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鱼用切花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30667发布日期:2023-03-22 07:51阅读:44来源:国知局
一种鱼用切花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鱼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鱼用切花机。


背景技术:

2.渔业是中国国民经济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渔业生产国,改革开放以来,渔业产量迅速增长,鱼加工量也随之增长,近年来,就广东、广西和海南三省而言,金昌渔产加工工厂产值估计每年50亿市场。由于,大部分鱼的加工都是人工在进行操作,工作效率低,产能低下,难以满足市场的需求。为满足市场需求,提高加工鱼类的效率,一种鱼用切花机应运而生。
3.通过检索专利号:cn 108244213 a的中国发明专利,该专利公布了一种鱼类自动切花机,包括:机架,电机,传动机构,下压输送带和上压输送带;所述电机与传动机构连接安装在机箱一侧,上压输送带和下压输送带上下安装于机架内;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输送带和上压输送带内设有刀片装置;本发明模拟人工操作动作进行切割动作,极大提高生产效率和产能,可以每小时代替人工12人工作八小时的工作量;能通过刀片装置进行错位切割,并通过上下限装置控制调节切割鱼深度。
4.基于对专利号的检索,结合其中的不足发现:
5.该专利公布的鱼类自动切花机单次只能对鱼类的一面进行切花处理,无法做到同时对鱼类的两面进行切花处理,结合现实的鱼类处理,有些鱼类为了更好地腌制,需要同时对鱼类的两面进行切花处理,且不能切断鱼的中间骨架。
6.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鱼用切花机,通过设置有两边的切割片组,能通过按压的方式一次性对鱼的两边进行切花处理,以期达到更具有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7.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鱼用切花机,通过设置有两边的切割片组,能通过按压的方式一次性对鱼的两边进行切花处理,解决了现有鱼用切花机无法单次对鱼的两边均进行切花处理的问题。
8.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鱼用切花机,包括外壳、下压件,还包括两定位板、第一刀具组和第二刀具组,所述外壳的顶部设置有进料口,所述外壳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所述下压件铰接于外壳顶部的进料口处,两定位板相对设置于所述进料口内,两定位板之间预留有定位空隙,所述第一刀具组和第二刀具组对称设置于外壳相对两侧壁内表面,在两刀具组之间形成切割空隙,所述进料口、定位空隙和切割空隙竖直对齐构成切割鱼类两侧的通道。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鱼用切花机,两刀具组均包括若干刀具,任一刀具包括连接杆、刀片和旋钮,所述连接杆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外壳的侧壁,所述旋钮安装在连接杆突出于外壳侧壁外表面的一端,所述刀片安装在连接杆位于外壳内部的杆体上,通过转动旋钮调节相对两刀片的间隔距离。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鱼用切花机,两刀具组均包括若干刀具,任一刀具包括连接杆、刀片和旋钮,所述连接杆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外壳的侧壁,所述旋钮安装在连接杆突出于外壳侧壁外表面的一端,所述刀片安装在连接杆位于外壳内部的杆体上,通过转动旋钮调节相对两刀片的间隙距离。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任一刀片的刀刃均朝向所述进料口。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两定位板还包括有若干复位弹簧,若干复位弹簧设置在两定位板的底部,任一复位弹簧的另一端均与外壳连接。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下压件还设置有手柄和凸棱,所述手柄设置在下压件的顶部,所述凸棱设置在下压件底面的中间,所述凸棱用于下压待切鱼至刀具组。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若干橡胶块,若干橡胶块设置于所述外壳的外底面与地面之间,用以支撑所述外壳。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5.现有的鱼类自动切花机单次只能对鱼类的一面进行切花处理,无法做到同时对鱼类的两面进行切花处理。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两边的切割片组,能通过按压的方式一次性对鱼的两边进行切花处理,解决了现有鱼用切花机无法单次对鱼的两边均进行切花处理的问题。同时该鱼用切花机的刀片组还能根据需要的切花深度对刀片组的空隙距离进行调节,从而使成品后的切花深度满足客户的需求。
附图说明
16.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鱼用切花机的整体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鱼用切花机的下压件结构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鱼用切花机的定位板结构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鱼用切花机的两刀具组结构图;
21.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22.图中:1、外壳;2、下压件;201、手柄;202、凸棱;3、定位板;301、复位弹簧;4、第一刀具组;5、第二刀具组;6、刀片;7、旋钮;8、连接杆;9、橡胶块。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实现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24.请参阅图1-4,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鱼用切花机,包括外壳1、下压件2,还包括两定位板3、第一刀具组4和第二刀具组5,外壳1的顶部设置有进料口,外壳1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下压件2铰接于外壳1顶部的进料口处,两定位板3相对设置于所述进料口内,两定位板3之间预留有定位空隙,第一刀具组4和第二刀具组5对称设置于外壳1相对两侧壁内表面,在两刀具组之间形成切割空隙,进料口、定位空隙和切割空隙竖直对齐构成切割鱼类两侧的通道。
25.现有的鱼类自动切花机单次只能对鱼类的一面进行切花处理,无法做到同时对鱼类的两面进行切花处理。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两刀具组,利用两定位板3定位好待切鱼的位置,当待切鱼放置在两定位板3中定位好之后,通过下压件2对待切鱼的按压,使得待切鱼竖直地向下移动。当待切鱼被下压件2按压至刀具组,可以将待切鱼的两边进行切割,从而完成切花的过程,解决了现有鱼用切花机无法单次对鱼的两边均进行切花处理的问题。
26.为了满足客户多样化的切花要求,本实施列中,两刀具组均包括若干刀具,任一刀具包括连接杆8、刀片6和旋钮7,连接杆8可转动地安装于外壳1的两侧壁上,且相对位置的连接杆8均一一对应,任一连接杆8在杆体上均设置有螺纹,与外壳1侧壁的螺纹孔进行螺纹配合。通过连接杆8与外壳1侧壁的螺纹孔的螺纹配合,使得连接杆8通过转动,可以使得连接杆8在外壳1侧壁的螺纹孔处进行伸缩,旋钮7安装在连接杆8突出于外壳1侧壁外表面的一端,刀片6安装在连接杆8位于外壳1内部的杆体上,此时刀片6位于定位板3的底面,通过转动旋钮7调节相对两刀片6的空隙距离。该设计不仅可以调节鱼两边切花的深度,同时还可以调节鱼单边相邻切花的距离,满足客户切花多样化的需求。
27.为了保证鱼用切花机的正常使用,在一实施例中,任一刀片6的刀刃均是朝向进料口,当鱼竖直地被切花机的两定位板3夹持在中间,下压件2下压待切鱼时,刀刃可以给鱼的两边切花,保证鱼用切花机的正常工作。
28.为了保证定位板能适配多种鱼的外形尺寸,本实施列中,两定位板3的底部设置有若干复位弹簧301,任一复位弹簧301的另一端均与外壳1连接。通过设置有若干复位弹簧301,使得两定位板3不仅能根据待切鱼不同体型调节空隙的大小,同时还可以通过复位弹簧301的作用力,通过两定位板3将待切鱼更好地进行夹持定位,使得该鱼用切花机适用于多种鱼的规格。
29.为了保证下压件的正常使用,在一实施例中,下压件2还设置有手柄201和凸棱202,手柄201设置在下压件2的顶部,凸棱202设置在下压件2的底部中间,凸棱202用来下压待切鱼至两刀具组中。通过在下压件2的顶部设置有手柄201,方便用下压件2对待切鱼进行下压,通过在下压件2的底部中间设置凸棱202,能通过凸棱202将待切鱼下压至两刀具组中,由于凸棱202的宽度小于两刀具组的间隙,因此凸棱202不会与两刀具组产生干涉,保证切花机的正常工作。
30.为了增大切花机与地面的摩擦力,在一实施例中,外壳1底面的四边角设置有4个橡胶块9,任一橡胶块9设置在外壳的外底面的四个角处。通过在外壳1底面设置橡胶块9,可以增大切花机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避免切花机在工作时,因摩擦力小而在地面上移动,给用户带来不必要的烦恼。
31.具体工作过程:首先根据待切鱼的种类大小预先调节两刀具组的空隙距离,通过转动旋钮7,来调节两刀具组的空隙距离,将清理干净的待切鱼竖直地放入外壳1的两定位板3中间,此时定位板3的间隙要比待切鱼的宽度小,定位板3需要克服复位弹簧301的作用力才能将待切鱼竖直地放入定位板3中,由于复位弹簧301的作用力,定位板3夹持着待切鱼使其竖直地位于刀具组的上方,此时抓住下压件2的手柄201,操作下压件2使其凸棱202接触待切鱼,此时往外壳1底的方向按压下压件2,由于待切鱼受到来自凸棱202的压力,待切鱼会快速经过刀具组到达外壳1底部,在此过程中,刀具组会将待切鱼的两边切花,切花的深度以及相邻切花的间距均通过转动旋钮7来进行调节的。
32.具体说明一下,刀具组主要是通过转动旋钮7,使连接杆8在外壳1的螺纹孔内伸缩,进而改变两侧刀片6的空隙距离进行调节的。因此待切鱼的切花深度就是通过改变两侧刀片6的空隙进行调节,而待切鱼相邻切花的间距是通过缩回一部分的连接杆8,使一部分的刀片6没有接触到待切鱼,从而使鱼切花之后相邻的切花间距发生改变。
33.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介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