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促生长降脂肪异常沉积的大黄鱼幼鱼人工配合饲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63478阅读:270来源:国知局
一种促生长降脂肪异常沉积的大黄鱼幼鱼人工配合饲料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鱼类饲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促生长降脂肪异常沉积的大黄鱼幼鱼人工配合饲料。



背景技术:

大黄鱼属鲈形目,石首鱼科,黄鱼属,也称黄鱼、大黄花,大黄鱼是我国特有的海水经济鱼类,据中国渔业年鉴统计,2016年大黄鱼产量为16.55万吨,位居海水鱼养殖产量第一。养殖产量的增加导致对鱼油的需求也不断的增长,而鱼油的资源量有限,这也就造成鱼油价格的不断上涨,生产上常常用价格低廉的植物油或动物油来替代鱼油。

植物油供应稳定、可获得性高;动物油中的胆固醇是鱼体组织细胞的重要成分,也是合成胆汁和某些激素的重要原料,在生产中均是理想的鱼油替代源。然而,在实际生产中用植物性脂肪源和动物性脂肪源来替代鱼油,并不能满足大黄鱼幼鱼对n-3和n-6脂肪酸的合理需求,常常还会导致大黄鱼肝脏脂肪异常沉积,造成大黄鱼代谢能力降低、免疫力下降等问题。这也就对大黄鱼的饲料配方提出了更高的营养要求。

说明在生产上用价格低廉的脂肪源替代鱼油时,还应当满足大黄鱼幼鱼对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需求,才能保证大黄鱼幼鱼的生理健康,改善由于鱼油替代导致的肝脏脂肪异常沉积问题。因此,发明一种促生长降脂肪异常沉积的大黄鱼人工配合饲料,对降低饲料成本、满足大黄鱼对脂肪酸的需求和维持大黄鱼的生理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促生长降脂肪异常沉积的大黄鱼幼鱼人工配合饲料,即一种既能满足大黄鱼对n-3lc-pufa需求和适宜的n-3/n-6脂肪酸比例,又不导致脂肪异常沉积的饲料,从而提高大黄鱼幼鱼对脂肪酸吸收利用,达到促进大黄鱼幼鱼生长、脂肪酸代谢、免疫力和降低饲料成本的目的。

本发明所提供的大黄鱼幼鱼的人工配合饲料,是在大黄鱼人工配合饲料组分中,用添加有肉碱的植物油和动物油组成的脂肪源混合物替代不超过75%的鱼油;

其中脂肪源混合物中植物油和动物油的比例为1.5-2.5:1;

作为优选,植物油为豆油和亚麻油为豆油和亚麻油等量混合;

动物油为猪油或鸡油;

肉碱的添加量为600-1200mg肉碱/kg饲料;

作为实施例的一种具体记载,本发明所提供的改善大黄鱼肝脏脂肪异常沉积的人工配合饲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份:鱼粉30-40份,豆粕25-30份,小麦粉20-25份,鱼油1.5-3份,亚麻油1.5-3份,豆油1.5-3份,猪油1.5-3份,鸡油1.5-3份,大豆卵磷脂1-2份,维生素预混料1-3份,矿物质预混料1-3份,诱食剂0.08-0.12份,防霉剂0.08-0.12份,肉碱0.06-0.12份。

在一个优选的具体实施例中,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份:鱼粉35份,豆粕28份,小麦粉23.8份,鱼油1.875份,亚麻油1.875份,豆油1.875份,猪油1.875份,大豆卵磷脂1.5份,维生素预混料2份,矿物质预混料2份,诱食剂0.1份,防霉剂0.1份,l-肉碱0.08份。

在一个优选的具体实施例中,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份:鱼粉35份,豆粕28份,小麦粉23.8份,鱼油1.875份,亚麻油1.875份,豆油1.875份,鸡油1.875份,大豆卵磷脂1.5份,维生素预混料2份,矿物质预混料2份,诱食剂0.1份,防霉剂0.1份,l-肉碱0.10份。

将上述原料混合粉碎后,按比例混合,搓油搓水过筛后,通过饲料机械搅拌、挤压、切割后即得本发明人工配合饲料。

与普通饲料相比,本发明的改善大黄鱼肝脏脂肪异常沉积的人工配合饲料具有以下几个优点:(1)制作的饲料营养结构合理,满足大黄鱼幼鱼对epa和dha的需求和适宜的n-3/n-6比例,可提高大黄鱼幼鱼的生长速度和饲料效率;(2)降低肝脏脂肪含量以及部分血浆生化指标的含量,改善大黄鱼脂肪异常沉积;(3)提高肝脏抗氧化酶活力,不添加抗生素,不会使大黄鱼产生耐药性,绿色安全;(4)提高肝脏脂肪酸氧化和转运相关基因的表达,抑制肝脏炎性基因的表达,可提高鱼体肝脏脂肪酸代谢和免疫;

附图说明

图1:植物油和猪油混合对大黄鱼肝脏脂肪分解和合成基因的影响图;

图2:植物油和猪油混合对大黄鱼肝脏脂肪转运基因表达的影响图;

图3:植物油和猪油混合对大黄鱼肝脏白介素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图;

图4:植物油和猪油混合对大黄鱼肝脏炎性基因表达的影响图;

图5:植物油和鸡油混合对大黄鱼肝脏脂肪分解和合成基因的影响图;

图6:植物油和鸡油混合对大黄鱼肝脏脂肪转运基因表达的影响图;

图7:植物油和鸡油混合对大黄鱼肝脏白介素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图;

图8:植物油和鸡油混合对大黄鱼肝脏炎性基因表达的影响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申请人发现,现有的植物油或动物油来替代鱼油制备的饲料会导致大黄鱼肝脏出现脂肪异常沉积。因此,在经过长期的研究后获得了一种既能满足大黄鱼对n-3lc-pufa需求和适宜的n-3/n-6脂肪酸比例,又不导致脂肪异常沉积的饲料,从而提高大黄鱼幼鱼对脂肪酸吸收利用,达到促进大黄鱼幼鱼生长、脂肪酸代谢、免疫力和降低饲料成本的目的;从而促成了本发明。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取粉碎后的原料鱼粉35份,豆粕28份,小麦粉23.8份,鱼油1.875份,亚麻油1.875份,豆油1.875份,猪油1.875份,大豆卵磷脂1.5份,维生素预混料2份,矿物质预混料2份,诱食剂0.1份,防霉剂0.1份,l-肉碱0.08份,过100目筛。将上述原料在混合机中逐级加入上述称重好的各组分,混合均匀,经饲料机机械挤压制粒、烘干后,打包装袋,获得本发明改善改善大黄鱼肝脏脂肪异常沉积的人工配合饲料。

实验实施地点位于福建宁德,参照大黄鱼幼鱼基础配方,配制三种等氮等脂的实验饲料,鱼油组基础饲料(鱼油0%替代组)和豆油、亚麻油和猪油等量混合替代75%鱼油的基础饲料(75%替代组),以及在75%替代组中添加添加800mg/kg的l-肉碱(75%替代+800mg/kg肉碱组)。

饲养大黄鱼幼鱼10周后,结果如表1所示,用75%的混合油和75%混合油加800mg/kg的肉碱替代组,对大黄鱼幼鱼的成活率无显著影响。与0%替代组的大黄鱼相比,添加800mg/kg的肉碱的大黄鱼增重率、饲料效率显著增加。相比于75%替代组的大黄鱼,添加800mg/kg肉碱对大黄鱼肝体比具有一定的降低作用。说明在混合油替代75%的鱼油基础上添加800mg/kg的肉碱可以增加大黄鱼幼鱼的增重率和饲料效率,并对大黄鱼幼鱼肝体比具有一定的降低作用。

表1豆油、亚麻油和猪油混合替代鱼油对大黄鱼体常规的影响

表2和表3可知,用75%的混合油和75%混合油加800mg/kg的肉碱替代鱼油,对大黄鱼幼鱼的体成分无显著影响。与0%替代组的大黄鱼相比,添加800mg/kg的肉碱对大黄鱼肌肉和肝脏脂肪含量无显著差异。相比于75%替代组的大黄鱼,添加800mg/kg肉碱组的大黄鱼肝脏脂肪含量降低了14.04%,血清甘油三酯降低了25.34%,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了32.26%,血清高密度脂蛋白增加了37.5%。说明在用豆油、亚麻油、猪油等量混合替代75%鱼油基础上添加800mg/kg肉碱可以降低大黄鱼幼鱼肝脏脂肪异常沉积和血清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并增加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

表2豆油、亚麻油和猪油混合替代鱼油对大黄鱼体常规的影响(%湿重)

同行数值有相同字母表示显著不差异(p>0.05;tukey检验)(平均数±标准误)。

表3豆油、亚麻油和猪油混合替代鱼油对大黄鱼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同行数值有相同字母表示显著不差异(p>0.05;tukey检验)(平均数±标准误)。

从表4可知,与0%替代组的大黄鱼相比,添加800mg/kg的肉碱可以增加大黄鱼幼鱼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37.81%,对丙二醛、总抗氧化和过氧化氢酶活力无显著影响。相比于75%替代组的大黄鱼,添加800mg/kg肉碱组的大黄鱼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酶活增加了52.13%,总抗氧化力增加了50.49%。说明在用豆油、亚麻油、猪油等量混合替代75%鱼油中添加800mg/kg肉碱,可以增加大黄鱼幼鱼肝脏抗氧化酶活力。

表4豆油、亚麻油和猪油混合替代鱼油对大黄鱼肝脏抗氧化酶活的影响

同行数值有相同字母表示显著不差异(p>0.05;tukey检验)(平均数±标准误)。

从图1和图2可知,与0%替代组的大黄鱼相比,在75%替代基础上添加800mg/kg的肉碱可以显著增加大黄鱼幼鱼肝脏cpt-1、hl和cd36的表达。图3和图4中,相比于75%替代组的大黄鱼,添加800mg/kg的肉碱可以显著上调il-10和arg-1抑炎基因的表达,并显著抑制大黄鱼肝脏tnfα和ifnγ的表达。说明在用豆油、亚麻油、猪油等量混合替代75%鱼油中添加800mg/kg肉碱,可以增加大黄鱼幼鱼肝脏脂肪的分解、氧化和转运相关基因的表达,并改善大黄鱼肝脏炎性相关基因的表达。

试验数据以平均值±标准误表示,试验结果用spss20.0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分析,当差异显著时(p<0.05),进行tukey多重比较。表中数据后面不同的字母表示有显著差异,没有字母标识表明没有显著差异。

实施例2

用鸡油替换实施例1中的猪油,肉碱添加量为1000mg/kg,其他实验饲料配方及饲养方式与实施方案1相同。配制三种等氮等脂的实验饲料,鱼油组基础饲料(0%替代组)和豆油、亚麻油和鸡油等量混合替代75%鱼油的基础饲料(75%替代组),在75%替代组中添加1000mg/kg的l-肉碱(75%替代+1000mg/kg肉碱组)。

如表5所示,用75%的混合油和75%混合油加1000mg/kg的肉碱替代鱼油,对大黄鱼幼鱼的成活率无显著影响。与0%替代组大黄鱼相比,添加1000mg/kg的肉碱显著增加大黄鱼增重率、饲料效率。相比于75%替代组的大黄鱼,添加1000mg/kg肉碱对大黄鱼肝体比具有一定的降低作用。说明在用豆油、亚麻油、鸡油等量混合替代75%的鱼油并添加1000mg/kg的肉碱可以增加大黄鱼幼鱼的增重率和饲料效率,对大黄鱼幼鱼肝体比具有一定的降低作用。

表5豆油、亚麻油和鸡油混合替代鱼油对大黄鱼体常规的影响

表6和表7可知,用75%的混合油和75%混合油加1000mg/kg的肉碱替代鱼油,对大黄鱼幼鱼的体成分无显著影响。与0%替代组的大黄鱼相比,添加1000mg/kg的肉碱对大黄鱼肌肉脂肪含量无显著差异。相比于75%替代组的大黄鱼,添加1000mg/kg肉碱组的大黄鱼肝脏脂肪含量降低了10.86%,血清胆固醇降低了36.95%,血清甘油三酯降低了30.69%,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了24.00%,血清高密度脂蛋白增加了48.08%。说明在用豆油、亚麻油、猪油等量混合替代75%的鱼油并添加1000mg/kg的肉碱可以改善大黄鱼幼鱼肝脏脂肪异常沉积和血清生化指标。

表6豆油、亚麻油和鸡油混合替代鱼油对大黄鱼体常规的影响(%湿重)

同行数值有相同字母表示显著不差异(p>0.05;tukey检验)(平均数±标准误)。

表7豆油、亚麻油和鸡油混合替代鱼油对大黄鱼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同行数值有相同字母表示显著不差异(p>0.05;tukey检验)(平均数±标准误)。

由表8可知,与0%替代组的大黄鱼相比,添加1000mg/kg的肉碱对大黄鱼幼鱼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总抗氧化和过氧化氢酶活力无显著影响。相比于75%替代组的大黄鱼,添加1000mg/kg肉碱组的大黄鱼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酶活增加了19.49%,总抗氧化力增加了64.76%。说明在用豆油、亚麻油、鸡油等量混合替代75%鱼油中添加1000mg/kg肉碱,可以增加大黄鱼幼鱼肝脏抗氧化酶活力。

表8豆油、亚麻油和鸡油混合替代鱼油对大黄鱼肝脏抗氧化酶活的影响

同行数值有相同字母表示显著不差异(p>0.05;tukey检验)(平均数±标准误)。

从图5、图6可知,与0%替代组的大黄鱼相比,添加1000mg/kg的肉碱可以显著增加大黄鱼幼鱼肝脏cpt-1、hl和cd36的表达。在图7和图8中,在75%替代基础上添加1000mg/kg的肉碱可以显著上调il-10和arg-1抑炎基因的表达,并显著抑制大黄鱼肝脏tnfα和ifnγ的表达。说明用豆油、亚麻油、鸡油等量混合替代不超过75%鱼油中添加1000mg/kg肉碱,可以增加大黄鱼幼鱼肝脏脂肪的分解、氧化和转运相关基因的表达,并改善大黄鱼肝脏炎性。

通过上述实验结果表明,使用本发明中的人工配合饲料能够有效促进大黄鱼幼鱼的生长、抗氧化酶活力和对脂肪的利用效率,改善了肝脏脂肪异常情况,提高了养殖效益,节约了饲料成本,养殖经济效益好。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范围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