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杀青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33592发布日期:2019-05-11 00:16阅读:388来源:国知局
茶叶杀青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茶叶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茶叶杀青机。



背景技术:

茶叶杀青是通过高温破坏和钝化鲜茶叶中的氧化酶活性,抑制鲜叶中的茶多酚等的酶促氧化,蒸发鲜叶部分水分,使茶叶变软,便于揉捻成形,同时散发青臭味,促进良好香气的形成的一种制茶步骤。

现有的茶叶杀青机筒体为直筒式的,其水蒸气散发慢,也不利于先抛后焖,杀青效果差,而且电机采用的是传统的电机不能调速,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茶叶杀青效果差而提供的一种茶叶杀青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茶叶杀青机,包括机架、筒体、给筒体加热的加热装置,筒体设于机架上,且筒体相对于机架转动,所述的筒体截面为八边形结构,且筒体一端口径小一端口径大,口径大的一端为进叶口,口径小的一端为出叶口,在筒体两端外部均设有向外凸出的凸圈,在机架上位于筒体下方设有支撑凸圈的支撑轮,在筒体两端均设有两个支撑轮,各支撑轮均与机架活动连接,在机架上安装有电机,至少其中一支撑轮与电机的输出端传动连接,由电机带动支撑轮转动推动筒体转动。

所述的筒体的内侧壁设有螺旋导叶片。

还包括风机,风机的出风口延伸至筒体的进叶口设置。

在筒体上方设有与机架连接的外罩,在外罩上设有烟囱。

在筒体的出叶口设有吸水管,吸水管的另一端与烟囱连通。

所述的电机为调速电机。

所述的加热装置为电加热或火加热。

所述的螺旋导叶片上设有齿状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筒体一头大一头小利于先抛后焖,前面大鲜叶散得开,水蒸汽散得快,鲜叶升温快,杀青利于紧条,电机可以调速头青、二青转速可调,可以控制杀青叶在筒内的杀青时间,根据需要调节;尾部排湿管和烟囱连接有助于快速抽出筒内蒸发的水蒸汽,使杀青叶叶色更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为炉火直接加热转动的筒体1,内筒内侧壁设有螺旋的导叶片2,导叶片上有齿状结构,茶叶在筒体内靠摩擦和筒体转动的离心力在筒体内抛转,机器连续运转茶叶从前面进后面出,并吸收热量达到杀青目的,一小时杀青200斤鲜叶,杀青适度后,利用筒壁的螺旋导叶片将茶叶翻转出来。同时,借助筒体末端的风扇将筒内茶叶排净。该机由筒体、传动装置、风扇、机架3、炉灶等部分组成。筒体用8块钢板焊接而成,是8个平面,一头大头小,内壁焊有导叶片,导叶片2焊在8棱下面的一条线上有8根,导叶片只加了一点儿角度,通过调节电机转速来调节杀青时间长短,并将茶叶带至一定高度后抛下。风扇4正转,以吹叶出筒或吸排湿气。筒体的两端外围设有挡烟圈,中间没有转轴,筒体中间是空的,筒体两头各焊一个凸面钢圈5,放在机架3上,机架上有两个凹面支撑轮6,一边两个像铁轨有凹凸面,电机7带动机架上支撑轮,筒体跟着一起转由支撑轮支撑于机架上。机架一般用角钢制作。炉灶由通风道、炉栅、炉膛、烟囱等组成。筒体置于炉膛内,炉膛顶部有拔风口与烟囱8相通。在筒体的出叶口设有吸水管9,吸水管9的另一端与烟囱连通。110型杀青机传动配用功率1.1kW,投叶量15~25kg,风机功率0.75kW。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领域内普通的技术人员的简单更改和替换都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