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化点浆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33489发布日期:2019-05-11 00:16阅读:461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化点浆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豆制品制作领域,涉及一种豆腐点浆设备,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化点浆设备。



背景技术:

点浆是指往热豆浆里添加凝固剂,使热变性蛋白质凝固进而变成豆脑的过程,点浆工艺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豆腐制品成品质量的优劣。其中,豆浆的浓度,豆浆的温度,凝固剂的浓度和添加量,点浆时的搅拌方法和搅拌时间,蹲脑时间的长短等均会对点浆工艺的好坏产生影响,凝固剂浓度过高,搅拌速度过快,时间过短均会导致豆腐成品组织不均匀,保水性及感官品质较差等问题。

刘灵飞等人在凝固剂混合方式对盐卤豆腐品质特性的影响中提出,一次性机械点浆时,由于搅拌速率过快,豆浆形成的网络结构在强搅拌条件下易遭到破坏,得率迅速下降;而温和搅拌能够在不破坏凝乳的条件下使凝乳体系达到均匀状态,豆腐网络结构充分形成,加工的豆腐品质良好。

现有技术中有在豆腐制作过程中引进超声波处理步骤的,可以显著提高豆腐的凝胶强度和持水性并改善其品质,但是超声技术还未真正广泛地应用到工厂的豆腐生产中去。

目前,绝大多数豆制品工厂的点浆工艺仍依靠工人手动点浆,也有部分采用自动点浆系统。虽然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自动点浆系统虽从不同程度上解决了传统点浆过程中因点浆手法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差异,难以使点浆作业走向统一化、规模化,且浪费人力的问题,但是现有技术中的自动点浆系统存在以下问题:第一,使用的机械搅拌方式易破坏豆浆形成的网络结构,影响点浆效果;第二,点浆后的豆脑撤离不便,易破损;第三,无法使豆腐制品的品质在点浆过程中得到改善及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温和点脑、无损撤脑、可改善豆腐制品品质的自动化点浆设备。且该设备适用于各大小豆腐制品工厂使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自动化点浆设备,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动化点浆设备,包括储浆系统、储凝固剂系统,还包括点浆及撤脑系统;所述点浆及撤脑系统包括底部镂空的点浆桶、置于点浆桶底部用于接脑撤脑的豆脑盛接皿;所述储浆系统、储凝固剂系统的出口均朝向点浆桶。

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将豆浆与凝固剂引入到点浆桶中进行点浆;由于点浆桶底部镂空,由豆脑盛接皿接脑,当达到豆脑盛接皿最大容量时,可在豆脑重力作用下将点浆后的豆脑撤走。

优选的,所述储浆系统包括储浆桶、储浆桶桶盖、比重计Ⅰ、流量阀Ⅰ、与储浆桶相连并流向点浆桶的流通管道Ⅰ、开关阀Ⅰ;所述比重计Ⅰ置于一透明玻璃管Ⅰ内,所述玻璃管Ⅰ与储浆桶通过流量阀Ⅰ连通;所述开关阀Ⅰ位于流通管道Ⅰ上用于控制浆体流入点浆桶中;

所述储凝固剂系统包括储凝固剂桶、储凝固剂桶盖、比重计Ⅱ、与储凝固剂桶相连并流向点浆桶的流通管道Ⅱ、流量阀Ⅱ、开关阀Ⅱ;所述比重计Ⅱ置于透明玻璃管Ⅱ内,所述玻璃管Ⅱ与储凝固剂桶连通;所述流量阀Ⅱ和开关阀Ⅱ沿流体流向顺次置于流通管道Ⅱ上、用于控制凝固剂流入点浆桶中。

进一步的,所述豆脑盛接皿正下方还设有转动盘;所述转动盘固设在升降旋转台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升降旋转台的升与降来控制豆脑盛接皿与点浆桶桶壁的组合与分离;当升降台上升时,豆脑盛接皿与点浆桶组合构成密闭容器;当升降台下降时,豆脑盛接皿与点浆桶分离,由于重力作用能够使豆脑顺利进入豆脑盛接皿,进而被撤走。

同时,在点浆过程中,通过升降旋转台的旋转,令点浆桶内的豆浆以一种更温和的方式混匀,可以有效避免已形成的凝胶组织被再次破坏而影响点浆效果。

并且,储凝固剂桶旁配有比重计,可以测定豆浆浓度,进而间接控制每次点浆时的豆浆浓度一致,保证点浆效果的一致性;储浆桶与比重计Ⅰ管中间设有流量阀Ⅰ,可防止液压过大或流速过快而导致的比重计管破碎。流量阀Ⅱ的设置可以避免因储凝固剂桶液面高低不同而导致的凝固剂流出速率不同,进而避免点浆不均匀的情况出现。

进一步的,所述豆脑盛接皿的外底面与转动盘的内底面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转动盘的外底面与升降旋转台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旋转台的升降动作使得豆脑盛接皿与点浆桶处于组合与分离两种状态。

优选的,所述点浆桶上方设置有用于检测点浆桶内液面位置的超声波液位检测器,所述超声波液位检测器与PLC控制单元通信连接;所述PLC控制单元还与开关阀Ⅰ、开关阀Ⅱ电连接。

本技术方案中,开关阀受超声波液位检测器的控制,可以有效节省人力,并且可以精确豆浆和凝固剂的用量,使得点浆操作走向自动化,智能化。

优选的,所述储浆桶、储凝固剂桶的底部分别设有根据桶内物质温度相应控制开关阀Ⅰ、开关阀Ⅱ启闭的温度开关Ⅰ、温度开关Ⅱ。

本技术方案中,开关阀受温度开关的控制,可以有效节省人力,并且可以精确控制每次点浆时的温度,使得点浆操作走向自动化,智能化。

优选的,所述豆脑盛接皿的底部内侧置有与点浆桶的底部桶壁相匹配的凹槽,从而点浆桶桶壁底部与豆脑盛接皿底部嵌合式连接;且凹槽内配有防漏胶圈。

本技术方案中桶壁底部与豆脑盛接皿底部为嵌合式连接,通过升降旋转台的下降操作,豆脑盛接皿随转动盘下降从而与点浆桶分离,豆脑由于重力作用跟随豆脑盛接皿而达到撤脑目的。另外,本技术方案中凹槽内置有密封胶圈,当豆脑盛接皿与点浆桶组合时构成密闭容器,密封胶圈的存在可以保证豆浆在点浆桶内不会外漏,同时也可以避免点浆桶与盛接皿组合时造成的器具磨损。

优选的,所述储浆桶外周设置有将储浆桶包覆在其中的超声场。

本技术方案中储浆桶外围设置有超声场,超声波对豆浆处理后,超声产生的强烈振动引起蛋白粒子的摩擦和碰撞,有利于后续步骤中大豆蛋白的凝固,可有效改善豆腐品质。

优选的,所述储浆桶、储凝固剂桶、点浆桶的桶身均采用保温夹层材料。

本技术方案中,储浆桶,储凝固剂桶及点浆桶的桶壁均采用夹层材料,有保温隔热的效果,防止因为蹲脑等待而导致储浆桶及储凝固剂桶内的液体温度降低,进而影响下一批的点浆,点浆桶的保温效果可以令大豆蛋白与凝固剂的反应保持在一个恒定的温度范围,进而有利于蹲脑的进行。

优选的,所述点浆桶的底部口径大于顶部口径,且桶身材质选用食品级无色透明的聚苯砜PPSU。

本技术方案中点浆桶的下桶壁口径比上桶壁口径较大,豆脑由于重力作用跟随豆脑盛接皿时保证其不被破损。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不仅简单实用,操作方便,节省人力,而且可以较精确地控制点浆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实现了温和点脑、无损撤脑、可在全自动作业形式下改善豆腐制品品质,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注符号的含义如下:

1-储浆系统;11-超声场;12-储浆桶盖;13-储浆桶;14-比重计Ⅰ;15- 玻璃管Ⅰ;16-流量阀Ⅰ;17-温度开关Ⅰ;18-开关阀Ⅰ;19-流通管道Ⅰ; 2-储凝固剂系统;21-储凝固剂桶盖;22-储凝固剂桶;23-比重计Ⅱ;24-温度开关Ⅱ;25-玻璃管Ⅱ;26-流量阀Ⅱ;27-开关阀Ⅱ;28-流通管道Ⅱ;3- 点浆及撤脑系统;31-升降旋转台;32-超声波液位检测器;33-点浆桶;35- 豆脑盛接皿;36-转动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的一种自动化点浆设备,包括储浆系统1、储凝固剂系统2,还包括点浆及撤脑系统3;点浆及撤脑系统3包括底部镂空的点浆桶33、置于点浆桶33底部用于接脑撤脑的豆脑盛接皿35;储浆系统1、储凝固剂系统2的出口均朝向点浆桶33。

本实施例通过储浆系统1将豆浆、通过储凝固剂系统2将凝固剂引入到点浆桶33中进行点浆;由于点浆桶底部镂空,由豆脑盛接皿35接脑,当达到豆脑盛接皿最大容量时,可在豆脑重力作用下将点浆后的豆脑撤走。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储浆系统1包括储浆桶13、储浆桶桶盖12、比重计Ⅰ14、流量阀Ⅰ16、与储浆桶13相连并流向点浆桶 33的流通管道Ⅰ19、开关阀Ⅰ18;比重计Ⅰ14置于一透明玻璃管Ⅰ15内,玻璃管Ⅰ15与储浆桶13通过流量阀Ⅰ16连通;开关阀Ⅰ18位于流通管道Ⅰ 19上用于控制浆体流入点浆桶33中;

储凝固剂系统2包括储凝固剂桶22、储凝固剂桶盖21、比重计Ⅱ23、与储凝固剂桶22相连并流向点浆桶33的流通管道Ⅱ28、流量阀Ⅱ26、开关阀Ⅱ27;比重计Ⅱ23置于透明玻璃管Ⅱ25内,玻璃管Ⅱ25与储凝固剂桶22 连通;流量阀Ⅱ26和开关阀Ⅱ27沿流体流向顺次置于流通管道Ⅱ28上、用于控制凝固剂流入点浆桶33中。

其中,储凝固剂桶旁配有比重计,可以测定豆浆浓度,进而间接控制每次点浆时的豆浆浓度一致,保证点浆效果的一致性;储浆桶与比重计管中间设有流量阀Ⅰ,可防止液压过大或流速过快而导致的比重计管破碎;流量阀Ⅱ的设置可以避免因储凝固剂桶液面高低不同而导致的凝固剂流出速率不同,进而避免点浆不均匀的情况出现。

实施例3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或实施例2的基础上,豆脑盛接皿35 正下方还设有转动盘36;转动盘36固设在升降旋转台31上。

本实施例通过将豆浆与凝固剂引入到点浆桶中进行点浆;由于点浆桶底部镂空,通过升降旋转台的升与降来控制豆脑盛接皿与点浆桶桶壁的组合与分离;当升降台上升时,豆脑盛接皿与点浆桶组合构成密闭容器;当升降台下降时,豆脑盛接皿与点浆桶分离,由于重力作用能够使豆脑顺利进入豆脑盛接皿,进而被撤走。同时,在点浆过程中,通过升降旋转台的旋转,令点浆桶内的豆浆以一种更温和的方式混匀,可以有效避免已形成的凝胶组织被再次破坏而影响点浆效果。

实施例4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豆脑盛接皿35的外底面与转动盘36的内底面可拆卸固定连接,转动盘36的外底面与升降旋转台固定连接;通过升降旋转台31的升降动作使得豆脑盛接皿35与点浆桶33处于组合与分离两种状态。

实施例5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4的基础上,点浆桶上方设置有用于检测点浆桶内液面位置的超声波液位检测器32,所述超声波液位检测器32 与PLC控制单元通信连接;所述PLC控制单元还与开关阀Ⅰ18、开关阀Ⅱ27 电连接。

由于开关阀受超声波液位检测器的控制,可以有效节省人力,并且可以精确豆浆和凝固剂的用量,使得点浆操作走向自动化,智能化。

实施例6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5的基础上,储浆桶13、储凝固剂桶 22的底部分别设有根据桶内物质温度相应控制开关阀Ⅰ18、开关阀Ⅱ27启闭的温度开关Ⅰ17、温度开关Ⅱ24。从而开关阀受温度开关的控制,可以有效节省人力,并且可以精确控制每次点浆时的温度,使得点浆操作走向自动化,智能化。

实施例7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6的基础上,豆脑盛接皿35的底部内侧置有与点浆桶33的底部桶壁相匹配的凹槽,从而点浆桶桶壁底部与豆脑盛接皿底部嵌合式连接;且凹槽内配有防漏胶圈。

由于桶壁底部与豆脑盛接皿底部为嵌合式连接,通过升降旋转台的下降操作,豆脑盛接皿随转动盘下降从而与点浆桶分离,豆脑由于重力作用跟随豆脑盛接皿而达到撤脑目的。另外,当豆脑盛接皿与点浆桶组合时构成密闭容器,凹槽内置的密封胶圈的存在可以保证豆浆在点浆桶内不会外漏,同时也可以避免点浆桶与盛接皿组合时造成的器具磨损。

实施例8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7的基础上,储浆桶外周设置有将储浆桶13包覆在其中的超声场11。

实施例9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8的基础上,储浆桶13、储凝固剂桶22、点浆桶 33的桶身均采用保温夹层材料。点浆桶33的底部口径大于顶部口径,且桶身材质均选用食品级无色透明的聚苯砜PPSU。

实施例10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在实际应用中的工作流程如下:

1、将煮好的熟豆浆倒入储浆桶13,观察比重计Ⅰ14的示数,并通过稀释或浓缩的方法使得比重计Ⅰ14的示数与预期值相同,盖好储浆桶盖12;

2、向储凝固剂桶22内注入一定体积的热水,再向其中加入凝固剂直至比重计Ⅱ23显示预期值,停止凝固剂的加入,并盖上储凝固剂桶盖21;

3、接通所有电源,将豆脑盛接皿35可拆卸的固定在转动盘36上,并控制升降旋转台31的上升,同时带动豆脑盛接皿35上升,进而使豆脑盛接皿35与点浆桶33通过镶嵌组合形成一个完整的盛液容器(此时停止升降,固定住升降旋转台31的高度),使得随后加入的豆浆不会外漏;

4、当温度开关Ⅰ17、温度开关Ⅱ24分别检测到储浆桶13和储凝固剂桶 22内的液体温度在82℃-88℃时,控制开关阀Ⅰ18开启,豆浆由储浆桶13 流入点浆桶33;

当超声波液位检测器32检测到豆浆的添加量达到预设液面位置时,PLC 控制开关阀Ⅰ18断开,同时控制开关阀Ⅱ27启动、控制升降旋转台31发生旋转,凝固剂以恒定速度由储凝固剂桶22流入正在旋转的点浆桶33,与点浆桶33内豆浆均匀混合。当超声波液位检测器32检测到凝固剂的添加量达到预设液面位置时,PLC控制开关阀Ⅱ27断开;

点浆桶33旋转一定时间后,关闭升降旋转台31的电源使其停止旋转,点浆桶33相应的逐步停止转动;

5、关闭电源,进入蹲脑环节,蹲脑时间根据凝固剂种类的不同而长短不一,当蹲脑结束时,操作升降旋转台31下降,进而带动豆脑盛接皿35下降,豆脑由于重力作用跟随豆脑盛接皿35被撤走。此时,豆脑盛接皿35内的豆脑可以进入下一步加工环节;

6、重新更换一个豆脑盛接皿35置于升降旋转台31的转动盘36上,开始新一轮的点浆。

从而本作业流程能达到温和点脑、无损撤脑,且能在全自动化的作业形式下改善豆腐制品品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