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花果香红茶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2425200发布日期:2020-10-02 09:57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茶加工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花果香红茶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红茶是世界茶叶消费的主要茶类,因其浓醇鲜爽的品质风格广受消费者的喜爱。红茶起源于中国,也是我国第二大出口茶类。近年来,随着红茶市场的扩大和消费者对红茶产品了解程度的日渐加深,消费者对红茶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多样化,对红茶香气品质要求也日渐提高。茶叶香气类型中,独特的花果香是深受消费者的广泛青睐,传统工夫红茶以甜香为主,花果香不明显,茶汤以醇厚、醇和为主,已无法满足消费者对红茶香气和滋味的需求。因此,为满足消费市场需求,提升红茶的香气与口感,开发一种花果香红茶成为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花果香红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采摘:选取芽叶新鲜、无病虫害的茶树鲜叶进行采摘;

(2)晒青:选阳光柔和的时间段,将茶树鲜叶平摊,进行35~45分钟晒青处理,晒青过程轻翻3~4次,待有香气产生时收至通风阴凉的室内,得到物料1;

(3)摇青:将物料放入摇青机,进行9~20分钟摇青;

(4)萎凋:将摇青后的茶叶进行室内萎凋,萎凋过程轻翻1~3次,做到翻匀抖松,使上下叶萎凋均匀,萎凋一定时间,待叶面失去光泽,花香味显现,茶叶含水率为60~64%时,萎凋完成,得到物料2;

(5)揉捻:采用自动揉捻机组,空揉、加压方式交替进行,揉捻至一定时间,待茶叶卷成条,茶汁充分外溢,粘附于茶条表面,成条率达80%~90%时,揉捻完成,将揉捻后的茶叶送入理条机进行理条,得到物料3;

(6)发酵:将物料3摊放一定的厚度,置于通风发酵室进行发酵,发酵时设置一定的室内温度和相对湿度,中途翻叶2~3次,发酵时间4~6小时,当80%发酵叶片呈黄红色时,发酵完成;

(7)烘干:将发酵完成的茶叶进行初烘和复烘两次烘干,初烘的茶叶厚度为1~2cm,设置初烘的温度和烘干机转速,烘干一定时间取出摊凉,摊凉40min后复烘,复烘茶叶厚度为3~4cm,设置复烘的温度和烘干机转速,烘干至水分含量在5%以下;

(8)提香:将烘干后的茶叶放入提香机,设置提香的温度和时间,得到成品花果香红茶;

(9)成品包装:将步骤(8)制得的成品花果香红茶用锡箔袋密封包装,再按不同规格放入外包装盒,置于避光冷库储存。

其中,在步骤(1)中,所述采摘标准为选取一芽一叶和/或一芽二叶的茶树鲜叶进行采摘。

其中,所述步骤(3)中摇青的转速为20~40r/min。

其中,所述步骤(4)中萎凋温度为22~26℃,相对湿度为65~75%,所述萎凋时间为16~18h。

其中,所述步骤(5)中所述空揉时间为10~15min,加压时间为7~10min,所述揉捻时间为90~120min。

其中,所述步骤(6)中所述摊放厚度5~8cm,所述发酵室内温度为22~28℃,相对湿度为85~90%。

其中,所述步骤(7)中初烘温度为140~160℃,烘干机转速为500~700r/min,所述烘干时间为5~10min。

其中,所述步骤(7)中复烘温度为80~100℃,烘干机转速为150~180r/min。

其中,所述步骤(8)中提香温度为80~85℃,提香时间为60~120min;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中通过融合晒青、摇青、萎凋、发酵、干燥等工艺处理的红茶,不仅香高持久,且花果香明显。茶叶香气的主要物质在摇青、揉捻过程中大量产生,使加工的红茶滋味更加醇和。经本发明整体工艺制备得到的红茶中具有弱木香的和强花果香的醇类物质,其含量高于传统工艺,因此,表现出持久的花果香。成品花香浓郁、汤色红亮,提升了红茶香气与滋味,产品特点显著,优势明显。并且制备过程中无任何添加剂,生产出天然的具有花果香型、滋味醇厚的红茶产品,确保了茶叶生产安全,可满足安全健康茶叶消费的需求。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花果香红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采摘:选取芽叶新鲜、无病虫害的一芽一叶和/或一芽二叶的茶树鲜叶进行采摘;

(2)晒青:选阳光柔和的时间段,将茶树鲜叶平摊,进行35~45分钟晒青处理,晒青过程轻翻3~4次,待有香气产生时收至通风阴凉的室内,得到物料1;

(3)摇青:将物料放入摇青机,转速为20~40r/min,进行9~20分钟摇青;

(4)萎凋:将摇青后的茶叶进行室内萎凋,萎凋温度为22~26℃,相对湿度为65~75%,萎凋过程轻翻1~3次,做到翻匀抖松,使上下叶萎凋均匀,萎凋时间16~18h,待叶面失去光泽,花香味显现,茶叶含水率为60~64%时,萎凋完成,得到物料2;

(5)揉捻:采用自动揉捻机组,空揉、加压方式交替进行,空揉时间为10~15min,加压时间为7~10min,揉捻时间为90~120min,待茶叶卷成条,茶汁充分外溢,粘附于茶条表面,成条率达80%~90%时,揉捻完成,将揉捻后的茶叶送入理条机进行理条,得到物料3;

(6)发酵:将物料3摊放为5~8cm厚度的茶堆,置于通风发酵室进行发酵,发酵的室内温度为22~28℃,相对湿度为85~90%,中途翻叶2~3次,发酵时间4~6小时,当80%发酵叶片呈黄红色时,发酵完成;

(7)烘干:将发酵完成的茶叶进行初烘和复烘两次烘干,初烘的茶叶厚度为1~2cm,设置初烘温度为140~160℃,烘干机转速为500~700r/min,烘干时间为5~10min,取出摊凉,摊凉40min后复烘,复烘茶叶厚度为3~4cm,设置复烘温度为80~100℃,烘干机转速为150~180r/min,烘干至水分含量在5%以下;

(8)提香:将烘干后的茶叶放入提香机,提香温度为80~85℃,提香时间为60~120min,得到成品花果香红茶;

(9)成品包装:将步骤(8)制得的成品花果香红茶用锡箔袋密封包装,再按不同规格放入外包装盒,置于避光冷库储存。

下文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更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下列实施例仅为示例性地说明和解释本发明,而不应被解释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凡基于本发明上述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涵盖在本发明旨在保护的范围内。

除非另有说明,以下实施例中使用的原料和试剂均为市售商品,或者可以通过已知方法制备。

实施例1

本发明提供一种花果香红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采摘:选取芽叶新鲜、无病虫害的一芽一叶的茶树鲜叶进行采摘;

(2)晒青:选阳光柔和的时间段,将茶树鲜叶平摊,进行35分钟晒青处理,晒青过程轻翻3次,待有香气产生时收至通风阴凉的室内,得到物料1;

(3)摇青:将物料放入摇青机,转速为20r/min,进行10分钟摇青;

(4)萎凋:将摇青后的茶叶进行室内萎凋,萎凋温度为22℃,相对湿度为65%,萎凋过程轻翻1次,做到翻匀抖松,使上下叶萎凋均匀,萎凋时间16h,待叶面失去光泽,花香味显现,茶叶含水率为60%,萎凋完成,得到物料2;

(5)揉捻:采用自动揉捻机组,空揉、加压方式交替进行,空揉时间为10min,加压时间为7min,揉捻时间为90min,待茶叶卷成条,茶汁充分外溢,粘附于茶条表面,成条率达80%,揉捻完成,将揉捻后的茶叶送入理条机进行理条,得到物料3;

(6)发酵:将物料3摊放为5cm厚度的茶堆,置于通风发酵室进行发酵,发酵的室内温度为22℃,相对湿度为85%,中途翻叶2次,发酵时间4小时,当80%发酵叶片呈黄红色时,发酵完成;

(7)烘干:将发酵完成的茶叶进行初烘和复烘两次烘干,初烘的茶叶厚度为1cm,设置初烘温度为140℃,烘干机转速为500r/min,烘干时间为5min,取出摊凉,摊凉40min后复烘,复烘茶叶厚度为3cm,设置复烘温度为80℃,烘干机转速为150r/min,烘干至水分含量4.7%;

(8)提香:将烘干后的茶叶放入提香机,提香温度为80℃,提香时间为60min,得到成品花果香红茶;

(9)成品包装:将步骤(8)制得的成品花果香红茶用锡箔袋密封包装,再按不同规格放入外包装盒,置于避光冷库储存。

实施例2

本发明提供一种花果香红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采摘:选取芽叶新鲜、无病虫害的一芽二叶的茶树鲜叶进行采摘;

(2)晒青:选阳光柔和的时间段,将茶树鲜叶平摊,进行45分钟晒青处理,晒青过程轻翻4次,待有香气产生时收至通风阴凉的室内,得到物料1;

(3)摇青:将物料放入摇青机,转速为20r/min,进行20分钟摇青;

(4)萎凋:将摇青后的茶叶进行室内萎凋,萎凋温度为26℃,相对湿度为75%,萎凋过程轻翻3次,做到翻匀抖松,使上下叶萎凋均匀,萎凋时间18h,待叶面失去光泽,花香味显现,茶叶含水率为64%,萎凋完成,得到物料2;

(5)揉捻:采用自动揉捻机组,空揉、加压方式交替进行,空揉时间为15min,加压时间为10min,揉捻时间为120min,待茶叶卷成条,茶汁充分外溢,粘附于茶条表面,成条率达90%时,揉捻完成,将揉捻后的茶叶送入理条机进行理条,得到物料3;

(6)发酵:将物料3摊放为8cm厚度的茶堆,置于通风发酵室进行发酵,发酵的室内温度为28℃,相对湿度为90%,中途翻叶3次,发酵时间6小时,当80%发酵叶片呈黄红色时,发酵完成;

(7)烘干:将发酵完成的茶叶进行初烘和复烘两次烘干,初烘的茶叶厚度为2cm,设置初烘温度为160℃,烘干机转速为700r/min,烘干时间为10min,取出摊凉,摊凉40min后复烘,复烘茶叶厚度为4cm,设置复烘温度为100℃,烘干机转速为150~180r/min,烘干至水分含量4%;

(8)提香:将烘干后的茶叶放入提香机,提香温度为85℃,提香时间为120min,得到成品花果香红茶;

(9)成品包装:将步骤(8)制得的成品花果香红茶用锡箔袋密封包装,再按不同规格放入外包装盒,置于避光冷库储存。

实施例3

本发明提供一种花果香红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采摘:选取芽叶新鲜、无病虫害的或一芽二叶的茶树鲜叶进行采摘;

(2)晒青:选阳光柔和的时间段,将茶树鲜叶平摊,进行40分钟晒青处理,晒青过程轻翻3次,待有香气产生时收至通风阴凉的室内,得到物料1;

(3)摇青:将物料放入摇青机,转速为30r/min,进行15分钟摇清;

(4)萎凋:将摇青后的茶叶进行室内萎凋,萎凋温度为25℃,相对湿度为70%,萎凋过程轻翻2次,做到翻匀抖松,使上下叶萎凋均匀,萎凋时间17h,待叶面失去光泽,花香味显现,茶叶含水率为62%时,萎凋完成,得到物料2;

(5)揉捻:采用自动揉捻机组,空揉、加压方式交替进行,空揉时间为12min,加压时间为8min,揉捻时间为100min,待茶叶卷成条,茶汁充分外溢,粘附于茶条表面,成条率达85%时,揉捻完成,将揉捻后的茶叶送入理条机进行理条,得到物料3;

(6)发酵:将物料3摊放为7cm厚度的茶堆,置于通风发酵室进行发酵,发酵的室内温度为26℃,相对湿度为87%,中途翻叶2次,发酵时间5小时,当80%发酵叶片呈黄红色时,发酵完成;

(7)烘干:将发酵完成的茶叶进行初烘和复烘两次烘干,初烘的茶叶厚度为2cm,设置初烘温度为150℃,烘干机转速为600r/min,烘干时间为7min,取出摊凉,摊凉40min后复烘,复烘茶叶厚度为3cm,设置复烘温度为90℃,烘干机转速为160r/min,烘干至水分含量4.3%;

(8)提香:将烘干后的茶叶放入提香机,提香温度为83℃,提香时间为90min,得到成品花果香红茶;

(9)成品包装:将步骤(8)制得的成品花果香红茶用锡箔袋密封包装,再按不同规格放入外包装盒,置于避光冷库储存。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