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樱额风味鳡鱼干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74658发布日期:2018-10-30 14:57阅读:110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零食小吃领域,具体涉及以樱额、鳡鱼为原料,加入具有保健功效的中药材,制得的一种樱额风味鳡鱼干。



背景技术:

樱额,又名樱额梨、稠梨子、臭李子、玛嘎,蔷薇科植物多毛稠李的果实。果实呈类球形或卵球状,直径4-8mm,表面褐色。果肉内有果核1枚,质坚硬,表面有不规则皱纹,种仁淡黄色,富油质。气微,味甜、微涩,性温,归脾经。具有健脾止泻之功效。常用于脾虚泄泻。

鳡鱼,别名鳏、魠、哆口鱼、黄颊、黄颊鱼、鳏鱼、竿鱼、杆条鱼、大口鳡、水老虎,是鲤科鱤鱼属动物鱤鱼的肉。体细长,稍侧扁,腹部圆,无腹棱。体长约80cm,最大者可达2米。头长而前端尖,吻长远超过吻宽。口大,端位,口裂末端可达眼前缘的下方。下颔前端有一坚硬的骨质突起,与上颔前缘的凹陷相吻合,上下颔均粗壮。眼小。尾鳍分叉很深。体微黄,腹部银白色;背鳍、尾鳍青灰色,颊及其他各鳍淡黄色。味甘,性温,入脾、胃经,具有健脾益胃、温中止呕的功效,主治脾胃虚弱、反胃呕吐。

豇豆,又名羊角、豆角、角豆、饭豆、腰豆、长豆、茳豆、裙带豆、浆豆,是豆科植物豇豆的种子。种子长椭圆形或圆柱形或稍肾形,长6-12毫米,黄白色、暗红色或其他颜色。味甘、咸,性平,入脾、肾经。具有健脾利湿、补肾涩精的功效,主治脾胃虚弱、泄泻、痢疾、吐逆、消渴、肾虚腰痛、遗精、白带、白浊、小便频数。

枇杷叶,别名巴叶、枇杷、蜜枇杷叶、炙枇杷叶、芦桔叶。蔷薇科枇杷属植物枇杷的叶。叶呈长椭圆形或倒卵形,长12-30cm,宽3-9cm。先端尖,基部楔形,边缘上部有疏锯齿,基部全缘。上表面灰绿色、黄棕色或红棕色,有光泽,下表面淡灰色或棕绿色,密被黄色茸毛。主脉于下表面显着突起,侧脉羽状。叶柄极短,被棕黄色茸毛。革质而脆,易折断。气微,味微苦,入肺、胃经。有清肺止咳、和胃降逆、止渴的功效,用于肺热痰嗽、阴虚劳嗽、咳血、衄血、吐血、胃热呕哕、妊娠恶阻、小儿吐乳、消渴及肺风面疮。

红果楠,别名凉药、小楠木、粉天台、老鹰茶,是樟科植物红果黄肉楠的根或叶。红果黄肉楠,灌木,高2-3m。小枝细,灰褐色。叶轮生,革质,矩圆形至矩圆状披针形,长6-10cm,宽1.5-2.7cm,两端渐尖,上面绿色稍有光泽,下面稍苍白色,有微柔毛,后渐脱落,具羽状脉,中脉上面常凹下,中、侧脉下面隆起;叶柄长5-8mm。味辛,性平,入肺经。有清热消肿、降逆止呕的功效,用于水火烫伤、脚癣、痔疮、恶心呕吐。

鱼干是指将新鲜鱼类经充分晒干而成,是以优质鲜鱼为原料,经过高温蒸煮、烘干等程序精制成的。鱼干多以青、草、鲢、鳜、鲤、鲫等淡水鱼为原料,盐腌后晒成咸淡适中的水产品。以樱额、鳡鱼为主要原料,豇豆、枇杷叶、红果楠为保健原料,生产出一种樱额风味鳡鱼干,目前还未见报道和产品上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以樱额、鳡鱼为原料,同时添加豇豆、枇杷叶、红果楠,开发出一种樱额风味鳡鱼干。填补了国内使用这类原料制作鱼干的一项空白。

一种樱额风味鳡鱼干,采用以下步骤制作:

a.樱额预处理:取新鲜成熟的樱额,清洗干净,沥干体表水,放入装有80-100目网筛的制浆机中打浆,后入喷雾干燥机干燥,再通过100-120目网筛过滤,制得樱额粉;

b.鳡鱼预处理:取新鲜或冻鲜鳡鱼,除去鱼头、鳞、皮、主骨、内脏,清洗干净,入容器中,加入适量白醋、黄酒、生姜、水,调味腌制12-15分钟,洗净;

c.中药材预处理:按一定比例取中药材豇豆、枇杷叶、红果楠,加入原料中药材重8-15倍的水,浸泡30-60分钟,再煎煮40-50分钟,除去中药渣,制得中药浆;

d.蒸制:将腌制完毕的鳡鱼入蒸房中,取中药浆适量,通过蒸汽方式通入蒸房中,蒸制2-3小时;

e.干燥:将蒸好的鳡鱼放入烘干室烘制30-45分钟,去除表面水份后,于阴凉处阴干2-3小时;

f.蒸制:将干燥的鳡鱼放入有夹层蒸锅中,在夹层中放入鳡鱼重10-15倍的中药浆,大火蒸煮至水开,后小火蒸至鳡鱼九成熟,取出,冷却备用;

g.熬油:取适量植物油、植物油重2-4%的孜然、3-5%的花椒、2-5%的樱额粉,熬制5-7分钟;

h.油炸、风干:取混合油40-60重量份,倒入锅中,加热至120-130℃,再取80-100重量份蒸好的鳡鱼放入锅中,经油炸30-40秒后取出,冷却至常温后放入风干机中风干,至鳡鱼含水量降至28-31%;

i.贮藏:将樱额风味鳡鱼干成品用食品级的包装物真空包装,经检验合格后,避光贮存于阴凉干燥处。

本发明步骤c一定比例的中药材为以下原料重量比:豇豆40-50%、枇杷叶30-40%、红果楠10-30%。

本发明的作用机理:

樱额,健脾止泻;鳡鱼,健脾益胃、温中止呕;豇豆,健脾利湿、补肾涩精;枇杷叶,清肺止咳、和胃降逆、止渴;红果楠,清热消肿、降逆止呕。利用以上五味中药相互配伍,协同生效,通过调节脾的健运,肾的封藏,肺的肃降,促进肝的升发,固达健脾益气、温中止呕的功效。

本发明以樱额、鳡鱼为原料,同时添加豇豆、枇杷叶、红果楠,制作出一种樱额风味鳡鱼干。其充分利用樱额、鳡鱼的营养价值,与中药相互配伍,协同增效,具有健脾益气、温中止呕的功效。制得的成品便于食用、营养丰富、老少皆宜,且保健功能突出,长期食用可明显改善脾胃虚弱人群的不适。其制作工艺简单,操作方便,且保健功能十足,符合市场发展需要。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较为详细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樱额风味鳡鱼干,采用以下步骤制作:

a.樱额预处理:取新鲜成熟的樱额,清洗干净,沥干体表水,放入装有100目网筛的制浆机中打浆,后入喷雾干燥机干燥,再通过120目网筛过滤,制得樱额粉;

b.鳡鱼预处理:取新鲜或冻鲜鳡鱼,除去鱼头、鳞、皮、主骨、内脏,清洗干净,入容器中,加入适量白醋、黄酒、生姜、水,调味腌制13分钟,洗净;

c.中药材预处理:按重量比例取中药材豇豆41%、枇杷叶33%、红果楠26%,加入原料中药材重11倍的水,浸泡40分钟,再煎煮45分钟,除去中药渣,制得中药浆;

d.蒸制:将腌制完毕的鳡鱼入蒸房中,取中药浆适量,通过蒸汽方式通入蒸房中,蒸制2小时;

e.干燥:将蒸好的鳡鱼放入烘干室烘制35分钟,去除表面水份后,于阴凉处阴干2小时;

f.蒸制:将干燥的鳡鱼放入有夹层蒸锅中,在夹层中放入鳡鱼重12倍的中药浆,大火蒸煮至水开,后小火蒸至鳡鱼九成熟,取出,冷却备用;

g.熬油:取适量植物油、植物油重2%的孜然、3%的花椒、3%的樱额粉,熬制5分钟;

h.油炸、风干:取混合油50kg,倒入锅中,加热至122℃,再取100kg蒸好的鳡鱼放入锅中,经油炸35秒后取出,冷却至常温后放入风干机中风干,至鳡鱼含水量降至28%;

i.贮藏:将樱额风味鳡鱼干成品用食品级的包装物真空包装,经检验合格后,避光贮存于阴凉干燥处。

本发明实施例1经13位脾胃虚弱的人群,连续食用10天,每日50克,症状明显缓解人数为8人,有效率为61.54%;连续食用20天,每日50克以上,症状明显缓解人数为9人,有效率为69.23%。

实施例2,一种樱额风味鳡鱼干,采用以下步骤制作:

a.樱额预处理:取新鲜成熟的樱额,清洗干净,沥干体表水,放入装有80目网筛的制浆机中打浆,后入喷雾干燥机干燥,再通过100目网筛过滤,制得樱额粉;

b.鳡鱼预处理:取新鲜或冻鲜鳡鱼,除去鱼头、鳞、皮、主骨、内脏,清洗干净,入容器中,加入适量白醋、黄酒、生姜、水,调味腌制14分钟,洗净;

c.中药材预处理:按重量比例取中药材豇豆13%、枇杷叶26%、红果楠19%、枸橘叶24%、师实18%,加入原料中药材重13倍的水,浸泡40分钟,再煎煮42分钟,除去中药渣,制得中药浆;

d.蒸制:将腌制完毕的鳡鱼入蒸房中,取中药浆适量,通过蒸汽方式通入蒸房中,蒸制3小时;

e.干燥:将蒸好的鳡鱼放入烘干室烘制35分钟,去除表面水份后,于阴凉处阴干3小时;

f.蒸制:将干燥的鳡鱼放入有夹层蒸锅中,在夹层中放入鳡鱼重13倍的中药浆,大火蒸煮至水开,后小火蒸至鳡鱼九成熟,取出,冷却备用;

g.熬油:取适量植物油、植物油重3%的孜然、4%的花椒、3%的樱额粉,熬制6分钟;

h.油炸、风干:取混合油60kg,倒入锅中,加热至125℃,再取120kg蒸好的鳡鱼放入锅中,经油炸40秒后取出,冷却至常温后放入风干机中风干,至鳡鱼含水量降至30%;

i.贮藏:将樱额风味鳡鱼干成品用食品级的包装物真空包装,经检验合格后,避光贮存于阴凉干燥处。

枸橘叶,又名铁篱寨、臭橘、枸橘李、枳、臭杞、臭橘叶,是芸香科植物枸橘的叶片。叶多为三出复叶,小叶片卷曲,完整者展平后呈椭圆形至倒卵形,长1.5-5cm,宽1-3cm,先瑞圆或微凹,基部楔形,稍不对称,边缘有波形锯齿,上面暗黄绿色,主脉被疏短柔毛,下面发黄绿色,对光透视有多数透明腺点;总叶柄长0.5-3cm,具翼,宽3-5mm。微革质而脆。有特异香气,味辛辣、微苦。具有理气止呕、消肿散结的功效,主治噎膈、反胃、呕吐、梅核气、疝气。

师实,又名自然谷、禹余粮、师草实、海米、砂贡子,为莎草科植物砂钻苔草的果实。砂钻苔草,多年生草本。根茎粗壮,森质,匍匐或垂直和下。秆粗壮,高10-20cm,直径2-3mm,钝三角形,坚硬,基部有黑褐色残留叶鞘。苞片短叶状革质;叶片长线形,革质,黄绿色,长10-15cm,宽约5mm,中肋在叶背突起,边缘有微锯齿,基部有长鞘。果囊卵状披针形,长约1cm,平凸状,皮革质,栗色,具多脉,边缘有狭翅,先端渐尖成喙,喙先端具2小齿。小坚果倒卵状柱形,长5-6mm,花柱基部盘状,柱头3。味甘,性平,归脾、胃经。有健脾益气、降逆止呕之功效,常用于脾胃虚弱、呕吐呃逆。

本发明实施例2的作用机理:

樱额,健脾止泻;鳡鱼,健脾益胃、温中止呕;豇豆,健脾利湿、补肾涩精;枇杷叶,清肺止咳、和胃降逆、止渴;红果楠,清热消肿、降逆止呕;枸橘叶,理气止呕、消肿散结;师实,健脾益气、降逆止呕。利用以上七味中药相互配伍,协同生效,通过调节脾的健运,肾的封藏,肺的肃降,促进肝的升发,固达健脾益气、温中止呕的功效。

本发明实施例2经21位脾胃虚弱的人群,连续食用10天,每日50克,症状明显缓解人数为14人,有效率为66.67%;连续食用20天,每日50克以上,症状明显缓解人数为15人,有效率为71.43%。

实施例3,一种樱额风味鳡鱼干,采用以下步骤制作:

a.樱额预处理:取新鲜成熟的樱额,清洗干净,沥干体表水,放入装有80目网筛的制浆机中打浆,后入喷雾干燥机干燥,再通过120目网筛过滤,制得樱额粉;

b.鳡鱼预处理:取新鲜或冻鲜鳡鱼,除去鱼头、鳞、皮、主骨、内脏,清洗干净,入容器中,加入适量白醋、黄酒、生姜、水,调味腌制15分钟,洗净;

c.中药材预处理:按重量比例取中药材豇豆17%、枇杷叶8%、红果楠11%、枸橘叶24%、师实12%、莳萝子10%、扁豆衣18%,加入原料中药材重14倍的水,浸泡55分钟,再煎煮50分钟,除去中药渣,制得中药浆;

d.蒸制:将腌制完毕的鳡鱼入蒸房中,取中药浆适量,通过蒸汽方式通入蒸房中,蒸制3小时;

e.干燥:将蒸好的鳡鱼放入烘干室烘制40分钟,去除表面水份后,于阴凉处阴干3小时;

f.蒸制:将干燥的鳡鱼放入有夹层蒸锅中,在夹层中放入鳡鱼重15倍的中药浆,大火蒸煮至水开,后小火蒸至鳡鱼九成熟,取出,冷却备用;

g.熬油:取适量植物油、植物油重4%的孜然、4%的花椒、5%的樱额粉,熬制7分钟;

h.油炸、风干:取混合油90kg,倒入锅中,加热至130℃,再取150kg蒸好的鳡鱼放入锅中,经油炸35秒后取出,冷却至常温后放入风干机中风干,至鳡鱼含水量降至31%;

i.贮藏:将樱额风味鳡鱼干成品用食品级的包装物真空包装,经检验合格后,避光贮存于阴凉干燥处。

莳萝子,又名时美中、慈谋勒、莳萝椒、小茴香、瘪谷茴香、土茴香,是伞形科植物莳萝的果实。分生果卵状椭圆形,长3-5毫米,宽2-2.5毫米,成熟时褐色,背部扁压状,背棱细但明显突起,侧棱狭翅状,灰白色;每棱槽内油管1,合生面油管2;胚乳腹面平直。气微香,味辛,麻舌。味辛,性温,归脾、胃、肝、肾经,具有温脾开胃、散寒暖肝、理气止痛的功效,用于腹中冷痛、胁肋胀满、呃逆食少、寒疝。

扁豆衣,别名扁豆皮,为豆科扁豆属植物扁豆的种皮。呈囊壳状、凹陷或卷缩成不规则瓢片状,长约1cm,厚不超过1mm,表面光滑,乳白色或淡黄白色,有的可见种阜,完整的种阜半月形,类白色。质硬韧,体轻。气微,味甘淡,性微温,归脾、胃经。具有健脾、化湿之功效。常用于痢疾、腹泻、脚气浮肿。

本发明实施例3的作用机理:

樱额,健脾止泻;鳡鱼,健脾益胃、温中止呕;豇豆,健脾利湿、补肾涩精;枇杷叶,清肺止咳、和胃降逆、止渴;红果楠,清热消肿、降逆止呕;枸橘叶,理气止呕、消肿散结;师实,健脾益气、降逆止呕;莳萝子,温脾开胃、散寒暖肝、理气止痛;扁豆衣,健脾、化湿。利用以上九味中药相互配伍,协同生效,通过调节脾的健运,肾的封藏,肺的肃降,促进肝的升发,固达健脾益气、温中止呕的功效。

本发明实施例3经28位脾胃虚弱的人群,连续食用10天,每日50克,症状明显缓解人数为20人,有效率为71.43%;连续食用20天,每日50克以上,症状明显缓解人数为21人,有效率为75%。

以上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本发明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