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淡豆豉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229359发布日期:2019-07-20 01:03阅读:366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淡豆豉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淡豆豉是我国特产的以大豆为原料的发酵类中药,根据我国历代医书记载,其性味苦寒,具有解表、除烦、宣郁、解毒之功效,用于伤寒热病、寒热、头痛、烦躁、胸闷,现代研究表明,其还具有降血糖、调血脂、抗氧化、体外康肝癌细胞的作用;豆豉是以黑豆或黄豆为主要原料,豆豉的种类较多,按加工原料分为黑豆豉和黄豆豉,按口味可分为咸豆豉、淡豆豉和酒豆豉。

淡豆豉是豆豉种类的一个细分品类,是一剂中国传统的中药,克服了传统豆豉高油高盐的缺点,具有丰富的保健功能,传统淡豆豉在中药中常作为解表剂,事实上通过特定菌种发酵制得淡豆豉里含有溶血栓酶,而溶血栓酶具有治疗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功效,但目前淡豆豉仅仅被用作中药材中的解表剂,淡豆豉单一的原料以及产品形式和运输储存中的缺陷也限制了其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目前淡豆豉生产多沿用历版《中国药典》制法,而《中国药典》中对于淡豆豉的炮制工艺并未给出详细的参数。以致于市场上销售的淡豆豉发酵程度不一,成品质量参差不齐、伪劣混杂等,难以达到用药功效,直接影响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本发明在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艺简单、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而且可以很好的保证食用保健价值的淡豆豉的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淡豆豉的制备方法,该制备工艺简单、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而且可以很好的保证食用保健价值。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淡豆豉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步骤1,净制,将待净制的桑叶、青蒿、大豆分别放置在挑拣工作台上,捡出其中的泥土等异物,并除去非药用部位,分别备用;

步骤2,洗润,将步骤1中净制后的青蒿放置在洗药池内使用流动水快速冲洗至洁净、无尘土,备用;

步骤3,切制,用切药机将步骤2中润制后的青蒿切制成段;

步骤4,干燥,将步骤3中的青蒿段进行干燥;

步骤5,提取,将净制后的桑叶、干燥后的青蒿段按一定比例放入中药蒸煮锅中,加入8倍量的水,加热至沸,煎煮1小时,然后将煎液用50目尼龙滤网过滤,备用;

步骤6,蒸制,在步骤5中提取的煎液中拌入净大豆并搅拌均匀,等煎液完全吸尽后,将大豆置圆筒形卧式润药机内,用蒸汽加热,蒸透至断面无白心时,取出,备用;

步骤7,发酵,将步骤6中蒸制后的大豆均匀摊入发酵箱托盘内,用步骤5中煎过的桑叶、青蒿渣覆盖,发酵至表面遍生黄衣时,取出,除去药渣,洗净,置洁净容器内再闷15-20天,至充分发酵、香气溢出时,取出;

步骤8,略蒸,将步骤7中发酵过的豆豉放置在圆筒形卧式润药机内,用蒸汽加热一定时间后,取出;

步骤9,干燥,将步骤8中略蒸后的淡豆豉进行干燥。

每一步骤完成后先置于贮存容器中,检验合格后再进行下一步骤。

所述的步骤1-4、步骤6-9中的贮存容器为塑料周转箱或不锈钢桶,贮存的条件为温度:10~30℃,相对湿度:45~75%;所述的步骤5中煎液的贮存容器为不锈钢桶,贮存的条件为温度:2~10℃的温度下冷藏,且冷藏时间不超过24小时。

所述的步骤2中青蒿的洗润时间为3~5分钟。

所述的步骤3中切制的青蒿段长度为10~15mm。

所述的步骤4和步骤9中,通过将切制后的青蒿或淡豆豉均匀摊置在隧道式烘房不锈钢托盘内,按照要求在一定温度条件下进行干燥,且所述的青蒿摊置的厚度为1.5~2.5cm。

所述的青蒿的干燥温度为60~80℃、干燥时间为4~6小时,所述的淡豆豉的干燥温度为70~80℃、干燥时间为5~7小时,且干燥后的青蒿和淡豆豉中的水分含量均不超过12%。

所述的步骤6中大豆蒸制的温度为90~105℃,蒸制的时间为6~8小时。

所述的步骤7中大豆发酵的过程中,桑叶、青蒿渣覆盖额厚度为1.5~2.5cm,发酵温度30℃~35℃、相对湿度65%~85%。

所述的桑叶、青蒿、大豆的质量比为(7~10):(7~10):10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中,按一定质量配比取桑叶和青蒿,加水煎煮后过滤,然后将煎液拌入一定量的净大豆中,待煎液完全吸尽后,置圆筒形卧式润药机内蒸透至断面无白心时,取出,稍晾后再置发酵箱托盘内,用煎过的桑叶、青蒿渣覆盖,发酵至表面遍生黄衣时,取出,除去药渣,洗净,然后在容器内再闷15~20天,至充分发酵、香气溢出时,取出,略蒸,干燥,即得,其制备工艺简单、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而且可以很好的保证食用保健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淡豆豉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步骤1,净制,将待净制的桑叶、青蒿、大豆分别放置在挑拣工作台上,捡出其中的泥土等异物,并除去非药用部位,分别备用;

步骤2,洗润,将步骤1中净制后的青蒿放置在洗药池内使用流动水快速冲洗至洁净、无尘土,备用;

步骤3,切制,用切药机将步骤2中润制后的青蒿切制成段;

步骤4,干燥,将步骤3中的青蒿段进行干燥;

步骤5,提取,将净制后的桑叶、干燥后的青蒿段按一定比例放入中药蒸煮锅中,加入8倍量的水,加热至沸,煎煮1小时,然后将煎液用50目尼龙滤网过滤,备用;

步骤6,蒸制,在步骤5中提取的煎液中拌入净大豆并搅拌均匀,等煎液完全吸尽后,将大豆置圆筒形卧式润药机内,用蒸汽加热,蒸透至断面无白心时,取出,备用;

步骤7,发酵,将步骤6中蒸制后的大豆均匀摊入发酵箱托盘内,用步骤5中煎过的桑叶、青蒿渣覆盖,发酵至表面遍生黄衣时,取出,除去药渣,洗净,置洁净容器内再闷15-20天,至充分发酵、香气溢出时,取出;

步骤8,略蒸,将步骤7中发酵过的豆豉放置在圆筒形卧式润药机内,用蒸汽加热一定时间后,取出;

步骤9,干燥,将步骤8中略蒸后的淡豆豉进行干燥。

本发明中,按一定质量配比取桑叶和青蒿,加水煎煮后过滤,然后将煎液拌入一定量的净大豆中,待煎液完全吸尽后,置圆筒形卧式润药机内蒸透至断面无白心时,取出,稍晾后再置发酵箱托盘内,用煎过的桑叶、青蒿渣覆盖,发酵至表面遍生黄衣时,取出,除去药渣,洗净,然后在容器内再闷15~20天,至充分发酵、香气溢出时,取出,略蒸,干燥,即得,其制备工艺简单、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而且可以很好的保证食用保健价值。

实施例2

一种淡豆豉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步骤1,净制,将待净制的桑叶、青蒿、大豆分别放置在挑拣工作台上,捡出其中的泥土等异物,并除去非药用部位,分别备用;

步骤2,洗润,将步骤1中净制后的青蒿放置在洗药池内使用流动水快速冲洗至洁净、无尘土,备用;

步骤3,切制,用切药机将步骤2中润制后的青蒿切制成段;

步骤4,干燥,将步骤3中的青蒿段进行干燥;

步骤5,提取,将净制后的桑叶、干燥后的青蒿段按一定比例放入中药蒸煮锅中,加入8倍量的水,加热至沸,煎煮1小时,然后将煎液用50目尼龙滤网过滤,备用;

步骤6,蒸制,在步骤5中提取的煎液中拌入净大豆并搅拌均匀,等煎液完全吸尽后,将大豆置圆筒形卧式润药机内,用蒸汽加热,蒸透至断面无白心时,取出,备用;

步骤7,发酵,将步骤6中蒸制后的大豆均匀摊入发酵箱托盘内,用步骤5中煎过的桑叶、青蒿渣覆盖,发酵至表面遍生黄衣时,取出,除去药渣,洗净,置洁净容器内再闷15-20天,至充分发酵、香气溢出时,取出;

步骤8,略蒸,将步骤7中发酵过的豆豉放置在圆筒形卧式润药机内,用蒸汽加热一定时间后,取出;

步骤9,干燥,将步骤8中略蒸后的淡豆豉进行干燥。

每一步骤完成后先置于贮存容器中,检验合格后再进行下一步骤;所述的步骤1-4、步骤6-9中的贮存容器为塑料周转箱或不锈钢桶,贮存的条件为温度:10~30℃,相对湿度:45~75%;所述的步骤5中煎液的贮存容器为不锈钢桶,贮存的条件为温度:2~10℃的温度下冷藏,且冷藏时间不超过24小时;所述的步骤2中青蒿的洗润时间为3~5分钟;所述的步骤3中切制的青蒿段长度为10~15mm;所述的步骤4和步骤9中,通过将切制后的青蒿或淡豆豉均匀摊置在隧道式烘房不锈钢托盘内,按照要求在一定温度条件下进行干燥,且所述的青蒿摊置的厚度为1.5~2.5cm;所述的青蒿的干燥温度为60~80℃、干燥时间为4~6小时,所述的淡豆豉的干燥温度为70~80℃、干燥时间为5~7小时,且干燥后的青蒿和淡豆豉中的水分含量均不超过12%;所述的步骤6中大豆蒸制的温度为90~105℃,蒸制的时间为6~8小时;所述的步骤7中大豆发酵的过程中,桑叶、青蒿渣覆盖的厚度为1.5~2.5cm,发酵温度30℃~35℃、相对湿度65%~85%;所述的桑叶、青蒿、大豆的质量比为(7~10):(7~10):100。

本发明中,按一定质量配比取桑叶和青蒿,加水煎煮后过滤,然后将煎液拌入一定量的净大豆中,待煎液完全吸尽后,置圆筒形卧式润药机内蒸透至断面无白心时,取出,稍晾后再置发酵箱托盘内,用煎过的桑叶、青蒿渣覆盖,发酵至表面遍生黄衣时,取出,除去药渣,洗净,然后在容器内再闷15~20天,至充分发酵、香气溢出时,取出,略蒸,干燥,即得,在发酵过程中要随时观察发酵情况,调节温度和湿度,发酵开始每间隔2小时观察一次发酵情况,当大豆表面出现黄色霉点后要增加观察频次,至少每小时观察一次发酵情况,直至发酵完成;其制备工艺简单、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而且可以很好的保证食用保健价值。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