机30的机体的右侧设置有第二调节机构,所述的第二混合机构34沿第二调节机构上下可调。

这样,通过第一调节机构、第二调节机构相对第一、第二进料口31、32、成型出料口37、以及彼此之间的高度差可调,使得次级原料混合进一步得到有利调整。

进一步的,所述的筛箱41倾斜布置。这样,皮带轮机构44也是倾斜向下布置,导料槽板45位于皮带轮机构44的下端,这样倾斜布置更利于成型饲料导至包装袋内。

再进一步的,所述的重力传感器46沿皮带轮机构44布置方向间隔布置有多个。为了避免皮带轮机构44的带面与主动、从动轮摩擦对称重精度的影响,重力传感器46采用平行四边形重力传感器。而设置的多个重力传感器46实现对成型饲料的多方位称重检测,降低可能存在的称重误差。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