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条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35860发布日期:2019-08-16 21:33阅读:1487来源:国知局
油条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装置,确切地说是一种油条机。



背景技术:

当前炸制油条大多采用人工手工炸制,因手工用筷子拨动翻滚炸制油条,不但使人工较多,成本也较高,也有采用一些机械方法炸制油条,但大多由于其机械的制作不太规范,技术条件远远不适合人们炸制油条的需求,不太好用,造价成本大多也较高,市场上采用的也很少,也提不起人们采用这些机械炸制油条的兴趣,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油条机,该机使炸制中的油条由油槽内的一端向另一端输送,且炸制过程中,该机的相关部件与油面一起浮动,相关部件的工作不受油面变化的影响。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油条机,包括油槽,所述的油槽的内设有浮动框架,浮动框架的顶部设有间隔设置的拨排管轴,拨排管轴的表面设有拨排,拨排管轴受驱动转动带动拨排转动,拨排旋转时拨动翻转炸制中的油条;拨排管轴与拨排管轴之间均设有挡排轴,挡排轴上设有挡排;拨排管轴设置在油面的下方,挡排轴设置在油面的上方;浮动框架与浮体连接,浮体漂浮在有油槽内的油面上。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突出的特点是:

(1)在油槽内设置浮动框架,利用浮动框架保持与浮动框架相连接的其他部件的位置的相对稳定性,从而使油面的变化不会影响部件的工作,保证炸制过程的顺利进行。

(2)通过设置拨排,利用拨排的转动带动炸制中的油条向油槽的同一端运动。

(3)通过设置挡排,拨排的转动带动炸制中的油条受挡排阻挡会发生翻转,使油条的未被炸到的部分翻转到油面下,从而保证油条被炸透。

(4)油槽内设置多个拨排、挡排,使炸制中的油条从油槽的一端移动到另一端的过程中,发生多次翻滚,进一步保证油条被炸透。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优选方案如下:

所述的拨排管轴的通过链轮、链条驱动,拨排管轴的两端均设有链轮、链条,链条与链条之间间隔设有拦接条,拦接条的两端与链条连接,拦接条与拨排管轴、挡排轴平行设置,拦接条设置在油面处。

通过设置拦接条,一是可以通过拦接条的运动速度调节油炸时间,保证油条炸透而不会炸老;二拦接条运动过程中,油条在拦接条、拨排、挡排的共同作用下,会多次翻滚,进一步保证油条炸透。

所述的油槽的一端设有接坯板,接坯板设置在油面下方。

油条坯条落在接坯板上,受热膨涨后浮在油面上,向油槽的另一方运动,接坯板可以防止油条下坠过程中,向下沉的太深。

所述的油槽的在接坯板的相对的另一端设有出锅提排,出锅提排由提排电机驱动,油槽在设有出锅提排的一端的外侧设有出锅油条框。

通过设置出锅油条框及出锅提排,可以使炸制好的油条通过出锅提排输送到出锅油条框,从而完成炸制。

所述的浮体分为左侧浮体、右侧浮体,左侧浮体、右侧浮体均为浮筒,浮筒的顶部设有加液口,加液口通过密封盖密封。

通过设置左侧浮体、右侧浮体,便于在侧浮体、右侧浮体之间形成炸制的通道,也便于安装其他部件。浮筒设置加液口,可以调节浮筒露出液面的高度,调整部件之间的配合。

所述的拨排通过管轴轴承与浮动框架连接固定。

所述的拨排为间隔设置的拨杆或拨板。

所述的挡排的两端通过挡排轴承套分别与左侧浮体、右侧浮体连接。

所述的提排设有提排链条,提排链条由设置在提排两端的提排链轮连接。

所述的油槽的下方设有加热机构。

通过设置加热机构,利用加热机构对油槽进行加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侧视示意图;

图3是链轮电机的驱动控制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油条炸制过程中拨排、挡排及拦接条相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浮动框架;2、油槽;3、左侧浮体;4、拨排;5、挡排;6、挡排轴;7、接坯板;8、拨排管轴;9、链轮;10、管轴轴承;11、链条;12、拦接条;13、挡排轴承套;14、链轮电机;15、传动链轮;16、右侧浮体;17、提排电机;18、出锅提排;19、提排链条;20、提排链轮;21、出锅油条框;22、加热机构;23、油面;24、油条;25、自复式时间继电器;26、继电器调节按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图2,一种油条机,由油槽2,油槽2的内设有浮动框架1组成,浮动框架1的顶部设有间隔设置的拨排管轴8,拨排管轴8的表面设有拨排4,拨排管轴8受驱动转动带动拨排4转动,拨排4旋转时拨动翻转炸制中的油条24;拨排管轴8与拨排管轴8之间均设有挡排轴6,挡排轴6上设有挡排5;拨排管轴8设置在油面23的下方,挡排轴6设置在油面23的上方;浮动框架1与浮体连接,浮体漂浮在有油槽2内的油面23上。

链轮电机14通过传动链轮15驱动油槽2端头处的拨排4转动,链条11带动其他拨排4旋转。

参见图3,链轮电机14由自复式时间继电器25控制,自复式时间继电器25设有继电器调节按钮26。

结合图1、图4,拨排管轴8的通过链轮9、链条11驱动,拨排管轴8的两端均设有链轮9、链条11,链条11与链条11之间间隔设有拦接条12,拦接条12的两端与链条11连接,拦接条12与拨排管轴8、挡排轴6平行设置,拦接条12设置在油面23处。

通过设置拦接条12,一是可以通过拦接条12的运动速度调节油炸时间,保证油条24炸透而不会炸老;二拦接条12运动过程中,油条24在拦接条12、拨排4、挡排5的共同作用下,会多次翻滚,进一步保证油条24炸透。

油槽2的一端设有接坯板7,接坯板7设置在油面23下方。

油条24坯条落在接坯板7上,受热膨涨后浮在油面23上,向油槽2的另一方运动,接坯板7可以防止油条24下坠过程中,向下沉的太深。

油槽2的在接坯板7的相对的另一端设有出锅提排18,出锅提排18由提排电机17驱动,油槽2在设有出锅提排18的一端的外侧设有出锅油条24框21。

通过设置出锅油条24框21及出锅提排18,可以使炸制好的油条24通过出锅提排18输送到出锅油条24框21,从而完成炸制。

浮体分为左侧浮体3、右侧浮体16,左侧浮体3、右侧浮体16均为浮筒,浮筒的顶部设有加液口,加液口通过密封盖密封。

通过设置左侧浮体3、右侧浮体16,便于在侧浮体、右侧浮体16之间形成炸制的通道,也便于安装其他部件。浮筒设置加液口,可以调节浮筒露出液面的高度,调整部件之间的配合。

拨排4通过管轴轴承10与浮动框架1连接固定。

拨排4为间隔设置的拨杆或拨板。

挡排5的两端通过挡排轴承套13分别与左侧浮体3、右侧浮体16连接。

提排设有提排链条19,提排链条19由设置在提排两端的提排链轮20连接。

油槽2的下方设有加热机构22。

通过设置加热机构22,利用加热机构22对油槽2进行加热。

本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1)在油槽2内设置浮动框架1,利用浮动框架1保持与浮动框架1相连接的其他部件的位置的相对稳定性,从而使油面23的变化不会影响部件的工作,保证炸制过程的顺利进行。

(2)通过设置拨排4,利用拨排4的转动带动炸制中的油条24向油槽2的同一端运动。

(3)通过设置挡排5,拨排4的转动带动炸制中的油条24受挡排5阻挡会发生翻转,使油条24的未被炸到的部分翻转到油面23下,从而保证油条24被炸透。

(4)油槽2内设置多个拨排4、挡排5,使炸制中的油条24从油槽2的一端移动到另一端的过程中,发生多次翻滚,进一步保证油条24被炸透。

(5)本装置可与任何种类的制作油条坯条的机械或人工手工拉坯条对接,使全自动炸制油条可成现实。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可行的实施例而已,并非因此局限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化,均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