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蛋白昆虫饲养料及生态养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588844发布日期:2019-01-14 18:55阅读:276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养殖业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新型蛋白昆虫饲养料及生态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世界上的昆虫约有100多万种,有3650余种可以食用。昆虫的蛋白质含量比牛肉、猪肉、鸡、鱼都要高,而且蛋白质中富含人体所需要的各种氨基酸,尤其是不能自行合成的赖氨酸、苏氨酸、蛋氨酸等。此外,虫体中还含有少量脂肪、糖类、多种维生素及矿物质等。还可以从昆虫表皮中提取几丁质,从血液中提取抗菌肽等。

据专家们预测,到21世纪,昆虫将成为仅次于微生物和细胞生物的第三大类蛋白质来源,因为昆虫种类多,数量大,分布广,繁殖快,高蛋白质、低脂肪、低胆固醇,营养结构合理,肉质纤维少,又易于吸收,优点突出,并优于植物蛋白质。因此,蛋白昆虫的养殖具有广阔的前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蛋白昆虫饲养料。

本发明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同时生产蝗虫和蚯蚓的生态养殖方法。

本发明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含有杂交牧草的新型蛋白昆虫饲养料,所述杂交牧草是以皇竹草为母本、狼尾草为父本的杂交后代,再与甜高粱进行远缘属间杂交,培育获得所得。

具体地,所述杂交牧草的培育方法为:

s1.以皇竹草(pennisetumsineseroxb)为母本、狼尾草(pennisetumalopecuroides(l.)spreng.)为父本进行杂交,得到杂交后代,记为杂交皇竹草;

s2.利用梯田高低差距,低距种植一行杂交皇竹草,高距种植一行甜高粱的种植方式,种植杂交皇竹草和甜高粱;

s3.根据两个品种开花时间不同调节开花时间,让杂交皇竹草与甜高粱同时开花,在田梗上养殖若干箱蜜蜂,通过蜜蜂及自然授粉杂交;

s4.等杂交皇竹草花期过后得到第一代杂交牧草种子,选择颗粒饱满的第一代杂交牧草种子;

s5.再用第一代杂交牧草种子播种种植,得到第一代杂交牧草;

s6.再在第一代杂交牧草的高低梯田行间种植甜高粱,调节开花时间让第一代杂交牧草和甜高粱同时开花,利用蜜蜂及自然授粉进行杂交;

s7.等第一代杂交牧草花期过后,得到第二代杂交牧草种子;选择颗粒饱满的种子,即完成杂交牧草的育种。

其中优选地,步骤s2中,所述低距种植即每株杂交皇竹草的间距5-15cm。

优选地,所述高距种植即每株甜高粱的间距15-30cm。

优选地,所述杂交皇竹草和甜高粱的行距为15-40cm。

一种同时生产蝗虫和蚯蚓的生态养殖方法,是利用上述饲养料饲喂蝗虫;蝗虫粪便经过灭菌,蝗虫吃剩余的草梗粉碎,两者混合后用于饲喂蚯蚓,养殖完成后,筛得蚯蚓,剩余的基质为蚯蚓粪中性肥;中性肥用于种植所述杂交牧草。

其中,优选地,蝗虫的养殖周期为40~50天。

优选地,蝗虫的饲喂方法为:将发芽2~3天的杂交牧草鲜嫩幼草榨汁,所得草汁加入麦麸后,用水调至湿度70~85%,饲养刚孵化蝗虫3~4天;然后继续用发芽2~3天的杂交牧草鲜嫩幼草饲养5~6天;接着全程使用杂交牧草饲喂。

优选地,草汁与麦麸的质量比为2~3:10。

优选地,湿度调至80%。

优选地,蝗虫粪的灭菌条件为:121℃灭菌30~60min。

优选地,蝗虫吃剩的草梗烘干至含水量10~30%;磨粉至粒径10~100目。

优选地,蚯蚓养殖时间30~50d。

优选地,养殖蚯蚓时,控制温度20~25℃,湿度70~75%;产茧阶段湿度控制在70%以下。

具体地,可利用养殖料底部土层调控保持养殖料的湿度即可。如果蚯蚓养殖池底部无硬度化,即养殖池底部为土壤层,则将草梗和蝗虫粪按照合适质量比混合即可,通过调控土壤的湿度进而维持养殖料的湿度在合适范围内。如果蚯蚓养殖池采用硬底化,即养殖池底部为非土壤的硬底,则需要将草梗和蝗虫粪按照合适的质量比与土壤混合后作为蚯蚓养殖料,进而适时调控养殖料湿度。

优选地,当蚯蚓养殖池底部无硬度化,即养殖池底部为土壤层时,则草梗和蝗虫粪按质量比3~5:5~7混合得养殖料;当蚯蚓养殖池采用硬底化,即养殖池底部为非土壤的硬底时,则草梗、蝗虫粪、土壤按质量比3~5:3~5:1~3混合得养殖料。

更优选地,当蚯蚓养殖池底部无硬度化,即养殖池底部为土壤层时,则草梗和蝗虫粪按质量比4:6混合得养殖料;当蚯蚓养殖池采用硬底化,即养殖池底部为非土壤的硬底时,则草梗、蝗虫粪、土壤按质量比4:4:2混合得养殖料。

而蚯蚓的接种养殖密度可以根据不同种类的蚯蚓进行选择,接种密度太小或太大均不利于蚓蚓的生长繁殖以及对蝗虫粪的处理效率。具体选择标准可综合考虑蚯蚓的日增重倍数、平均个体重、总生物量、日增殖倍数、总产茧量5项指标,对蚯蚓的最佳接种密度进行优化筛选。如经过优化可知,当养殖赤子爱胜蚓时,最佳接种密度是每100g养殖料中接种10~12条赤子爱胜蚓。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同时生产蝗虫和蚯蚓的生态养殖方法,杂交牧草利用天然的太阳能源,获得牧草资源,利用牧草养殖蝗虫,蝗虫吃剩的草梗磨碎与灭菌的蝗虫粪混合后,又用于养殖蚯蚓,蚯蚓养殖完成又获得蚯蚓粪中性肥,可用于杂交牧草的培育。本发明的生态养殖方法在获得蝗虫和蚯蚓高蛋白昆虫产品之外,剩余的排泄物基本得到重复利用,形成了零污染排放的循环生态模式,成本低,收益高,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实施例并不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的限定。除非特别说明,本发明采用的试剂、方法和设备为本技术领域常规试剂、方法和设备。

除非特别说明,以下实施例所用试剂和材料均为市购。

实施例1杂交牧草的培育和种植

1、杂交牧草的培育

(1)参考杂交育种的父母本筛选方法,选取能结实且符合育种目标性状的皇竹草(pennisetumsineseroxb)作为母本、选择具有明显优良性状的狼尾草(pennisetumalopecuroides(l.)spreng.)为父本进行杂交,得到杂交后代,记为杂交皇竹草;其成熟开花期可达4-5米高;

(2)利用梯田高低差距,低距种植(即每株杂交皇竹草的间距5-15cm)一行杂交皇竹草,高距种植(即每株甜高粱的间距15-30cm)一行甜高粱的种植方式,种植杂交皇竹草和甜高粱;杂交皇竹草和甜高粱的行距为15-40cm;

(3)根据两个品种开花时间不同调节开花时间,让杂交皇竹草与甜高粱同时开花,在田梗上养殖若干箱蜜蜂,通过蜜蜂及自然授粉杂交;

(4)等杂交皇竹草花期过后得到第一代杂交牧草种子,选择颗粒饱满的第一代杂交牧草种子备用;

(5)再用第一代杂交牧草种子播种种植,得到第一代杂交牧草;

(6)再在第一代杂交牧草的高低梯田行间,调节开花时间种植甜高粱,让杂交牧草和甜高粱同时开花,利用蜜蜂及自然授粉进行杂交;

(7)等杂交牧草花期过后,得到第二代杂交牧草种子;选择颗粒饱满的种子保存备用;

(8)经过多点试种、筛选,得到生长速度快、草径粗壮,糖分高,叶大肥嫩,汁多清甜的优良牧草种子,记为杂交牧草。

2、杂交牧草的种植

(1)整地:选择光照充足,土质疏松的土壤,对土壤进行深翻,深度在20~30cm,去除石头等杂质。

(2)施基底肥:横向开沟,沟深8~15cm,沟宽6~10cm,亩施腐熟农家肥800kg,施完后回填一层2cm的薄土。

(3)种植:选择颗粒饱满、无病虫害的种子撒播至沟内,覆盖1~2cm的薄土,播种后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即可。

(4)田间管理:包括喷施防治病虫害的药剂、追施肥料。

(5)刈割:一年刈割5~7次,刈割方式为斜刀口,留茬3~5cm,1月下旬到2月中旬,禁止刈割,每次刈割后每亩追施复合肥35kg。

3、经过统计,杂交牧草种植15天可长至1.5米高以上,2~3个月已生长至3~4米高,并已成片成林;且草径粗壮,叶大肥嫩,单株分蘖更多;营养价值极高,糖分高,含糖量高达9.5%以上,汁多清甜,是一种牲畜、禽类等喜食的优良牧草资源。

另外,实际种植经验显示,种植一次可连续采收6-8年,可无性繁殖,种植一分地经过三个季度后可扩种到60亩,对种植环境要求不苛刻,生长速度快,耐干旱,病虫害极少,种植在大棚中,可保证全年都有草供应,年亩产量最高可达40吨以上。

实施例2

1、一种同时生产蝗虫和蚯蚓的生态养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利用杂交牧草饲喂蝗虫;蝗虫的养殖周期为40~50天,其中一开始首先将发芽2~3天的杂交牧草鲜嫩幼草榨汁,所得草汁加入麦麸后,用水调至湿度80%左右,饲养刚孵化蝗虫3~4天;然后继续用发芽2~3天的杂交牧草鲜嫩幼草饲养5~6天;接着全程使用杂交牧草饲喂。

s2.蝗虫吃剩余的草梗烘干至含水量20%左右,磨粉后至粒径50目左右;蝗虫粪121℃灭菌40min;处理后的草梗和灭菌的蝗虫粪混合,得蚯蚓养殖料。

s3.用s2的养殖料养殖赤子爱胜蚓,接种密度是每100g养殖料中接种10~12条赤子爱胜蚓,控制温度20~25℃,湿度70~75%;产茧阶段湿度控制在70%以下,养殖完成(约30~50d)后,筛得蚯蚓,剩余的基质为蚯蚓粪中性肥。

其中,步骤s1中草汁与麦麸的质量比为2~3:10。

步骤s3中利用养殖料底部土层调控保持养殖料的湿度。

如果蚯蚓养殖池底部无硬度化,即养殖池底部为土壤层,将草梗和蝗虫粪按照4:6质量比混合即可,通过调控土壤的湿度进而维持养殖料的湿度在合适范围内。

如果蚯蚓养殖池采用硬底化,即养殖池底部为非土壤的硬底,将草梗、蝗虫粪、土壤按照4:4:2的质量比混合后作为蚯蚓养殖料,进而适时调控养殖料湿度。

2、利用该方法养殖高蛋白昆虫,可以加快生长、缩短养殖周期、提高昆虫蛋白收率。蝗虫养殖时间缩短至40天一茬,同比普通养殖减少养殖时间15~20天左右,且成虫个体平均重量显著高于普通养殖重量,可增重50%以上。养殖约30万只蝗虫,每天消耗300公斤牧草,43天之后,可收获约550公斤成虫。且后续可获得蚯蚓和蚯蚓粪中性肥。

3、另外,该方法除了获得昆虫蛋白和中性肥肥料,可用于禽畜水产饲料等;杂交牧草利用蚯蚓肠道水解霉菌直接水解后可直接用于养殖南美白对虾或肉食性鱼类,替代养殖小鱼或冰鲜养殖,降低饵料成本增加收益。

该方法获得的蚯蚓粪中性肥不仅含有大量的有机质,而且氮、磷、钾的含量也很丰富,全磷明显增加,是优质有机肥料,且粗灰分和蛋白质含量高,可作为畜禽饲料是矿物质饲料的来源,是一种优质的饲料添加剂,降低饲料成本。用于绿色有机蔬菜种植,可改良土壤,提高蔬菜抗病性,可将产量提高20~30%以上,蔬菜更加清甜,无苦涩味、腥味,品质更好。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