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夏秋绿茶降涩增香的加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1049654发布日期:2022-08-06 06:31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夏秋绿茶降涩增香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原料准备,在夏秋季连续晴天,采摘中小叶茶树品种1芽2叶茶鲜叶为原料;步骤2:原料养护,采取空调控温,控制环境温度25-28℃,湿度50-60%,摊放厚度3-5cm,摊放时间4-6h,控制摊放叶含水量70%+2%,促进蛋白质、淀粉等大分子物质的酶促水解,生成有利于提高茶叶品质的氨基酸、可溶性糖;步骤3:杀青处理,采用60型滚筒杀青机,通过调整滚筒转速、倾斜度,使出叶口筒体上倾10-15度,控制水分散失速度,增加叶温,控制投叶量50-60kg/h、时间3-5min,控制叶温75-85℃,采取多投慢速杀青,以充分利用热蒸汽穿透力,确保鲜叶杀透而不干,同时提高香气浓度,控制杀青叶含水量60%+2%;步骤4:闷堆处理,采用通风控温方式,采用箱式发酵机,控制温度35-40℃,叶层厚度10cm,风量0.2-0.5m3/s,闷堆1h,利用湿热作用及残余糖苷水解酶活性,促进酯型儿茶素转变为非酯型儿茶素、黄酮苷水解为黄酮;步骤5:揉捻处理,控制揉捻机转速30-40r/min,压力50-200n,揉捻20min,保证芽叶完整性的同时,适度破坏叶细胞;步骤6:烘焙处理,采用低温长焙变风一次干燥方式,前期高风量、后期低风量,采取烘箱或链板烘干机,前期控制风量1.5-2m3/s、后期控制风量0.5-1m3/s,叶层厚度0.5cm,控制风温75-85℃,时间60-80min,控制茶叶含水量低于6%,通过降低水分散失速度,促进多酚非酶促氧化、形成更多香气物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夏秋绿茶降涩增香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采取空调控温,控制环境温度28℃,摊放厚度5cm,摊放时间6h,控制摊放叶含水量7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夏秋绿茶降涩增香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若采用60型滚筒杀青机,通过调整滚筒转速、倾斜度,使出叶口筒体上倾10-15度,控制水分散失速度,增加叶温,控制投叶量50-60kg/h、叶温75-85℃、时间3-5min,采取多投慢速杀青。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夏秋绿茶降涩增香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闷堆采用箱式发酵机,控制温度35-40℃,叶层厚度10cm,风量0.2-0.5m3/s,闷堆1h。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夏秋绿茶降涩增香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揉捻压力50-200n,揉捻20min的具体过程为空揉5min、轻揉5min、中揉5min、轻揉5min。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夏秋绿茶降涩增香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前期控制风量1.5-2m3/s、后期控制风量0.5-1m3/s,叶层厚度0.5cm,控制风温75-85℃,时间60-80min。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夏秋绿茶降涩增香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原料准备;步骤2:原料养护;步骤3:杀青处理;步骤4:醇化处理,采用箱式发酵机,控制温度35-40℃,叶层厚度10cm,风量0.2-0.5m3/s,闷堆1h,利用湿热作用及残余糖苷水解酶活性,促进酯型儿茶素转变为非酯型儿茶素、黄酮苷水解为黄酮;步骤5:揉捻处理;步骤6:烘焙处理,烘至茶叶含水量低于6%。本发明通过采用标准原料、控温养护、滚筒保水杀青、控温适度醇化、低速轻度揉捻、低温长时烘焙等一套新的加工方法,与传统加工工艺相比,显著降低了夏秋绿茶的苦涩味,提高了夏秋绿茶香气浓度、鲜度,所制绿茶滋味醇、较鲜,栗香浓郁、持久、较鲜。较鲜。较鲜。


技术研发人员:罗红玉 钟应富 袁林颖 王杰 盛忠雷 吴全 常睿 陈善敏 杨娟 王奕 张莹 罗永飞 邬秀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云岭茶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4.25
技术公布日:2022/8/5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