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黄精酱料制备方法及其制备的黄精酱料与流程

文档序号:18811395发布日期:2019-10-08 23:14阅读:1133来源:国知局
一种黄精酱料制备方法及其制备的黄精酱料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食品佐料果酱,特别涉及一种黄精深加工制成的黄精果酱制备方法及其产品黄精酱料系列,属于食药同源的养生食品
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如今,人类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生活压力也逐渐增大,在面对高压力、快节奏的生活时,精力消耗快速增大。如若缺少必要的有效预防或保健措施,各类疾病的发病率将会直线上升,因此人们也就越来越重视养生、保健。酱料是由各种食材、调味料经过深加工制成的,用于搭配主食的液体制品。不同的酱料具有不同的特性,有的可以增加食物鲜味或激发食物本身风味,有的可以调节食物味道、丰富食物多样性。诸如蔬菜、肉类、五谷杂粮、水果等,制成不同的酱料都具有各自独特的风味口感。另外,酱料还可以根据个人喜好来制作,进而实现更加多样更适宜的食物组合。酱料作为一种常见的食品调和辅料,在日常烹饪中使用非常广泛,具有重大的发挥潜力,如果能够将酱料和保健养生结合起来,研制出一种具有养生保健功效的酱料,则可以很好的契合广大的保健养生市场。酱料不仅对食物的调味有所帮助,而且还可以提供各种微量元素和营养成分,根据个人身体情况进行药膳配伍更可以达到防治疾病效果(任良平.,特色川味干锅酱料的运用与开发思路[j].中国调味品,2013(1).)。不同地区的饮食习惯差异,使得酱料的发展也存在不同区域、不同时代的特点,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酱料的保健养生特色也越来越被普通消费者所看重。另外,对酱料的传统需求特点:便携化、便食化、健康化、营养化也同样重要。所以,在酱料产业中,不断进行口味和包装的创新,可以很好的提高酱料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杨志刚.调味品的病毒式营销案例分析[j].中国调味品,2011.)。通过对期刊文献、学术论文以及食品类杂志的查阅/整理,目前常见的酱料包括蓝莓酱、花生酱、芝麻酱、辣椒酱等。各种酱料根据其风味特色,其中应用的主要成分各不相同,相应的功效/药理作用也有所差异,常见的酱料主要具有以下性质特点。蓝莓酱:最主要成分为蓝莓果实,其中富含各种维生素(vc、va、ve)、糖、酸、青花甙、熊果甙、蛋白质、脂肪等,还具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如铁、锌、锰等(王姗姗,孙爱东,李淑燕.蓝莓的保健功能及其开发应用[j].中国食物与营养,2010(06).)。研究表明:蓝莓果实具有抗癌、延缓衰老、保护视力等功效(马艳萍,郭才,徐呈祥.蓝莓的功能、用途及有机栽培研究进展[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2009,25(2):49-54.)。花生酱:主要成分包括花生、芝麻、玉米油。其中花生含有丰富的油脂和蛋白质,其成熟后既可用于榨油,又可直接食用。花生中的磷脂、维生素(ve、vk)以及粗纤维等成分均有其营养价值和医药价值。花生油可用作治疗气喘病、黄疸型肝炎等多种疾病药物的载体;花生磷脂可促进脑细胞发育,进而增强记忆力,防止脑功能衰退(李明姝,姚开,贾东英,何强,赖本丽.花生功能成分及其综合利用[j].中国油脂,2004,29(9):13.)。芝麻与花生相似,也是既可食用,又可榨油。芝麻分为黑白两种,白芝麻更宜食用,黑芝麻更宜药用。中医认为,芝麻可以滋养肝和肾、润肠,止咳等。芝麻也可用于保护皮肤、滋养头发(沈旭丽.芝麻的营养成分及保健价值[j].中国食物与营养,2006(7).)。玉米油又被称为营养保健油,玉米油较葵花籽油具有更好的抗氧化性和稳定性,可以使其制品有更长的储存期。玉米油是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c含量最高的食用油,具有良好的营养价值(尤新.玉米油的营养功能和发展前景[j].粮油食品科技,2004,12(2).)。辣椒酱:主要成分有辣椒、大蒜。辣椒由于其含有丰富的辣椒碱而具有辛辣味。高纯辣椒碱具有多种生理活性,如促进胃肠蠕动及胃液分泌、镇痛消炎、活血化瘀、对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牛皮藓等有显著疗效(赖晓英,贺稚非,吴丽红.辣椒的研究及开发现状[j].中国调味品,2006,3(3).)。大蒜是具有极高药理学价值的一类植物,大蒜中含有人体中几乎所有的必需氨基酸以及各类微量元素、维生素等。大蒜有效成分具有抗菌、抗真菌的作用,还可抑制血小板聚集、降血压、降血脂等(于新蕊,丛月珠.大蒜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维普资讯.)。现有的各种酱料风味特色各不相同,但主要都是作为一般的调味品使用。现有关于酱料的研究主要是从食物调料的角度进行研究,而从保健养生角度研究果酱的文献非常少。黄精是我国常用的中药材,早在千年前的汉末《名医别录》就有记载,其为百合科黄精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有黄精、滇黄精和多花黄精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政管理局,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现代实用本草[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721.),且《中国药典》第一部中规定:以其植物的干燥根茎入药,以其形状分为“大黄精”、“鸡头黄精”和“姜形黄精”(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黄精中含有黄精多糖、甾体皂苷、蒽醌、强心苷和木质素等化学成分,其分别具有抗衰老、抗炎和抗病毒,祛痰止咳、抗肿瘤和抗真菌,泻下、免疫调节,治疗心率衰竭,增强免疫、促进蛋白质和糖原的合成等作用。黄精不仅其根茎可入药且有作为药膳以达到滋补的功效,具有润肺健脾、补肾生津等作用。四川省宜宾市筠连县成立了中国第一黄精种植基地,目前基地的黄精种植面积约5000亩,并计划到2022年筠连县黄精种植面积将达到10万亩,全力打造“中国黄精第一县”(宜宾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大量种植的黄精不仅可以作为传统中药材加以利用,还可以进一步开发新的黄精下游产业,更好的反馈促进黄精种植基地的发展,提升黄精种植农户的收入水平。成都中医药大学与筠连县合作研究黄精的下游产品开发,通过黄精深入研究,设计黄精产业下游应用,扩宽黄精的应用场景,提升黄精的应用范围,更好的帮助筠连县人民发展黄精产业,实现经济增长。黄精作为具有重要保健养生功效的食药同源的药材,如果能够将黄精和酱料结合在一起,必然会具有非常大的发展潜力。特别是大规模发展黄精产业的情况下,如果能够黄精作为酱料原料进行深加工制备得到黄精作为基础原料的酱料,那么就可以获得一种间距黄精保健养生功效的特殊酱料产品。不仅可以解决黄精大规模种植以后的下游产业化应用,还可以实现黄精保健养生价值深入日常饮食的目的,使得普通消费者更好的受益于食疗养生。经过检索分析,现有技术中尚未发现应用黄精深加工制备酱料的做法,而黄精本身独特的炮制特点,也使得一般的酱料制作方法不适宜黄精酱料的加工。如何设计实现一种能够将黄精制作成高品质酱料的方法成了目前主要限制黄精酱料的问题。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缺乏黄精加工制备酱料方法,而黄精产业缺少下游应用,普通酱料加工工艺方法不适用于黄精酱料加工的不足,提供一种黄精酱料制备方法。本发明黄精酱料系列产品能够更好的实现黄精下游产业应用,克服普通黄精药材具有强烈涩口感的不足。同时本发明的黄精酱料产品经过充分的优化调整设计,实现了黄精对于常规基础酱料的有机结合,避免单纯的直接添加应用存在的风味、口感难以控制等问题。而且本发明的黄精酱料相比于常规酱料系列产品具有更加突出的优势,具备更加优秀的品质质感等级。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黄精酱料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黄精炮制:101、取新鲜黄精,洗净,切片;102、将黄精切片放入蒸锅中,蒸4-6h,关火后闷6-18h;然后转移至烘箱中,40-80℃烘2-8h;103、重复步骤102数次,得到炮制黄精,备用。(2)酱料制备:201、取步骤(1)所得炮制黄精,切成颗粒,得黄精颗粒。202、制备蓝莓酱料、花生酱料或辣椒酱料作为基础酱料,加入黄精颗粒,加热至40-110℃,搅拌5-30min,冷却,得到黄精酱料。本发明黄精酱料中添加的黄精原料是以发明人独创的蒸-闷-烘结合方式进行预处理炮制的,该炮制黄精具有品质优秀,多糖含量高,黄精质地具有韧性嚼劲的特点。相应的黄精颗粒添加到基础酱料中以后,具有更加优秀的整体品质,不仅很好的保持原有酱料的风味口感,更能够给人带来额外的愉悦饮食体验。进一步,步骤101中,黄精切片厚度1-4mm。厚度适宜,方便黄精蒸制过程中水蒸气对黄精充分加热,通透,达到良好的炮制目的。进一步,步骤103重复步骤102的次数为0-3次。根据步骤103重复次数0-3次,分别得到一蒸黄精、二蒸黄精、三蒸黄精、四蒸黄精。发明人尝试不同的炮制深度的黄精进行黄精酱料加工制备,根据黄精预先炮制深度不同,取得的风味口感会略有不同。进一步,黄精干燥过程中采用真空干燥烘箱进行干燥。干燥速度更快,效率更高。进一步,所述黄精是多花黄精,例如筠连多花黄精,还可以是四川其他地区的多花黄精。也可以是全国各个地区所产的多花黄精。进一步,步骤201中,炮制黄精切成颗粒,颗粒粒径范围4-80目。优选4-60目,例如20目、40目等。黄精颗粒作为添加应用成分,将其适当的切割细化成颗粒状,更能优化黄精酱料的整体风味口感体验。优选地,步骤201中,炮制黄精先放入清水中煎煮1-10min,取出,然后切成颗粒。先将炮制黄精用清水煮,使得黄精软化,然后快速切成颗粒,方便加工,同时避免黄精太硬,无法切制形成颗粒形貌良好的黄精颗粒。进一步,步骤202,加入基础酱料质量2-30%的黄精颗粒。优选,加入基础酱料质量2-10%的黄精颗粒。进一步,步骤202,蓝莓酱料的制备过程是:称取200份新鲜蓝莓和15份冰糖置于锅中加热,捣碎,搅拌,得到蓝莓酱料。优选地,加热过程采用小火,避免蓝莓加热搅拌过程中剧烈沸腾或糊锅。小火是相对于大火的加热功率控制,主要是保持蓝莓和冰糖混合的酱料温度适宜,防止过热糊锅。优选地,蓝莓酱料制备过程中,搅拌时间5-25min,使蓝莓和冰糖充分混合均匀形成均质化的蓝莓酱料。进一步,步骤202,花生酱料的制备过程是:取100份花生置于锅中,翻炒10-30min,去皮,捣碎。加入5份芝麻和100份玉米油,用破壁机加热搅拌5-30min,得到花生酱料。花生酱料制备过程中,花生经过翻炒去皮,去皮以后吹出干燥的花生皮/花生衣,然后将花生颗粒捣碎。经过初步捣碎的花生颗粒在芝麻和玉米油的共同混合物料采用破壁机进行加热搅拌,破碎得到高品质的均匀花生酱料。该花生酱料基础酱料具有较好的香气,作为基础酱料更能激发人的食欲,对于添加配合黄精颗粒能够更好的发挥其风味优势。进一步,步骤202,以辣椒酱料作为基础酱料制备黄精酱料的过程是:取150份辣椒切碎,40份大蒜切碎,7份青花椒切碎,备用。取玉米油100份置于锅中加热至冒烟,倒入八角0.25份、桂皮0.25份、香叶0.5份、青花椒3份,翻炒10-180s,捞出弃去;加入150份切碎的辣椒,翻炒30-240s;加入40份切碎的大蒜切碎、7份切碎的青花椒、黄精颗粒;翻炒30-240s,冷却,得到黄精酱料。其中,适量黄精颗粒是指:黄精颗粒相对于最终的黄精酱料添加应用量为2-10%。进一步,制作以蓝莓酱为基础酱料的黄精酱料的工艺流程如下:201、称取三蒸黄精10-20g,优选12-15g,置于清水中煎煮1-5min,优选1.5-2.5min,取出,切成颗粒备用。202、称取200g新鲜蓝莓和12-20g冰糖,优选15-18g冰糖,置于锅中小火加热捣碎并搅拌,再加入备用黄精颗粒继续小火加热并搅拌10min,出锅冷却后装罐。进一步,制作以花生酱为基础酱料的黄精酱料的工艺流程如如下:201、称取二蒸黄精5-15g,优选8-12g,置于清水中煎煮1-5min,优选1.5-2.5min,取出切成颗粒备用。202、称取100g花生置于锅中小火翻炒15-50min,优选25-30min,取出去皮并捣碎备用。203、称取5-7g芝麻和95-105g玉米油,与202制备的花生混合,置于破壁机中,加热搅拌,再加入备用黄精颗粒继续加热搅拌35min,取出冷却后装罐。进一步,制作以辣椒酱为基础酱料的黄精酱料的工艺流程:201、称取二蒸黄精10g,置于清水中煎煮2min,取出切成颗粒备用202、称取八角0.25g、桂皮0.25g、香叶0.5g、青花椒3g备用。203、称取150g辣椒切碎、40g大蒜切碎、7g青花椒备用。204、称取玉米油100g置于锅中加热至冒烟,加入备用香料小火翻炒1-3min后捞出弃去,再加入备用的辣椒小火加热2-15min,加入青花椒和大蒜、备用黄精颗粒小火翻炒2-5min,出锅冷却后装罐。本发明黄精酱料制备过程中,显示按照一定方法加工制备得到基础酱料,根据不同的基础酱料的原料特性,选择了不同的酱料载体,形成不同梯度等级的酱料配制工艺。根据黄精添加到酱料中存在影响特性,筛选适宜的优化调整工艺,使得黄精颗粒添加应用于基础酱料中可以更好的获得良好风味口感。同时,黄精酱料能够很好的保持食药两用的炮制黄精高品质活性组分的保留,实现黄精在酱料中高比率发挥固有保健养生作用的意义。本发明同时还请求保护上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黄精酱料。本发明通过上述加工制备方法加工得到相应的黄精酱料产品,突破现有一般酱料的产品设计,实现更加优秀的黄精酱料风味口感,并兼具黄精保健养生的功效价值。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1、通过本发明更加深入的研究与合理配合,实现黄精与传统酱料的结合使用,使得黄精药用价值与酱料调料的营养价值相互协同组合,更好发挥两者的价值意义,让黄精保健养生应用更方便。2、本发明将黄精和基础酱料相结合,通过将黄精预先炮制处理,使得黄精加入基础酱料以后能够在不影响酱料本身风味的同时实现黄精风味的有机结合,协同达到最佳风味、口感。3、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的常规酱料炮制加工方法而言,增加了黄精颗粒的添加应用,不同于直接将黄精作为酱料的原始原料应用,而是以黄精颗粒作为添加应用形式,黄精颗粒经过预先的炮制处理,具有良好的整体一致性,添加应用于黄精酱料中以后,具有更好的综合风味口感特色,并能够保持黄精中固有的天然活性成分的稳定性,减少炮制对于黄精活性成分的影响,提高黄精酱料的保健养生价值。附图说明:图1是蓝莓酱与三蒸黄精配伍比例对酱料品质的影响。图2是蓝莓酱中三蒸黄精加工时间对酱料品质的影响。图3是蓝莓酱中三蒸黄精的颗粒大小对酱料品质的影响。图4是花生酱与二蒸黄精配伍比例对酱料品质的影响。图5是花生酱中二蒸黄精加工时间对酱料品质的影响。图6是花生酱中二蒸黄精的颗粒大小对酱料品质的影响。图7是辣椒酱与二蒸黄精配伍比例对酱料品质的影响。图8是辣椒酱中二蒸黄精加工时间对酱料品质的影响。图9是辣椒酱中二蒸黄精的颗粒大小对酱料品质的影响。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试验过程中,使用到的主要材料和试剂的品质等级、型号、来源、生产厂商等信息如下。黄精,筠连。75v%乙醇,分析纯,成都市科龙化工试剂厂。浓硫酸,分析纯,成都市科龙化工试剂厂。蒽酮,ar,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无水乙醇,分析纯,成都市科龙化工试剂厂。葡萄糖对照品(cas:50-99-7,批号:wkq16082202),纯度:hplc≥98%,四川省维克奇生物有限公司。青花椒,gb/120291,四川省青川县川珍实业有限公司。小米椒,q/cz500025,四川省青川县川珍实业有限公司。独蒜,4457175,潍坊信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玉米油,862564,鲁花集团。八角,8666669,四川省青川县川珍实业有限公司。桂皮,100005267314,四川省青川县川珍实业有限公司。香叶,1813112,四川省青川县川珍实业有限公司。食盐,gb/t5461,中盐上海市盐业有限公司。菜蒜,3735221,潍坊信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蓝莓,6391200,driscolls怡颗莓。冰糖,7505029,北京德众嘉鑫经贸有限公司。柠檬,3685961,四川安岳。花生,2734337,天地粮人。芝麻,6611348,河北沧州十月稻田。以下是本发明实施例和对比例的各个试验过程中应用到的主要仪器名称、型号和生产厂家信息。万能粉碎机,fw100,北京科伟永兴仪器有限公司。电子天平,jcs-11002c,哈尔滨众汇衡器有限公司。电热恒温水浴锅,hh-60,北京市永光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循环水式真空泵抽滤机,shz-d(ⅲ),巩义市予华仪器有限责任公司。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dgg-9240a,上海森信实验仪器有限公司。超声波清洗器,buj25-12,必能信超生(上海)有限公司。真空干燥箱,dzf-6051,上海将任实验设备有限公司。下面结合试验例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施例,凡基于本
发明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1>黄精中各种成分含量测定取筠连新鲜黄精,洗净后晾干,备用。炮制准备一蒸黄精、二蒸黄精、三蒸黄精、四蒸黄精:(1)将洗净晾干的黄精切片,片厚2-3mm。放入蒸锅蒸6h,将蒸好的黄精闷放12h(关闭加热源,保持蒸锅封闭状态,利用热蒸汽闷制黄精)。闷制黄精完成后,转移到真空干燥烘箱中,设定温度60℃,抽真空,烘9h。得到一蒸黄精,黄精表面无水分,能明显看见黄精肉质的纹路。(2)将一蒸黄精作为原料,重复步骤(1)的炮制方法,制备得到二蒸黄精。(3)同样的,以二蒸黄精作为原料,重复步骤(1)的炮制方法,制备得到三蒸黄精。以三蒸黄精作为原料,重复步骤(1)的炮制方法,制备得到四蒸黄精。按照以下方法进行水分含量、浸出物成分含量、多糖含量分析测试,测试的测试方法分别参考中国药典方法进行,具体如下。参照2015版《中国药典》中的干燥失重测定法对黄精中的水分进行分析。参照2015版《中国药典》中的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对黄精中的醇溶性浸出物进行分析,以80%乙醇为溶剂;用水溶性浸出物测定法对黄精中的水溶性浸出物进行分析,以蒸馏水为溶剂。参照2015版《中国药典》中的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黄精中的多糖进行分析黄精主要成分测定结果如下:首先,黄精中水分含量测定结果如下,显示出黄精经过多次炮制以后,水分出现细微变化,主要是炮制程度差异,使得黄精烘干过程中保水能力变化,整体而言炮制黄精的水分含量差异不大。表1黄精水分含量项目一蒸黄精二蒸黄精三蒸黄精四蒸黄精含量(g/100g)1.491.691.911.83从表1可以看出,一蒸黄精、二蒸黄精、三蒸黄精、四蒸黄精的水分含量分别为1.49g/100g、1.69g/100g、1.91g/100g、1.83g/100g。相比较下,三蒸黄精的水分含量较高。其次,黄精中浸出物含量测定结果。随着黄精炮制次数增加,黄精中醇溶性浸出物含量逐渐增加,测定多蒸黄精的醇溶性浸出物含量先是随着炮制次数显示快速增加,然后增加速度明显放缓。相比之下黄精中的水溶性成分随着蒸制次数增加则是快速减少,表明黄精蒸制过程中水溶性成分快速损失。具体如下表所示。表2蒸-闷-晒黄精醇溶性浸出物表3蒸-闷-晒黄精水溶性浸出物结合表2-3测试结果,随着黄精炮制次数的增加,黄精水溶性浸出物逐渐减少,主要是因为黄精中的粘液质属于水溶性多糖,粘液质的下降使得黄精的刺激性作用下降或消失。因此,可以解释生黄精与一蒸黄精具有麻舌感与刺激咽喉的作用,黄精随着炮制次数增加,麻舌感与刺激作用消失。最后,黄精多糖成分含量测定,测试结果表明随着黄精炮制次数的增加,黄精多糖含量逐渐减少。具体的测试结果如下表所示。表4蒸-闷-晒黄精多糖含量编号生黄精一蒸黄精二蒸黄精三蒸黄精四蒸黄精吸光值0.95760.36910.28590.10470.1033浓度0.11110.04790.03890.01940.0193含量22.229.587.783.883.86黄精多糖具有较有效的抗衰老、抗疲劳、抗肿瘤的药理作用。黄精蒸制过程中,不仅除去黄精麻舌与刺激咽喉。同时,黄精中的多糖类成分也会随之流失,并不宜将黄精蒸制炮制太多次数。采用一蒸黄精、二蒸黄精可以很好的保留多糖成分,最大限度保持黄精中有效成分含量较高,是实现高品质黄精酱料制备的必要条件之一。最终,在制作酱料时,优选采用一蒸黄精、二蒸黄精或三蒸黄精。如此黄精中的活性成分含量,以及黄精的口感表现应当会更加合适。<实施例2>制作黄精蓝莓酱,工艺流程如下:称取三蒸黄精15g,置于清水中煎煮2min,取出切成颗粒,备用。称取200g新鲜蓝莓和15g冰糖置于锅中小火加热捣碎并搅拌,再加入适量黄精颗粒继续小火加热并搅拌一段时间,出锅冷却后装罐。实施例201在黄精酱料制备过程中,进行单因素试验:加入15g黄精颗粒搅拌10min,黄精颗粒分别选择10目、24目、50目、65目,制得黄精酱料产品,分别进行感官评价。将上述单因素试验过程中,分别制备的黄精酱料,进行感官评价打分,评分标准如下表所示。表5感官评分标准(黄精蓝莓酱)感官评价打分结果如图1所示,蓝莓酱与黄精的比例由43:1逐渐增加到43:4,感官评价有从升高到下降的趋势,当蓝莓酱:三蒸黄精为43:3时,酱料的感官评分达到峰值,为89.3±0.2。但当三蒸黄精的量继续增加时,其感官评分逐渐降低。原因可能是在三蒸黄精的添加量逐渐增加时,其苦味与涩味影响了蓝莓酱的酸甜味。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可知,当蓝莓酱与三蒸黄精配伍比例为43:3时,酱料的综合评分与其它3个比例获得的综合评分有显著差异。因此,选择蓝莓酱与三蒸黄精配伍比例为43:3作为酱料的最佳配伍比例。实施例202在黄精酱料制备过程中,进行单因素试验:加入15g经过切碎处理过40目筛网的黄精颗粒,然后分别加工5min、10min、15min、20min(加入黄精颗粒以后搅拌时间),制得产品。比较分析添加黄精颗粒以后的搅拌时间由于黄精酱料产品的影响,分别进行感官评价,评分标准如表5所示。感官评价打分结果如图2所示,黄精的加工时间由5min逐渐增加到20min,感官评价有从升高到下降的趋势,当加工时间为10min时,酱料的感官评分达到峰值,为89.7±0.2。但当加工时间继续增加时,其感官评分逐渐下降。原因可能是在加工时间逐渐增大时,三蒸黄精的颗粒感及口感下降导致酱料的口感有所下降。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可知,当加工时间为10min时,酱料的综合评分与其余3个加工时间获得的综合评分有显著差异。因此,选择加工时间为10min作为酱料的最佳配伍比例。实施例203在黄精酱料制备过程中,进行单因素试验:加入适量40目黄精颗粒搅拌10min,控制黄精颗粒目数和搅拌时间不变,改变黄精颗粒的用量。其中,黄精颗粒加入量分别为5g、10g、15g、20g,制得产品,分别进行感官评价。评分标准如表5所示,黄精酱料感官评价打分结果采用excel进行数据处理,取平均值为最终打分结果,绘制成打分图谱。结果如图3所示,黄精的颗粒大小由10目逐渐减小到65目,感官评价有从升高到下降的趋势,当粒径大小为24目时,酱料的感官评分达到峰值,为89.7±0.2。但当粒径大小继续增加时,其感官评分逐渐下降。通过询问打分人员,得分降低的原因在颗粒逐渐减小时,酱料中的黄精颗粒感不足。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可知,当二蒸黄精颗粒大小为24目时,酱料的综合评分与其余3个颗粒大小获得的综合评分有显著差异。因此,选择颗粒大小为24目作为酱料的最佳配伍比例。<实施例3>制作黄精花生酱,工艺流程如下:称取二蒸黄精,置于清水中煎煮2min,取出切成颗粒,备用。称取100g花生置于锅中小火翻炒30min,取出去皮并捣碎,备用。称取5g芝麻和100g玉米油与备用花生混合置于破壁机中,加热搅拌,再加入备用黄精颗粒继续加热搅拌一段时间,取出冷却后装罐。制备得到的黄精花生酱按照以下感官评价打分标准进行打分。表6感官评分标准(黄精花生酱)实施例301按照实施例3中花生酱的工艺流程,黄精颗粒切粒,过24目筛,加入黄精颗粒以后搅拌35min,其中加入的黄精颗粒分别为5g、10g、15g、20g,制得产品,分别进行感官评价,感官评价打分标准按照表6执行,打分之前给予打分者100ml漱口水漱口,然后品尝打分。将花生酱与二蒸黄精配伍比例对酱料打分结果绘制成图表,结果如图4所示。花生酱与黄精的比例由41:1逐渐增加到41:4,感官评价有从升高到下降的趋势,当花生酱:二蒸黄精为41:2时,酱料的感官评分达到峰值,为85.7±0.2。但当二蒸黄精的量继续增加时,其感官评分逐渐下降。原因可能是在二蒸黄精的添加量逐渐增大时,二蒸黄精独特的味道越发突出,超出了花生酱所能掩盖的程度,导致明显的苦味与涩味,影响了花生酱的咸味和香味。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可知,当花生酱与二蒸黄精配伍比例为41:2时,酱料的综合评分与其余3个比例获得的综合评分有显著差异。因此,选择花生酱与二蒸黄精配伍比例为41:2作为酱料的最佳配伍比例。实施例302按照实施例3中花生酱的工艺流程,黄精颗粒切粒,过24目筛,制备过程中加入10g黄精颗粒。加入黄精颗粒以后,分别加工30min、35min、40min、45min,分别尝试多次,制得产品,分别进行感官评价,感官评价打分标准按照表6执行,打分之前给予打分者100ml漱口水漱口,然后品尝打分。将花生酱与二蒸黄精配伍后,加工时间对酱料打分结果绘制成图表,结果如图5所示。黄精的加工时间由30min逐渐增加到45min,感官评价有从升高到下降的趋势,当加工时间为35min时,酱料的感官评分达到峰值,为85.7±0.2。但当加工时间继续增加时,其感官评分逐渐下降。原因可能是在加工时间逐渐增大时,二蒸黄精的细腻感下降导致酱料的口感有所下降。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可知,当加工时间为35min时,酱料的综合评分与其余3个加工时间获得的综合评分有显著差异。因此,选择加工时间为35min作为酱料的最佳配伍比例。实施例303按照实施例3中花生酱的工艺流程,其中,加入的黄精颗粒切碎,分别过10目、24目、50目、65目筛网,得到不同粒径的黄精颗粒,备用。在上述实施例3描述的相同的花生酱制备过程中,取10g黄精颗粒,加入花生酱中,搅拌35min,制得产品,分别进行感官评价,感官评价打分标准按照表6执行,打分之前给予打分者100ml漱口水漱口,然后品尝打分.将花生酱与二蒸黄精颗粒大小对酱料打分结果绘制成图表,结果如图6所示。黄精的颗粒大小由10目逐渐减小到65目,感官评价有从升高到下降的趋势,当粒径大小为50目时,酱料的感官评分达到峰值,为85.7±0.2。但是,当黄精粒径大小继续增加时,酱料感官评得分逐渐下降。原因是,在颗粒逐渐减小时,酱料中的黄精颗粒的口感有所下降,没有明显的黄精颗粒感,酱料的整体口感有所下降。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可知,当二蒸黄精颗粒大小为50目时,酱料的综合评分最优,与其余三种不同颗粒大小获得的综合评分具有显著差异。因此,选择黄精颗粒原料大小为50目,作为制备黄精酱料的最佳配伍方案。<实施例4>制作黄精辣椒酱的工艺流程如下:(1)称取二蒸黄精,置于清水中煎煮2min,取出切成颗粒,备用。(2)称取八角0.25g、桂皮0.25g、香叶0.5g、青花椒3g备用。(3)称取150g辣椒切碎、40g大蒜切碎、7g青花椒备用。(4)称取玉米油100g置于锅中加热至冒烟,加入备用香料小火翻炒1min后捞出弃去,再加入备用的辣椒小火加热4min,加入青花椒和大蒜、备用黄精颗粒小火翻炒1-4min,出锅冷却后装罐。制备得到的黄精辣椒酱按照以下感官评价标准进行打分,选定10人作为感官评价小组成员,采用感官评价对酱料进行综合评定,评价过程中采用百分制评分法,评定项目包括色泽、气味和口感。感官评分标准见表7,取平均分为感官评分。表7感官评分标准(黄精辣椒酱)实施例401黄精系列酱料中黄精的配伍比例对酱料的影响对黄精配比单因素实验,按照实施例4中辣椒酱的工艺流程,取二蒸黄精切成颗粒,过24目筛。在辣椒酱炒制最后,和青花椒和大蒜一同加入辣椒酱中快速翻炒2min。比较不同的比例的影响,各个比较案例加入黄精颗粒量分别为5g、10g、15g、20g。制得黄精酱料产品后,分别进行感官评价,按照表7感官评分标准进行打分。如图7所示,辣椒酱与黄精的比例由60:1逐渐增加到60:4,感官评价有从升高到下降的趋势,当辣椒酱:二蒸黄精为60g:3g时,酱料的感官评分达到峰值,为79.6±0.2。但当二蒸黄精的量继续增加时,辣椒酱感官评分逐渐下降。原因可能是,二蒸黄精的添加量逐渐增大,黄精的苦味与涩味难以被辣椒酱掩盖,影响了辣椒酱的蒜香味和辣椒独特香气。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可知,当辣椒酱与二蒸黄精配伍比例为60:3时,酱料的综合评分与其余3个比例获得的综合评分有显著差异。因此,选择花生酱与二蒸黄精配伍比例为60:3作为酱料的最佳配伍比例。实施例402黄精系列酱料中黄精的加工时间对酱料的影响对黄精加工时间单因素实验,按照实施例4中辣椒酱的工艺流程取二蒸黄精10g,切成颗粒,过24目筛,和青花椒和大蒜一起加入酱料中,翻炒加工1min、2min、3min、4min,制得不同翻炒时间对应的黄精酱料产品,然后按照表7感官评分标准进行打分。如图8所示,黄精的加工时间由1min逐渐增加到4min,感官评价有从升高到下降的趋势,当加工时间为2min时,酱料的感官评分达到峰值,为79.6±0.2。但当加工时间继续增加时,其感官评分逐渐下降。原因可能是在加工时间逐渐增大时,二蒸黄精的脆度与水分下降导致酱料的口感有所下降。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可知,当加工时间为2min时,酱料的综合评分与其余3个加工时间获得的综合评分有显著差异。因此,选择加工时间为2min作为酱料的最佳配伍比例。实施例403黄精系列酱料中黄精的颗粒大小对酱料的影响对黄精颗粒大小单因素实验,按照实施例4中辣椒酱的工艺流程,取二蒸黄精10g,切成颗粒,黄精颗粒分别为4目、10目、24目、50目。黄精颗粒准备好以后,和青花椒和大蒜一起加入酱料中,快速翻炒2min,制得不同颗粒大小的黄精酱料产品,按照表7感官评分标准进行打分。如图9所示,黄精的颗粒大小由50目逐渐增加到4目,感官评价有从升高到下降的趋势,当粒径大小为10目时,酱料的感官评分达到峰值,为79.6±0.2。但当颗粒大小继续增加时,其感官评分逐渐下降。原因是在颗粒逐渐增加时,酱料中的黄精颗粒的味道有所下降影响口感。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可知,当三蒸黄精颗粒大小为10目时,酱料的综合评分与其余3个颗粒大小获得的综合评分有显著差异。因此,选择颗粒大小为10目作为酱料的最佳配伍比例。通过实施例2-4的黄精添加应用于各种果酱中的试验,可以确定:蓝莓酱类甜味酱料可选择甜度较高且无麻味、苦涩味的三蒸黄精或四蒸黄精;而花生酱与辣椒酱类咸味与辣味酱料即可选择甜度较低且无麻味、苦涩味的二蒸黄精。分别可以获得更好的配合效果,对于酱料的品质、风味优化更为有利。对于不同的基础酱料可以相应的选择不同的黄精颗粒大小控制因素,实现相应的黄精酱料整体风味口感优化,使得黄精酱料产品的整体风味、质感更加优秀。黄精酱料的制备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黄精的特性,在相应的炮制过程中进行针对性的优化,使得黄精能够有效的与基础酱料协调构成良好风味的调味酱料产品。<实施例5>根据实施例2-4的单因素实验结果,在单因素试验结果的基础上进行复合因素相互之间的相互影响作用的研究。以配料比、加工时间、颗粒大小作为研究因素,采用l9(34)正交试验,以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确定黄精酱料的最佳复配参数。因素水平见表8-10所示。表8因素水平(黄精蓝莓酱)水平因素a(比例)因素b(时间)因素c(粒径)因素d(空白)143:210min50目243:315min24目343:420min10目表9因素水平(黄精花生酱)表10因素水平(黄精辣椒酱)水平因素a(比例)因素b(时间)因素c(粒径)因素d(空白)160:21min24目260:32min10目360:43min4目按照上述表8-10记载的正交试验因素设计,结合实施例2-4的各种黄精蓝莓酱、黄精花生酱、黄精辣椒酱制备工艺进行实验。然后,制得黄精酱料分别按照表5-7感官评价标准进行打分,根据制备黄精酱料的基础酱料不同,采用不同打分标准,重点考察添加应用黄精对于基础酱料的相互配合协同性,避免黄精添加应用以后,影响基础酱料的根本风味特色。感官评价打分结果详细记录备份,并采用excel2016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实验结果如下,以酱料与黄精的配伍比例(a),加工时间(b),颗粒大小(c)为三个因素,采用l9(34)表进行正交实验。正交试验结果见表11-13,方差分析结果见表14-16。表11正交试验结果表(黄精蓝莓酱)由表11可知,三个因素对黄精蓝莓酱感官评价影响的大小为:配料比例>加工时间>颗粒大小。最佳的黄精蓝莓酱配伍组合为a2b2c2,即最佳配伍的条件为:蓝莓酱:蓝莓酱:三蒸黄精为43g:3g,加工时间为10min,颗粒大小为24目。表12正交试验结果表(黄精花生酱)由表12可知,三个因素对黄精花生酱感官评价影响的大小为:配料比例>加工时间>颗粒大小。最佳的黄精花生酱配伍组合为a2b2c2,即最佳配伍的条件为:花生酱:二蒸黄精为41g:2g,加工时间为35min,颗粒大小为50目。表13正交试验结果表(黄精辣椒酱)由表13可知,三个因素对黄精辣椒酱感官评价影响的大小为:配料比例>加工时间>颗粒大小。最佳的黄精辣椒酱配伍组合为a2b2c2,即最佳配伍的条件为:辣椒酱:二蒸黄精为60g:3g,加工时间为2min,颗粒大小为10目。表14方差分析表(黄精蓝莓酱)表15方差分析表(黄精花生酱)表16方差分析表(黄精辣椒酱)从表14-16中可以看出,炮制黄精添加应用于基础酱料中,黄精的颗粒大小、黄精添加比例、添加后加工时间等因素对三种不同基础酱料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经过试验可以筛选出具有良好的风味口感品质的黄精酱料产品,且不同的基础酱料添加应用黄精的配合比例、颗粒大小、加工时间可以分别进行优化。表17验证实验结果(黄精蓝莓酱)组合项目综合评分a2b2c289.3±0.20aa2b3c183.1±0.10b注:图中不同字母表示各数据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选出正交试验评分最高的a2b2c2和a2b3c1进行验证实验,从表17中可以看出两个组合的综合评分具有显著差异(p<0.05),与正交试验得出的最优组合一致,因此可以确定黄精蓝莓酱的最佳配伍组合。表18验证实验结果(黄精花生酱)组合项目综合评分a2b2c285.7±0.20aa2b3c179.4±0.15b注:图中不同字母表示各数据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选出正交试验评分最高的a2b2c2和a2b3c1进行验证实验,从表18中可以看出两个组合的综合评分具有显著差异(p<0.05),与正交试验得出的最优组合一致,因此可以确定黄精花生酱的最佳配伍组合。表19验证实验结果(黄精辣椒酱)组合项目综合评分a2b2c279.6±0.20aa2b3c175.1±0.20b注:图中不同字母表示各数据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选出正交试验评分最高的a2b2c2和a2b3c1进行验证实验,从表19中可以看出两个组合的综合评分具有显著差异(p<0.05),与正交试验得出的最优组合一致,因此可以确定黄精辣椒酱的最佳配伍组合。<实施例6>根据上述实施例5试验研究确定的黄精酱料(蓝莓酱为基础)的添加应用黄精方案的比例关系,进行黄精(蓝莓)酱料制备。制备工艺流程如下:称取实施例1制备的三蒸黄精10g,置于清水中煎煮2min,取出切成颗粒,过24目筛网,备用。称取40g新鲜蓝莓和3g冰糖置于锅中小火加热捣碎并搅拌,再加入3g黄精颗粒,继续小火加热并搅拌12min,出锅冷却后装罐。参考实施例5确定最佳的黄精酱料,简单品尝以后,确定相应的黄精(蓝莓)酱料达到设计预期,符合实施例5研究的结论,相应的黄精酱料具有良好的风味、口感,在保持蓝莓果酱本身风味口感的基础上,实现了黄精的协调添加应用,可以很好的发挥黄精作为保健养生食药同源的黄精应用目的。<实施例7>根据上述实施例5试验研究确定的黄精酱料(花生酱为基础)的添加应用黄精方案的比例关系,进行黄精(花生)酱料制备。制备工艺流程如下:称取实施例1制备的二蒸黄精10g,置于清水中煎煮2min,取出切成颗粒,过50目筛网,备用。称取50g花生置于锅中小火翻炒30min,取出去皮,捣碎,得到花生末。称取1g芝麻、20g玉米油与20g花生末,混合,置于破壁机加热搅拌10min,加入2g黄精颗粒,继续加热搅拌35min,取出冷却,得到黄精花生酱。得到的黄精(花生)酱料,待自然冷却至室温后,简单品尝,酱料的气味、口感较为优秀,与实施例5研究结论一致。所以,黄精经过蒸-闷-晒炮制处理,得到的二蒸黄精具有良好的风味、口感,质感优秀,可以很好的确定黄精具有添加配合应用于花生酱中制成高品质的保健养生黄精花生酱的效果。<对比例1>现有技术常规酱料炮制工艺,直接在炮制的过程中加入生黄精,黄精随着酱料一起进行炮制。具体炮制工艺如下:(1)花生酱中应用黄精颗粒,取新鲜黄精,60℃热风烘箱烘干24h,得到干燥黄精。将此干燥黄精,用50℃温度浸泡2h,切碎,过50目筛网,得到黄精颗粒。(2)取50g花生置于锅中,翻炒15min,去皮,捣碎。加入2.5g芝麻和50g玉米油、5g黄精颗粒,用破壁机加热搅拌15min,得到黄精花生酱料。按照表6所述的感官评分标准对制备得到的黄精花生酱进行感官评价打分,由5位志愿者进行评价打分,最终得分为45.4,主要问题是新鲜黄精的涩口感非常突出,导致黄精花生酱的味道不佳。<对比例2>取20g新鲜蓝莓和1.5g冰糖置于锅中加热,捣碎,搅拌10min,加入对比例1切碎的黄精颗粒1g,得到蓝莓酱料。按照表5黄精蓝莓酱感官评分标准进行打分,得分为52.6,蓝莓和生黄精的麻舌感突出,蓝莓的甜味被异常的围兜影响,产生了不良口感印象。<实施例8>根据上述实施例5试验研究确定的黄精酱料(辣椒酱为基础)的添加应用黄精方案的比例关系,进行黄精(辣椒)酱料制备。制备工艺流程如下:称取实施例1制备的二蒸黄精10g,置于清水中煎煮2min,取出切成颗粒,过10目筛网,备用。按照实施例5相同的方法制备辣椒酱,辣椒酱中加入青花椒、大蒜翻炒2min后,得到基础辣椒酱。取60g基础辣椒酱,加入3g黄精颗粒,继续翻炒2min,出锅冷却至室温,得到黄精辣椒酱。简单品尝相应的黄精辣椒酱,黄精辣椒酱料的气味、口感较为优秀,具有辛辣的辣椒酱风味,同时可以品尝感受到明显的黄精颗粒,风味独特,具有难以预料的优良质感。所以,后续可以将黄精作为配料于辣椒酱配合制成优秀养生黄精辣椒酱产品。通过实施例6-8的验证研究,很好的确定了实施例5试验结果。黄精可以有效的被应用于多种不同的酱料产品中,发挥出黄精的优良保健养生价值,具有重大意义。突破了现有技术中的关于黄精作为食药同源的药材成分的应用范围限制,实现了黄精种植基地对于大量黄精产物的下游应用开发。而且,加工制备的黄精酱料系列具有良好的风味口感,解决传统黄精储存较为困难的问题,克服了黄精食用不方便的限制,可以更好的开发黄精下游应用。后续还可以对黄精酱料产品做更加深入的成分分析研究,确定黄精在各种酱料中保留转移的黄精活性成分含量,更好的研究黄精应用的价值/意义。<对比例3>制备花生酱(1)取市售的九蒸九制黄精作为添加佐料,首先,将九蒸九制黄精切碎,过24目筛网,得到黄精颗粒,备用。(3)取50g花生置于锅中,翻炒15min,去皮,捣碎。加入2.5g芝麻和50g玉米油、5g黄精颗粒,用破壁机加热搅拌15min,得到黄精花生酱料。按照表6所述的感官评分标准对制备得到的黄精花生酱进行感官评价打分,最终得分为73.5。黄精花生酱中的黄精质感模糊,黄精颗粒在花生酱中破碎,失去固有形态,黄精以杂质的形态混合在花生酱中,因此评价打分人给出的评分不高。黄精作为一种分布非常广泛的植物资源,既可以入药又可以作为食材,其具有极为丰富的药用价值和营养价值,而酱料也是生活非常常见的调料之一。本发明优选采用多花黄精作为原料药材进行加工制备,获得高品质的黄精酱料产品,充分的将两者有机结合。本发明通过大量实验研究确定黄精与酱料的结合工艺方法,实现了黄精和蓝莓酱、花生酱、辣椒酱结合的三种不同配合酱料方案。不但可以充分发挥黄精固有特性、特有炮制特色,形成多种多样的黄精酱料口感系列产品。还可以拓展黄精下游产业,促进黄精种植园区的经济发展,更加突显黄精的营养价值与药用价值,实现酱料口味多样性和保健养生的协调统一。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