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高效分层吊栏式面团醒发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95235发布日期:2020-05-20 00:35阅读:385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高效分层吊栏式面团醒发室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高效分层吊栏式面团醒发室。



背景技术:

面包等生产期间需要对发酵面团进行一小时左右的醒发时间。醒发时需要维持40℃恒温及80%rh(相对湿度)的高湿环境。目前针对大型面包生产线需要大型连续在线醒发方式完成60分钟精确时间的醒发。维持高温高湿环境需要密闭空间,同时物料醒发期间需要尽量小的振动与碰撞。

目前大多数公司对面团醒发的主流方式为推车人工醒发方式:

面包生产厂配备恒温恒湿的醒发房,工人定时将待醒发物料用醒发车推入醒发室内静置1小时后再推出。但这种传统醒发方式存在效率低、人工成本高、醒发不均匀、醒发时间控制不精确的问题。

新式自动醒发室基于传统小车方式,改成流水线方式使用输送机进出料盘,料盘在小车内固定时间从上往下传动迁移一格。料盘从料车顶部运行至底部时间正好60分钟。但此方式单台车产能小,需要多台并联安装于醒发室,同时进出料存在交通管制问题使料盘频繁走停,使醒发好的面团容易漏气影响品质。同时料车内格间紧密的原因存在严重温湿度内外不一致的现象,同时卡盘维修也非常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高效分层吊栏式面团醒发室,完好的解决了料盘振动、温湿度不均、卡盘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新型高效分层吊栏式面团醒发室,包括吊栏机构、张紧机构、主传动机构、进料机构、出料机构;

所述醒发室内设置有多个并排连接的框架式支架,支架两侧对称设置有多层安装梁,各层安装梁相互平行,相邻的上下两层安装梁之间设置有一组链轮,链轮上设置有链条,链条与安装梁平行,链条上分散设置有多组吊栏机构,链条尾端设置有张紧机构;

所述醒发室内一侧设置有主传动机构,所述主传动机构分为上、中、下三组;

所述醒发室内另一侧下部设有进料机构和出料机构,所述进料机构和出料机构的侧面分别设置有推入机构和推出机构。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吊栏机构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与链条相垂直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链轮通过轴承垫板与安装梁连接,所述轴承垫板分为固定轴承垫板和活动轴承垫板,所述固定轴承垫板的上下两端分别与安装梁固定连接,所述活动轴承垫板能够相对于安装梁轴向移动,安装梁上开设有能够与活动轴承垫板相配合的滑槽。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张紧机构包括螺杆、螺母、张紧轴套,所述螺杆的一端通过张紧轴套与活动轴承垫板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支架侧壁,并套设有螺母,所述螺杆与安装梁平行设置。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螺杆上位于支架侧壁与螺母之间套设有弹簧,弹簧端部安装有拉力传感器。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主传动机构上设有编码器,主传动机构包括主传动减速机、上传动轮、中传动轮和下传动轮,所述主传动减速机分别与上传动轮、中传动轮和下传动轮通过传动链连接,所述上、中、下传动轮分别与对应的链轮通过传动轴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进料机构和出料机构均与吊栏机构平行设置,位于最底层的链轮的上方,均包括输送机,分别为进料输送机和出料输送机,所述进料输送机的两侧分别平行设置有推入机构和进料暂存架,所述出料输送机的一侧面依次平行设置有出料暂存架和推出机构。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进料暂存架和出料暂存架均包括两组对称设置的料盘托架,两组料盘托架之间设有间隔,所述料盘托架包括一根与吊栏机构平行的横梁和多根垂直固设于横梁上的衬条,横梁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支架上,相邻两根衬条之间设有间隙。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推入机构和推出机构均包括推杆、摆动机构、推杆减速机,所述推杆与输送机平行设置,推杆通过摆动机构与推杆减速机连接,推杆减速机输出轴的转动能够带动推杆向靠近或远离输送机和/或暂存架的方向移动。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摆动机构包括拐臂、拐臂轴、滑动板,推杆减速机的输出轴与固定拐臂连接,拐臂通过拐臂轴与滑动板铰接,滑动板与推杆固定连接,滑动板的上下两端分别对称安装有一对可调偏心轮和v型导向轮,所述可调偏心轮和v型导向轮分别与上下两层安装梁相抵接,所述安装梁上设有与v型导向轮相配合的v型导轨,滑动板上设有原点传感器。

由于具有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主传动机构驱动长输送链条带动吊栏机构连续匀速缓慢地运行,无停顿,使得面团在醒发室内醒发平稳、光滑、不漏气;

2、吊栏机构分层分散布置,使得醒发室内面团受热加湿均匀;

3、进出料由专用推杆推入并被吊栏带走,使得进出料不影响吊栏运行,进而使得醒发时间稳定,高效;

4、进出料机构结构简单、稳定、高效,不占用醒发室吊栏空间;

5、主传动机构呈多组传动方式,且链条末端设置有张紧机构及张紧机构上的弹簧和拉力传感器,多重机制防止传动机构损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主视图;

图4为图1的侧视图;

图5为图1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a处放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b处放大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c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8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高效分层吊栏式面团醒发室,包括吊栏机构2、张紧机构3、主传动机构4、进料机构5、出料机构6;

所述醒发室内设置有多个并排连接的框架式支架1,支架1两侧对称设置有多层安装梁11,各层安装梁11相互平行,相邻的上下两层安装梁11之间设置有一组链轮12,链轮12上设置有链条13,链条13与安装梁11平行,链条13上分散设置(等间距或不等间距均可)有多组吊栏机构2,链条13尾端设置有张紧机构3;

所述醒发室内一侧设置有主传动机构4,所述主传动机构4分为上、中、下三组;

所述醒发室内另一侧下部设有进料机构5和出料机构6,所述进料机构5和出料机构6的侧面分别设置有推入机构7和推出机构8。

在本实施例中,链条13共设置有15层,平均每层的长度约11.3米。多层式结构使吊栏能够均均分布在整个醒发室内,并从上往下逐层运行,在醒发室循环抽风状态下,实测湿度波动小于0.3℃,湿度波动小于2.5%rh。

链轮12通过轴承垫板与安装梁11连接,所述轴承垫板分为固定轴承垫板121和活动轴承垫板122,所述固定轴承垫板121的上下两端分别与安装梁11固定连接,所述活动轴承垫板122能够相对于安装梁11轴向移动,安装梁11上开设有能够与活动轴承垫板122相配合的滑槽。

所述张紧机构3包括螺杆31、螺母32、张紧轴套33,所述螺杆31的一端通过张紧轴套33与活动轴承垫板122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支架1侧壁,并套设有螺母32,所述螺杆31与安装梁11平行设置。

所述螺杆31上位于支架1侧壁与螺母32之间套设有弹簧34,弹簧34端部安装有拉力传感器(图中未显示)。

本实施例中,链条13尾端设置有五对张紧机构3对链条张紧,同时在其中两组链条13上安装强力弹簧34,并在弹簧34前端安装传感器,当链条13卡死时弹簧34异常受力压缩,传感器检测到压缩后,与控制系统相配合控制主传动机构4立即停止作业并报警,防止链条13因外力卡死后造成更进一步的系统损坏。

依实际工艺需要,醒发室内配置有200-300组吊栏机构2,吊栏机构2的关键点在于上下两层转向时需要旋转180度,此时需要足够稳定,否则在换层时会导致料盘9摇晃,料盘9滑向一侧后,在后续的醒发过程中成品产生“偏头”现象。为降低吊栏拖拽阻力,在吊栏两端增加轴承21,吊栏两端分别通过轴承21与链条13相垂直连接,以减少链条13的转动阻力。同时进一步降低吊栏重心,使吊栏运行更稳定。吊栏机构2可设计成快速拆卸结构,方便其在维修保养时快速更换及维修。

主传动机构4负责吊栏匀速稳定循环运动,保证料盘9从入口到出口运动时间为60分钟,主传动机构4上设有编码器(图中未显示),因链条13总长达170米,主传动机构4分上、中、下三段平衡传动。主传动机构4包括主传动减速机41、上传动轮42、中传动轮43和下传动轮44,所述主传动减速机41分别与上传动轮42、中传动轮43和下传动轮44通过传动链45连接,所述上、中、下传动轮44分别与对应的链轮12通过传动轴连接。

进料机构5和出料机构6均与吊栏机构2平行设置,位于最底层的链轮12的上方,均包括输送机,分别为进料输送机51和出料输送机61,所述进料输送机51的两侧分别平行设置有推入机构7和进料暂存架91,所述出料输送机61的一侧面依次平行设置有出料暂存架92和推出机构8。

进料暂存架91和出料暂存架92均包括两组对称设置的料盘托架93,两组料盘托架93之间设有间隔,所述料盘托架93包括一根与吊栏机构2平行的横梁931和多根垂直固设于横梁上的衬条932,横梁931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支架1上,相邻两根衬条932之间设有间隙,使得吊栏机构2能够在暂存架的中间穿过,并将暂存架上的料盘9装载入吊栏内。

推入机构7和推出机构8均包括推杆71、摆动机构72、推杆减速机73,所述推杆71与输送机51、61平行设置,推杆71通过摆动机构72与推杆减速机73连接,推杆减速机73输出轴的转动能够带动推杆71向靠近或远离输送机和/或暂存架的方向移动。

所述摆动机构72包括拐臂721、拐臂轴722、滑动板723,推杆减速机73的输出轴与拐臂721固定连接,拐臂721与拐臂轴722铰接,拐臂轴722与滑动板723铰接,滑动板723与推杆71固定连接,滑动板723的上下两端分别对称安装有一对可调偏心轮74和v型导向轮75,所述可调偏心轮74和v型导向轮75分别与上下两层安装梁11相抵接,所述安装梁11上设有与v型导向轮75相配合的v型导轨111。其中,可调偏心轮74能够使摆动机构72更好的贴紧上下安装梁11运动,v型导向轮75在v型导轨111上往复运动,能够防止加减速时推杆71不平衡。所述滑动板723上设有原点传感器(图中未显示),原点传感器检测推杆71减速机输出轴状态,实现推杆71在任意位置退位回零,防止异常推出时撞上吊栏。

醒发室的控制系统通过主传动机构4上的编码器检测吊栏运行节拍,利用前后两组吊栏运行的间隙,推入机构7负责将进料输送机51上的料盘9快速稳定的推到进料暂存架91上,后组吊栏升起运行至暂存架后将暂存架上的料盘9装载入吊栏内。出料时是与之相反的过程,推出机构8将运动至出料暂存架92处的吊栏上的料盘9快速稳定的推到出料输送机上,将料盘运出。

因进料料盘9来料随机,需要保证合理利用前后两组料盘9到达进料暂存架91时的12秒时间差,收集并及时将料盘9推入暂存架,同时保证料盘9碰撞尽量小。进料输送机51采用变速运行方式,在第一个料盘9接近输送机最内侧时输送机立即降速,这样能够保证进料快速的同时使后续料盘9与前面料盘9碰撞尽量小。

为减小醒发室中间空间,将推入机构7和推出机构8中的推杆71减速机单侧放置,但因推杆71跨度长,加减速大,推杆71减速机单侧放置会产生两端不平衡问题,而v型导向导轨机构很好的解决了快速移动的平衡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分层吊栏式醒发室使用长输送链条13进行整体连续均速循环运转。主传动减速机41保持恒速运转,运转周期为设定值(55-70分钟可调),料盘9的物料均在均速运转中进出。

具体过程为,将盛放有原料的料盘9放置在进料输送机51上,推入机构7将料盘9推到进料暂存架91上,吊栏2升起运行至进料暂存架91时将暂存架上的料盘9装载入吊栏内,主传动减速机41驱动链轮12转动,进而带动吊栏2在醒发室内从上往下逐层运行,当盛放有料盘的吊栏运行至出料暂存架92时,推出机构8将料盘9推到出料输送机61上,出料输送机61将盛放有醒发好原料的料盘9输出,此时吊栏2继续向下运行,每送入一排料盘9至吊栏,前一组吊篮向上提升一定的间距,从而进行循环的醒发作业。

本实施例中,主传动减速机的型号可以采用r137r77dre100lc4,输送机的型号采用sa47_tdrs71m4_b,推入机构和推出机构的推杆减速机型号均为s57drs71m4,拉力传感器的型号为dyly-103s,原点传感器的型号为lu674。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