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冷却器水分双向调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63410发布日期:2019-07-03 03:14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饲料冷却器水分双向调控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饲料冷却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饲料冷却器水分双向调控装置。



背景技术:

颗粒饲料出模后温度高、湿度大,在这种情况下颗粒容易破碎,储存容易发生霉变;因此,颗粒饲料冷却工段在生产过程中必须确保颗粒饲料冷却后含水率符合安全储存的要求;颗粒成品水分根据季节气候的变化,目前成品水分执行的标准是在12.5%-13.5%-14%对应调整。但是,受设备、制程、环境、夜晚、原料等综合因素制约,成品水分超标并非个案;因此,在颗粒冷却工序中,选好高效的冷却设备是必不可少的。

目前行业饲料冷却器控制水分的前沿技术用电热管、高压蒸气热交换器急速加热空气,主要通过人工凭经验调控;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上述通过电热管的方式只能调控颗粒的温度,无法对其湿度进行调控,耗电量大;高压蒸气热交换器需要使用高压,条件苛刻,且能耗较高;上述现有的电热管、高压蒸气热交换器等方式能源消耗较高,在倡导绿色环保的今天已越来越不适用现代节能发展的要求。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人通过研究颗粒温度水分降低的途径及交互影响成品温度和水分的过程因素,得出结论:通过调控小环境下的空气温度、相对湿度,达到料层间隙中空气水分和蒸气浓度与小环境趋于平衡,从而能够实现水分双向调控稳定在标准值。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饲料冷却器水分双向调控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无法利用冷凝水的余热,通过湿度和温度双向调节来控制颗粒物料的水分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饲料冷却器水分双向调控装置,包括储料箱、汇集斗、吸风装置和蒸气冷凝水加热装置,所述储料箱与所述汇集斗之间设有排料阀,所述吸风装置与所述储料箱连通,所述汇集斗内设有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所述蒸气冷凝水加热装置上设有控制器,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湿度传感器均与所述控制器和所述蒸气冷凝水加热装置电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分别检测汇集斗中的温度和湿度,所述控制器根据检测值控制所述蒸气冷凝水加热装置对饲料冷却器内的空气进行温度调节和/或湿度调节。

优选的,所述蒸气冷凝水加热装置包括与外界冷凝水连通的冷凝水管、与外界蒸气连通的蒸气管和回水水幕,所述冷凝水管和所述蒸气管的连接处设置有蒸气阀,所述蒸气阀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冷凝水管与所述回水水幕连通,所述回水水幕在所述汇集斗的侧面围成一圈。

优选的,所述回水水幕由多段相通的暖气片连接而成。

优选的,所述蒸气冷凝水加热装置还包括喷头,所述喷头与所述冷凝水管通过喷水阀连接,打开所述喷水阀,所述喷头将所述冷凝水管中的冷凝水喷射到所述汇集斗外围。

优选的,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喷水阀电连接,所述控制器能感应所述湿度传感器的电信号并通过控制器控制喷水阀的打开或关闭。

优选的,所述回水水幕的内外两侧由泡沫板夹持形成夹套。

优选的,所述夹套包括设置于所述回水水幕外侧的外夹套和设置于所述回水水幕内侧的内夹套,所述外夹套的下沿高于地平面。

优选的,所述外夹套的高度大于所述汇集斗的高度,所述内夹套的高度等于或大于所述回水水幕的高度。

优选的,所述吸风装置为吸风机。

优选的,所述汇集斗为倒置的梯形体,所述梯形体的上表面为敞口结构以接收来自排料阀的颗粒物料。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饲料冷却器水分双向调控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蒸气冷凝水加热装置来调控颗粒物料小环境的温度和湿度,以吸风装置为动力,上述调控后的小环境空气通过物料,使颗粒物料在由储料箱进入汇集斗的过程中进行湿热传递,最终平衡状态时,料层间隙中空气水分和蒸气浓度与小环境趋于平衡,不再进行湿热传递,以此实现水分双向调控稳定在标准值;上述双向控系统对原料水分适应性更宽,原料成本降低;成品稳定在安全水分标准,转运存储过程中的成品水分转移聚集型霉变、配方效价衰减得到有效控制,能有效提高品质;冷却工段调高成品水分平衡到安全水分值,可减少制程损耗、提高成品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饲料冷却器水分双向调控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饲料冷却器水分双向调控装置的主视图;

图3是图2中A-A面的剖面图;

图4是蒸气管、冷凝水管以及回水水幕的结构布置图。

图中1、储料箱;2、汇集斗;3、排料阀;4、回水水幕;5、蒸气阀;6、喷头;7、夹套;701、外夹套;702、内夹套;8、进料口;9、吸风口;10、蒸气管;11、冷凝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长度”、“宽度”、“高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侧”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1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饲料冷却器水分双向调控装置,参照图1,图1是本实用新型饲料冷却器水分双向调控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包括储料箱1、汇集斗2、吸风装置和蒸气冷凝水加热装置,储料箱1与汇集斗2通过排料阀3 连接,吸风装置与储料箱1连通,汇集斗2内设有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蒸气冷凝水加热装置上设有控制器,温度传感器、湿度空气器均与控制器和蒸气冷凝水加热装置电连接;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能检测汇集斗2中的温度和湿度,并根据检测值通过控制器控制蒸气冷凝水加热装置对饲料冷却器内的空气进行温度调节和/或湿度调节;其中,吸风装置通过储料箱上方的吸风口与储料箱连通;排料阀3是偏心往复机构,在排料阀关闭时,空气能通过排料阀物料无法通过,且排料阀是通过料位高度检测器来实现排料阀的自动排料,排料阀的上述结构、功能是饲料冷却器中十分成熟的结构,作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结构在此不再详细说明。

其中,将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进行预设定,当温度传感器感应汇集斗中的温度不符合设定值时,通过蒸气冷凝水加热装置来进行温度的调控,当湿度传感器感应汇集斗中的湿度不符合设定值时,通过蒸气冷凝水加热装置来进行湿度的调控;水分双控主要是通过打破颗粒料的冷却温度与颗粒料降低水分的曲线比值关系,通过蒸气冷凝水加热装置来调控颗粒物料小环境的温度和湿度,以吸风装置为动力,上述调控后的小环境空气通过物料,使颗粒物料在由储料箱进入汇集斗的过程中进行湿热传递,达到改变料层间隙中空气水分和与蒸气浓度与小环境趋于平衡的目的,实现水分双向调控稳定在标准值;上述双向控系统对原料水分适应性更宽,原料成本降低;成品稳定在安全水分标准,转运存储中成品水分转移聚集型霉变、配方效价衰减得到有效控制,能有效提高品质保证;冷却工段调高成品水分平衡到安全水分值,可减少制程损耗、提高成品率。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参照图4,图4是蒸气管、冷凝水管以及回水水幕的结构布置图;蒸气冷凝水加热装置包括与外界冷凝水连接的冷凝水管11、与外界蒸气连接的蒸气管10和回水水幕4,冷凝水管2和蒸气管10由蒸气阀5 连接,冷凝水管11与回水水幕4连通,回水水幕4在汇集斗2的侧面围成一圈。

其中,冷凝水管11可与外界其它装置的冷凝水相通,蒸气管10与外界其它能够提供蒸气的装置相通,冷凝水的温度温度大约在80℃左右,冷凝水经过回水水幕作为热源,对颗粒物料周围环境的空气进行加热,吸风装置将经过调控的小环境空气吸入所述汇集斗、排料阀和储料箱,与颗粒物料进行湿热交换,最后将废气经过储料箱上部的排气口排出;蒸气管中的蒸气温度较冷凝水更高,当冷凝水作为热源的温度不够时,蒸气作为补充热源,蒸气阀打开,蒸气与冷凝水混合,温度升高,使颗粒物料的温度升高来帮助物料的水分进行散失;蒸气管10与冷凝水管11的具体走向不作严格限定,只要能实现上述目的即可。

其中,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参照图4,回水水幕4由多段相通的暖气片连接而成;冷凝水通过多段暖气片,经过回水水幕4能够增大与小环境空气的接触面积,可提高回水水幕对小环境的加热效率。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参照图1,蒸气冷凝水加热装置还包括喷头6,喷头 6与冷凝水管11通过喷水阀连接,打开喷水阀,喷头6将冷凝水管11中的冷凝水喷射到汇集斗2外围。

当湿度传感器检测到汇集斗中的空气湿度不够时,打开喷水管,喷水管将冷凝水管中流通的冷凝水喷射出来提高环境的湿度,从而提高物料颗粒的湿度。此时冷凝水管的作用主要包括:其一,将外界环境的冷凝水作为热源引入饲料冷却器环境中对颗粒物料的小环境进行加热,进行温度调节;其二,湿度传感器对小环境的湿度进行调控,当小环境的湿度低于设定值,即小环境与颗粒物料进行湿热交换后,颗粒物料的湿度低于标准区间时,打开喷水头喷出冷凝水,增大物料环境的空气湿度。

为了增大装置的自动化程度,控制器与蒸气阀5和喷水阀电连接,控制器能感应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的电信号并通过控制器控制蒸气阀5或喷水阀的打开或关闭;具体的,控制器对蒸气冷凝水加热装置的控制实际上具体到对蒸气阀5和喷水阀的控制,通过控制蒸气阀5将蒸气与冷凝水混合,增大空气温度;通过控制喷水阀喷出冷凝水管中的冷凝水,增大空气湿度。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参照图2、图3,图2是饲料冷却器水分双向调控装置的主视图;图3是图2中A-A面的剖面图;回水水幕4的内外两侧由泡沫板夹持形成夹套7。为了减少回水水幕4的热扩散,减少热量扩散到外界大气中的造成的热损失,通过设置泡沫板夹套来增大热量的利用率。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参照图3,夹套7包括设置于回水水幕4外侧的外夹套701和设置于回水水幕内侧的内夹套702,外夹套701的下沿高于地平面, (如图1、图3所示)。夹套7由内外两侧夹持回水水幕4,为了使得外界环境中的空气进入饲料冷却器中对空气进行加热,使外夹套701与地面相距适当距离,外界空气通过外夹套701与地面的空间被吸风装置吸入饲料冷却器中。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参照图3,外夹套701的高度大于汇集斗2的高度,内夹套702的高度等于或大于回水水幕4的高度;外夹套701作为防止回水水幕4热量散失到外界的屏障且保持汇集斗2接触到的空气是经过温度湿度调控后的小环境空气,外夹套701应当大于汇集斗2的高度;内夹套702由内部夹持回水水幕4,优选的,其高度等于或大于回水水幕4的高度即可。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吸风装置为吸风机。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参照图3,汇集斗2为倒置的梯形体,梯形体的上表面为敞口结构以接收来自排料阀3的颗粒物料。倒置的梯形体能增大物料颗粒与环境的接触面积,同时方便颗粒物料经过汇集斗的下表面开口进入下一道颗粒物料加工工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部分提供的一种饲料冷却器水分双向调控装置,具体原理及使用方法为:打开冷凝水阀,冷凝水管11中引入外界的冷凝水,冷凝水进入回水水幕4中,回水水幕4围成一圈利用冷凝水的余热对小环境的空气进行加热;物料通过储料箱1上的进料阀进入储料箱1中,开启储料箱1上方的吸风机,吸风机使得饲料冷却器周围的外界空气经过外夹套701、回水水幕4进行加热,再经过汇集斗2上方的排料阀3、储料箱1,在排料阀3往复运动的过程中,实现空气与颗粒物料的湿热交换,最后经过交换的废弃经过储料箱上方的排气口排出。其中,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饲料冷却器中空气的而温度低于设定值时,通过控制器打开蒸气阀5,蒸气与冷凝水混合,使得冷凝水的温度升高;当湿度传感器检测到饲料冷却器中的空气湿度低于设定值时,通过控制器打开喷水阀,喷头6喷射冷凝水对空气进行加湿,即通过对物料小环境的温度和湿度双向调控来实现维持颗粒物料的水分维持在恒定值。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