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品机械切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490966发布日期:2019-12-24 13:50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一种食品机械切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食品机械切压装置。



背景技术:

食品加工过程中,经常需要根据不同种类的食品,对其形状进行不同的加工,其中将食品切割粉碎并进行压块是比较常见的一种食品加工方式,在对食品进行切割压块的过程中能够,需要用到食品机械切压装置。

但是现有的食品机械切压装置在工作过程中,对压料过程的压力不能进行实时的检测,进而导致食品压料过程控制不到位,不能满足多种食品切压作业,使用范围受限,同时,在切割装置和压料装置之间需要单独的设置输料装置,占用空间较大,而且耗能较高,切割效率也有所下降。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食品机械切压装置,解决了现有的食品机械切压装置在工作过程中,对压料过程的压力不能进行实时的检测,进而导致食品压料过程控制不到位,不能满足多种食品切压作业,使用范围受限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本发明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食品机械切压装置,包括底座板、压力传感器和支撑液压推杆,所述底座板上方一侧通过螺栓连接有推杆支撑二,所推杆支撑二一侧通过螺钉连接有所述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一侧通过螺钉连接有所述支撑液压推杆,所述支撑液压推杆一端部通过螺钉连接有支撑推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通过所述压力传感器实时的检测所述支撑液压推杆的支撑力大小,然后将数据传递给所述plc控制器,便于通过所述plc控制器控制所述挤压液压推杆的作用力大小,使得装置对压料压力的控制更加精准,适用于多种食品的切压,使用范围广泛。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板下方四角处通过螺栓连接有支撑腿,所述底座板上方中部通过螺栓连接有压料箱体,所述压料箱体下方通过卡槽连接有透水支撑板,所述透水支撑板下方焊接有积水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压料箱体为食品的压料过程提供工作空间,所述透水支撑板可以方便在压料过程中产生的水份顺利排出。

进一步的,所述压料箱体与所述支撑推板滑动连接,所述压料箱体一侧通过螺钉连接有底部滑板,所述压料箱体另一侧通过螺钉连接有蓄料箱体,所述蓄料箱体一侧壁上通过卡槽连接有透视窗,所述蓄料箱体内部一侧滑动连接有挤压推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通过所述透视窗实时的观测所述蓄料箱体内部蓄积的食品量,实用方便。

进一步的,所述挤压推板一侧通过螺钉连接有挤压液压推杆,所述挤压液压推杆一端部通过螺钉连接有推杆支撑一,所述推杆支撑一与所述底座板通过螺栓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挤压液压推杆为食品的压料提供动力。

进一步的,所述压料箱体上方通过螺栓连接有切割支撑,所述切割支撑上方通过螺栓连接有螺旋切料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切割支撑用来支撑所述螺旋切料管,所述螺旋切料管为食品的切料过程提供工作空间。

进一步的,所述螺旋切料管内部滚动连接有输料切割轮,所述输料切割轮上焊接有螺旋切刀,所述输料切割轮一端部通过键连接有切料电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切料电机带动所述切割轮上的螺旋切刀快速旋转,对所述螺旋切料管内部的食品进行切割粉碎,并且可以将粉碎后的食品进行输送,省去增加额外的输送装置,节约空间和能源,同时提高食品的切压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螺旋切料管上方一侧焊接有进料斗,所述螺旋切料管下方一侧与所述蓄料箱体之间焊机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上通过螺纹连接有出料阀,所述底座板上方一角处通过螺钉连接有plc控制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通过所述进料斗向所述螺旋切料管内部加入需要切割的食品,通过所述出料管排出到所述蓄料箱体内部,通过所述挤压推板与所述支撑推板配合,对食品进行挤压。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为解决现有的食品机械切压装置在工作过程中,对压料过程的压力不能进行实时的检测,进而导致食品压料过程控制不到位,不能满足多种食品切压作业,使用范围受限的问题,本发明通过在支撑液压推杆和推杆支撑二之间设置压力传感器,可以实时的检测支撑液压推杆的支撑力大小,然后将数据传递给plc控制器,便于通过plc控制器控制挤压液压推杆的作用力大小,使得装置对压料压力的控制更加精准,适用于多种食品的切压,使用范围广泛;

2、为解决现有的食品机械切压装置在切割装置和压料装置之间需要单独的设置输料装置,占用空间较大,而且耗能较高,切割效率也有所下降的问题,本发明通过在螺旋切料管内部设置输料切割轮和螺旋切刀对食品进行切料作业,可以对食品进行切割粉碎和对将粉碎后的食品进行输送,省去增加额外的输送装置,节约空间和能源,同时提高食品的切压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一种食品机械切压装置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所述一种食品机械切压装置中螺旋切料管的主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所述一种食品机械切压装置中蓄料箱体和压料箱体的主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所述一种食品机械切压装置的电路框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底座板;2、支撑腿;3、蓄料箱体;4、透视窗;5、压料箱体;6、切割支撑;7、螺旋切料管;8、进料斗;9、出料管;10、出料阀;11、切料电机;12、挤压液压推杆;13、推杆支撑一;14、推杆支撑二;15、压力传感器;16、支撑液压推杆;17、底部滑板;18、plc控制器;19、输料切割轮;20、螺旋切刀;21、挤压推板;22、支撑推板;23、透水支撑板;24、积水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食品机械切压装置,包括底座板1、压力传感器15和支撑液压推杆16,底座板1上方一侧通过螺栓连接有推杆支撑二14,所推杆支撑二14一侧通过螺钉连接有压力传感器15,压力传感器15一侧通过螺钉连接有支撑液压推杆16,支撑液压推杆16一端部通过螺钉连接有支撑推板22,可以通过压力传感器15实时的检测支撑液压推杆16的支撑力大小,然后将数据传递给plc控制器18,便于通过plc控制器18控制挤压液压推杆12的作用力大小,使得装置对压料压力的控制更加精准,适用于多种食品的切压,使用范围广泛。

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底座板1下方四角处通过螺栓连接有支撑腿2,底座板1上方中部通过螺栓连接有压料箱体5,压料箱体5下方通过卡槽连接有透水支撑板23,透水支撑板23下方焊接有积水斗24,压料箱体5为食品的压料过程提供工作空间,透水支撑板23可以方便在压料过程中产生的水份顺利排出,压料箱体5与支撑推板22滑动连接,压料箱体5一侧通过螺钉连接有底部滑板17,压料箱体5另一侧通过螺钉连接有蓄料箱体3,蓄料箱体3一侧壁上通过卡槽连接有透视窗4,蓄料箱体3内部一侧滑动连接有挤压推板21,可以通过透视窗4实时的观测蓄料箱体3内部蓄积的食品量,实用方便,挤压推板21一侧通过螺钉连接有挤压液压推杆12,挤压液压推杆12一端部通过螺钉连接有推杆支撑一13,推杆支撑一13与底座板1通过螺栓连接,挤压液压推杆12为食品的压料提供动力。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压料箱体5上方通过螺栓连接有切割支撑6,切割支撑6上方通过螺栓连接有螺旋切料管7,切割支撑6用来支撑螺旋切料管7,螺旋切料管7为食品的切料过程提供工作空间,螺旋切料管7上方一侧焊接有进料斗8,螺旋切料管7下方一侧与蓄料箱体3之间焊机有出料管9,出料管9上通过螺纹连接有出料阀10,底座板1上方一角处通过螺钉连接有plc控制器18,plc控制器18的型号为fx3u-64mr/es-a,可以通过进料斗8向螺旋切料管7内部加入需要切割的食品,通过出料管9排出到蓄料箱体3内部,通过挤压推板21与支撑推板22配合,对食品进行挤压,螺旋切料管7内部滚动连接有输料切割轮19,输料切割轮19上焊接有螺旋切刀20,输料切割轮19一端部通过键连接有切料电机11,切料电机11带动切割轮19上的螺旋切刀20快速旋转,对螺旋切料管7内部的食品进行切割粉碎,并且可以将粉碎后的食品进行输送,省去增加额外的输送装置,节约空间和能源,同时提高食品的切压效率。

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过程如下:在使用此装置时,通过plc控制器18开启此装置,使其进入工作状态,然后将需要切压的食品通过进料斗8加入到螺旋切料管7内部,切料电机11启动,切料电机11带动切割轮上的螺旋切刀20快速旋转,对螺旋切料管7内部的食品进行切割粉碎,并且可以将粉碎后的食品进行输送,省去增加额外的输送装置,节约空间和能源,同时提高食品的切压效率,输送到出料管9处的食品在重力作用下进入到蓄料箱体3内部,可以通过透视窗4实时的观测蓄料箱体3内部食品的储量,通过挤压液压推杆12推动挤压推板21沿着蓄料箱体3和压料箱体5滑动,与支撑推板22配合,对切割后的食品进行压料,压料过程中产生的水份可以通过透水板排出,通过积水斗24下方的管道进行收集,在对食品压料过程中,压力传感器15实时的检测支撑液压推杆16的支撑力大小,然后将数据传递给plc控制器18,便于通过plc控制器18控制挤压液压推杆12的作用力大小,使得装置对压料压力的控制更加精准,适用于多种食品的切压,使用范围广泛,压料完毕后,支撑液压推杆16收缩,挤压液压推杆12伸长,将压料箱体5内部压料完毕的食品推出到滑动板的上方,便于对压料后的食品进行取出,操作方便,进而完成对食品的切压操作。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