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生产富含ALA及DHA猪肉的饲料及其用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61318发布日期:2019-10-14 15:51阅读:41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动物饲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生产富含ala及dha猪肉的饲料及其用途。



背景技术:

中国是世界上猪肉消费量最大的国家,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猪肉的口感和营养价值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用普通饲料饲喂生产所得的猪肉中的脂肪酸含有大量的饱和脂肪酸(sfa),而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的含量较低,尤其是omega-3脂肪酸,包括ala、epa和dha的含量极其匮乏,若中国居民长期以此为主要蛋白来源,体内omega-3脂肪酸的缺乏会十分严重。众所周知,dha是儿童快速发育期内视网膜和大脑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如果缺乏dha,会造成儿童视力与智力发育迟缓;与此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ala的补充,因为ala是omega-3家族中唯一可以称得上是必需脂肪酸,因为ala在体内无法合成,必需从外界摄取。ala在体内可转化为epa和dha等,可以调控体内炎症水平,若饮食中缺乏ala,会导致机体炎症频发,让人处于一种亚健康状态。

所以,为满足消费者对猪肉美味与营养的双重需求,生产一种富含ala及dha猪肉具有极大市场潜力,若能够以较低成本高效的生产富含一定水平ala和dha的猪肉并成功推向市场被消费者接受,长期来说将对广大消费者的健康水平产生积极影响。

例如中国专利cn106417958a公开了一种生产富含dha和epa猪肉的饲料功能包、饲料及其使用方法,该饲料至少包括海藻粉、亚麻籽、玉米、麦麸、豆粕、赖氨酸、蛋氨酸、石粉、磷酸氢钙、食盐和预混料。该专利虽然提到使用该饲料能够生产出富含epa和dha的猪肉,然而专利中没有任何数据表明dha和epa的含量,而且该专利中使用的亚麻籽是经过先粉碎再膨化制得的膨化亚麻籽,该工艺制备的亚麻籽虽然一定程度上去除了亚麻籽中的生氰糖苷,但去除率并不高,用于饲料中饲喂猪仍然会存有不可忽视的安全隐患。另一方面,该专利的饲料组成成分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改进的用于生产富含ala及dha猪肉的饲料及其用途。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生产富含ala及dha猪肉的饲料,按重量百分含量计,所述饲料的原料配方包括以下组分:3~8%脱毒亚麻籽、44~55%玉米、6~12%豆粕、12~25%小麦、10~15%麸皮、3~6%脱脂米糠、0.5~1%藻粉、2~5%预混料,其中,所述脱毒亚麻籽是亚麻籽原料依次经过粉碎、膨化、酶解制得的。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面,所述脱毒亚麻籽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粉碎:将亚麻籽原料粉碎制得亚麻籽颗粒;

(2)混合:将所述亚麻籽颗粒与膨化载体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

(3)膨化:将步骤(2)得到的混合物在膨化机的膨化腔内沿轴向依次经过挤压与剪切,然后从膨化腔出料端的模孔中挤出得到膨化混合物;

(4)酶解:将步骤(3)得到的膨化混合物与酶的水溶液混合并搅拌。

进一步地,所述亚麻籽颗粒的粒径为1~3mm,优选为2.0mm。

所述亚麻籽原料用专用油脂粉碎机粉碎,进料速度不可过快,优选地速度为1~2t/h。

进一步地,所述亚麻籽颗粒与膨化载体的质量比为1~9:1,所述膨化载体为膨化玉米、膨化大麦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所述亚麻籽颗粒与膨化载体的混合时间不可过长,以免分层造成混合不均,优选混合时间为100~150s,具体如120s。

进一步地,所述膨化腔出料口的温度125~138℃。

进一步地,所述膨化混合物与所述酶的质量比为1000-2000:1,所述酶为含β-葡萄糖苷酶的非淀粉多糖复合酶,且所述β-葡萄糖苷酶的质量占非淀粉多糖复合酶总质量的40-70%。

进一步地,所述酶解的步骤中,所述搅拌的时间为30~90min。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面,所述脱毒亚麻籽的制备方法还包括将经酶解步骤后的物料依次进行干燥、冷却的步骤。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面,所述脱毒亚麻籽中粗脂肪的质量含量大于等于36%、蛋白质的质量含量大于等于19%、ala的质量占总脂肪酸质量的58~62%。脱毒亚麻籽的各营养成分的限制,使得生产的猪肉的功能性脂肪酸ala和dha能够保持相对稳定。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面,所述脱毒亚麻籽中生氰糖苷的去除率大于等于95%。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面,所述藻粉为浓度含量大于等于30%的裂壶藻粉。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面,所述预混料中至少包含有非淀粉多糖复合酶及植物源天然抗氧剂。所述非淀粉多糖复合酶占所述预混料的总质量的1-3%,所述植物源天然抗氧剂占所述预混料的总质量的2-4%。

所述预混料中添加的非淀粉多糖复合酶与脱毒亚麻籽的制备方法中使用的非淀粉多糖复合酶可以是同种酶,也可以是不同于脱毒亚麻籽的制备方法中使用的非淀粉多糖复合酶。

所述植物源天然抗氧剂可以是来源于印度苦楝树、大蓟等的提取物也可以是其他植物源天然抗氧剂。

本发明采取的另一技术方案:如上述所述的用于生产富含ala及dha猪肉的饲料用于生产富含ala及dha猪肉的用途,猪在出栏前45~80天,开始饲喂如上述所述的饲料。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实施,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的饲料采用以特定的制备方法制备的脱毒亚麻籽为原料,避免了亚麻籽内含生氰糖苷对育肥猪生长性能的损伤,从源头上解决亚麻籽的毒性问题,将该脱毒亚麻籽用到饲料中,并配合藻粉、预混料及其他组分的使用,用于饲喂育肥猪,育肥猪的生长性能能够得到明显的改善,肌间脂肪比例也有提高,dha含量也大幅提高,同时猪肉生产更高效与稳定,还兼顾的改善了猪肉的风味与营养价值,烹饪后更具有浓郁香味和爽滑的口感,更好的满足消费者对营养和美味的双重需求。

采用本发明的饲料饲喂猪,大幅度提高了猪肉中的ala和dha等omega-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改善了其中多不饱和脂肪酸中ω6/ω3的比值,显著提高了猪肉的营养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饲料中含有脱毒亚麻籽和高浓度藻粉,且预混料中还含有非淀粉多糖复合酶和植物源天然抗氧剂,用于饲喂猪时,避免了亚麻籽中非淀粉多糖难以消化吸收所带来的负作用,解决了富含多个双键不饱和脂肪酸的猪肉易氧化变质的难题,最终使得ala和dha都能够得到高效的富集,具有更高营养价值。

本发明的饲料中脱毒亚麻籽的使用使得生产的猪肉肌间脂肪更多,烹饪后更具有浓郁香味和爽滑的口感,更好的满足消费者对营养和美味的双重需求。脱毒亚麻籽的制备过程中,经过膨化后的亚麻籽中的脂肪和蛋白组织通过高挤压力和剪切力破壁释放,营养物质的消化利用率更高,可以用更少的亚麻籽原料富集更多的ala和dha,节约生产成本。

本发明的饲料中的藻粉选自高浓度裂殖壶藻,更有效的提升肉中dha的含量,能够解决单一使用亚麻籽带来的dha富集水平较低的技术难题。

本发明的饲料中预混料中含有的植物源天然抗氧剂能够解决不饱和脂肪酸易氧化的难题,而且该抗氧剂源自植物提取物对人体无任何毒副作用,同时抗氧化效果可深入动物体内,提高肉中脂肪酸稳定性。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后权利要求书限定的范围内。

以下实施例中所用的膨化机的型号均为国晖鑫k2800-m。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生产富含ala及dha猪肉的饲料,按重量百分含量计,饲料由以下组分构成:5%脱毒亚麻籽、49.5%玉米、7%豆粕、18%小麦、11%麸皮、5%脱脂米糠、0.5%藻粉、4%预混料。

其中,藻粉具体为旭能牌裂殖壶藻粉,购自青岛旭能生物。

预混料具体为以购自太仓安佑公司的型号为4%的预混料作为预混料主料,再添加质量百分含量为2%的非淀粉多糖复合酶和质量百分含量为4%植物源天然抗氧剂。该非淀粉多糖复合酶的型号为精酶x型,购自宁夏夏盛。植物源天然抗氧剂为葡萄籽提取物,购自山东澳邦。

脱毒亚麻籽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

(1)粉碎:将亚麻籽原料在专用油脂粉碎机内粉碎成粒径为2.0mm的亚麻籽颗粒,亚麻籽原料的进料速度不可过快,进料速度控制在1.5t/h;

(2)混合:将亚麻籽颗粒与膨化玉米按质量比4:1的比例进行混合得到混合物,混合时间不可过长,以120s为宜,以免分层造成混合不均;

(3)挤压膨化:将混合物在干法膨化机的膨化腔内沿轴经过挤压与剪切从膨化腔出料端的模孔中挤出得到膨化混合物,通过调节进料速度和出料口孔径使出料口区域温度控制在125℃;

(4)酶解:将膨化混合物趁热导入密闭发酵罐中,加入以β-葡萄糖苷酶为主的非淀粉多糖复合酶的水溶液(浓度是5%),搅拌混合均匀,搅拌时间至少45min,其中,膨化混合物与非淀粉多糖复合酶的质量比为1000:1;

(5)干燥:将步骤(4)酶解后的物料用滚筒式干燥设备进行烘干得到脱毒亚麻籽;

(6)冷却:用逆流式冷却器将步骤(5)得到的脱毒亚麻籽冷却至室温;

(7)打包:用打包机将步骤(6)得到的脱毒亚麻籽打包成25/40kg包装。

本例中,以β-葡萄糖苷酶为主的非淀粉多糖复合酶的具体是木聚糖酶、纤维素酶、葡聚糖酶等复合物,型号为精酶x型,购自宁夏夏盛。

对比例1

本对比例提供一种采用如对比文件cn106417958a中所述的亚麻籽的制备工艺制备膨化亚麻籽,具体工艺如下:其制备是在实施例1的亚麻籽制备方法上省略混合的步骤(即步骤2)、酶解的步骤(即步骤4)和干燥的步骤(即步骤5)。

对实施例1使用的亚麻籽原料、实施例1中的方法制备得到脱毒亚麻籽、对比例1制备得到的膨化亚麻籽进行生氰糖苷毒性检测,检测结果分别如表1所示。

表1为不同处理工艺下的亚麻籽生氰糖苷含量对比

经对比例1的工艺处理的亚麻籽,其中的生氰糖苷的去除率仅10.3%,若将去除率如此低的亚麻籽用于猪饲料中饲喂猪,必然会带来不可忽视的安全隐患,而本实施例中采用的脱毒工艺使得生氰糖苷去除率达到96%,能够更加放心安全的应用于动物养殖。

对比例2

本对比例提供一种饲料,按重量百分含量计,饲料由以下组分构成:5%脱毒亚麻籽、49.5%玉米、7%豆粕、18%小麦、11%麸皮、5%脱脂米糠、0.5%藻粉、4%预混料。

该对比例中除预混料不添加非淀粉多糖复合酶外,其他同实施例1。

对比例3

本对比例提供一种饲料,按重量百分含量计,饲料由以下组分构成:5%脱毒亚麻籽、49.5%玉米、7%豆粕、18%小麦、11%麸皮、5%脱脂米糠、0.5%藻粉、4%预混料。

该对比例中除预混料不添加植物源天然抗氧剂外,其他同实施例1。

对比例4

本对比例提供一种饲料,按重量百分含量计,饲料由以下组分构成:5%脱毒亚麻籽、49.5%玉米、7%豆粕、18%小麦、11%麸皮、5%脱脂米糠、0.5%藻粉、4%预混料。

该对比例中除预混料不添加非淀粉多糖复合酶和植物源天然抗氧剂外,其他同实施例1。

实施例2

将市面育肥猪料(具体是安佑904)、实施例1的饲料、对比例2的饲料、对比例3的饲料、对比例4的饲料分别用于饲喂育肥猪,屠宰前75天开始饲喂,屠宰前35天与屠宰当天称重以比较生长性能,分别对应为对照组、试验组1、试验组2、试验组3、试验组4,育肥猪分别采用自由采食、自由饮水的饲喂方法,保持猪舍清洁卫生,通风状况良好,按正常猪场管理办法进行兽医流程。

通过屠宰取样,对猪肉背最长肌及对应部位的背膘中脂肪酸组成分析如表2所示,对育肥猪生长性能的影响如表2所示。

表2为不同饲料对育肥猪背最长肌脂肪酸的影响

表3为不同饲料对育肥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由表2可以看出,采用实施例1的饲料饲喂育肥猪60天后,可以显著提高背最长肌和相应背部脂肪组织中的ala和dha的含量(p<0.05),ala提高为对照组2的2.8倍,dha提高为对照组2的4.4倍,并且显著降低n-6/n-3的比值(p<0.05),从对照组2的13.26下调为3.69以内,符合国际权威机构对omega-6与omega-3公认的4:1以下的黄金比例,并且实施例1对育肥猪的生长性能也有促进作用,日增重平均提高了54克,料肉比也由对照组2的2.85下降为2.63。通过试验数据发现,按本申请所采用的生产方法将脱毒亚麻籽、非淀粉多糖酶和植物源抗氧化剂综合运用到育肥猪饲料中,omega-3在猪肉中的富集效率和对生长性能的改善效果都是最佳的,因此能够以更低的生产成本生产出omega-3含量更高的品牌猪肉,另外长期食用富含ala和dha的猪肉对儿童及成人的视网膜、大脑与心脑血管及免疫系统均有益处,该申请具有极大的市场应用前景。

以上对本发明做了详尽的描述,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领域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且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的实施例,凡根据本发明的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