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酥油双捏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035495发布日期:2020-11-25 14:43阅读:83来源:国知局
一种酥油双捏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酥油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酥油双捏合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酥油生产过程中,油脂原料(棕榈油,豆油氢化油脂等)及辅料(乳化剂,香精,油溶性色素,抗氧化剂等)加热熔化呈液态,随后进行搅拌混合后,进行后端冷却及成型操作。目前一般是采用传统的降温加上静止凝固方法生产酥油,由于油脂半成品在静止状态下完成结晶,会形成固体脂结晶的网状结构,其整体硬度很大、可塑性较差,这样冷凝出来的酥油质地粗糙、硬脆,难以满足后期产品要求。为了使酥油具有良好的可塑性,需进行机械捏合,打碎原来的网状结构,使它重新结晶。为了可以对油脂半成品充分搅拌捏合,使其慢慢形成结晶,因此需要一种捏合效果好的捏合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酥油生产所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酥油双捏合装置,该装置对急冷后的油脂半成品进行剧烈的搅打捏合,得到了充分的搅拌和混合,使其慢慢形成结晶,从而保证生产的酥油具有较好的可塑性和延展性,满足后期产品要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酥油双捏合装置,包括两个捏合筒,每个所述捏合筒中心沿轴向设有转轴,所述转轴上设有若干个转子,所述捏合筒内壁上设有若干个定子,所述定子与所述转子在捏合筒轴向上相互错位,所述捏合筒外套设有套筒,所述套筒与所述捏合筒之间留有间隙,所述转轴中心设有轴孔,所述定子与所述转子内均设有中心孔,所述定子上的中心孔与所述间隙连通,所述转子上的中心孔与所述轴孔连通。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泵将急冷后的酥油打入捏合筒内,由于转轴上设有若干个转子,捏合筒内壁上设有若干个定子,定子与转子在捏合筒轴向上相互错位,当转轴旋转时,转子与定子对捏合筒内的酥油进行充分的搅打和混合,打碎酥油原先形成的网状结构,使其慢慢重新形成结晶,降低稠度,增加了可塑性,从而保证生产的酥油具有较好的可塑性和延展性,满足后期产品要求;同时通过在所述捏合筒外套设有套筒,所述套筒与所述捏合筒之间留有间隙,所述转轴中心设有轴孔,所述定子与所述转子内均设有中心孔,所述定子上的中心孔与所述间隙连通,所述转子上的中心孔与所述轴孔连通,当生产中转轴突然停止转动后,酥油会凝固在捏合筒内,致使转轴无法转动时,通过向间隙和轴孔内通入热介质,由于热介质可以进入到定子与转子的中心孔内,可以将捏合筒内的酥油快速融化,从而确保捏合机可继续进行搅拌捏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有的转子呈两排布置在转轴上,且两排转子沿转轴周向均布,每排中的转子沿转轴轴向均匀间隔设置。如此,便于控制生产制造,避免转子与定子发生干涉。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有的定子呈两排布置在捏合筒内壁上,且两排定子沿捏合筒周向均布,每排中的定子沿捏合筒轴向均匀间隔设置。如此,便于控制生产制造,避免定子与转子发生干涉。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套筒外壁还包裹有保温层,可以减少套筒内的介质与外界发生热交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捏合筒一端设有入料口,另一端设有出料口,便于向捏合筒进行注入酥油,以及便于捏合后的酥油出料。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套筒的一端设有介质入口,另一端设有介质出口,且所述介质入口与所述入料口对应位于捏合筒的两端。如此设置,便于向套筒内注入介质,而将介质入口和入料口对应位于捏合筒的两端,使得介质与酥油流动方向相反,有利于先对出料口处的酥油进行热交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捏合筒的一端设有减速电机,所述减速电机通过联轴器与所述转轴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还包括支架,所述捏合筒与所述减速电机均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支架的底部设有若干个可调支腿,所述可调支腿用于调平整个支架。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泵将急冷后的酥油打入捏合筒内,由于转轴上设有若干个转子,捏合筒内壁上设有若干个定子,定子与转子在捏合筒轴向上相互错位,当转轴旋转时,转子与定子对捏合筒内的酥油进行充分的搅打和混合,打碎酥油原先形成的网状结构,使其慢慢形成结晶,从而保证生产的酥油具有较好的可塑性和延展性,满足后期产品要求;同时通过在所述捏合筒外套设有套筒,所述套筒与所述捏合筒之间留有间隙,所述转轴中心设有轴孔,所述定子与所述转子内均设有中心孔,所述定子上的中心孔与所述间隙连通,所述转子上的中心孔与所述轴孔连通,当生产中转轴突然停止转动后,酥油会凝固在捏合筒内,致使转轴无法转动时,通过向间隙和轴孔内通入热介质,由于热介质可以进入到定子与转子的中心孔内,可以将捏合筒内的酥油快速融化,从而确保捏合机可继续进行搅拌捏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的酥油双捏合装置主视图。

图2为图1中捏合筒剖视图。

图3为图2中的局部示意图。

图中标记:1-捏合筒,11-定子,12-入料口,13-出料口,2-转轴,21-转子,22-轴孔,3-套筒,31-介质入口,32-介质出口,4-间隙,5-中心孔,6-保温层,7-减速电机,8-联轴器,9-支架,91-可调支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酥油双捏合装置,包括两个捏合筒1,每个所述捏合筒1中心沿轴向设有转轴2,所述转轴2上设有若干个转子21,所述捏合筒1内壁上设有若干个定子11,所述定子11与所述转子21在捏合筒轴向上相互错位,所述捏合筒1外套设有套筒3,所述套筒3与所述捏合筒1之间留有间隙4,所述转轴2中心设有轴孔22,所述定子11与所述转子21内均设有中心孔5,所述定子11上的中心孔5与所述间隙4连通,所述转子21上的中心孔5与所述轴孔22连通。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泵将急冷后的酥油打入捏合筒内,由于转轴上设有若干个转子,捏合筒内壁上设有若干个定子,定子与转子在捏合筒轴向上相互错位,当转轴旋转时,转子与定子对捏合筒内的酥油进行充分的搅打和混合,打碎酥油原先形成的网状结构,使其慢慢形成结晶,从而保证生产的酥油具有较好的可塑性和延展性,满足后期产品要求;同时通过在所述捏合筒外套设有套筒,所述套筒与所述捏合筒之间留有间隙,所述转轴中心设有轴孔,所述定子与所述转子内均设有中心孔,所述定子上的中心孔与所述间隙连通,所述转子上的中心孔与所述轴孔连通,当生产中转轴突然停止转动后,酥油会凝固在捏合筒内,致使转轴无法转动时,通过向间隙和轴孔内通入热介质,由于热介质可以进入到定子与转子的中心孔内,可以将捏合筒内的酥油快速融化,从而确保捏合机可继续进行搅拌捏合。

本实施例中,所有的转子21呈两排布置在转轴2上,且两排转子沿转轴周向均布,每排中的转子沿转轴轴向均匀间隔设置;所有的定子11呈两排布置在捏合筒1内壁上,且两排定子沿捏合筒周向均布,每排中的定子沿捏合筒轴向均匀间隔设置。如此,便于控制生产制造,避免定子与转子发生干涉。为了增加转子与定子对捏合筒内的酥油进行搅打效果,转子与定子之间沿捏合筒轴向的间隙为2mm,具体是定子的两侧与相邻两个转子的距离为2mm。优选地,所述转子与定子为棒状结构,便于进行生产制造,如在制造时可先在捏合筒上钻孔,待转子与转轴组装好放入捏合筒内后,再将定子安装在捏合筒上钻孔处,最后再安装捏合筒两端的端盖。需要注意的是,转子与定子安装时要注意密封性,避免介质从安装位泄漏进入捏合筒内。

本实施例中,所述套筒3外壁还包裹有保温层6,可以减少套筒内的介质与外界发生热交换。优选地,所述保温层6为石棉保温材料。本实施例中,所述捏合筒1一端设有入料口12,另一端设有出料口13,便于向捏合筒进行注入酥油,以及便于捏合后的酥油出料。

本实施例中,所述套筒3的一端设有介质入口31,另一端设有介质出口32,且所述介质入口31与所述入料口12对应位于捏合筒1的两端。如此设置,便于向套筒内注入介质,而将介质入口和入料口对应位于捏合筒的两端,使得介质与酥油流动方向相反,有利于先对出料口处的酥油进行热交换。

本实施例中,所述捏合筒1的一端设有减速电机7,所述减速电机7通过联轴器8与所述转轴2相连。优选地,所述联轴器8为牙嵌式联轴器,通过牙嵌式联轴器带动通入热水的空心转轴旋转。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支架9,所述捏合筒1与所述减速电机7均设置在所述支架9上,优选所述支架9采用型钢焊接而成,所述支架9的底部设有若干个可调支腿91,所述可调支腿91用于调平整个支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