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干模压生产设备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2921436发布日期:2020-11-13 16:11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茶干模压生产设备及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食品成型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茶干模压生产设备及方法。



背景技术:

茶干是属于豆腐干之下的一个独具特色的衍生品,其最有特色的便是扬州界首的五香茶干,五香茶干是非发酵豆制品的一种,该生产地的历史、地理、民俗都对其有影响。茶干比起普通豆浆更为考究,加工工艺水平更为精细,代表了扬州的其中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城市生活步伐加快,饮食习惯越来越多元化,让五香茶干的流传和迭代愈加困难。

豆腐的生产历史悠久,是多年经验的集大成,但理论并不成熟,生产过程的许多工艺原理还没有理论的支撑,知道应该这样做但不知道基本原理,很难将其工艺转化为自动化生产线。对于比较冷门的豆制品的衍生品,对此有完整的基础性研究的很少,大多豆干作坊的技术水平都很低下,茶干生产者更多靠的是自身的经验和感觉。以茶干为例,目前,传统加工制作豆腐干大多为人工生产,常采用的是分段加工工艺,工艺流程主要为浸泡、研磨、过滤、煮浆、点浆、成型、压榨、切块。

如今,茶干等豆制品产业相对于其他食品行业来说尚未有比较成熟的现代化生产体系,由于茶干这种独具特色的休闲食品普遍被边缘化,茶干制造厂商往往得不到良好的融资渠道,导致资金投入不足,生产规模小,产业化水平低下,从事茶干生产的加工户,大部分分布在生产能力落后的农村,生产员工平均文化水平偏低,无法保证稳定安全的生产流程,所生产出来的豆制品也很难符合卫生标准,如今随着大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休闲食品需求量也不断增长,茶干作为中国独具特色的传统食品,急需有一套完善的制造工业装备体系支撑庞大的需求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生产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茶干模压生产设备及方法,通过设置回转运动的布带,使布带能够直接运动至干净段落在模腔处,实现自动循环清洁、使用,并且在压制茶干的过程中,布带能够保持不过于紧绷或过于松弛的适当张紧状态,便于成型茶干。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茶干模压生产设备,包括模压装置、位于模压装置侧边的布料间歇运转装置;

所述模压装置包括架体,在架体上设有两平行的包裹机构,包裹机构用于包裹待压物料,所述架体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用于下压包裹机构的盖板、用于上顶包裹机构的顶板;

所述布料间歇运转装置包括机架、设于机架上的辊组,所述辊组上卷绕有回转型布带,布带经过两包裹机构之间。

所述架体包括上托板、底板,上托板和底板之间连接有立柱、导杆,所述包裹机构与导杆相连接。

所述包裹机构包括与立柱之间滑移连接的连杆,两连杆之间连接有用于张紧布带的轮杆,连杆、轮杆共面设置。

所述轮杆的两端设有与连杆相接的固定头,所述轮杆与固定头之间相对转动。

所述上托板上设有上液压机,上液压机的输出轴端连接有盖板,盖板与连杆相连。

所述下托板上设有下液压机,下液压机的输出轴端设有顶板,所述顶板位于布带下方。

所述底板上还设有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顶部连接有模腔,模腔包括与第二支撑杆相连的外侧套、置于外侧套中的内侧套,顶板的运动路径位于模腔中。

所述辊组包括由旋转驱动装置带动的主动辊、被布带传动的从动辊,所述机架上还设有导轨,主动辊或从动辊滑移连接于导轨内。

所述机架底部设有清洁池,所述布带经过清洁池且泡入其中,清洁池侧壁设有超声波发生器。

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干模压生产设备的茶干白胚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一、准备工作:将布带张紧在辊组、包裹机构上;

二、具体生产过程:将上料箱置于两组包裹机构的布带之间,下压上料箱,使上料箱底部包覆着布带插入模腔中;向上料箱内倒入豆浆;抽出上料箱;上液压机推动盖板向下移动,直至合模,同时位于导轨中的主动辊或从动辊沿导轨滑移,调节布带长度,将布带张紧;下液压机顶板向上挤压豆浆,直至成型得到茶干白胚;

三、出料:上液压机推动盖板上移,为出料预留空间;下液压机推动顶板上移,将茶干白胚顶出,获取茶干白胚;

四、复位:下液压机带动顶板返回初始位置;每批次茶干制作后,抬起没入清洁池内的限位辊,布带从清洁池内取出;在上述一、二、三的生产过程中,每生产一批次茶干,布带均在辊组的作用下间歇循环传动一周,间歇时间段对应茶干压制时间段;

五、重复二、三、四的茶干生产过程;

六、定期移除清洁池,更换清洁液。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结构紧凑、合理,操作方便,通过设置回转运动的布带,使得每次成型一板茶干白胚后,布带能够直接运动至干净段落在模腔处,而用后的带残余物料部分则随着辊组的运动,被送至清洁池中清洁,实现自动循环清洁、使用。只有当一批次的茶干白胚全部制作完成,或某个工作时间段结束,才需要人工介入更换清洁池,大大降低了人工操作的占比。

本发明中,辊组与机架的相对位置并非一成不变,而是根据具体的加工步骤,在进料、出料的时候,辊组中的至少一根辊子会沿着机架上的导轨运动,使得布带的张紧状态始终与预期效果相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布带传送结构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部放大图用于体现包裹机构的结构。

图4为本发明茶干模压设备的纵剖图。

图5为本发明架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架体结构的仰视图。

图7为本发明布带、包裹机构和盖板之间相对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上料箱与布带、包裹机构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用于体现下液压机的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用于体现模具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用于体现模具架的仰视结构图。

其中:1、模压装置;2、辊组;3、包裹机构;4、布带;5、清洗机构;6、机架;7、架体;8、上液压机;9、下液压机;10、上料箱;11、支撑架;12、模具架;

101、模腔;102、盖板;103、顶板;

201、从动辊;202、主动辊;

302、导杆;

3011、连杆;3012、轮杆;3013、连接孔;3014、固定头;

501、清洁池;502、超声波发生器;503、限位辊;

601、导轨;

701、上托板;702、底板;7021、固定座;703、立柱;704、肋杆;

1101、支撑板;1102、第一支撑杆;

1201、内侧套;1202、外侧套;1203、第二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2所示,本实施例的茶干模压生产设备,包括作为设备基准的架体7,架体7包括形状相同的矩形上托板701和底板702,上托板701、底板702的四个顶点处通过立柱703支撑,立柱703端部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上托板701和底板702上。

如图5和图6所示,在相邻两立柱703之间,还连接有肋杆704,每两根立柱703之间设置两根肋杆704,两肋杆704交叉呈“x”状设置,且在交叉点贯穿有螺钉,以便提高稳定性。立柱703上引出有固定耳,肋杆704的端部设有凹槽,固定耳嵌入凹槽,通过螺栓贯穿固定耳、肋杆704端部凹槽槽壁的方式固定肋杆704。考虑到模压结构中,动模部分需要往复运动,因此本实施例中的肋杆704仅设在立柱703的下半段。

如图5和图6所示,在上托板701上设有上液压机8,上液压机8的输出轴贯穿上托板701指向地面,在上液压机8的输出轴上连接有水平设置的盖板102。如图7所示,盖板102与上液压机8输出轴相连的一面上设有若干直角三角形的加劲肋,加劲肋的两条直角肋边分别连接上液压机8的输出轴和盖板102的顶面。盖板102的底面用于压制豆浆。

如图2、图3和图4所示,在上托板701和底板702之间还设有包裹机构3,包裹机构3包括四根导杆302,四根导杆302所形成的立方体容纳空间落在四根立柱703所形成的空间内。在导杆302上滑移连接有包裹机构3,每组包裹机构3包括两根共面设置的连杆3011,两连杆3011位于水平面内,在两连杆3011之间连接有若干轮杆3012。本实施例中,连杆3011的端部采用抱箍结构,套在导杆302上;每组连杆3011上连接三根轮杆3012,每根轮杆3012均垂直于连杆3011设置。其中,两根轮杆3012相互靠近,位于盖板102的一侧,另外一根轮杆3012位于盖板102另一侧。且轮杆3012与连杆3011之间的相对位置可调。具体的可调结构是:在连杆3011上线性阵列若干连接孔3013,轮杆3012的端部设有用于将轮杆3012固定到连杆3011上的固定头3014,固定头3014上也设有连接孔3013,可采用螺钉或栓钉等连接件将固定头3014安装至连杆3011的某指定位置。为了使得布带4在轮杆3012上运动时的摩擦阻力尽量小,轮杆3012与固定头3014之间采用轴承或铰接的方式相连,使轮杆3012能够与固定头3014之间相对转动。

如图2和图3所示,连杆3011上的若干连接孔3013,也用于连接盖板102。通过螺钉或栓钉等连接件贯穿连接孔3013后固定盖板102。当上液压机8的输出轴往复运动时,就带动连杆3011沿着导杆302上下运动,也就带着绷在轮杆3012上的布带4下压或抬起。

如图5、图9、图10、图11所示,在底板702的中间位置设有若干个突出底板702表面设置的固定座7021,固定座7021用于确定支撑架11的位置,支撑架11包括举行的支撑板1101、位于支撑板1101四个顶点处的第一支撑杆1102。第一支撑杆1102一端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固定座7021上,另一端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支撑板1101上,使得第一支撑杆1102、支撑板1101也形成一处立方体空间。在此立方体空间中设置下液压机9,下液压机9固定在底板702上,且输出轴贯穿支撑板1101设置。

如图5、图9、图10、图11所示,在底板702上的固定座7021共有八个,分别落在两个同心设置的矩形顶角位置,较小的矩形为上述用于安装下液压机9的支撑架11的安装位置,较大的矩形是用于安装模腔101的位置,也就是在支撑架11之外,还有模具架12。

如图5、图9、图10、图11所示,模腔101安装区域采用四根第二支撑杆1203螺钉连接在底板702上,在第二支撑杆1203顶部安装有外侧套1202,四根第二支撑杆1203的顶端分别落在外侧套1202的四个顶点处,在外侧套1202内设置内侧套1201,内外侧套形成模腔101的侧壁。第二支撑杆1203、内侧套1201和外侧套1202组成模具架12。

如图9和图11所示,下液压机9的输出轴端部连接有水平设置的顶板103,顶板103的初始位置在内外侧套1202所形成区域的底板702,与内、外侧套一起形成用于容纳豆浆的容腔。如图2所示,由内侧套1201和外侧套1202所形成的模腔101的合模面处配有便于将茶干脱膜的布,本实施例中,布为回转形的布带4,由布料间歇运转装置带动。

布料间歇运转装置包括如下结构:

如图2和3所示,辊组2分为若干从动辊201、至少一根间歇转动的主动辊202;本实施例中,主动辊202至少设有一根,主动辊202由电机间歇带动,使得主动辊202也间歇运动,主动辊202运动时,布带4传动;主动辊202停止时,设备处于压制茶干白胚的过程中。辊组2设置在机架6上,机架6为一块竖直板体,在机架6上至少设有两个竖直导轨601,主动辊202或从动辊201中的一根落在导轨601内往复滑移。考虑到主动辊202需要电机带动,本实施例中将主动辊202与机架6的相对位置固定,从动辊201沿导轨601移动。导轨601、主动辊202、从动辊201位于同一个机架6上,机架6上除从动辊201所在的导轨601外,还有一根竖直导轨601,用于安装清洗机构5的限位辊503。限位辊503至少设有三个,其中,沿着导轨601移动的限位辊503至少设有一个,且该限位辊503下降的极限位置能够带动布带4没入清洁池501的清洁液内。

如图2和3所示,清洗机构5包括位于地面的清洁池501,清洁池501内外侧壁贴设有超声波发生器502,所述布带4循环转动时,经过清洁池501。清洗机构5还包括若干限位辊503,限位辊503中至少一根没入清洁池501内液体中。

包裹机构3,如图2和4所示,至少有两组,本实施例中,采用两组包裹机构3,分别设于模压装置1的合模面上下两侧,呈回转状设置的布带4张紧于辊组2和包裹机构3的轮杆3012上,循环转动。每一组包裹机构3均包括与导杆302滑移相连的至少两根连杆3011,连杆3011之间连接有轮杆3012,同一组连杆3011、轮杆3012共面设置。每一组包裹机构3都张紧有一段布带4,加入的豆浆就位于两段布带4之间,由两段布带4包裹豆浆落入模腔101内。两组包裹机构3相对运动时,带动所包裹的豆浆,逐渐落入模腔101中。包裹机构3中竖直高度较高的一组沿着架体7的导杆302上下滑移,其滑移的动力源是架体7顶部的液压装置,液压装置推动的盖板102与该组包裹机构3的连杆3011固定相连,带动连杆3011上下运动,推动布带4贴紧或远离豆浆。

本实施例的一种茶干白胚制作方法,应用了如上述的茶干模压生产设备,包括如下步骤:

一、准备工作:

将回转状的布带4张紧在辊组2、包裹机构3上,以模腔101上方的轮杆3012为起点,布带4先呈“s”状绕在两轮杆3012上,经过盖板102下方后,再抵触到另一根轮杆3012上,此时,位于盖板102两侧的两根轮杆3012之间所拉开的布带4呈水平状态;布带4再引出架体7,引入辊组2,在辊组2中,布带4始终呈“s”状绕过相邻两辊,且有一段浸泡在清洁池501中。从辊组2引出的布带4再经过竖直高度较低的一组包裹机构3,在此包裹机构3上的布带4卷绕方式与竖直高度较高包裹机构3的卷绕方式呈镜像设置。布带4从竖直高度较低的一组包裹机构3引出后,回到较高一组包裹机构3处,形成闭环。

二、具体压制过程:

在两组包裹机构3之间设一处上料箱10,上料箱10下压,带着较低包裹机构3上的布带4一起压入模腔101中,向上料箱10内倒入豆浆,再逐渐抽出上料箱10,此时,豆浆被布带4包裹着位于模腔101中。

上液压机8推动盖板102逐渐下压,此时,导轨601中的主动辊202或从动辊201沿着导轨601上抬,使得有足够长度的布带4能够被较高的包裹机构3带动下压直至合模,合模后,下液压机9带动顶板103上顶,将豆浆压成茶干白胚。然后开模,此时,位于导轨601中的主动辊202或从动辊201沿着导轨601下压,将多余长度的布带4收卷,保持布带4张紧的状态。

三、出料:

压制完成且开模后,盖板102上移,为出料预留空间,顶板103上移,将茶干白胚顶出。

四、重置初始位置:

下液压机9带动顶板103返回初始位置,且每批次茶干制作后,抬起没入清洁池501内的限位辊503,布带4从清洁池501内取出;

在上述一、二、三的生产过程中,每生产一批次茶干,布带4均在辊组2的作用下间歇循环传动一周,间歇时间段对应茶干压制时间段;

五、重复二、三、四的茶干生产过程;

六、定期移除清洁池501,更换清洁液。

本方案中,采用布带4循环收卷的方式,使得每一板茶干白胚无需人工换布,并且在实际加工过程中,辊组2的调节能够控制在模压部分的布带4长度,使得布带4始终处于张紧、无赘余、无短缺的正常工作状态;从而实现自动连续地高效生产。

以上描述是对本发明的解释,不是对发明的限定,本发明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