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纳豆腐竹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323511发布日期:2019-04-05 21:39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豆腐竹的制备方法,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纳豆,起源于我国的豆豉,属于细菌型豆豉,为日本的传统食物之一。由黄豆通过纳豆菌(枯草杆菌)发酵制成豆制品,具有黏性,气味较臭,味道微甜,不仅保有黄豆的营养价值、富含维生素k2、提高蛋白质的消化吸收率,更重要的是发酵过程产生了多种生理活性物质,具有溶解体内纤维蛋白及其它调节生理机能的保健作用。富含多种营养素,常吃可以预防便秘、腹泻等肠道疾病,提高骨密度,预防骨质疏松,还可以双向调节血压,溶解陈旧血栓斑块,调节血脂,能消除疲劳,综合提高人体免疫力。但是,目前市面上出现纳豆产品主要是纳豆激酶制成的保健品等,产品形式比较单一。

腐竹又称腐皮,是华人地区常见的食物原料,具有浓郁的豆香味,同时还有着其它豆制品所不具备的独特口感。腐竹含有多种矿物,补充钙质,防止因缺钙导致的骨质疏松,增进骨骼发育,浓缩了黄豆中的精华,是豆制品中的营养冠军。常吃腐竹可健脑并预防老年痴呆症,防止血管硬化,保护心脏,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含量,有防止高脂血症、动脉硬化的作用。具备清热润肺、止咳消痰的功效,几乎适合一切人食用。腐竹中谷氨酸含量很高,是其它豆类或动物性食物的2~5倍,而谷氨酸在大脑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所以腐竹具有良好的健脑作用,有助于预防老年痴呆症。如果能将纳豆制作成腐竹,应该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现有纳豆产品形式比较单一的问题,提供一种口感独特、营养好、保质期长,具有新口味的纳豆腐竹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纳豆腐竹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洗豆子:选择当年的新大豆,颗粒饱满的豆子,去掉草秆、泥土、沙石等等杂物,洗两遍;

(2)泡豆子:洗干净的豆子要用干净水泡12-14小时;

(3)蒸豆子:用高压锅蒸豆子,上汽后转小火30~40min,豆子要蒸到用手轻轻一捏就扁的程度才可以;

(4)发酵:按1-2%的接种量接入纳豆菌,在38-42℃培养24小时;纳豆发酵结束后,等1个小时后,纳豆自然降温;将纳豆装到消毒过的密封容器中,入冰箱冷藏室(2-5度)后熟12小时;

(5)利用纳豆生产纳豆腐竹:将粒型完整的精选大豆在室温下放入水中浸泡12小时-14小时后取出,将浸泡后大豆与步骤(4)中得到的纳豆按质量比7:3的比例将两者混合,按混合后质量与水的质量比为1:5的比例加入水,一起磨成浆液,再将浆液在100℃-102℃煮浆5-10分钟,得到熟浆液;将熟浆液过滤去除滤渣;熟浆过滤后流入腐竹锅内,加热到60~70℃左右,约10~15分钟就可起一层油质薄膜(油皮),利用特制小刀将薄膜从中间轻轻划开,分成两片,再用竹竿沿着锅边挑起,挂在长竹竿上即成腐竹。

纳豆菌可以选用市售纳豆菌,也可使用枯草芽孢杆菌(cicc10453)。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丰富了现有腐竹的品种,独创性的发明了一种纳豆腐竹。

(2)纳豆的发酵作用,使产品中富含纳豆激酶、多种维生素、游离氨基酸、多肽等物质,长期食用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

(3)由于纳豆发酵过程中产生粘性物质,使得制得的腐竹口感独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阐述,应该明白的是,下述说明仅是为了解释本发明,并不对其进行限定。

实施例1

(1)洗豆子:选择当年的新大豆,颗粒饱满的豆子,去掉草秆、泥土、沙石等等杂物,洗两遍。

(2)泡豆子:洗干净的豆子要用干净水泡12小时。

(3)蒸豆子:用高压锅蒸豆子,上汽后转小火30min,豆子要蒸到用手轻轻一捏就扁的程度才可以。

(4)发酵:按1%的接种量接入纳豆菌,在42℃培养24小时;纳豆发酵结束后,等1个小时后,纳豆自然降温;将纳豆装到消毒过的密封容器中,入冰箱冷藏室(2-5度)后熟12小时。

(5)利用纳豆生产纳豆腐竹:将粒型完整的精选大豆在室温下放入水中浸泡12小时后取出,将浸泡后大豆与步骤(4)中得到的纳豆按质量比7:3的比例将两者混合,按混合后质量与水的质量比为1:5的比例加入水,一起磨成浆液,再将浆液在100℃-102℃煮浆5分钟,得到熟浆液;将熟浆液过滤去除滤渣;熟浆过滤后流入腐竹锅内,加热到60~70℃左右,约10~15分钟就可起一层油质薄膜(油皮),利用特制小刀将薄膜从中间轻轻划开,分成两片,再用竹竿沿着锅边挑起,挂在长竹竿上即成腐竹。

实施例2

(1)洗豆子:选择当年的新大豆,颗粒饱满的豆子,去掉草秆、泥土、沙石等等杂物,洗两遍。

(2)泡豆子:洗干净的豆子要用干净水泡14小时。

(3)蒸豆子:用高压锅蒸豆子,上汽后转小火40min,豆子要蒸到用手轻轻一捏就扁的程度才可以。

(4)发酵:按2%的接种量接入纳豆菌,在38℃培养24小时;纳豆发酵结束后,等1个小时后,纳豆自然降温;将纳豆装到消毒过的密封容器中,入冰箱冷藏室(2-5度)后熟12小时。

(5)利用纳豆生产纳豆腐竹:将粒型完整的精选大豆在室温下放入水中浸泡14小时后取出,将浸泡后大豆与步骤(4)中得到的纳豆按质量比7:3的比例将两者混合,按混合后质量与水的质量比为1:5的比例加入水,一起磨成浆液,再将浆液在100℃-102℃煮浆10分钟,得到熟浆液;将熟浆液过滤去除滤渣;熟浆过滤后流入腐竹锅内,加热到60~70℃左右,约10~15分钟就可起一层油质薄膜(油皮),利用特制小刀将薄膜从中间轻轻划开,分成两片,再用竹竿沿着锅边挑起,挂在长竹竿上即成腐竹。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纳豆腐竹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洗豆子;(2)泡豆子;(3)蒸豆子;(4)发酵:按1‑2%的接种量接入纳豆菌,在38‑42℃培养24小时;(5)利用纳豆生产纳豆腐竹。该方法工艺流程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使产品在保留了传统腐竹的基本色、形、味基础上口感更加独特;由于纳豆菌的发酵作用,长期食用具有提高人体免疫能力等保健功能。

技术研发人员:张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建筑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8.12.19
技术公布日:2019.04.0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