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ω-6和ω-3不饱和脂肪酸平衡的低温用调和油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397553发布日期:2019-08-09 23:33阅读:322来源:国知局
一种ω-6和ω-3不饱和脂肪酸平衡的低温用调和油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有脱苦亚麻籽油且ω-6和ω-3不饱和脂肪酸平衡的低温用营养食用调和油。



背景技术:

亚麻(linumusitatissimuml.)是亚麻科(linaceae)一年生草本植物,亚麻籽是亚麻的种子,西汉张骞经丝绸之路带回我国,因此亚麻为胡麻。目前,世界上亚麻分为油用亚麻、油纤混用亚麻、纤用亚麻三个品种。食用亚麻籽油是用油用亚麻籽制取的油类,因富含人体所必须的脂肪酸α-亚麻酸(ala;α-inolenicacid)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其中的α-亚麻酸含量可高达50-60%。研究表明α-亚麻酸能够使胆固醇酯化而代谢出人体,可以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血液微循环,抑制血栓形成。由于血液系统与全身各个功能器官紧密相关,因此α-亚麻酸还具有预防和缓解高血脂、高血压、肥胖、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梗塞、脑梗塞、中风和老年痴呆等作用。α-亚麻酸在体内能合成、代谢、转化为机体必需的生命活性因子dha、dpa和epa等,尤其是dha与大脑智力发育息息相关。

尽管亚麻籽油具有多种保健作用,但是亚麻籽油风味不佳,还有苦味,一般消费者不容易接受,研究表明亚麻籽油中的苦味物质主要为生氰糖苷和环肽类物质,生氰糖苷对人体有危害性,虽然生氰糖苷在高温下易分解可降低毒性,但是高温也会导致α-亚麻酸破坏,转化成其他有害物质,因此在低温条件下脱除亚麻籽油中的苦味物质具有重要意义,亚麻籽油也宜在低温条件下使用。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逐年提高,人们对食用油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食用油脂是人类膳食的组成部分,也是人体所需能量和必须脂肪酸的主要来源,脂肪酸分为三大类: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及多不饱和脂肪酸。营养学研究证明,饱和脂肪酸的大量摄入会增加肥胖和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则对人体健康有益,膳食脂肪中的饱和脂肪酸(s):单不饱和脂肪酸(m):多不饱和脂肪酸(p)以1:1:1为宜。早在1977年,世界粮农组织和卫生组织(fao&vho)的营养学报根据当时的营养学知识就提出,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为1∶1∶1。

据此市场上出现了追求脂肪酸营养平衡的食用调和油,但该类食用调和油过于关注食用调和油本身的饱和、单不饱和、多不饱和三类脂肪酸之间要达到1:1:1平衡,而没有考虑国民实际日常三餐中烹饪油以外来源的膳食脂肪,如来源于肉类、蛋类、谷物类等食材中的脂肪,这是对三类脂肪酸合理的摄取比例“1:1:1”的误解。

中国居民膳食总脂肪中,动物脂肪约占50%(wt),常见动物油中,猪油中饱和及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超过40%(wt),牛羊油中饱和脂肪酸约占50-60%(wt),单不饱和脂肪酸占40-50%(wt),动物油脂几乎不含多不饱和脂肪酸。因而膳食中植物油必须提供更多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并尽量降低饱和脂肪酸含量。

多不饱和脂肪酸又分为含有两个不饱和双键的ω-6和含有三个不饱和双键的ω-3系列脂肪酸,亚油酸为人体所需主要的ω-6脂肪酸,α-亚麻酸为人体所需主要的ω-3脂肪酸。研究表明:亚油酸和α-亚麻酸为人体必需脂肪酸,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α-亚麻酸在体内还能部分转化成其他ω-3系列不饱和脂肪酸如dha、dpa和epa等。另外,亚油酸和α-亚麻酸的比例对肌体的免疫功能也有重要影响。加拿大是第一个提出ω-6、ω-3多不饱和脂肪酸比例推荐值的国家,男性6.25∶1,女性5.8∶1,美国专家推荐适宜比例为2.3∶1,1994年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比例为5-10∶1,与人类母乳中比例适宜。

2014年,中国营养学会推出2013版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ietaryreferenceintakes,dri),其对脂肪酸营养提出了新的认识,与以往不同的是增加了ω-6与ω-3脂肪酸的推荐量以及反式脂肪酸的控制量,取消了2000版dri关于饱和(s)、单不饱和(m)、多不饱和(p)脂肪酸比例要达到1:1:1的硬性要求,提出饱和、单不饱和、ω-6与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要均衡,并给出了饱和、ω-6与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各自摄入量范围,在多不饱和脂肪酸中,ω-6族、ω-3族分别占总能量的2.5~9%、0.5~2.0%,ω-6族、ω-3族的比例接近(4~6):1。

我们把一个人每日摄入脂肪酸分为三种方式:(1)来源于烹饪油以外的膳食脂肪,如来源于每天所吃的肉类、蛋类、谷物类等食材中的脂肪;(2)来源于烹饪油中的脂肪,日常生活中的炒菜煎炸烧烤等都使用烹饪油,这也是人们常常所认为的摄入脂肪总量,该种来源的油脂一般要经过高温烹饪;(3)特殊途径添加或特意补充的脂肪,如食物中添加芝麻香油、花椒油、姜油等调味油,或者添加亚麻籽油、紫苏籽油、牡丹籽油等特意强化补充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油,这种形式一般为低温料理或者在高温烹饪后加入,属于低温摄入方式。而目前市面上的调和油,主要是用于高温烹饪,而且设计时缺乏考虑高温对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影响。设计者们都关注了烹饪前的食用油配比中的饱和、单不饱和、ω-6与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量,而未考虑烹饪过程中受加热等条件的影响各种脂肪酸组成的变化,以及烹饪后最终进入人们消化系统中的脂肪酸比例。

多不饱和脂肪酸随着不饱和度的增加,更容易发生氧化变质,尤其是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在加热的条件下,随着温度的升高,氧化变质会加剧。研究显示,当加热到120℃时,亚麻籽油中近20%的亚麻酸被破坏,反式脂肪酸开始增加,加热到160℃时,将近一半的亚麻酸被破坏,加热到240℃时,亚麻酸几乎被破坏殆尽,反而是伴随着大量的反式脂肪酸生成(如附图1~2所示,李一凡,等:加热对亚麻籽油中脂肪酸种类和含量的影响[j].粮食与油脂,2016,29(6):10-13.),而我们生活中加热熟油或者煎炸的过程,温度常常在200℃以上;另外,随着温度的升高,贮存过程也容易发生氧化变质(如附图3~4所示,易志,等.温度及光照对亚麻籽油贮藏稳定性影响[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7,38(1):17-21.)。所以即使在烹饪前调和油的脂肪酸比例达到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的要求,在高温烹饪过程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ω-3不饱和脂肪酸会发生变化而导致最终进入消化系统的量达不到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的要求;另外,烹饪过程中的高温反而会使不饱和脂肪酸转化为反式脂肪酸及其他有害物质,从而增加对人体的潜在危害。在高温烹饪油中,应适当减少ω-6与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量,而是尽量通过低温途径摄取。

《美国居民膳食指南2015-2020》提出健康饮食模式因人而异,健康饮食模式不仅因人而异,而且因家庭而异,人们有多种方式来实现健康的饮食模式,任何饮食模式都可以根据个人或家庭的社会文化背景和喜好来量身定制,以实现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因此,将饱和、单不饱和、ω-6与ω-3多不饱和脂肪酸按照特定的比例调配好的调和油是不能满足所有个人或家庭因社会文化背景和喜好习惯不同而需求不同的。同时,个人或家庭生活习惯不同,平时通过非烹饪油如肉蛋谷物等摄入的脂肪比例也不同,需要通过烹饪油补充的各种脂肪酸比例也不同。

一般来说,饱和脂肪、单不饱和脂肪含量高的油脂,可用于高温烹饪,多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不饱和度高的ω-3不饱和脂肪含量高的油脂,适合低温烹饪。单不饱和脂肪含量高但是亚油酸含量略低的植物油(见附图5),如菜籽油、橄榄油、茶籽油、高油酸花生油等,现实生活中有相当一部分个人或家庭习惯使用该类油烹饪,再加上烹饪过程加热对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破坏,则ω-6多不饱和脂肪酸摄入会略微不足,ω-3多不饱和脂肪酸摄入则明显偏低,因此需要一款配合该类油使用的低温用食用油,能弥补摄入该类油时ω-6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略微不足,同时又能补充充足的ω-3多不饱和脂肪酸,而且风味良好稳定,人们能够接受在低温条件下使用。

脂溶性迷迭香提取物是一种新型的天然抗氧化剂,具有相对安全和来源广泛的特点,研究表明脂溶性迷迭香提取物能明显抑制油脂氧化过程中初级和次级氧化产物的形成,并且能在较长时间内保持较强的抗氧化性,可用作油脂的抗氧化稳定剂,2014年7月国家卫计委批准为食品添加剂新品种,2017年1月1日,迷迭香提取物作为食品添加剂的国家标准正式实施。

专利cn1810135公开了一种营养平衡调和油,其中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1:1,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1:1;在多不饱和脂肪酸中,n-6多不饱和脂肪酸:n-3多不饱和脂肪酸=4:1;且n-3多不饱和脂肪酸在调和油中的含量为8~9%重量;专利cn101822295a“一种脂肪酸平衡的调和油及其生产方法”,该技术方案中重点考虑了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重量比为0.2-0.9∶1∶1,ω-6多不饱和脂肪酸和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重量比为4-6∶1。以上两个专利虽然考虑了三种脂肪酸的比例以及n-6系列脂肪酸与n-3系列脂肪酸的含量比例,缺陷是:未结合实际膳食情况,未考虑居民实际膳食非烹饪油脂肪酸的摄入情况,也未考虑烹饪过程中加热等因素引起的不饱和脂肪酸的变化。

专利cn104126678a公开了一种富含ω-3多不饱和脂肪酸且风味良好的植物调和油及其制作方法,但是仅强调了ω-3多不饱和脂肪酸中的α-亚麻酸,未考虑亚油酸的比例以及dha和epa的添加,另外,其所述的亚麻籽油由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获得,该技术成本高,大规模工业化应用有一定的难度,而且获得的亚麻籽油苦味虽比物理压榨的低,但仍有淡淡的苦味,且认为亚麻籽油中的苦味物质是皂甙和黄酮类化合物,而研究表明亚麻籽油中苦味物质主要是生氰糖苷和环肽类物质。

专利cn102258088“适应不同膳食结构的脂肪酸比例及ve含量个性化食用油”关注了中国居民不同膳食结构下的调和油设计;专利cn106490190a公开了一种食用调和油,该食用调和油脂肪酸组成与含量考虑了中国居民实际膳食非烹饪油脂肪酸的摄入情况,脂肪酸组成与含量更加合理,同时考虑了内源性微量营养成分,但两者均未考虑烹饪过程中加热等因素引起的不饱和脂肪酸的变化,即实际最终进入人体消化系统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与比例。

从现有的调和油专利来看,忽视了加热等因素在烹饪过程中对不饱和脂肪酸的破坏,没有考虑不耐高温的多不饱和脂肪通过低温摄入与耐高温的饱和脂肪、单不饱和脂肪通过高温摄入搭配使用,也缺乏搭配使用时脂肪酸组成的合理比例。

因此,需要一种能克服上述问题的调和油,特别是一种风味良好稳定,能与饱和脂肪、单不饱和脂肪含量充足的耐高温油搭配使用的ω-6和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平衡的低温用调和油。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多不饱和脂肪酸随着温度的升高容易被氧化从而降低了营养价值反而增加了对人体有害物质的情况,倡导在高温烹饪油中适当减少ω-6与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量,而是尽量通过低温途径摄取,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温用调和油,含有合理比例的ω-6、ω-3不饱和脂肪酸,并且在选材和搭配上考究,调和后在低温下使用具有良好稳定的风味,能够很好地搭配饱和脂肪、单不饱和脂肪含量充足的耐高温油使用,合理健康地补充ω-6、ω-3不饱和脂肪酸。还可根据个人或家庭的生活用油习惯不同,给经常使用单不饱和脂肪含量高但是ω-6略低、ω-3非常低的人群,根据具体情况个性化合理化地补充ω-6、ω-3不饱和脂肪酸。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方案:

本发明所述的低温用调和油,其特征在于:该调和油中含有按照重量份计的脱苦亚麻籽油20-65份、富dha或epa油0-10份、富亚油酸油30-80份,富dha或epa油选自深海鱼油、藻油中的一种或两种,富亚油酸油选自核桃油、葡萄籽油、芝麻油、玉米胚芽油、葵花籽油、花生油、火麻油、南瓜籽油、红花籽油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调和油在低温条件下使用,风味良好,其中ω-6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酸重量的30-60%,ω-3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酸重量的20-40%,ω-3不饱和脂肪酸中dha和epa占总脂肪酸量0-3%,且ω-6:ω-3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为(1~2):1。

具体地,所述的脱苦亚麻籽油通过如下方法制得:(1)将物理压榨的亚麻籽毛油放在-5-10℃的环境下冬化3-24h,过滤,获得过滤油液;(2)将上述过滤后的亚麻籽油加热到20-50℃,在压力为0.05-1mpa下,采用孔径为200-1000nm的切向流无机陶瓷膜进一步纯化,获得透膜油液;(3)以透膜油液为流动相,色谱填料为固定相,进行色谱分离,色谱填料选用食品级啤酒硅胶,粒径为40-800目,洗脱体积为所装啤酒硅胶填料体积的1-20倍,流出的油液用容器接收;(4)将上述接收油液加热到30-60℃,在压力为0.1-1.5mpa下,采用孔径为30-200nm的切向流无机陶瓷膜进一步纯化,获得透膜油液,即为所需脱苦亚麻籽油。

进一步地,所述的制取脱苦亚麻籽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3)可用如下步骤代替:将步骤(2)获得的透膜油液以食品级活性炭为助滤剂过滤,活性炭颗粒大小为10-200目,透膜油液重量为活性炭重量的5-15倍,获得的过滤油液用于步骤(4)进行无机陶瓷膜分离纯化。

进一步地,所述的脱苦亚麻籽油中的α-亚麻酸含量≥50%。

进一步地,所述的脱苦亚麻籽油中的α-亚麻酸含量≥55%。

进一步地,所述的富亚油酸油中的亚油酸含量≥30%。

进一步地,所述的富亚油酸油中的亚油酸含量≥45%。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的低温调和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和油中ω-6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酸重量的40-50%,ω-3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酸重量的25-35%。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的低温调和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和油中ω-6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酸重量的40-45%,ω-3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酸重量的30-35%。

本发明所述的调和油中添加外源性的油脂抗氧化稳定剂维生素e、天然迷迭香提取物,其添加量分别为调和油重量的0.005-0.03%和0.01-0.05%。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的低温调和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和油中添加外源性的油脂抗氧化稳定剂维生素e、天然迷迭香提取物,其添加量分别为调和油重量的0.01-0.02%和0.01-0.03%。

本发明所述的调和油采用常规的混合方法,先将各种植物油原料按组分的比例加入配料罐中,缓慢搅拌均匀,过滤后存储于储油罐,最后罐装得低温用调和油成品。

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的植物油不适合高温烹饪,本发明所述的调和油不适用于煎炒炸等高温烹饪,适用于低温料理,如在高温烹炒后加入适量作为明油、凉拌、煲汤、清蒸、靓汤靓菜、拌酸奶等,是与饱和脂肪或单不饱和脂肪含量高的耐高温烹饪油搭配使用低温调和油。

在下列情形下,使用本发明提供的低温调和油能起到合理健康补充ω-6、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目的,根据具体情况可不同调整用量:

a.使用耐高温植物油烹饪,如使用单不饱和脂肪含量较高的植物油作为高温烹饪油,同时配合使用本发明提供的低温调和油通过低温条件适量摄入,会使摄入人体的脂肪酸种类更均衡,这也是本发明推荐的一种合理健康的搭配用油方式;

b.食用未将非烹饪油(如肉蛋谷物等摄取)中脂肪酸摄入考虑而设计的调和油,如使用声称饱和脂肪、单不饱和脂肪、多不饱和脂肪接近1:1:1的调和油,根据使用量的情况,可适当使用本发明提供的低温调和油;

c.使用虽然将非烹饪油中脂肪酸摄入纳入考虑的调和油,但未考虑烹饪过程加热等因素使不饱和脂肪酸部分破坏的调和油,可少量使用本发明提供的低温调和油补充多不饱和脂肪酸。

本发明的优势在于:

(1)考虑了多不饱和脂肪酸随着温度的升高更容易被氧化而转变成对人体有害的物质而将多不饱和脂肪酸集中调和成了一种低温食用油,有利于不饱和脂肪酸通过健康的途径摄入;

(2)ω-6不饱和脂肪酸和ω-3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调配为(1~2):1,兼顾了日常生活中非烹饪油(如肉蛋谷物等摄取)和日常烹饪用油中饱和脂肪、单不饱和脂肪和ω-6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取,因而只要使用者根据自身的饮食情况来选择用量,总体来说,饱和脂肪、单不饱和脂肪、ω-6不饱和脂肪酸、ω-3不饱和脂肪酸进入人体消化系统的量可以接近合理的摄入量;

(3)提出高温烹饪油与低温料理油搭配使用的理念,倡导在高温烹饪油中适当减少ω-6与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量,而是尽量通过低温途径摄取,并提供了一种低温调和油;

(4)针对多不饱和脂肪酸容易被氧化,贮存期短的问题,加入天然脂溶性迷迭香提取物抗氧化剂,不仅相对安全而且来源广泛,能够延长贮存期,天然脂溶性迷迭香提取物消费者也容易接受。

附图说明

图1不同加热温度亚麻籽油中5种脂肪酸含量;

图2不同加热温度亚麻籽油中反式脂肪酸含量;

图3温度对亚麻籽油贮藏过程中过氧化值的影响;

图4温度对亚麻籽油贮藏过程中酸价的影响;

图5单不饱和脂肪含量高但ω-6族含量略低、ω-3族含量很低的植物油。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脱苦亚麻籽油的制取:

a.将亚麻籽毛油放在8℃的环境下冬化15h,过滤,获得过滤油液;b.将上述过滤后的亚麻籽油加热到30℃,在压力为0.08mpa下,采用孔径为500nm的切向流无机陶瓷膜进行膜分离,获得透膜油液;c.以透膜油液为流动相,色谱填料为固定相,进行色谱分离,色谱填料选用食品级啤酒硅胶,粒径为200目,洗脱体积为所装啤酒硅胶填料体积的15倍,流出的油液用容器接收;d.将上述接收油液加热到35℃,在压力为0.2mpa下,采用孔径为100nm的切向流无机陶瓷膜再次进行膜分离,获得透膜油液,即为所需脱苦亚麻籽油;

(2)调和油的配制

取35重量份的脱苦亚麻籽油,5重量份的深海鱼油和60重量份的核桃油加入配料罐中,再按照重量计分别加入0.02%、0.03%的维生素e和天然迷迭香提取物,于常温常压下缓慢搅拌均匀,过滤后存储于储油罐中,最后罐装得低温用营养调和油成品。

实施例2

(1)脱苦亚麻籽油的制取:

a.将亚麻籽毛油放在10℃的环境下冬化24h,过滤,获得过滤油液;b.将上述过滤油液加热到50℃,在压力为0.05mpa下,采用孔径为1000nm的切向流无机陶瓷膜纯化,获得透膜油液;c.以透膜油液为流动相,色谱填料为固定相,进行色谱分离,色谱填料选用食品级啤酒硅胶,粒径为800目,洗脱体积为所装啤酒硅胶填料体积的20倍,流出的油液用容器接收;d.将上述接收油液加热到60℃,在压力为0.1mpa下,采用孔径为50nm的切向流无机陶瓷膜进一步纯化,获得透膜油液,即为所需脱苦亚麻籽油;

(2)调和油的配制

取55重量份的脱苦亚麻籽油,2重量份的藻油、23重量份的红花籽油、20重量份的葵花籽油加入配料罐中,再按照重量计分别加入0.01%和0.02%的维生素e和天然迷迭香提取物,于常温常压下缓慢搅拌均匀,过滤后存储于储油罐中,最后罐装得低温调和油成品。

实施例3

(1)脱苦亚麻籽油的制取:

a.将亚麻籽毛油放在-1℃的环境下冬化5h,过滤,获得过滤油液;b.将上述过滤后的亚麻籽油加热到20℃,在压力为0.15mpa下,采用孔径为600nm的切向流无机陶瓷膜纯化,获得透膜油液;c.以透膜油液为流动相,色谱填料为固定相,进行色谱分离,色谱填料选用食品级啤酒硅胶,粒径为300目,洗脱体积为所装啤酒硅胶填料体积的16倍,流出的油液用容器接收;d.将上述接收油液加热到50℃,在压力为0.2mpa下,采用孔径为100nm的切向流无机陶瓷膜进一步纯化,获得透膜油液,即为所需脱苦亚麻籽油;

(2)调和油的配制

取38.2重量份的脱苦亚麻籽油,61.8重量份的芝麻油加入配料罐中,再按照重量计分别加入0.008%和0.03%的维生素e和天然迷迭香提取物,于常温常压下缓慢搅拌均匀,过滤后存储于储油罐中,最后罐装得低温调和油成品。

实施例4

(1)脱苦亚麻籽油的制取:

a.将亚麻籽毛油放在-5℃的环境下冬化3h,过滤,获得过滤油液;b.将上述过滤后的亚麻籽油加热到20℃,在压力为1mpa下,采用孔径为400nm的切向流无机陶瓷膜分离技术进一步纯化,获得透膜油液;c.以透膜油液为流动相,色谱填料为固定相,进行色谱分离,色谱填料选用食品级啤酒硅胶,粒径为40目,洗脱体积为所装啤酒硅胶填料体积的5倍,流出的油液用容器接收;d.将上述接收油液加热到30℃,在压力为1.5mpa下,采用孔径为200nm的切向流无机陶瓷膜分离技术进一步纯化,获得透膜油液,即为所需脱苦亚麻籽油;

(2)调和油的配制

取35重量份的脱苦亚麻籽油,10重量份的深海鱼油,30重量份的芝麻油和25重量份的火麻油加入配料罐中,再按照重量计分别加入0.005%、0.03%的维生素e和天然迷迭香提取物,于常温常压下缓慢搅拌均匀,过滤后存储于储油罐中,最后罐装得低温调和油成品。

实施例5

(1)脱苦亚麻籽油的制取:

a.将亚麻籽毛油放在0℃的环境下冬化6h,过滤,获得过滤油液;b.将上述过滤后的亚麻籽油加热到20℃,在压力为0.1mpa下,采用孔径为300nm的切向流无机陶瓷膜分离技术进一步纯化,获得透膜油液;c.以透膜油液为流动相,色谱填料为固定相,进行色谱分离,色谱填料选用食品级啤酒硅胶,粒径为100目,洗脱体积为所装啤酒硅胶填料体积的10倍,流出的油液用容器接收;d.将上述接收油液加热到40℃,在压力为0.3mpa下,采用孔径为50nm的切向流无机陶瓷膜分离技术进一步纯化,获得透膜油液,即为所需脱苦亚麻籽油;

(2)调和油的配制

取59重量份的脱苦亚麻籽油,3重量份的藻油和38重量份的葡萄籽油加入配料罐中,再按照重量计分别加入0.01%和0.02%的维生素e和天然迷迭香提取物,于常温常压下缓慢搅拌均匀,过滤后存储于储油罐中,最后罐装得低温调和油成品。

实施例6

(1)脱苦亚麻籽油的制取:

a.将亚麻籽毛油放在4℃的环境下冬化8h,过滤,获得过滤油液;b.将上述过滤后的亚麻籽油加热到40℃,在压力为0.6mpa下,采用孔径为300nm的切向流无机陶瓷膜纯化,获得透膜油液;c.将步骤b获得的透膜油液以食品级活性炭为助滤剂过滤,活性炭颗粒大小为50目,透膜油液重量为活性炭重量的10倍,获得过滤油液;d.将上述获得的过滤油液加热到50℃,在压力为0.8mpa下,采用孔径为150nm的切向流无机陶瓷膜进一步纯化,获得透膜油液,即为所需脱苦亚麻籽油;

(2)调和油的配制

取45重量份的脱苦亚麻籽油,2重量份的深海鱼油,23重量份的花生油和15重量份的玉米胚芽油和15重量份的南瓜籽油加入配料罐中,再按照重量计分别加入0.005%和0.05%的维生素e和天然迷迭香提取物,于常温常压下缓慢搅拌均匀,过滤后存储于储油罐中,最后罐装得低温调和油成品。

本发明所涉及的含有脱苦亚麻籽油且ω-6和ω-3不饱和脂肪酸平衡的低温用调和油及其制备方法已经通过具体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借鉴本发明的内容适当改变原料、工艺条件等环节来实现相应的其他目的,其相关改变都没有脱离本发明的内容,所有类似的替换和改动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都被视为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