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降解玉米赤霉烯酮的解淀粉芽孢杆菌

文档序号:35976077发布日期:2023-11-09 18:29阅读:62来源:国知局
一株降解玉米赤霉烯酮的解淀粉芽孢杆菌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降解玉米赤霉烯酮的解淀粉芽孢杆菌及应用,属于生物。


背景技术:

1、玉米赤霉烯酮(zenralenone,zen),又称f-2毒素,是一种非甾体雌激素真菌毒素,主要是由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粉红镰刀菌(fusarium rpmoseum)等多种镰刀菌属产生。zen广泛存在于污染的小麦、玉米等农作物中。因其结构与内源性雌激素的结构相似,具有强烈的雌激素活性,被人和动物摄入后,会与雌激素受体结合影响摄入者的生殖功能,还会损害肝脏和肾脏,降低免疫功能,从而导致细胞毒性和免疫毒性。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霉菌毒素污染已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因此,迫切需要寻找切实可行的方法对霉变产品进行脱毒处理,以避免由此带来的经济损失和公共健康问题。

2、目前,国内外主要采取物理、化学和生物脱毒的方法降低zen毒性,物理脱毒法主要包括人工剔除、水洗、脱壳、高温和吸附剂吸附等。化学法包括臭氧解毒、过氧化氢处理、碱处理和碳酸钠浸泡处理,但由于化学试剂对食品安全的影响,易产生二次污染,使得化学法受到限制。生物脱毒主要是通过微生物降解和酶法降解两种途径达到脱毒的目的。微生物降解法主要是利用微生物对zen进行转化成低毒物质或对zen进行吸附从而降低对动物的毒性,某些益生菌细胞壁中的特殊结构使它们能够吸附zen毒素,降低zen对动物的毒性。酶法降解法主要是通过酶水解或氧化作用,将毒素分子的毒性基团破坏,产生低毒或者无毒产物。相比之下,生物脱毒法脱毒效率高,作用条件温和且对环境基本无污染,因此生物脱毒逐渐成为真菌毒素脱毒的研究重点。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株能降解玉米赤霉烯酮的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cggb 283-1:

2、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目的一所述解淀粉芽孢杆菌降解zen的最适ph和温度条件;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3、本发明所利用的解淀粉芽孢杆菌cggb 283-1,已于2021年11月17日保藏于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先烈中路100号大院59号楼的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gdmcc),保藏编号为:gdmcc no.62069。该菌株已经获批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号2022102026458,发明名称为:一株高产抗菌活性物质macrolactina的解淀粉芽孢杆菌及其应用。

4、解淀粉芽孢杆菌cggb 283-1在降解zen时的最适ph和温度条件的确定。

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提供的解淀粉芽孢杆菌cggb 283-1能够高效降解zen,降解率可达到约84%,解毒活性高,可用于饲料等产品中zen的降解,极大地降低了zen对动物繁殖性能等的危害,改善动物生产性能,且不会影响饲料的感官特征,该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特征:

1.一种利用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cggb 283-1在降解玉米赤霉烯酮的应用,其特征在于该菌株cggb 283-1可以有效的对玉米赤霉烯酮进行降解,用于降解玉米赤霉烯酮。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解淀粉芽孢杆菌cggb 283-1,降解玉米赤霉烯酮的最适ph条件为6.0。

3.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解淀粉芽孢杆菌cggb 283-1,降解玉米赤霉烯酮的最适温度条件为37℃。

4.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解淀粉芽孢杆菌cggb 283-1在微生物饲料、饲料添加剂方面的应用。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CGGB 283‑1在降解玉米赤霉烯酮方面的应用,属于生物技术领域。该解淀粉芽孢杆菌命名为CGGB 283‑1,为本实验室前期从黑山羊瘤胃中分离筛选得到,其于2021年11月17日保藏于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先烈中路100号大院59号楼的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GDMCC),保藏编号为:GDMCC No.62069。本发明的解淀粉芽孢杆菌CGGB 283‑1能高效降解玉米赤霉烯酮,反应24小时后对玉米赤霉烯酮的降解率达84%以上。降解玉米赤霉烯酮最适pH条件为6.0,最适温度条件为37℃。本发明的解淀粉芽孢杆菌降解毒素效率高、特异性强、作用条件温和,不破坏饲料中的营养成分,适用于粮食、饲料和食品中霉菌毒素的生物脱毒。

技术研发人员:汪玲玲,金美铃,邓诣群,吴玉婷,邓子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华南农业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