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咖啡果皮茶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145533发布日期:2019-11-15 23:28阅读:214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咖啡果皮茶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咖啡为茜草科咖啡属多年生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原产于非洲中北部热带雨林,咖啡与茶叶、可可并称为世界三大饮料作物,是当今世界上消费量最大的非酒精类饮料。云南自1904年引种种植咖啡后,现已发展成为我国咖啡种植规模最大、产量最多的省区,种植面积、产量均占全国的99%以上。据统计,2017年全省咖啡总面积达175.46万亩、总产量达15.84万吨、在国内具有不可替代的特色和优势,对促进云南省热区企业增效、农民增收和财政增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云南省咖啡产业主要分布在文山、红河、西双版纳、普洱、临沧、德宏、保山、怒江等南部边境地区,与越南、老挝、缅甸接壤,边境线长达4060公里,咖啡种植从业人员30多万户100多万人。咖啡果为核果,椭圆形,长9mm-14mm,幼果绿色,成熟时呈红色、紫红色;部分品种如黄波邦、黄卡杜拉等成熟时果皮为黄色。每个果实通常含有种子2粒,也有单粒和3粒的。咖啡果实可分为下列几个部分:(1)外果皮,为薄薄的一层革质层,未成熟前为绿色,将近成熟时为浅绿色,充分成熟时为鲜红或紫红色。(2)中果皮,即果肉,是一层带有甜味和间杂有纤维的浆质物,味酸甜。(3)内果皮,也称为种壳,是由石细胞组成的一层角质壳。(4)种仁包括种皮(银皮)、胚乳、子叶、胚茎等部份。种仁即是咖啡豆。当前咖啡初加工生产中普遍材料湿法加工方法(鲜果→脱皮→发酵脱胶→清洗→浸泡→晾晒干燥)而得到咖啡豆,加工所产生的大量果皮或丢弃或作为肥料还田。针对云南咖啡初工过程中产生的果皮、果胶、咖啡壳等废弃物,开展咖啡花果茶、等综合利用研究,开发新产品,能有效提升咖啡的附加值。据云南农业大学热带作物学院咖啡实验室测定,1吨咖啡鲜果在初加工过程将产生450kg左右的咖啡果皮,烘干后205kg左右,云南咖啡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果皮主要通过发酵后作为有机肥还田,但果皮种中含有大量的营养元素,检测结果表明,咖啡果皮含有丰富的有机营养物质,含有蛋白质7.20%、粗脂肪2.66%、总糖18.4%、咖啡因0.83%和vc50.0mg/100g等有机营养物质。另外,胡荣锁等的研究发现,咖啡果皮中含有17种氨基酸和15种脂肪酸,氨基酸taa含量为总含量的4.952%-7.072%,src介于42.43-52.68之间,脂肪酸含量占咖啡果皮的5.411%-6.752%,均说明咖啡果皮的营养价值较高。但是,在生产中,咖啡果皮多作为饲料和用于堆肥,浪费较大。咖啡果茶,不仅可减少资源浪费,而且其成本低廉,市场广泛,丰富咖啡饮料种类,极大程度上提升了产品的附加值。极大地发挥了其价值,满足不同群体的消费需求。另外,咖啡果皮茶的开发利用研究尚未见相关报道。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咖啡果皮茶的制备方法,将带咖啡豆的成熟咖啡鲜果置于烘箱中高温快速烘干,干燥完全后再进行果皮和种子分离,果皮制得咖啡果茶、种子制得咖啡豆产品,通过此方法制作的咖啡果皮中果胶保留完整,因此口感更好,咖啡果皮茶汤色明亮金黄、果香明显、口感酸甜。在此基础上,还可加入柠檬、冰糖等制成袋泡果皮茶,携带方便,增加茶等风味。同时还可将咖啡果皮采用蜂蜜糖渍,口感更佳。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咖啡果皮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取成熟的咖啡鲜果,洗净,沥干水分,然后置于烘箱中,在105-115℃温度条件下快速烘干,至含水量为6-7%;(2)将经步骤(1)处理的咖啡鲜果进行果皮与种子分离,收集咖啡果皮并进行密封保存。优选地,步骤(1)中,咖啡鲜果为小粒种咖啡、中粒种咖啡或大粒种咖啡。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小粒种咖啡为阿拉伯咖啡,所述中粒种咖啡为甘弗拉种咖啡,所述大粒种咖啡为利比里亚咖啡。优选地,步骤(1),烘干的温度为110℃。优选地,咖啡果皮茶的制备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制作袋泡茶:以步骤(2)中密封保存的咖啡果皮为主料,再加入柠檬、冰糖、玫瑰花瓣、茉莉花瓣、菊花中一种或多种,然后装入小茶包中,制作成袋泡果皮茶。进一步优选地,以步骤(2)中密封保存的咖啡果皮为主料,再加入柠檬、冰糖,然后装入小茶包中,制作成袋泡果皮茶。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咖啡果皮、柠檬、冰糖的质量比为1:0.1-0.25:0.2-0.4。优选地,咖啡果皮茶的制备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蜂蜜糖渍:将步骤(2)中密封保存的咖啡果皮置于密封玻璃杯中,加入蜂蜜至蜂蜜将果皮淹没,密封储存一周后取出。进一步优选地,咖啡果皮茶的制备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将蜂蜜糖渍得到的咖啡果皮与柠檬配合,得到柠檬/咖啡果皮茶。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蜂蜜糖渍得到的咖啡果皮与柠檬的质量比为1:0.15-0.2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将咖啡果皮变废为宝,充分利用了咖啡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资源,开发新产品。改变了传统的咖啡加工方式,传统加工方式中咖啡湿法加工又称水洗式加工方法,就是将鲜果水洗、浮选、脱皮、脱胶、干燥后得到带壳干豆,带壳干豆经脱壳、风选、分级即成商业豆。湿法加工消耗大量水的同时也产生大量的污水,生产1kg生豆需要50-100kg水。咖啡果经过高温快速烘干,在经过果皮与种子分离,不但得到有咖啡果茶,也得到了商品咖啡豆,加工过程节约了大量水资源,减少污水排放,对生态环境保护有重要作用。本发明将带咖啡豆的成熟咖啡鲜果置于烘箱中快速烘干干燥,干燥完全后再进行去果皮,制得咖啡果茶,通过此方法制作的咖啡果皮中果胶保留较为完整,因此口感更好,且不会对咖啡豆的品质造成影响。本发明中成熟咖啡鲜果的果皮在经过加工以后,其风味会更加独特,可以制作日常饮品,其口感微甜。而在纯咖啡果皮茶的基础上,将得到的咖啡果皮与柠檬、冰糖、玫瑰花瓣等配合制作成袋泡果皮茶,携带方便、清洁卫生。特别是与柠檬、冰糖配合后,其制作的茶饮品更受欢迎。同时,加工后的咖啡果皮也可以采用蜂蜜糖渍,使制作的茶饮品更加香甜,而将采用蜂蜜糖渍的咖啡果皮进一步与柠檬配合制作茶饮品,酸甜结合,口感更佳。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一种咖啡果皮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取成熟的阿拉伯咖啡鲜果,洗净,沥干水分,然后置于烘箱中,在110℃温度条件下快速烘干,至含水量为6-7%;(2)将经步骤(1)处理的咖啡鲜果进行果皮与种子分离,收集咖啡果皮并进行密封保存。实施例2:一种咖啡果皮茶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其快速烘干温度为105℃。实施例3:一种咖啡果皮茶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其快速烘干温度为115℃。对比例1:一种咖啡果皮茶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其快速烘干温度为100℃。对比例2:一种咖啡果皮茶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其快速烘干温度为125℃。对比例3:一种咖啡果皮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取成熟的阿拉伯咖啡鲜果,洗净,将咖啡豆取出,将所得果皮置于烘箱中,在110℃温度条件下快速烘干,至含水量为6-7%;收集咖啡果皮并进行密封保存。使用本发明实施例1-3以及对比例1-3中制备得到的咖啡果皮茶制作茶饮品:向杯中加入咖啡果皮茶,然后加入200ml90℃水,冲泡,冷却至50℃以下。由35名饮品爱好者为评价员,对于制作好后的茶饮品进行感官评价,其中评分标准如表1所示,具体的平均评分如表2所示。表1:评分内容(分数)整体外观差(0-4)较差(4-6)一般(6-7.5)较好(7.5-8.5)好(8.5-10)香味无(0-4)少许(4-6)中等(6-7.5)较浓(7.5-8.5)浓(8.5-10)口感差(0-4)较差(4-6)一般(6-7.5)较好(7.5-8.5)好(8.5-10)表2:实施例4:一种咖啡果皮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咖啡果皮茶与柠檬、冰糖按质量比为1:0.2:0.3进行搭配,然后装入小茶包中,制作成袋泡果皮茶。实施例5:一种咖啡果皮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咖啡果皮茶与柠檬、冰糖按质量比为1:0.25:0.4进行搭配,然后装入小茶包中,制作成袋泡果皮茶。实施例6:一种咖啡果皮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咖啡果皮茶与玫瑰花按质量比为1:0.2进行搭配,然后装入小茶包中,制作成袋泡果皮茶。实施例7:一种咖啡果皮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实施例2制备得到的咖啡果皮茶与菊花按质量比为1:0.3进行搭配,然后装入小茶包中,制作成袋泡果皮茶。实施例8:一种咖啡果皮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实施例3制备得到的咖啡果皮茶与茉莉花按质量比为1:0.1进行搭配,然后装入小茶包中,制作成袋泡果皮茶。使用本发明实施例4-8中制备得到的咖啡果皮茶制作茶饮品:向杯中加入咖啡果皮茶,然后加入200ml90℃水,冲泡,冷却至50℃以下。由35名饮品爱好者为评价员,对于制作好后的茶饮品进行感官评价,其中评分标准如表1所示,具体的平均评分如表3所示。表3:实施例9:一种咖啡果皮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咖啡果皮茶置于密封玻璃杯中,加入蜂蜜至蜂蜜将果皮淹没,密封储存一周后取出,得蜂蜜糖渍咖啡果皮茶。实施例10:一种咖啡果皮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蜂蜜糖渍咖啡果皮茶与柠檬配合,蜂蜜糖渍咖啡果皮茶与柠檬的质量比为1:0.2;得到柠檬/咖啡果皮茶。使用本发明实施例9-10中制备得到的咖啡果皮茶制作茶饮品:向杯中加入咖啡果皮茶,然后加入200ml90℃水,冲泡,冷却至50℃以下。由35名饮品爱好者为评价员,对于制作好后的茶饮品进行感官评价,其中评分标准如表1所示,具体的平均评分如表4所示。表4:由表2-4可知,本发明带咖啡豆快速烘干干燥后的果皮茶风味受欢迎程度高,通过进一步加工的蜂蜜糖渍果皮茶风味也更好,更受欢迎。袋泡茶中,加柠檬和冰糖的袋泡茶风味最佳。而蜂蜜果皮茶加柠檬是所有咖啡果皮茶品中,风味最佳,最受欢迎的。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