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筒式茶叶烘干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42480发布日期:2019-02-22 21:20阅读:518来源:国知局
滚筒式茶叶烘干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叶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滚筒式茶叶烘干机。



背景技术:

茶叶处理一般包括鲜叶处理、杀青、理条、烘焙和拣剔工艺。烘焙包括初烘和复烘。烘干提香是绿茶生产中重要的操作工序,一般在茶叶烘干机中完成,利用热风对茶叶进行烘干。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茶叶是堆积在茶叶烘干机中的,茶叶容易出现受热不均。因此需要操作人员在烘干过程中不断的翻动茶叶,并观察茶叶的烘干程度;工人劳动强度高。且热能的提供仍然依靠电能和煤气等,不够环保,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公开了滚筒式茶叶烘干机,解决了烘干过程能源耗费多,不够环保,人工劳动强度高、成本高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滚筒式茶叶烘干机,包括3个真空管太阳能集热器、滚筒式烘干机和除尘抽风机;真空管太阳能集热器的传热工质是空气,真空管太阳能集热器的出口通过进风管和流量控制阀连接滚筒式烘干机的入风口,滚筒式烘干机的出风口通过出风管连接除尘抽风机;真空管太阳能集热器包括若干条全玻璃真空管和连通全玻璃真空管的联集管,全玻璃真空管包括U形气路;联集管包括外壳、套设于外壳内的内胆和套设于内胆内的进气管,进气管和内胆之间形成出气气路,出气气路的出口为真空管太阳能集热器的出口;U形气路的进口连通进气管,U形气路的出口连通出气气路。

进一步,所述全玻璃真空管包括外玻璃管和套设于外玻璃管内的内玻璃管,外玻璃管和内玻璃管之间形成真空层,内玻璃管连通联集管;内玻璃管内沿着中心轴线设有隔板,将内玻璃管内部分隔成所述U形气路。

进一步,所述滚筒式烘干机包括箱体、设于箱体内且用于容纳待烘干茶叶的3个料筒和驱动料筒绕水平轴线L旋转的料筒电机;所述滚筒式烘干机的入风口设于箱体底部,所述滚筒式烘干机的出风口设于箱体顶部。

进一步,所述料筒为竹制材料制成。

进一步,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控制器,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分别设于所述箱体的内壁上;所述真空管太阳能集热器、所述除尘抽风机、所述料筒电机、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所述流量控制阀分别连接控制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采用真空管太阳能集热器的结构,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并通过传空气将热能传递给箱体内部实现烘干茶叶,环保节能,提高能源利用率,成本低廉,实现加热茶叶,提高能源利用率。本实用新型可以对现有的滚筒式茶叶烘干机进行改造形成,不需要重新生产新产品,节约成本。

2、真空管太阳能集热器采用U形气路的结构,使冷气流在流出全玻璃真空管的过程中有充分的时间进行热量交换,同时也有助于热气流排出到内胆的过程中不与新流进全玻璃真空管的冷气流混合,使得在整个工作流程中冷气流与热气流不用混合就将热气流输入内胆,大大提高了制热效率。料筒采用竹制结构和筛孔结构,便于热风进入料筒内烘干茶叶,烘干效果好,烘干的茶叶质量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滚筒式茶叶烘干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真空管太阳能集热器A部分的剖面示意图。

图中,1-真空管太阳能集热器;11-全玻璃真空管;111-外玻璃管;112-内玻璃管;113-真空层;114-隔板;115-U形气路;12-联集管;121-外壳;122-内胆;123-进气管;124-出气气路;2-滚筒式烘干机;21-滚筒式烘干机的入风口;22-滚筒式烘干机的出风口;23-箱体;24-料筒;25-料筒电机;3-除尘抽风机;4-进风管;5-流量控制阀;6-出风管;7--温度传感器;8-湿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实施例滚筒式茶叶烘干机,包括3个真空管太阳能集热器1、滚筒式烘干机2和除尘抽风机3。真空管太阳能集热器1的传热工质是空气,真空管太阳能集热器1的出口通过进风管4和流量控制阀5连接滚筒式烘干机的入风口21,滚筒式烘干机的出风口22通过出风管6连接除尘抽风机7。作为对本实施例的进一步说明,真空管太阳能集热器1的数量不局限于3个。

真空管太阳能集热器1包括若干条全玻璃真空管11、连通全玻璃真空管11的联集管12和设于若干条全玻璃真空管11下方的反射板(未示出)。全玻璃真空管11包括外玻璃管111和套设于外玻璃管111内的内玻璃管112,外玻璃管111和内玻璃管112之间形成真空层113,内玻璃管112连通联集管12。内玻璃管112内沿着中心轴线设有隔板114,将内玻璃管112内部分隔成U形气路115。联集管12包括外壳121、套设于外壳121内的内胆122、套设于内胆122内的进气管123,进气管123和内胆122之间形成出气气路124,出气气路124的出口为真空管太阳能集热器1的出口。U形气路115的进口连通进气管123,U形气路115的出口连通出气气路。真空管太阳能集热器1采用U形气路115的结构,使冷气流在流出全玻璃真空管11的过程中有充分的时间进行热量交换,同时也有助于热气流排出到内胆122的过程中不与新流进全玻璃真空管11的冷气流混合,使得在整个工作流程中冷气流与热气流不用混合就将热气流输入内胆,大大提高了制热效率。本实施例采用真空管太阳能集热器1的结构,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并通过传空气将热能传递给箱体21内部实现烘干茶叶,环保节能,提高能源利用率,成本低廉,实现加热茶叶,提高能源利用率。

滚筒式烘干机2包括箱体23、设于箱体23内且用于容纳待烘干茶叶的3个料筒24、驱动料筒24绕水平轴线L旋转的料筒电机25。滚筒式烘干机的入风口21设于箱体23底部,滚筒式烘干机的出风口22设于箱体23顶部。料筒24为竹制材料制成,有利于保持制茶过程中茶叶的清香。料筒24采用料筒电机25驱动自转的结构,便于均匀加热茶叶,烘干效果好,烘干的茶叶质量好。本实施例还包括设于温度传感器7、湿度传感器8和控制器(未示出),温度传感器7和湿度传感器8分别设于箱体23的内壁上。真空管太阳能集热器1、除尘抽风机3、料筒电机25、温度传感器7、湿度传感器8和流量控制阀5分别连接控制器,实现自动化烘干茶叶。

本实施例的其它结构参见现有技术。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如果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改动或变型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