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集γ-氨基丁酸的青稞发芽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39548发布日期:2018-11-07 08:16阅读:31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农产品深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富集γ-氨基丁酸的青稞发芽工艺。

背景技术

γ-氨基丁酸(gammaaminobutyricacid,简称gaba)是一种天然存在的非蛋白质氨基酸,广泛分布于动植物体内。植物如豆属、参属、中草药等的种子、根茎和组织液中都含有gaba。γ-氨基丁酸属强神经抑制性氨基酸,具有镇静、催眠、抗惊厥、降血压的生理作用。

青稞是我国藏区的第一大农作物,是藏族同胞的主要口粮。然而,青稞受到科研人员及广大消费者的关注和青睐,更多源于其具有突出的保健价值。青稞富含γ-氨基丁酸、黄酮类等多种保健功能组分。由于γ-氨基丁酸对人们的健康起重要的积极作用,因此提高动植物体内的γ-氨基丁酸含量特别重要。发芽可改变谷物的结构,已经作为一种传统的加工手段在食品领域运用。在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低氧浸泡,胁迫发芽的手段制得富集γ-氨基丁酸的大麦芽。但是大麦芽在何种情况下能使γ-氨基丁酸的含量达到最佳,却是都没有提及。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富集γ-氨基丁酸的青稞发芽工艺方法,通过该方法,能够使γ-氨基丁酸的含量提高到原来的7倍,且该方法步骤简单,易操作。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富集γ-氨基丁酸的青稞发芽工艺,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一、对青稞种子杀菌:精选饱满、无破损的青稞种子,用60~80%乙醇浸泡处理4~6min,然后用蒸馏水清洗干净;

步骤二、浸泡发芽:将清洗干净后的青稞种子在室温条件下浸泡5~8h,捞出后将其均匀铺在一培养篮中,置于温度维持在35~37℃的发芽设备中进行发芽培养;

步骤三、获取根芽长度为7~8mm的青稞种子,使γ-氨基丁酸的含量达到最大。

优选的是,所述的富集γ-氨基丁酸的青稞发芽工艺,所述步骤二中,在进行发芽培养过程中,每隔6h将青稞种子用温水清洗一次。

优选的是,所述的富集γ-氨基丁酸的青稞发芽工艺,所述步骤三之后还包括:将根芽长度7~8mm的青稞种子放在50~58℃的鼓风干燥箱内干燥至恒重。

优选的是,所述的富集γ-氨基丁酸的青稞发芽工艺,精选的青稞种子的品种为藏青320。

优选的是,所述的富集γ-氨基丁酸的青稞发芽工艺,所述步骤二中使用的培养篮设置有多层,每层均设置一培养青稞种子的培养装置,所述培养装置包括一用以放置青稞种子的丝网,设置在所述丝网四个角上支撑该丝网的四个支撑杆,以及设置在所述丝网下方的板体,放置在所述丝网上的青稞种子距离所述板体的距离l为7~8mm。

优选的是,所述的富集γ-氨基丁酸的青稞发芽工艺,所述培养篮的每层均设置一红外传感器,所述红外传感器发出的红外线的水平高度与该层板体的上表面高度相等,用来检测青稞种子的根芽是否触及该层板体,每层的红外传感器均与一微型plc控制器相连接,并把测得的数据传给所述微型plc控制器,所述微型plc控制器与一报警器相连。

优选的是,所述的富集γ-氨基丁酸的青稞发芽工艺,所述培养篮每层丝网的丝网孔径小于青稞种子的直径。

优选的是,所述的富集γ-氨基丁酸的青稞发芽工艺,所述培养篮每层丝网均以可移动的方式设置,具体设置方式为:每个所述支撑杆的底端均设置一滚轮,便于移动。

优选的是,所述的富集γ-氨基丁酸的青稞发芽工艺,每个所述支撑杆均包括一螺杆和套装在所述螺杆上的螺母,旋转所述螺母调整该支撑杆的高度。

优选的是,所述的富集γ-氨基丁酸的青稞发芽工艺,所述培养篮设置有3~5层。

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实验研究,青稞发芽后,γ-氨基丁酸的含量会显著增加。但是,根芽长度不同,γ-氨基丁酸的含量也不同,随着根芽长度的增加,γ-氨基丁酸的含量也会增加,当根芽长度为7~8mm时达到顶峰,根芽长度超过7~8mm后,γ-氨基丁酸的含量就会下降,获取根芽长度为7~8mm的青稞种子,能够使γ-氨基丁酸的含量达到最大。本发明培养篮的结构,培养篮设置有多层,每层均设置一培养青稞种子的培养装置,所述培养装置包括一用以放置青稞种子的丝网,设置在所述丝网四个角上支撑该丝网的四个支撑杆,以及设置在所述丝网下方的板体,放置在所述丝网上的青稞种子距离所述板体的距离l为7~8mm,当青稞种子的根芽长度超过或者为7~8mm时,就会触及到板体,能够方便地获取根芽长度为一预定范围内的青稞种子,结构简单,便于操作。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富集γ-氨基丁酸的青稞发芽工艺流程示意图;

图2为实验过程针对根芽长度不同测得的γ-氨基丁酸的含量的变化曲线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培养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培养篮中支撑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培养篮的俯视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图1~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富集γ-氨基丁酸的青稞发芽工艺,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一、对青稞种子杀菌:精选饱满、无破损的青稞种子,用60~80%乙醇浸泡处理4~6min,然后用蒸馏水清洗干净。

其中,本发明实施例精选的青稞种子的品种为藏青320。精选青稞种子时选择成熟饱满,完全没有破损的种子,使用乙醇杀菌后,用蒸馏水可以清洗多次保证青稞种子清洗干净。

步骤二、浸泡发芽:将清洗干净后的青稞种子在室温条件下浸泡5~8h,捞出后将其均匀铺在一培养篮中,置于温度维持在35~37℃的发芽设备中进行发芽培养。

浸泡种子时,使用温水浸泡,浸泡后将其均匀地铺在经过消毒的、底部有小孔的培养篮中。在进行发芽培养过程中,每隔6h将青稞种子用温水清洗一次。

步骤三、获取根芽长度为7~8mm的青稞种子,使γ-氨基丁酸的含量达到最大。

步骤四、将根芽长度7~8mm的青稞种子放在50~58℃的鼓风干燥箱内干燥至恒重。

通过实验研究,青稞发芽后,γ-氨基丁酸的含量会显著增加。但是,根芽长度不同,γ-氨基丁酸的含量也不同,随着根芽长度的增加,γ-氨基丁酸的含量也会增加,当根芽长度为7~8mm时达到顶峰,根芽长度超过7~8mm后,γ-氨基丁酸的含量就会下降,获取根芽长度为7~8mm的青稞种子,能够使γ-氨基丁酸的含量达到最大。

具体的实验过程如下,青稞发芽较快,一般在96h内完成,且发芽速度不均,故以青稞发芽(根芽)长度为变量。分别对不同根芽长度(1-2mm,4-5mm,7-8mm,11-12mm,14-15mm,17-18mm,21-22mm,25mm以上)的青稞取样(取整个青稞),并将样品放在55℃鼓风干燥箱内干燥至恒重,冷却,用粉碎机粉碎成粉末,过60目筛,保存备用。

γ-氨基丁酸的测定:γ-氨基丁酸的含量采用uplc法测定,以γ-氨基丁酸标准品为对照。样品衍生:将1ml样品提取液,0.6mlph值=8的硼酸缓冲液和1ml0.3%的甲醇hn溶液混合,在80℃条件下加热10min,迅速冷却至室温。色谱条件:进样量1μl、柱温35℃、流速0.3ml·min-1、检测波长330nm;流动相a:0.1%甲酸水,流动相b:乙腈。梯度洗脱条件:0~4min20%b,4min40%b,5~6min100%b,6~10min20%b。

从附图2中,我们可以清晰地得到随着根芽长度的变化,γ-氨基丁酸含量的变化,当根芽长度为7~8mm时达到顶峰,也就是说γ-氨基丁酸含量达到最大。

在其中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3和图5所示,所述的富集γ-氨基丁酸的青稞发芽工艺,所述步骤二中使用的培养篮1设置有多层,每层均设置一培养青稞种子的培养装置,所述培养装置包括一用以放置青稞种子的丝网2,设置在所述丝网2四个角上支撑该丝网的四个支撑杆3,以及设置在所述丝网下方的板体4,放置在所述丝网上的青稞种子距离所述板体的距离l为7~8mm。当青稞种子的根芽长度超过或者为7~8mm时,就会触及到板体,支撑杆和板体的设置能够方便地获取根芽长度为一预定范围内的青稞种子,结构简单,便于操作。由于青稞种子每颗种子发芽的速度不一样,肯定有快有慢,可以先把根芽长度达到要求的取出,剩下的继续培养。把青稞种子摊铺在丝网上后,也可以盖上纱布,使发芽效果更好。关于丝网的材质可以选择合成纤维。

在其中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富集γ-氨基丁酸的青稞发芽工艺,所述培养篮1的每层均设置一红外传感器7,所述红外传感器7发出的红外线的水平高度与该层板体的上表面高度相等,用来检测青稞种子的根芽是否触及该层板体,每层的红外传感器均与一微型plc控制器6相连接,并把测得的数据传给所述微型plc控制器,所述微型plc控制器与一报警器(图中未画出)相连。红外传感器和微型plc控制器可以固定在培养篮上,当报警器响起时,就确定青稞种子的根芽触及到板体,肯定有一部分种子的根芽已经达到要求。微型plc控制可以采用mchc11f1cfne48位hc11微控制器plc68,也可以采用其它型号的微型控制器,只要能完成本实施例的功能即可。

在其中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富集γ-氨基丁酸的青稞发芽工艺,所述培养篮每层丝网的丝网孔径小于青稞种子的直径。丝网的孔径需保证小于青稞种子的短直径,保证丝网上的青稞种子不能从丝网孔中掉下去,同时,也便于将发芽的青稞种子从丝网中取出。

在其中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富集γ-氨基丁酸的青稞发芽工艺,所述培养篮每层丝网均以可移动的方式设置,具体设置方式为:每个所述支撑杆的底端均设置一滚轮5,便于移动。丝网以可移动的方式设置,便于将丝网从培养篮中取出,进一步也便于对丝网上的青稞种子进行冲洗。

在其中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所述的富集γ-氨基丁酸的青稞发芽工艺,每个所述支撑杆均包括一螺杆9和套装在所述螺杆上的螺母8,旋转所述螺母调整该支撑杆的高度。

具体实施时,青稞种子均匀摊铺至丝网后,可以旋转螺母调整支撑杆的高度,从而调节青稞种子距离板体的距离,提高了准确率。

在其中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富集γ-氨基丁酸的青稞发芽工艺,所述培养篮设置有3~5层。培养篮的个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设置,本发明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培养篮优选为3层。

下面给出具体的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1

步骤一、对青稞种子杀菌:精选饱满、无破损的青稞种子,用60%乙醇浸泡处理6min,然后用蒸馏水清洗干净。

步骤二、浸泡发芽:将清洗干净后的青稞种子在室温条件下浸泡5h,捞出后将其均匀铺在一培养篮中,置于温度维持在36℃的发芽设备中进行发芽培养。

浸泡种子时,使用温水浸泡,浸泡后将其均匀地铺在经过消毒的、底部有小孔的培养篮中。在进行发芽培养过程中,每隔6h将青稞种子用温水清洗一次。

步骤三、获取根芽长度为7~8mm的青稞种子,使γ-氨基丁酸的含量达到最大。

步骤四、将根芽长度7~8mm的青稞种子放在50℃的鼓风干燥箱内干燥至恒重。

实施例2

步骤一、对青稞种子杀菌:精选饱满、无破损的青稞种子,用70%乙醇浸泡处理5min,然后用蒸馏水清洗干净。

步骤二、浸泡发芽:将清洗干净后的青稞种子在室温条件下浸泡5h,捞出后将其均匀铺在一培养篮中,置于温度维持在37℃的发芽设备中进行发芽培养。

浸泡种子时,使用温水浸泡,浸泡后将其均匀地铺在经过消毒的、底部有小孔的培养篮中。在进行发芽培养过程中,每隔6h将青稞种子用温水清洗一次。

步骤三、获取根芽长度为7~8mm的青稞种子,使γ-氨基丁酸的含量达到最大。

步骤四、将根芽长度7~8mm的青稞种子放在55℃的鼓风干燥箱内干燥至恒重。

实施例3

步骤一、对青稞种子杀菌:精选饱满、无破损的青稞种子,用80%乙醇浸泡处理4min,然后用蒸馏水清洗干净。

步骤二、浸泡发芽:将清洗干净后的青稞种子在室温条件下浸泡8h,捞出后将其均匀铺在一培养篮中,置于温度维持在35℃的发芽设备中进行发芽培养。

浸泡种子时,使用温水浸泡,浸泡后将其均匀地铺在经过消毒的、底部有小孔的培养篮中。在进行发芽培养过程中,每隔6h将青稞种子用温水清洗一次。发芽设备为恒温自动发芽机。

步骤三、获取根芽长度为7~8mm的青稞种子,使γ-氨基丁酸的含量达到最大。

步骤四、将根芽长度7~8mm的青稞种子放在58℃的鼓风干燥箱内干燥至恒重

如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富集γ-氨基丁酸的青稞发芽工艺方法,通过该方法,能够使γ-氨基丁酸的含量提高到原来的7倍,且该方法步骤简单,易操作。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