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张杂谷谷草在降低牛奶体细胞数方面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86806发布日期:2018-09-21 19:54阅读:47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畜牧养殖技术领域,主要涉及发酵张杂谷谷草在降低牛奶体细胞数方面的应用。



背景技术:

杂交谷“张杂谷”是由张家口市农科院赵治海研究员等科研人员自主培育的,具有高产、节水、耐干旱、耐贫瘠等特点的粮食作物。目前,张杂谷已在国内的河北、山西、内蒙古、北京、天津、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南、山东、宁夏、甘肃、新疆、内蒙古等多个省(市区)成功推广种植。

长期以来,我国规模化奶牛场在粗饲料选择上存在严重的误区,认为只有像苜蓿草、燕麦草这样的进口优质粗饲料才能获得理想的生产性能,进而忽略了我国丰富的非常规饲料的开发利用。实际上,一些低质的谷草或秸秆作物经过妥善的加工处理后,可以成为后备牛、干奶牛及泌乳中后期奶牛良好的饲料来源。随着近年来奶牛养殖行业“节本增效”理念的推广,发现并利用养殖场周边的粗饲料,经过合理调配添加到日粮中,达到提高生产性能,改善牛奶品质的效果,对于提高我国当前奶牛精细化饲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牛奶体细胞数是指每毫升牛奶中体细胞总数,主要是由上皮细胞和白细胞组成,上皮细胞在乳腺分泌物中所占的比例很小,约占总细胞的7%;白细胞包括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和多形核嗜中性细胞,占体细胞总数的90%。在乳房有炎症时,机体调动白细胞同各种致病菌作斗争的复杂防卫反应,造成体细胞升高。牛奶中体细胞数越少,说明牛奶质量越安全、卫生。

体细胞数也是反映奶牛乳房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体细胞数在20万个/ml基础上,每增加10万,产奶量将减少2.5%,乳房炎防治工作搞得好的牛场,一般要求体细胞数控制在20万个/ml以内。目前,在生产中,尚无极其有效的降低牛奶中体细胞数的方法,只能通过采取综合技术措施,如加强管理、增强清洁工作等,在保证奶牛健康的情况下,降低牛奶中的体细胞数。

在前期申请专利中(201510289083.5),提到利用特定菌种发酵处理张杂谷谷草技术,本专利应用该种发酵处理技术处理全株张杂谷谷草后,饲喂中低产奶牛,检测奶牛生产性能及牛奶的品质,结果发现,日粮中添加一定比例的发酵张杂谷谷草可显著降低牛奶中体细胞数量(P<0.05)。



技术实现要素: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公开了发酵张杂谷谷草在降低牛奶体细胞数量方面的应用。试验结果显示,发酵张杂谷谷草分别替代奶牛日粮中的50%羊草、30%苜蓿及20%玉米,对牛奶体细胞数均有显著降低的作用(P<0.05)。

本发明更加详细的描述如下:

试验:发酵张杂谷谷草对牛奶生产性能及牛奶品质的影响

(1)试验目的

本试验旨在研究发酵张杂谷谷草替代奶牛日粮中50%羊草、30%苜蓿或20%玉米的饲喂效果,为生产实践提供基础数据,分析发酵张杂谷谷草对奶牛生产性能及牛奶中体细胞数的影响,明确发酵张杂谷谷草在奶牛生产中的使用价值,为生产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2)试验动物及方法

试验选择河北省衡水市武强县奶牛场进行,试验选择60头产奶量在25千克以上,泌乳日龄在100-200日龄的奶牛,按照产奶量、泌乳月、胎次相近的原则,随机分为4组,每组15头奶牛。试验期为60天。试验日粮及分组详见表1。

1)试验设备:烘箱、粗蛋白测定仪(FOSS提供)、中酸洗测定仪(ANKOM提供)、-20℃冰柜、离心机、奶样采集管、气相色谱(Agilent 7890)、乳成分测定仪,等。

2)试验配方

表1 试验日粮组成及营养成分

注:上表常规营养成分为干物质基础

3)样品采集及处理

每天06:30及18:00机器挤奶两次,记录产奶量。每半个月采集一次奶样,共采集5次,奶样采集按4:3:3原则,样品中滴加重铬酸钾并4℃保存,1-2天内送检DHI,测定乳脂、乳蛋白,乳糖,非脂固形物等含量。领取-20℃奶样利用牛奶尿素氮(MUN)试剂盒测定牛奶中尿素氮含量。运用体细胞计数器测定各组中牛奶体细胞数。

(3)试验结果

表2中显示,各组乳蛋白均高于3%,尿素氮含量在10.88 - 11.88mg/100mL之间,说明四组日粮能量和蛋白质均平衡,能够满足奶牛营养代谢需求。发酵张杂谷谷草替代50%羊草组、替代30%苜蓿组及替代20%玉米组与对照组相比,奶牛的产奶量、乳蛋白、乳脂率、乳糖、总固形物和尿素氮差异均不显著(P>0.05),说明张杂谷谷草的替代奶牛日粮中50%羊草、30%苜蓿及20%玉米对奶牛产奶性能无显著影响。但从数值上看,各发酵张杂谷谷草替代组奶牛的产奶量(替代羊草组22.24kg/d、替代苜蓿组23.09kg/d、替代玉米组22.43kg/d)均略高于对照组奶牛产奶量(21.40kg/d)。

普通日粮组(对照组)奶牛体细胞数为245.66×1000个/ml,显著高于各发酵张杂谷谷草替代组中牛奶体细胞数,其中,发酵张杂谷谷草替代50%羊草组中体细胞数为176.61×1000个/ml、发酵张杂谷谷草替代30%苜蓿组中体细胞数为176.69×1000个/ml、发酵张杂谷谷草替代20%玉米组中体细胞数为110.51×1000个/ml(P<0.05)。说明发酵张杂谷谷草对降低牛奶中体细胞数有显著效果。

表2发酵处理张杂谷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注:同行数据肩标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

附图说明

图1发酵张杂谷谷草替代日粮中羊草、苜蓿、玉米对体细胞数的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方案叙述本发明。除非特别说明,本发明中所用的技术手段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方法。另外,实施方案应理解为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的实质和范围仅由权利要求书所限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背离本发明实质和范围的前提下,对这些实施方案中的物料成分和用量进行的各种改变或改动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发酵后张杂谷谷草有市售,也可以按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获得。

实施例1:

发酵张杂谷谷草的制备方法:将全株张杂谷谷草切短成5-8cm的短段,将复合菌种(含布氏乳杆菌、黑曲霉菌、产朊假丝酵母菌、里氏木酶菌,等)制成的发酵剂于 25-35℃的生长因子营养液中活化0.5-1.5 小时,选择活化后两小时活菌数达到20亿/毫升的细菌液,喷洒到张杂谷谷草上,在环境温度20-35℃、湿度40-60%,厌氧发酵7天。

试验选取体格健壮,胎次、体重、产犊时间相近的奶牛 30 头,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由专职饲养员饲喂。饲养方式、管理模式及环境条件一致。试验组每日饲喂发酵谷草颗粒混合饲料,对照组饲喂精补料 + 羊草,每头牛每日饲喂量相同,其它秸秆类粗饲料相同,自由采食。预饲时间 7 天,试验时间 60 天,试验旨在研究发酵谷草颗粒混合饲料对产奶乳牛日产奶量及牛奶中的乳脂率、蛋白质率、干物质等泌乳性能参数的影响。

其中的复合菌种来源:布氏乳杆菌 7%、黑曲霉菌 18%、里氏木酶菌 15%、特异青霉菌 10%、地衣芽孢杆菌20%、产朊假丝酵母 15%、粪肠球菌 15%。(或参考专利申请号 201510289083.5方法获得);

表3发酵张杂谷谷草对奶牛生产性能影响

从表3的对比喂养结果可知,试验组平均日产奶量比对照组提高 8.62%,差异显著 (0.01<P<0.05) ;乳脂率、乳蛋白比率和干物质等参数有不同程度提高。试验正值夏季高温高湿期间,对照组产奶下降了 3.75%,而试验组上升了 4.87%,证明发酵谷草颗粒混合饲料能提高产奶量和奶质,并对奶牛的应激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不仅降解了其抗营养因子,而且发酵过程中产生了丰富的代谢产物,有利于在饲喂动物时提高消化系统的营养吸收转化功能,提高奶牛生产性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