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酵素饮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260016阅读:156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茶叶加工及发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茶酵素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茶叶内含有茶多酚、咖啡碱、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碳水化合物等多种有机成分,还有钾、钠、钙、铜、铁、硒等无机元素,其生化成分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例如茶多酚是茶叶发挥其健康保健功效最主要的物质,其中儿茶素具有抗氧化、减少体脂形成、改变肠道菌群生态等多项作用;咖啡因有提神醒脑、活跃思维的效果;茶还具有防蛀牙、清口臭、助消化、预防腹泻、去头屑、减少电脑辐射等作用。传统的泡茶工艺不仅与现代人的快节奏生活方式相左,而且冲泡过程中仅有3~4%的营养物质溶于茶汤,不能很好的综合利用茶叶的营养价值,这就大大辜负了茶叶天然营养及养生保健价值。

酵素是一种由氨基酸组成的具有特殊生物活性的物质,它存在于所有活得动植物体内,是维持机体正常功能,消化食物,修复组织等生命活动的必须物质。酵素分为两大类,体外酵素和体内酵素,人体内的酵素是有限的,随着年龄的增长,酵素会慢慢减少,当体内酵素作用衰弱或减少,疾病就会随之而来,因此人体应该合理的从体外补充酵素来满足新陈代谢的需要,抵抗疾病的侵扰。获得体外酵素的两大途径:一是生食果蔬,二是摄取酵素补充物。生食果蔬可能存在农药污染的问题,这间接影响了酵素的功能。

茶酵素饮料,顾名思义,以茶叶为主要原料经过发酵,可以被身体直接吸收的营养物质。目前市面上的茶酵素饮料口感一般,挥发酸高、容易变质,不仅无法达到充分利用茶叶营养成分的目的,而且发酵过程中易产生黄曲霉素和亚硝酸盐。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茶酵素饮料及其制备方法,该茶酵素饮料口感独特,营养丰富,能够平衡人体内循环、清理肠道、提高免疫力、促进新陈代谢,保健价值高,适合各类人群饮用。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茶酵素饮料,其包括以下按质量百分数计的原料:茶叶10~25%、罗汉果1~5%、百香果1~5%、韭菜1~5%、红糖3~12%、葡萄汁2~8%、纯净水50~80%、植物乳酸菌1~8%、酵母菌1~8%。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该茶酵素饮料包括以下按质量百分数计的原料:茶叶10~20%、罗汉果3~5%、百香果3~5%、韭菜2~4%、红糖5~10%、葡萄汁3~6%、纯净水60~70%、植物乳酸菌2~5%、酵母菌2~5%。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茶酵素饮料的乳酸含量>1g/l、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茶多酚含量>100mg/kg、咖啡因含量>25mg/kg。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茶叶为茶青或干茶,茶青与干茶的用量比例为5:1。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干茶为红茶、绿茶、黄茶、白茶、黑茶、青茶中的一种。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茶酵素饮料是将原料在45℃下经过一次发酵、二次发酵和三次发酵精制而得。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茶酵素饮料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原料准备:按配方量称取茶叶、罗汉果、百香果、韭菜、红糖、葡萄汁、纯净水、植物乳酸菌、酵母菌备用;破碎罗汉果,取百香果果肉汁,韭菜和茶叶去杂质洗净备用;

2)一次发酵:将除植物乳酸菌之外的原料投放到已消杀的发酵罐中密闭发酵,每隔7天翻搅一次,翻搅四次后密闭静置12天,发酵期间温度控制在45℃以下;一次发酵期满后,开阀排气,过滤分离液渣,原液通过密闭管道输送到二次发酵罐中;

3)二次发酵:向二次发酵罐中添加植物乳酸菌进行密闭发酵,发酵温度控制在45℃以下,发酵时间为15天,每天定期检查桶内温度和密闭状态;二次发酵期满后,开阀排气,过滤二次分离液渣,原液通过密闭管道输送到三次发酵罐中;

4)三次发酵:密闭发酵10天,发酵温度控制在45℃以下,每天定期检查桶内温度和密闭状态;三次发酵期满后,开阀排气,过滤三次分离液渣,原液通过密闭管道输送到储存桶中;

5)原液灌装:将储存桶中的原液在10万级车间内灌装,即得茶酵素饮料成品。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的茶酵素饮料通过采用茶叶与百香果、韭菜等果蔬作为酵素的发酵原料并进行科学配伍,由此发酵而得的茶酵素与传统的茶艺冲泡法相比,最大程度保存了茶叶的有益成分,减少了茶叶的浪费,也改善了茶酵素饮料的口感,口感独特,降低茶酵素的刺激性,含有大量对人体有益的益生菌菌群及其代谢物,营养丰富,养生保健价值高。此外,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将发酵分为三次发酵处理,使得发酵分为一次发酵、二次发酵和三次发酵,使得茶叶充分发酵。另外本发明的茶酵素饮料无需进行灭菌,最大程度地保留了益生菌的活性,提高了茶酵素饮料中各类益生菌、氨基酸、茶多酚、咖啡因的含量,使得茶酵素饮料具有增强人体免疫力、清理肠道、促进新陈代谢的功效,进而提高茶酵素饮料的饮用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茶酵素饮料,其包括以下按质量百分数计的原料:茶青(即新鲜茶叶)20%、罗汉果5%、百香果5%、韭菜4%、红糖6%、葡萄汁6%、纯净水50%、植物乳酸菌2%、酵母菌2%。该茶酵素饮料的乳酸含量>1g/l、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茶多酚含量>100mg/kg、咖啡因含量>25mg/kg。

其是按以下制备方法制得的:

1)将发酵罐反复冲洗杀毒,且杀毒时间不少于15min,杀毒后密封备用;

2)原料准备:按比例对以上原料进行称重备用;破碎罗汉果,取百香果果肉汁,韭菜和茶叶去杂质洗净备用;

3)一次发酵:将除了植物乳酸菌之外的上述原料投放到已消杀的发酵罐中密闭发酵,每隔7天翻搅一次,翻搅4次(共28天)后密闭静置12天,发酵期间温度控制在45℃以下;一次发酵期满后,开阀排气,过滤分离液渣,原液通过密闭管道进入二次发酵罐中,注入的原液不可超过发酵罐容量的90%;

4)二次发酵:向二次发酵罐中投入植物乳酸菌进行密闭发酵,发酵温度控制在45℃以下,发酵时间为15天,期间每天要定期检查发酵罐内的温度及是否处于密闭状态;二次发酵期满后,开阀排气,过滤对液渣二次分离,原液通过密闭管道进入三次发酵罐中,注入的原液不可超过发酵罐容量的90%;

5)三次发酵:密闭发酵10天,发酵温度控制在45℃以下,每天定期检查桶内温度和密闭状态;三次发酵期满后,开阀排气,过滤三次分离液渣,原液通过密闭管道输送到储存桶中;

6)原液灌装:将储存桶中的原液在10万级车间内灌装,即得茶酵素饮料成品。

实施例2:

茶酵素饮料,其包括以下按质量百分数计的原料:红茶18%、罗汉果3%、百香果4%、韭菜3%、红糖8%、葡萄汁4%、纯净水52%、植物乳酸菌4%、酵母菌4%。该茶酵素饮料的乳酸含量>1g/l、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茶多酚含量>100mg/kg、咖啡因含量>25mg/kg。

1)将发酵罐反复冲洗杀毒,且杀毒时间不少于15min,杀毒后密封备用;

2)原料准备:按的比例对以上原料进行称重备用;破碎罗汉果,取百香果果肉汁,韭菜和茶叶去杂质洗净备用;

3)一次发酵:将除了植物乳酸菌之外的上述原料投放到已消杀的发酵罐中密闭发酵,每隔7天翻搅一次,翻搅4次(共28天)后密闭静置12天,发酵期间温度控制在45℃以下;一次发酵期满后,开阀排气,过滤分离液渣,原液通过密闭管道进入二次发酵罐中,注入的原液不可超过发酵罐容量的90%;

4)二次发酵:向二次发酵罐中投入植物乳酸菌进行密闭发酵,发酵温度控制在45℃以下,发酵时间为15天,期间每天要定期检查发酵罐内的温度及是否处于密闭状态;二次发酵期满后,开阀排气,过滤对液渣二次分离,原液通过密闭管道进入三次发酵罐中,注入的原液不可超过发酵罐容量的90%;

5)三次发酵:密闭发酵10天,发酵温度控制在45℃以下,每天定期检查桶内温度和密闭状态;三次发酵期满后,开阀排气,过滤三次分离液渣,原液通过密闭管道输送到储存桶中;

6)原液灌装:将储存桶中的原液在10万级车间内灌装,即得茶酵素饮料成品。

实施例3:

茶酵素饮料,其包括以下按质量百分数计的原料:绿茶25%、罗汉果4%、百香果3%、韭菜2%、红糖5%、葡萄汁6%、纯净水49%、植物乳酸菌3%、酵母菌3%。该茶酵素饮料的乳酸含量>1g/l、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茶多酚含量>100mg/kg、咖啡因含量>25mg/kg。

1)将发酵罐反复冲洗杀毒,且杀毒时间不少于15min,杀毒后密封备用;

2)原料准备:按比例对以上原料进行称重备用;破碎罗汉果,取百香果果肉汁,韭菜和茶叶去杂质洗净备用;

3)一次发酵:将除了植物乳酸菌之外的上述原料投放到已消杀的发酵罐中密闭发酵,每隔7天翻搅一次,翻搅4次(共28天)后密闭静置12天,发酵期间温度控制在45℃以下;一次发酵期满后,开阀排气,过滤分离液渣,原液通过密闭管道进入二次发酵罐中,注入的原液不可超过发酵罐容量的90%;

4)二次发酵:向二次发酵罐中投入植物乳酸菌进行密闭发酵,发酵温度控制在45℃以下,发酵时间为15天,期间每天要定期检查发酵罐内的温度及是否处于密闭状态;二次发酵期满后,开阀排气,过滤对液渣二次分离,原液通过密闭管道进入三次发酵罐中,注入的原液不可超过发酵罐容量的90%;

5)三次发酵:密闭发酵10天,发酵温度控制在45℃以下,每天定期检查桶内温度和密闭状态;三次发酵期满后,开阀排气,过滤三次分离液渣,原液通过密闭管道输送到储存桶中;

6)原液灌装:将储存桶中的原液在10万级车间内灌装,即得茶酵素饮料成品。

实施例4:

茶酵素饮料,其包括以下按质量百分数计的原料:黄茶10%、罗汉果2%、百香果2%、韭菜3%、红糖12%、葡萄汁3%、纯净水66%、植物乳酸菌2%、酵母菌2%。茶酵素饮料的乳酸含量>1g/l、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茶多酚含量>100mg/kg、咖啡因含量>25mg/kg。

1)将发酵罐反复冲洗杀毒,且杀毒时间不少于15min,杀毒后密封备用;

2)原料准备:按比例对以上原料进行称重备用;破碎罗汉果,取百香果果肉汁,韭菜和茶叶去杂质洗净备用;

3)一次发酵:将除了植物乳酸菌之外的上述原料投放到已消杀的发酵罐中密闭发酵,每隔7天翻搅一次,翻搅4次(共28天)后密闭静置12天,发酵期间温度控制在45℃以下;一次发酵期满后,开阀排气,过滤分离液渣,原液通过密闭管道进入二次发酵罐中,注入的原液不可超过发酵罐容量的90%;

4)二次发酵:向二次发酵罐中投入植物乳酸菌进行密闭发酵,发酵温度控制在45℃以下,发酵时间为15天,期间每天要定期检查发酵罐内的温度及是否处于密闭状态;二次发酵期满后,开阀排气,过滤对液渣二次分离,原液通过密闭管道进入三次发酵罐中,注入的原液不可超过发酵罐容量的90%;

5)三次发酵:密闭发酵10天,发酵温度控制在45℃以下,每天定期检查桶内温度和密闭状态;三次发酵期满后,开阀排气,过滤三次分离液渣,原液通过密闭管道输送到储存桶中;

6)原液灌装:将储存桶中的原液在10万级车间内灌装,即得茶酵素饮料成品。

效果验证:

按照国标对本发明实施例1所制得的茶酵素饮料进行感官测试和茶多酚、咖啡因、大肠菌落等项目测试,结果见表1。

表1茶酵素饮料检测结果

由表1可知,本发明的茶酵素饮料采用茶叶与百香果、韭菜等果蔬作为酵素的发酵原料并进行科学配伍,由此发酵而得的茶酵素饮料茶多酚和咖啡因的含量高,最大程度保存了茶叶的有益成分,减少了茶叶的浪费,也改善了茶酵素饮料的口感,口感独特,降低茶酵素的刺激性,含有大量对人体有益的益生菌菌群及其代谢物,本发明的茶酵素饮料无需进行灭菌,最大程度地保留了益生菌的活性,不含黄曲霉素和亚硝酸盐,营养丰富,养生保健价值高。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