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疗山药茯苓馒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44312发布日期:2018-12-05 15:51阅读:609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特备涉及一种山药茯苓食疗馒头。



背景技术:

平衡膳食模式就是最大程度保障人体营养和健康的基础,谷薯类位于最底层,也是需要量最多的一类食物,每人每天应摄入250~400g,所以谷类为主是平衡膳食的基础,一日三餐都要摄入充足的谷类食物。在家吃饭每餐都应该有米饭、馒头、面条等主食类食物,各餐主食可选不同种类的谷类食材。采用各种烹调加工方法将谷物制作成不同口味、风味的主食,可丰富谷类食物的选择,易于实现谷类为主的膳食模式。

馒头在膳食结构中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作为谷类食物的一种,馒头等面食是人体最经济、最重要的能量来源。但现在的馒头制作多使用精白米面,长期摄入,容易造成营养不均衡。适当添加药食两用的中药,既能充饥达到均衡营养的目的又可根据人体体质与疾病特点,辨病施膳、辨证施膳,预防疾病,起到强身健体的功效。

营养研究证明全谷物、薯类和杂豆的血糖生成指数远低于精制米面,可以降低糖尿病、肥胖、心血管疾病和结肠癌的发生风险。更重要的是馒头作为主食,可以长期摄入,有利于从膳食结构方面对相关的疾病防治起到干预作用。据历史记载,馒头起源于汉朝,其名初见于三国时代为诸葛亮首创,并且最早也是用于治疗疾病,至今还流传着“馒头可避瘟邪”的美丽传奇故事;宋代御医用馒头治疗宋宁宗皇帝淋病,著名的大诗人陆游还以诗称赞;许多文史都记载着馒头用于防治疾病的历史文化。药膳馒头具有双重身份,既是食品,又是药品,馒头的存在既包含着百姓饮食文化渊源,也蕴藏着中医的思想内涵。

《本草求真》中指出山药:“入滋阴药中宜生用,入补脾肺药宜炒黄用。”“本属食物,气虽温而却平,为补脾肺之阴。是以能润皮毛,长肌肉,味甘兼咸,又能益肾强阴。”中医认为茯苓性味甘淡平,入心、肺、脾经。具有渗湿利水,健脾和胃,宁心安神的功效。因此,中国传统医药知识与烹调技术相结合,选择山药和茯苓均益气健脾利湿之首选药味,可将其作为食疗馒头的中药成分,其性味甘平,不温不燥,口感适宜,富含丰富的维生素、微量元素和氨基酸等人体必需成份,可长期坚持食用,尤其适合于脾胃虚弱、素体羸瘦、体力不支、食欲不振之老年人群或儿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能够结合益气健脾的中医药理论,立足以调理亚健康、提升精力、益气健脾且口感好、营养丰富的山药茯苓食疗馒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山药茯苓食疗馒头,其原料中包含有茯苓和山药。

进一步限定,所述茯苓的含量为1~20%,山药的含量为1~20%。

进一步限定,还包括紫薯粉,紫薯粉的用量不超过5%。

进一步限定,所述紫薯粉的用量是总质量的2%。

本发明的山药茯苓食疗馒头将山药和茯苓与馒头粉配伍,可以增强身体免疫力、改善微循环、增强造血功能,还可以调理亚健康、提升精力、健脾和胃等作用,而且山药和茯苓性味甘平、不温不燥、口感适宜,富含丰富的维生素、微量元素和氨基酸等人体必需成份,添加在馒头中成为食疗馒头,可长期坚持食用,尤其适合于脾胃虚弱、素体羸瘦、体力不支、食欲不振之老年人群或儿童。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限下述的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山药茯苓食疗馒头的配方:馒头粉85g,茯苓粉5g,山药10g。

制备方法为:原料粉按照配方量混匀,在和面机中加入50g水、8g酵母粉和面4min,压片机上压片10次,放置2min成型后在醒发箱醒发35min,温度40℃,湿度65%,醒发后上锅蒸制20min,得到山药茯苓食疗馒头。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山药茯苓食疗馒头的配方:馒头粉92g,茯苓粉1g,山药5g紫薯粉2g。

制备方法为:原料粉按照配方量混匀,在和面机中加入适量水、酵母粉和面4min,压片机上压片10次,放置2min成型后在醒发箱醒发35min,温度40℃,湿度65%,醒发后上锅蒸制20min,得到山药茯苓食疗馒头。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山药茯苓食疗馒头的配方:馒头粉77g,茯苓粉20g,山药1g紫薯粉2g。

实施例4

本实施例的山药茯苓食疗馒头的配方:馒头粉74g,茯苓粉5g,山药20g紫薯粉1g。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山药茯苓食疗馒头,其包含有茯苓和山药,通过在馒头中增加茯苓和山药,其可以增强身体免疫力、改善微循环、增强造血功能,还可以调理亚健康、提升精力、健脾和胃等作用,尤其适合于脾胃虚弱、素体羸瘦、体力不支、食欲不振之老年人群或儿童。

技术研发人员:辛宝;钱文文;李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陕西中医药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8.06.27
技术公布日:2018.12.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