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针菇菇松产品的生产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20407发布日期:2019-02-10 22:43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一种金针菇菇松产品的生产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金针菇菇松产品的生产系统。



背景技术:

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学名毛柄金钱菌,又名金菇、朴菇、构菌、青杠菌,在真菌分类学上隶属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口蘑科,金钱菌属,因其菌柄细长,似金针菜,故称金针菇。金针菇不仅味道鲜美,而且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多糖,氨基酸,膳食纤维等多种营养成分,其中赖氨酸和精氨酸含量尤其丰富,对儿童的身高和智力发育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故此金针菇又被誉为“增智菇”;金针菇脂肪含量低,是一种高钾低钠的食品;金针菇中的纤维素具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同时还能预防和治疗肝脏系统及肠胃道溃疡。金针菇独有的活性成份等物质使其具有很多保健功能和药用价值,可以起到抗肿瘤、抗病毒、免疫调节及抗过敏、抗氧化、抗疲劳等作用。金针菇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且具有众多的药理作用,是世界上著名的食药两用菌和观赏菌。近年来,金针菇工厂化栽培的产能呈现爆发式的增长,我国成为世界上金针菇产量第一大国。

目前,市场上的金针菇产品,主要以鲜售为主,货架期短,缺乏深加工产品,产品附加值低,无法保持金针菇独特的风味和营养成分,口感不佳。例如,一种香辣金针菇丝的制作方法(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510427989.9),金针菇的独特风味被香辣所掩盖,无法保留金针菇的独特风味;一种金针菇素肉干的加工方法(中国专利申请号为 201610123699.X),采用腌制的方法进行处理,一般认为在腌制的过程中可能产生致癌物质,不利于健康;一种金针菇保健丝的加工方法(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610843126.4),将金针菇与肉混合加工,并非单一的金针菇制品。

因此,目前缺乏针对金针菇本身的深加工产品开发技术,尤其是加工过程不使用漂烫、腌制和油炸等操作的加工技术未见报道,缺乏保持金针菇独特的鲜美口感和特有的营养价值的深加工技术难题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目前金针菇鲜售货架期短、产业深加工产品缺乏、缺乏不使用漂烫、腌制和油炸等操作的加工技术的现有不足,提供一种金针菇菇松的生产系统,针对金针菇的特点,采用机械化生产的手段,总结出工业化生产优质金针菇菇松产品的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提供一种菇松产品的生产系统,包括通过产品输送带依次连接的滚辊式搓松机、清洗槽、晾干带、混拌机、热风干燥箱、斩拌机和滚筒式炒食机;所述混拌机分别设置有淀粉入口、金针菇入口和物料出口,所述淀粉入口和金针菇入口分别设置有质量计量仪;所述斩拌机设置锯齿状刀片。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金针菇松的机械化生产系统,将新鲜的金针菇去杂后经输送带输送至滚辊式搓松机,控制滚辊式搓松机转速实现将金针菇拆开为每1~5根金针菇连在一起的小份,然后经输送带输送至清洗槽,打开布水管,清洗拆开的金针菇,经晾干后输送至混拌机,混拌机可以采用现有的搅拌机,通过质量计量仪的计量控制,将金针菇和淀粉按照金针菇与淀粉的比例按1000:80~120的质量比例分别从金针菇入口和淀粉入口输入,混拌后经物料出口输送至热风干燥箱,打开热风干燥箱的温度和时间控制开关,对金针菇进行热风干燥脱水,然后输送至采用斩拌机对金针菇进行打松,更换斩拌机的刀片为锯齿状刀片,使金针菇丝更加细,金针菇丝上带有绒毛,变得更加蓬松。打松后输送至滚筒式炒食机对打松的金针菇进行炒制,色泽金黄、体态均匀、呈疏松絮状、口感疏松,具有金针菇的鲜味等特点,保证产品的品质,而且可以实现机械化的操作。

所述滚辊式搓松机、清洗槽、晾干带、混拌机、热风干燥箱、斩拌机和滚筒式炒食机均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进料口和出料口分别连接产品输送带。所述混拌机还设置有淀粉入口,所述滚筒式炒食机还设置有油和调味料的进料口。所述清洗槽设置有进水口和排水口。

优选地,所述滚辊式搓松机的转速设置为2500~3000r/s。

优选地,所述滚辊式搓松机的进料口设置有金针菇质量计量仪,滚辊式搓松机还设置有时间控制开关,采用滚辊式搓松机将整块的金针菇拆开,所述滚辊式搓松机的转速设置为2500~3000r/s。设置搓松机的合理转速可以将金针菇拆分为每1~5根金针菇连在一起的小份,便于保证后续步骤的操作效果。而且,采用搓松机将整块金针菇拆开分离为每1~ 5根金针菇连在一起的小份,完美代替了手工操作,实现机械化的生产。

进一步优选地,通过计量仪器和时间控制开关的控制使得每3~4kg金针菇在2500~ 3000r/s转速下搓松处理1~2min可以进一步保证精确稳定的拆开效果。

所述清洗槽上部可以设置有布水管,可以对金针菇均匀布水清洗。

所述混拌机分别设置有淀粉入口、金针菇入口和物料出口,所述淀粉入口和金针菇入口分别设置有质量计量仪;所述淀粉入口和金针菇入口分别设置有质量计量仪。在金针菇烘干前,通过定量输送,采用适量的淀粉与拆开的金针菇混合,可以有效防止金针菇在热风干燥过程中,造成金针菇水分过分溢出影响口感,也可以有效防止金针菇在热风干燥过程中粘连粘黏在一起,影响产品其他质量品质。

优选地,所述热风干燥箱设置有时间控制开关,控制时间为55~60min。

优选地,所述热风干燥箱设置有温度控制开关,控制温度为65℃~85℃。将金针菇通过热风干燥箱的适当温度和时间方面的调控处理,脱水干燥的程度控制在55%~65%,这样在金针菇打松前,进行合理的脱水,使金针菇韧性增加,保证产品的良好品质。

优选地,所述斩拌机的转速为2800~3800r/s。

优选地,所述斩拌机进料口设置有质量计量仪,所述斩拌机还设置有时间控制开关,控制每10kg金针菇在斩拌机中的搅拌时间为1~3min。采用斩拌机并使用锯齿状刀片,将脱水后的金针菇打松,其中,斩拌机转速2800~3800r/s,每10kg金针菇搅拌1~3min。本实用新型打松操作采用斩拌机,并创造性地将斩拌机的常规刀片改换为锯齿状刀片,将科学脱水后的金针菇用锯齿状刀片打松,使金针菇丝更加细,金针菇丝上带有绒毛,变得更加蓬松。

采用滚筒式炒食机可以保证打松后的金针菇快速均匀受热。优选地,所述滚筒式炒食机设置有高火和中火控制调节开关,控制所述高火为250℃~300℃;控制中火为150℃~ 200℃。

优选地,所述滚筒式炒食机设置有时间控制开关,设置高火持续时间为1min,控制中火持续时间为2~3min。

参照采用现有常规的控制技术可以实现将打松后的金针菇高火炒制1mim,金针菇受热后,再控制油的入口打开,按定量加入油(按照每1000g金针菇,加入油90~100g),可以很好地防止受热过程中出现粘黏,保证炒制过程的顺利高效,又可以保证产品的疏松可口,油量适宜,在技术效果稳定的前提下,保证参数的精确也便于工业规模化生产。

所述滚筒式炒食机设置有油和调味料的进料口。金针菇也可以加入食用调料一起炒制,所述食用调料味食用盐和/或白糖。通过常规的控制技术控制按照每1000g金针菇,加入食用盐40~60g和白糖40~60g,高火翻炒1min后加入食用油(棕榈油)90~100g 后,采用中火翻炒2~3min,即得美味可口的菇松。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针对金针菇的特点,设计合理的制作工艺,并采用机械化生产的手段,通过机械设备实现工艺,总结出工业化生产优质金针菇菇松产品的系统。使用本实用新型生产系统制作金针菇菇松产品,不仅制作得到的菇松产品形态美观,呈金黄色的疏松絮状,口感疏松,而且不使用漂烫、腌制和油炸等操作,最大限度保持金针菇独特的鲜美口感和特有的营养价值,有利于为消费者提供改善人体新陈代谢、食用方便,老少皆宜的菇松产品。

本实用新型重点的设计在于关键机械设备的科学连接,构成整体系统可机械化制备金针菇菇松产品的工业化生产系统,保证产品生产程序化、机械化、规模化,具体的机械设备可利用现有常规设备或者略加改进即可实现,投资合理,简单可行,条件易于控制,便于工厂化生产,并可期待实现自动化生产控制,具有重要的工业实际推广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下述实施例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除非特别说明,下述实施例中使用的试剂为常规市购或商业途径获得的试剂,除非特别说明,下述实施例中使用的方法和设备为本领域常规使用的方法和设备。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提供一种菇松产品的生产系统,包括通过产品输送带依次连接的滚辊式搓松机1、清洗槽3、晾干带、混拌机4、热风干燥箱5、斩拌机6和滚筒式炒食机6;所述混拌机4分别设置有淀粉入口、金针菇入口和物料出口,所述淀粉入口和金针菇入口分别设置有质量计量仪(图中未示);所述斩拌机设置锯齿状刀片。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金针菇松的机械化生产系统,将新鲜的金针菇去杂后经输送带输送至滚辊式搓松机1,控制滚辊式搓松机转速实现将金针菇拆开为每1~5根金针菇连在一起的小份,然后经输送带输送至清洗槽3,清洗拆开的金针菇,经晾干后输送至混拌机4,混拌机可以采用现有的搅拌机,通过质量计量仪的计量控制,将金针菇和淀粉按照金针菇与淀粉的比例按1000:80~120的质量比例分别从金针菇入口和淀粉入口输入,混拌后经物料出口输送至热风干燥箱5,打开热风干燥箱5的温度和时间控制开关,对金针菇进行热风干燥脱水,然后输送至采用斩拌机6对金针菇进行打松,设置斩拌机6的刀片为锯齿状刀片,使金针菇丝更加细,金针菇丝上带有绒毛,变得更加蓬松。打松后输送至滚筒式炒食机7对打松的金针菇进行炒制,色泽金黄、体态均匀、呈疏松絮状、口感疏松,具有金针菇的鲜味等特点,保证产品的品质,而且可以实现机械化的操作。

所述晾干装置采用常规的适合摊晾的装置即可。

所述滚辊式搓松机1设置有进料口11和出料口12,同样地,清洗槽、晾干带、混拌机、热风干燥箱、斩拌机和滚筒式炒食机均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进料口和出料口分别连接产品输送带(可参照现有技术,未在图中标明)。所述混拌机还设置有淀粉入口,所述滚筒式炒食机还设置有油和调味料的进料口。所述清洗槽设置有进水口和排水口。

为方便说明,本实施例采用的主要设备型号如下,但并不因此限定本实用新型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设计思想选用其它型号的类似设备:滚辊式搓松机 (型号为KT-300,生产厂家为诸城市凯特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混拌机(型号为KT-200,生产厂家为诸城市凯特智能设备有限公司);热风干燥箱 (型号为KT-450,生产厂家为诸城市凯特智能设备有限公司);斩拌机(型号为ZB-20,生产厂家为诸城市凯特智能设备有限公司);滚筒式炒食机(型号为KT-600,生产厂家为诸城市凯特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所述滚辊式搓松机的转速设置为2500~3000r/s。

所述滚辊式搓松机的进料口设置有金针菇质量计量仪,滚辊式搓松机还设置有时间控制开关,采用滚辊式搓松机将整块的金针菇拆开,所述滚辊式搓松机的转速设置为2500~ 3000r/s。设置搓松机的合理转速可以将金针菇拆分为每1~5根金针菇连在一起的小份,便于保证后续步骤的操作效果。而且,采用搓松机将整块金针菇拆开分离为每1~5根金针菇连在一起的小份,完美代替了手工操作,实现机械化的生产。

所述清洗槽上部可以设置有布水管2,可以对金针菇均匀布水清洗。

所述混拌机分别设置有淀粉入口、金针菇入口和物料出口,所述淀粉入口和金针菇入口分别设置有质量计量仪;所述淀粉入口和金针菇入口分别设置有质量计量仪。在金针菇烘干前,通过定量输送,采用适量的淀粉与拆开的金针菇混合,可以有效防止金针菇在热风干燥过程中,造成金针菇水分过分溢出影响口感,也可以有效防止金针菇在热风干燥过程中粘连粘黏在一起,影响产品其他质量品质。

所述热风干燥箱设置有时间控制开关,控制时间为55~60min。

所述热风干燥箱设置有温度控制开关,控制温度为65℃~85℃。将金针菇通过热风干燥箱的适当温度和时间方面的调控处理,脱水干燥的程度控制在55%~65%,这样在金针菇打松前,进行合理的脱水,使金针菇韧性增加,保证产品的良好品质。

所述斩拌机的转速为2800~3800r/s。

所述斩拌机进料口设置有质量计量仪,所述斩拌机还设置有时间控制开关,控制每10kg金针菇在斩拌机中的搅拌时间为1~3min。采用斩拌机并使用锯齿状刀片,将脱水后的金针菇打松,其中,斩拌机转速2800~3800r/s,每10kg金针菇搅拌1~3min。本实用新型打松操作采用斩拌机,并创造性地将斩拌机的常规刀片改进为锯齿状刀片,将科学脱水后的金针菇用锯齿状刀片打松,使金针菇丝更加细,金针菇丝上带有绒毛,变得更加蓬松。

采用滚筒式炒食机可以保证打松后的金针菇快速均匀受热。优选地,所述滚筒式炒食机设置有高火和中火控制调节开关,控制所述高火为250℃~300℃;控制中火为150℃~ 200℃。

优选地,所述滚筒式炒食机设置有时间控制开关,设置高火持续时间为1min,控制中火持续时间为2~3min。

参照采用现有常规的控制技术可以实现将打松后的金针菇高火炒制1mim,金针菇受热后,再控制油的入口打开,按定量加入油(按照每1000g金针菇,加入油90~100g),可以很好地防止受热过程中出现粘黏,保证炒制过程的顺利高效,又可以保证产品的疏松可口,油量适宜,在技术效果稳定的前提下,保证参数的精确也便于工业规模化生产。

所述滚筒式炒食机设置有油和调味料的进料口。金针菇也可以加入食用调料一起炒制,所述食用调料味食用盐和/或白糖。通过常规的控制技术控制按照每1000g金针菇,加入食用盐40~60g和白糖40~60g,高火翻炒1min后加入食用油(棕榈油)90~100g 后,采用中火翻炒2~3min,即得丰富味道的菇松。

实施例2

基于本实用新型生产系统,可实现一种菇松的制备方法,具体制作步骤为:

S1.金针菇拆开:选用不带杂质、无病害的干净金针菇,将整块的金针菇拆开拆分为每1~5根金针菇连在一起的小份;可用滚辊式搓松机将整块的金针菇拆开,滚辊式搓松机的转速为2500~3000r/s

S2.清洗晾晒:将拆开后的金针菇用清水清洗,自然晾干金针菇表面水分;

S3.添加淀粉搅拌均匀:金针菇与淀粉的比例按1000:80~120的质量比混合均匀;

S4.将与淀粉混匀后的金针菇采用置于65~85℃的热风干燥箱干燥55~60min,大概脱水55%~65%;

S5.打松:用斩拌机(使用锯齿状刀片)将脱水后的金针菇打松,其中,斩拌机转速 2800~3800r/s,每10kg金针菇搅拌1min;

S6.炒制:将打松后的金针菇置于滚筒式炒锅中,高火(250~300℃)翻炒1min,加入食用油后,采用中火(150~200℃)翻炒2min;

或者将打松后的金针菇置于滚筒式炒锅中,同时加入调料,每1000g金针菇,加入食用盐40~60g,白糖40~60g。高火翻炒1min后加入食用油(棕榈油)90~100g后,采用中火翻炒2min。

产品可即食,也可以将所得产品灭菌包装,上市。

产品的色泽金黄、体态均匀、呈疏松絮状、口感疏松,具有金针菇的鲜味。加了调味料炒制后的菇松口味更加鲜甜。将所得产品进行感官评定实验。选10位感官评定人员组成评价小组,要求感官评定人员在评定前12h不喝酒,不吸烟,不吃辛辣等刺激性食物,评定前后2个样品要以清水漱口并间隔10min,采用目测、鼻嗅、口尝等方式逐个进行感官评定,填写感官评定表,收集感官评定表进行统计分析,以市场上油炸的金针菇菇松产品作为对比,10位感官评定人员均给予本实施例产品10分的满分,对比得到的感官评定分数为7分。

产品的各项检测指标菌落总数和大肠杆菌数菌没有检出,均符合国家检测标准(GB 4789.2-2010、GB/T 4789.3-2010)。营养成分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 28050-2011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中的规定的营养成分要求,常温下保藏期7天。

实施例3

基于本实用新型生产系统,可实现一种菇松的制备方法,具体制作步骤为:

S1.金针菇拆开:选用不带杂质、无病害的干净金针菇,将整块的金针菇拆开拆分为每1~5根金针菇连在一起的小份;可用滚辊式搓松机将整块的金针菇拆开,滚辊式搓松机的转速为2500~3000r/s;

S2.清洗晾晒:将拆开后的金针菇用清水清洗,自然晾干金针菇表面水分;

S3.添加淀粉搅拌均匀:金针菇与淀粉的比例按1000:80~120的质量比混合均匀;

S4.将与淀粉混匀后的金针菇采用置于65~85℃的热风干燥箱干燥55~60min,大概脱水55%~65%;

S5.打松:用斩拌机(使用锯齿状刀片)将脱水后的金针菇打松,其中,斩拌机转速 2800~3800r/s,每10kg金针菇搅拌2min;

S6.炒制:将打松后的金针菇置于滚筒式炒锅中,高火翻炒1min,加入食用油后,采用中火翻炒2min;

或者将打松后的金针菇置于滚筒式炒锅中,同时加入调料,每1000g金针菇,加入食用盐50g,白糖50g。高火翻炒1min后加入食用油(棕榈油)100g后,采用中火翻炒2min。

产品可即食,也可以将所得产品灭菌包装,上市。

产品色泽金黄、体态均匀、呈疏松絮状、口感疏松,具有金针菇的鲜味。加了调味料炒制后的菇松口味更加鲜甜。将所得产品进行感官评定实验。选10位感官评定人员组成评价小组,要求感官评定人员在评定前12h不喝酒,不吸烟,不吃辛辣等刺激性食物,评定前后2个样品要以清水漱口并间隔10min,采用目测、鼻嗅、口尝等方式逐个进行感官评定,填写感官评定表,收集感官评定表进行统计分析,以市场上油炸的金针菇菇松产品作为对比,10位感官评定人员均给予本实施例产品9.6分的高分,对比得到的感官评定分数为7分。

产品的各项检测指标菌落总数和大肠杆菌数菌没有检出,均符合国家检测标准(GB 4789.2-2010、GB/T 4789.3-2010)。营养成分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 28050-2011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中的规定的营养成分要求,常温下保藏期7天。

实施例4

基于本实用新型生产系统,可实现一种菇松的制备方法,具体制作步骤为:

S1.金针菇拆开:选用不带杂质、无病害的干净金针菇,将整块的金针菇拆开拆分为每1~5根金针菇连在一起的小份;可用滚辊式搓松机将整块的金针菇拆开,滚辊式搓松机的转速为2500~3000r/s;

S2.清洗晾晒:将拆开后的金针菇用清水清洗,自然晾干金针菇表面水分;

S3.添加淀粉搅拌均匀:金针菇与淀粉的比例按1000:80~120的质量比混合均匀;

S4.将与淀粉混匀后的金针菇采用置于65~85℃的热风干燥箱干燥55~60min,大概脱水55%~65%;

S5.打松:用斩拌机(使用锯齿状刀片)将脱水后的金针菇打松,其中,斩拌机转速 2800~3800r/s,每10kg金针菇搅拌3min;

S6.炒制:将打松后的金针菇置于滚筒式炒锅中,高火翻炒1min,加入食用油后,采用中火翻炒2min;

或者将打松后的金针菇置于滚筒式炒锅中,同时加入调料,每1000g金针菇,加入食用盐50g,白糖50g。高火翻炒1min后加入食用油(棕榈油)100g后,采用中火翻炒2min。或者也可以根据口味需要加入五香粉(50g)或者葱花粉(50g),制备得到五香味的菇松或者葱花味的菇松。

产品可即食,也可以将所得产品灭菌包装,上市。

产品色泽金黄、体态均匀、呈疏松絮状、口感疏松,具有金针菇的鲜味。加了调味料炒制后的菇松口味更加鲜甜。将所得产品进行感官评定实验。选10位感官评定人员组成评价小组,要求感官评定人员在评定前12h不喝酒,不吸烟,不吃辛辣等刺激性食物,评定前后2个样品要以清水漱口并间隔10min,采用目测、鼻嗅、口尝等方式逐个进行感官评定,填写感官评定表,收集感官评定表进行统计分析,以市场上油炸的金针菇菇松产品作为对比,10位感官评定人员均给予本实施例产品9.3分的高分,对比得到的感官评定分数为7分。

产品的各项检测指标菌落总数和大肠杆菌数菌没有检出,均符合国家检测标准(GB 4789.2-2010、GB/T 4789.3-2010)。营养成分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 28050-2011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中的规定的营养成分要求,常温下保藏期7天。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