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结构改进的夹层卤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91331发布日期:2018-11-09 20:22阅读:30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卤味食品的加工生产装置,特别是指一种结构改进的夹层卤锅。



背景技术:

夹层卤锅又名蒸汽锅、蒸煮锅、夹层蒸汽锅,为带中间隔层的双层锅,通过往中间夹层通入蒸汽来对锅体内卤料进行加热,广泛应用于各类食品的加工,有受热面积大、热效率高、加热均匀、液料沸腾时间短、加热温度容易控制、外型美观、安装容易、操作方便、安全可靠等特点。主要用来进行卤制食品的加工操作。

现有的夹层卤锅主要包括安装架和敞口的锅体,所述锅体可翻转地安装于安装架上。使用时,先将卤料、水以及待卤制的鸡、鸭、蛋等食品放入锅体内,通入蒸汽进行加热,当卤制食品加工完成后,再将锅体倾斜并使其内的物料倒出。现有技术都是采用手轮配合涡轮的方式,使锅体进行倾斜翻转,这种结构较为复杂,制造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改进的夹层卤锅,其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使锅体倾斜翻转机构的结构复杂,成本高的问题。

为了达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结构改进的夹层卤锅,包括安装架和锅体,所述锅体可倾斜翻转地安装于安装架上,所述锅体的底部设有圆柱形的凸柱;所述夹层卤锅还包括使锅体倾斜翻转的把手机构,所述把手机构包括圆环套和长条形的把手,所述圆环套包括圆环套本体以及连接套,所述圆环套本体固定套设于凸柱上;所述连接套一体成型地设置于圆环套本体外侧,且连接套上设有内螺纹,所述把手的一端通过螺纹连接固定于连接套,另一端形成自由端。

进一步的,所述把手的自由端上形成“D”字形的手持部。

更进一步的,所述圆环套与凸柱螺纹连接。

更进一步的,所述圆环套与凸柱之间通过焊接固定。

再进一步的,所述把手倾斜设置。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锅体的底部设置把手机构,使用时只需手提把手机构便可完成锅体的倾斜翻转操作,不仅结构简单,而且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优选实施例的简化示意图。

图示说明:1安装架,2锅体,3凸柱,4圆环套,5把手,41圆环套本体,42连接套,6翻转轴中心线,7手持部,71直杆部,72弧形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参照图1,一种结构改进的夹层卤锅,包括安装架1和半圆形的锅体2,所述锅体2可倾斜翻转地安装于安装架1上。同时参照图2,所述锅体1的底部设有圆柱形的凸柱3,所述凸柱3位于锅体2的最下端,凸柱3与锅体2一体成型或者通过焊接固定。

继续参照1和图2,所述夹层卤锅还包括使锅体2倾斜翻转的把手机构,所述把手机构包括圆环套4和长条形的把手5,所述圆环套4包括圆环套本体41以及连接套42,所述圆环套本体41固定套设于凸柱3上(既可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固定,也可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所述连接套42一体成型地设置于圆环套本体41外侧,且连接套42上设有内螺纹,所述把手5的一端通过螺纹连接固定于连接套42,另一端形成自由端。使用时,手可以握在自由端上。

从图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的把手5与翻转轴中心线6所在的竖直平面成倾斜设置,而非成90°设计,这样的设计有一个好处,那就是既可以保证把手5有足够的长度(长度越长越省力),同时又可以尽量减短把手5外露于安装架1的部分(防止勾脚)。

本实用新型在锅体2的底部设置把手机构,使用时只需手提把手机构便可完成锅体2的倾斜翻转操作,不仅结构简单,而且使用方便。

优选实施例

参照图3,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结构基本相同,其主要区别在于,所述把手5的自由端上形成“D”字形的手持部7,该手持部7包括直杆部71和弯转的弧形部72。使用时,手的实际抓握位置可以根据翻转的程度不同,而进行调整,直至调整到最舒适的部位,既可以抓握在直杆部71上,也可以抓握在弧形部72上。通常情况下,当把手5位于最下方时,即锅体2未翻转时,手心向上抓握在直杆部71上;当把手5随着锅体2翻转时,抓握的位置再逐渐进行调整,直至手心水平朝向并抓握在弧形部72上。

以上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