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揉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91994发布日期:2020-02-22 02:22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茶叶揉捻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茶叶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茶叶揉捻装置。



背景技术:

茶叶中含有儿茶素、胆甾烯酮、咖啡碱、肌醇、叶酸、泛酸等成分,可以增进人体健康,茶叶饮品-茶被誉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

茶叶揉捻是茶叶生产工艺中必不可少的一个步骤,茶叶通过揉捻形成其紧结弯曲的外形,并对内质改善也有所影响。揉捻可以卷紧茶条,缩小体积,为炒干成条打好基础,适当破坏叶组织、物质转变。

茶叶揉捻机是用于对茶叶进行揉捻加工的设备,是一种可保持茶叶纤维组织不致破坏,且能确保茶叶品质均一,操作简便的机器。现有的揉捻机设有一莲花座,一传动组,及一卷布杆,莲花座设有数片莲花片由传动组带动莲花片做开、合之动作,对茶叶进行揉捻及压缩,并由另一驱动马达带动莲花座旋转,并配合卷布杆,将布质袋自动绕卷成结,令布质袋之容置空间逐渐缩小,达到对茶叶双重揉捻及缩小体积之功能。

使用现有的揉捻机虽然能够实现对茶叶进行揉捻,但是茶叶相对集中,大量堆积在同一地方,不能保证茶叶都被揉捻完全,并且揉捻完成后,取出茶叶较为麻烦,这些都是需要改进的地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茶叶揉捻装置,以解决现有的揉捻机不能实现对茶叶全面揉捻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方案为:茶叶揉捻装置,包括揉捻筒、第一动力单元和第二动力单元,揉捻筒内转动连接有将揉捻筒分隔为内腔、外腔两部分的环形板,第一动力单元用于驱动环形板转动;环形板的外壁上设有能与揉捻筒内壁接触的螺旋叶片,环形板下部开有进料口,上部开有出料口,出料口上设有第一阀门;揉捻筒侧壁的上部开有排出口,排出口上设有第二阀门;内腔的上部内设有位于出料口下方的揉捻单元,揉捻单元包括水平设置的揉搓辊和位于揉搓辊下方并与揉搓辊同心的弧形板,弧形板的下部开有落料口,弧形板的左右两侧均转动连接有多个转辊;弧形板的上部设有上端大下端小的锥形漏板;第二动力单元用于驱动揉搓辊转动。

本基础方案的工作原理在于:揉捻茶叶时,打开第一阀门,关闭第二阀门,然后将茶叶放置在外腔。启动第一动力单元、第二动力单元,第一动力单元、第二动力单元分别驱动环形板、揉搓辊发生转动。环形板转动时带动螺旋叶片一同运动,在螺旋叶片的作用下,外腔内的茶叶被向上输送,最后从出料口排出,排出的茶叶落在锥形漏板上,然后沿着锥形漏板向下滑落至揉搓辊与弧形板之间,揉搓辊对茶叶进行揉捻加工,使茶叶成形。经揉捻加工的茶叶滑动至弧形板下部时,通过落料口落在内腔的底部。落在底部的茶叶通过进料口再次进入外腔,然后再由螺旋叶片进行输送,茶叶在外腔、揉捻单元、内腔之间循环流动。茶叶揉捻完成后,打开第二阀门,关闭第一阀门,在螺旋叶片的作用下,茶叶最后从揉捻筒侧壁上的排出口排出。

本基础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

1、茶叶在外腔、揉捻单元、内腔之间循环流动,茶叶是持续的、定量的进入揉捻单元中,即揉捻单元不会一次性揉捻大量的茶叶,能够确保揉捻单元全面充分的对茶叶进行揉捻。而且茶叶是循环流动的,并非堆积在揉捻筒的底部,茶叶可以充分的散热。

2、采用本方案的揉捻装置,揉捻完成后,在螺旋叶片的作用下茶叶自动被排出,能够解决由于揉捻筒内部结构繁多,导致茶叶取出麻烦的问题。

3、揉捻加工时,环形板带动进料口不断转动,即转动板能够转动到不同的位置,内腔中各处的茶叶都可进入进料口内,避免由于茶叶堆积在某一处而不能进入进料口。

进一步,环形板内开有环形腔,环形腔内设有液压油和用于加热液压油的电加热丝。电加热丝加热环形腔内的液压油,液压油温度升高,液压油通过热传递将热量传递给揉捻筒内的茶叶,使茶叶适当脱水,便于揉捻。本方案中,环形板工作时不断转动,环形腔内的液压油处于不断流动的状态,使得电加热丝能够均匀加热液压油,确保液压油均匀的将热量传递给茶叶,避免部分茶叶过热。

进一步,内腔内设有上端小下端大的锥形板,锥形板的下端位于进料口的下方。设置锥形板,便于落下的茶叶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沿着锥形板滑入进料口。

进一步,环形板的上部穿过揉捻筒的上端;第一动力单元包括第一电机和固定在环形板上部外壁上的第一齿圈,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有与第一齿圈啮合的第一齿轮。启动第一电机,第一电机通过齿轮传动驱动环形板转动。

进一步,第二动力单元包括第一传送链和设在揉捻筒上方的第二电机;揉搓辊上连接有转轴,转轴上设有第一链轮,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第二链轮,第一传送链套设在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上。启动第二电机,第二电机通过第一传送链将动力传递给转轴和揉搓辊,驱使揉搓辊发生转动。

进一步,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第三链轮,揉捻筒的上方转动连接有与第三链轮啮合的第四链轮;转辊上连接有传动轴,传动轴上设有第五链轮,第四链轮和第五链轮上套设有同一条第二传送链。启动第二电机,第二电机通过第一传送链、第二传送链驱动揉搓辊、转辊同时转动,揉搓辊与转辊的转动方向不同,不同转动方向的揉搓辊、转辊能够更好的对茶叶进行揉捻,使茶叶最后具有更佳的外形。

进一步,内腔内转动连接有转动辊,转动辊的下部上设有第二齿轮,揉捻筒的底部转动连接有转动轴,转动轴上设有与第二齿轮啮合的第三齿轮;环形板的内壁上设有与第三齿轮啮合的第二齿圈;第二齿轮、第三齿轮和第二齿圈均位于锥形板的下方。环形板转动时通过第二齿轮、第三齿轮和第二齿圈驱使转动辊发生反向转动。

进一步,转动辊的上部设置为上端小下端大的锥形。锥形有利于落在转动辊上部的落下,避免茶叶堆积在转动辊的上方。

进一步,转动辊上设有多个叶片。当茶叶落在转动辊与环形板之间时,转动辊驱动叶片发生转动,叶片对茶叶进行分区搅拌,既有利于茶叶散热,还能使茶叶均匀的散落在各个位置,确保落在锥形板上的茶叶能够均匀的依次进入不断转动的进料口内。与此同时,叶片转动还能产生气流,气流有利于茶叶散热,同时还能避免茶叶堆积。

进一步,还包括风机,风机通过吹风管与揉捻筒的底部连通;转动辊上转动连接有多个第一辊,转动板的内壁上转动连接有多个第二辊。当茶叶落在转动辊与环形板之间时,转动辊上的第一辊和转动板上的第二辊再次对茶叶进行揉捻,第一辊与第二辊的转动方向相反,能够更好的对茶叶进行揉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茶叶揉捻装置主视方向的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茶叶揉捻装置主视方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揉捻筒10、排出口11、第二阀门111、环形板20、出料口21、第一阀门211、环形腔22、电加热丝23、第二辊24、进料口25、第二齿圈26、螺旋叶片27、第一齿圈28、转动辊30、第一辊31、第二齿轮32、锥形板33、叶片34、风机40、转动轴50、第三齿轮51、揉搓辊60、第二电机70、第一传送链71、第二传送链72、弧形板80、转辊81、落料口82、锥形漏板83、第一电机90、第一齿轮91。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基本如图1所示:茶叶揉捻装置,包括揉捻筒10、第一动力单元和第二动力单元,揉捻筒10侧壁的上部开有排出口11,排出口11上连接有出料管,出料管上安装有第二阀门111。揉捻筒10内转动连接有环形板20,具体连接方式为:环形板20的上部穿过揉捻筒10的上端;揉捻筒10的底部开有环形槽,环形板20的下端焊接有卡合在环形槽中并能沿环形槽转动的凸条。环形板20将揉捻筒10分隔为内腔、外腔两部分,内腔位于揉捻筒10的中心部位。环形板20的外壁上焊接有能与揉捻筒10内壁接触的螺旋叶片27,环形板20下部开有进料口25,上部开有出料口21,环形板20上可拆卸的安装有能够封堵出料口21的第一阀门211,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阀门211通过卡合的方式可拆卸的连接在环形板20上。环形板20内开有环形腔22,环形腔22内盛满有液压油和安装用于加热液压油的电加热丝23,在本方案中主要通过电池为电加热丝23供电使电加热丝23发热。内腔底部通过安装杆设置有锥形板33,锥形板33上端小下端大,锥形板33的下端位于进料口25的下方。

内腔的上部内设有揉捻单元,揉捻单元包括揉搓辊60和位于揉搓辊60下方并与揉搓辊60同心的弧形板80,揉搓辊60水平设置并转动连接在揉捻筒10内,具体的连接方式为:揉捻筒10上固定有位于内腔中的安装架,揉搓辊60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安装架上。弧形板80固定在安装架上,弧形板80的下部开有落料口82,弧形板80的左右两侧均转动连接有多个转辊81,转辊81水平设置。弧形板80的上部焊接有上端大下端小的锥形漏板83,锥形漏板83位于出料口21的下方,锥形漏板83与环形板20的内壁之间存在间隙,间隙可在0.5-2mm之间。

第一动力单元包括第一电机90和固定在环形板20上部外壁上的第一齿圈28,第一电机90通过支架安装在的揉捻筒10上方;第一电机90的输出轴上固定有与第一齿圈28啮合的第一齿轮91。

第二动力单元用于驱动揉搓辊60转动。第二动力单元包括第一传送链71和第二电机70,第二电机70通过支架安装在的揉捻筒10上方。揉搓辊60的转轴上焊接有第一链轮,第二电机70的输出轴上焊接有第二链轮和第三链轮,第一传送链71套设在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上,通过第一传送链71能够驱动第一链轮、第二链轮同时转动。揉捻筒10的上方转动连接有与第三链轮啮合的第四链轮,转辊81上连接有传动轴,传动轴上焊接有第五链轮,第四链轮和第五链轮上套设有同一条第二传送链72。

内腔内转动连接有转动辊30,转动辊30的下部上设有第二齿轮32,揉捻筒10的底部转动连接有转动轴50,转动轴50上焊接有与第二齿轮32啮合的第三齿轮51;环形板20的内壁上焊接有与第三齿轮51啮合的第二齿圈26;第二齿轮32、第三齿轮51和第二齿圈26均位于锥形板33的下方。转动辊30上焊接有多个叶片34。动辊的上部设置为上端小下端大的锥形。

揉捻茶叶时,打开第一阀门211,关闭第二阀门111,启动电加热丝23,然后将茶叶放置在外腔。启动第一电机90、第二电机70,第一电机90、第二电机70分别驱动环形板20、揉搓辊60发生转动。环形板20转动时带动螺旋叶片27一同运动,在螺旋叶片27的作用下,外腔内的茶叶被向上输送,最后从出料口21排出,排出的茶叶落在锥形漏板83上,然后沿着锥形漏板83向下滑落至揉搓辊60与弧形板80之间,揉搓辊60对茶叶进行揉捻加工,使茶叶成形。经揉捻加工的茶叶滑动至弧形板80下部时,通过落料口82落在内腔的底部。在茶叶下落的过程中,叶片34对茶叶进行搅拌,使茶叶更加分散。落在底部的茶叶通过进料口25再次进入外腔,然后再由螺旋叶片27进行输送,茶叶在外腔、揉捻单元、内腔之间循环流动。茶叶揉捻完成后,打开第二阀门111,关闭第一阀门211,在螺旋叶片27的作用下,茶叶最后从揉捻筒10侧壁上的排出口11排出。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之处在于:如图2所示,转动辊30上不设置叶片34而转动连接有多个第一辊31,转动板的内壁上转动连接有多个第二辊24。本实施例的方案还包括风机40,风机40通过吹风管与揉捻筒10的底部连通。设置风机40,揉捻茶叶时启动风机40,风机40产生的气流吹入揉捻筒10内,气流既能使茶叶散热,还能避免茶叶堆积在同一处。使用本方案的揉捻机对茶叶进行揉捻,当茶叶落在转动辊30与环形板20之间时,转动辊30上的第一辊31和转动板上的第二辊24能够再次对茶叶进行揉捻,揉捻充分彻底,而且第一辊31与第二辊24的转动方向相反,能够更好的对茶叶进行揉捻。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本发明的实用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