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人体体质学的益生菌剂产品的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72758阅读:4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基于人体体质学的益生菌剂产品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补充营养食品制剂,特别是一种基于人体体质学的益生菌剂产品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1187323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中药草益生菌发酵饮料及其制备方法,该饮料在传统红茶菌液的基础上加中药草进行发酵,其主要原料为茶叶、糖、蜂蜜、红菌母液;中药草金银花、枸杞等,亦可加入发酵抑制剂,该饮料是采用红茶菌液与中药草浸出液混合发酵,或发酵、混合、发酵方法制备而成。此制备方法,为一次性高温有氧发酵,口感差。并最终产品多被灭菌,防病解毒效果差,并且没有按人体体质不同进行组方,营养效果不稳定。
而传统的按人体体质配方的中药,不经发酵,直接煎煮后饮用,耗药草量多,资源浪费严重且口感差。
此外还有单用乳酸菌发酵的方法,该方法在生产过程中易被噬菌体污染,因此质量不稳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按人体体质配方、节约原料资源、避免杂菌污染的基于人体体质学的益生菌剂产品制备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基于人体体质学的益生菌剂产品的制备方法,其特点是该益生菌剂产品的原料配方按人体体质分类,由具药食同源的自然药草的基础方组成,经益生菌接种,置于高温有氧和低温无氧条件下二次发酵而成。
本发明所述的益生菌为红茶菌母;并可在基础方的基础上加入调质方,该调质方按照人体不同体质配制而成。
本发明首先按不同体质选取基础方,或者基础方和调质方所列自然药草,经沸水煮泡,待冷却后,滤去固形物接入重量比10%-20%的红茶菌母,在开放式发酵罐中进行有氧培养,发酵时间为72-24h,以发酵液ph值至2.5-4.0为度;将该发酵液滤去菌母后,加入重量比5-20%的糖,在密封发酵罐中进行无氧培养,温度为4-10℃,发酵时间为72-12h,至每ml活菌数达到106-109个为度;最后将发酵液过滤,封装并置10℃以下冷藏。
本发明二次发酵的特征为第一次发酵为高温有氧发酵,药草经沸水煮泡冷却后滤去固形物,接入重量比10%-20%的红茶菌母,温度为25-35℃,在开放式发酵罐中培养,发酵时间为72-24h,以发酵液ph值至2.5-4.0为度;第二次发酵为低温无氧发酵,将第一次发酵液滤去菌母后,加入重量比5-20%的糖,在密封发酵罐中培养,进行第二次发酵,温度为4-10℃,发酵时间为72-12h,至每ml活菌数达到106-109个为度。
本发明基础方中的自然药草成分为枸杞子、菊花、桑椹子、远志、当归、茶、糖和水,其重量份数分别对应为0.1-0.5、0.02-0.3、0.02-0.3、0.02-0.3、0.02-0.3、0.1-0.5、1-8、100。
本发明燥红质体质自然药草调质方选用滋阴清热润质类药草,所述的滋阴清热润质类药草为西洋参、玄参、麦冬、生地、益母草、蒲公英、酸枣仁、淡竹叶中的二至五味,每味重量份数为0.02-0.3。
本发明迟冷质体质自然药草调质方选用壮阳驱寒温质类药草,所述的壮阳驱寒温质类药草为党参、桂圆、红枣、紫金牛、黄芪、阿胶中的二至五味,每味重量份数为0.02-0.3。
本发明腻滞质体质自然药草调质方选用除湿化滞利质类药草,所述的除湿化滞利质类药草为鱼腥草、茯苓、车前草、白扁豆、薏苡仁、赤小豆、冬瓜仁中的二至五味,每味重量份数为0.02-0.3。
本发明倦晄质体质自然药草调质方选用气血双补类药草,所述的气血双补类药草为人参、山药、大枣、首乌、熟地、桂圆、茜草中的二至五味,每味重量份数为0.02-0.3。
本发明晦滞质体质自然药草调质方选用行血消淤类药草,所述的行血消淤类药草为山楂、丹参、藕节、连房、柿叶、红花中的二至五味,每味重量份数为0.02-0.3。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效果1、本发明的配方基于人体体质学,针对不同体质进行配方,该益生菌剂中有医疗价值的营养成分20多种,如多种有机酸,多种Vc,Vb,Vb12,Vd,鞣酸蛋白,叶片酸等,并含有调节人体免疫功能的多种自然药草营养,且不添加任何防腐剂可作为预防流感,心脑血管,皮肤癌,电磁辐射,阴道炎,糖尿病,肿瘤,抑制艾滋病,过敏性鼻炎,便秘,病毒性腹泻,肠胃炎,酒毒,前列腺炎和老年痴呆等方面长期饮用的绿色补充营养食品,生理作用有9种一是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二是减缓乳糖不耐症,三是改善肠道功能,四是降低血清胆固醇水平和血脂浓度,五是抗高血压作用,六是预防糖尿病,七是调节免疫功能,八是抗肿瘤作用,九是其他生理功能,如对骨质疏松症的改善,营养强化作用和合成维生素等,因此其配方合理、针对性强,保健效果好;2、本发明的生产方法采用了二次发酵的工艺,口感好,最终产品没有被灭菌,防病解毒效果好;3、该益生菌剂的制备方法的发酵工艺提高了中药草的利用率,节约了中药草资源,提高药草的有效活性营养成分;4、该益生菌剂的制备方法用红茶菌复合菌混合发酵,避免了生产过程中杂菌污染;5、用益生菌活菌作为最终产品,可提高解毒抗癌效果;6、本发明的配方按照匡调元的《人体体质学说》,按不同的体质类型和药食同源的自然药草的阴阳四气五味进行科学组方,每一种体质的自然药草由基础方和调质方两部分组成。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发明作的详细说明本实施例由基础方和适合不同体质的调质方组成,基础方是指适合于健康质人体体质类型的配方,基础方可以为枸杞子、菊花、桑椹子、远志、当归、红茶、白糖和水;调质方是指适合于偏质人体体质类型的添加配方,根据服用者不同的体质进行调配,人体体质根据匡调元的《人体体质学说》,可以分为燥红质体质、迟冷质体质、腻滞质体质、倦晄质体质和晦滞质体质五种。
本实施例是将基础方或基础方和调质方经沸水煮泡,待冷却后,滤去固形物,得到基础制剂,接入重量比占基础制剂10%-20%的红茶菌母,然后放入发酵罐中进行有氧培养,进行第一次发酵,发酵液ph值为2.5-4.0,得到第一次发酵液;将第一次发酵液滤去菌母后,加入蜜糖和/或白糖,然后在发酵罐中进行无氧培养,进行第二次发酵,至活菌数达到106-109个/ml,得到第二次发酵液;将第二次发酵液过滤、封装并冷藏。
实施例1本实施例适合燥红质体质使用。
燥红质体质类型的特征是体素阴虚,口干舌燥,常呈一派燥象,其新陈代谢往往偏高,行动急躁。别人在春而他似乎已入夏,不耐暑热而易感温邪。肺阴不足者,往往难耐秋令之燥,此时易致肺燥咳血诸症。一旦感受温燥之邪后,常迅速入里化热,常伤肝肾之阴液。多喜进甘寒而忌辛燥。
本实施例选取的基础方成分为枸杞子、菊花、桑椹子、远志、当归、红茶、白糖和水,其重量份数分别为0.25、0.15、0.1、0.05、0.08、0.3、3、10、100。再选适合燥红质体质的调质方西洋参、麦冬、生地、益母草、酸枣仁,其重量份数分别为0.05、0.07、0.1、0.07、0.05。
本实施例的以下部分描述了第一次发酵过程将25克枸杞子、15克菊花、10克桑椹子、5克远志、8克当归、30克红茶、5克西洋参、7克麦冬、10克生地、7克益母草、5克酸枣仁、300克白糖合并10公斤沸水煮泡,待冷却后,滤去固形物;或者将白糖和红茶在沸水煮泡后加入,待冷却后,滤去固形物,然后接入重量为1.5公斤的红茶菌母,然后放入开放式发酵罐中进行有氧培养,进行第一次发酵,温度为25-35℃,发酵时间为24小时,发酵液ph值为3.3,得到第一次发酵液。
本实施例的以下部分描述了第二次发酵过程将第一次发酵液滤去菌母后,加入1公斤的蜜糖,然后在密封发酵罐中进行无氧培养,温度为4-10℃,发酵时间为72小时,活菌数达到106-109个/ml,得到第二次发酵液,最后将第二次发酵液过滤、封装并置10℃以下冷藏,得到适合燥红质体质使用的益生菌剂产品。
实施例2本实施例适合迟冷质体质使用。
迟冷质体质类型的特征是体素阳虚,形寒怕冷,常呈一派寒象,其新陈代谢叫低,行动迟缓,别人在秋而他似乎已入冬,不耐寒邪而易为寒病。感受寒邪也易入里寒化,常伤脾肾之阳气。常喜进辛燥温补之品而畏苦寒之药。
本实施例选取的基础方为枸杞子、菊花、桑椹子、远志、当归、红茶、白糖和水,其重量份数分别为0.1、0.02、0.3、0.3、0.02、0.5、6、100。再选适合迟冷质体质的调质方党参、桂圆、红枣、紫金牛、黄芪,其重量份数分别为0.02、0.02、0.3、0.3、0.3。
本实施例的以下部分描述了第一次发酵过程将10克枸杞子、2克菊花、30克桑椹子、30克远志、2克当归、50克红茶、2克党参、2克桂圆、30克红枣、30克紫金牛、30克黄芪、600克白糖合并10公斤沸水煮泡,待冷却后,滤去固形物,接入重量为1公斤的红茶菌母,然后放入开放式发酵罐中进行有氧培养,进行第一次发酵,温度为25-35℃,发酵时间为72小时,发酵液ph值为2.8,得到第一次发酵液。
本实施例的以下部分描述了第二次发酵过程将第一次发酵液滤去菌母后,加入重量为0.5公斤的蜜糖,然后在密封发酵罐中进行无氧培养,温度为4-10℃,发酵时间为24小时,活菌数达到106-109个/ml,得到第二次发酵液,最后将第二次发酵液过滤、封装并置10℃以下冷藏,得到适合迟冷质体质使用的益生菌剂产品。
实施例3本实施例适合腻滞质体质使用。
腻滞质体质类型的特征是体素湿盛,体胖舌腻。这型素体或因某种异常代谢产物积聚所致,易感湿邪,常因外湿引动内湿即为泄为肿。湿邪为病也常与肝肾阳虚相互为患,可因阳不化湿以致水湿停滞,或因湿困脾肾之阳温运失司。常宜淡渗利湿或苦温燥湿之剂,而忌滋阴多汁留湿之品。
本实施例选取的基础方为枸杞子、菊花、桑椹子、远志、当归、红茶、白糖和水,其重量份数分别为0.5、0.3、0.02、0.02、0.3、0.1、8、20、100。再选适合腻滞质体质的调质方鱼腥草、茯苓、车前草、白扁豆、冬瓜仁,其重量份数分别为0.3、0.3、0.02、0.02、0.03。
本实施例的以下部分描述了第一次发酵过程将50克枸杞子、30克菊花、2克桑椹子、2克远志、30克当归、30克鱼腥草、30克茯苓、2克车前草、2克白扁豆、3克冬瓜仁、合并10公斤沸水煮泡,待冷却后,滤去固形物,加入10克红茶、800克白糖,然后接入重量为2公斤的红茶菌母,再放入开放式发酵罐中进行有氧培养,进行第一次发酵,温度为25-35℃,发酵时间为36小时,发酵液ph值为2.5,得到第一次发酵液。
本实施例的以下部分描述了第二次发酵过程将第一次发酵液滤去菌母后,加入2公斤蜜糖,然后在密封发酵罐中进行无氧培养,温度为4-10℃,发酵时间为48小时,活菌数达到106-109个/ml,得到第二次发酵液,最后将第二次发酵液过滤、封装并置10℃以下冷藏,得到适合腻滞质体质使用的益生菌剂产品。
实施例4本实施例适合倦晄质体质使用。
倦晄质体质类型的特征是体素气血两虚,既不耐寒又不耐暑,往往虚汗不绝。稍一解衣,即感风寒之邪,以致终年感冒难清。暑天则常倦怠少气,适应能力较差,病后抗病能力也较差,常易发生虚脱,非扶正不足以御外邪。
本实施例选取的基础方为枸杞子、菊花、桑椹子、远志、当归、红茶、白糖和水,其重量份数分别为0.4、0.1、0.15、0.15、0.15、0.4、5、15、100。再选适合倦晄质体质的调质方人参、山药、大枣、熟地、茜草,其重量份数分别为0.2、0.2、0.05、0.05、0.2。
本实施例的以下部分描述了第一次发酵过程将40克枸杞子、10克菊花、15克桑椹子、15克远志、15克当归、20克人参、20克山药、5克大枣、5克熟地、20克茜草、合并10公斤沸水煮泡,待冷却后,滤去固形物,加入40克红茶、500克白糖,再接入重量为1.5公斤的红茶菌母,然后放入开放式发酵罐中进行有氧培养,进行第一次发酵,温度为25-35℃,发酵时间为48小时,发酵液ph值为4.0,得到第一次发酵液。
本实施例的以下部分描述了第二次发酵过程将第一次发酵液滤去菌母后,加入1公斤的蜜糖,然后在密封发酵罐中进行无氧培养,温度为4-10℃,发酵时间为36小时,活菌数达到106-109个/ml,得到第二次发酵液,最后将第二次发酵液过滤、封装并置10℃以下冷藏,得到适合倦晄质体质使用的益生菌剂产品。
实施例5本实施例适合晦滞质体质使用。
晦滞质体质类型的特征是体素血瘀,舌屡见青紫。这型体质如遇寒凉则血脉疑泣,血运不畅,则为痛为胀。往往病痛加剧。例如妇女之血瘀痛经,常可得温而略解。此外血热妄行,血溢脉外而致瘀者,也有血瘀日久而化热者,此时反而对温热燥火尤为敏感。在此,属寒属热不可不辨。
本实施例选取的基础方为枸杞子、菊花、桑椹子、远志、当归,辅料为红茶、白糖和水,其重量份数分别为0.3、0.2、0.08、0.15、0.12、0.3、6、13、100。再选适合晦滞质体质的调质方山楂、丹参、藕节、柿叶、红花,其重量份数分别为0.15、0.18、0.2、0.12、0.2。
本实施例的以下部分描述了第一次发酵过程将30克枸杞子、20克菊花、8克桑椹子、15克远志、12克当归、30克红茶、15克山楂、18克丹参、20克藕节、12克柿叶、20克红花、600克白糖合并10公斤沸水煮泡,待冷却后,滤去固形物,接入重量为1.5公斤的红茶菌母,然后放入开放式发酵罐中进行有氧培养,进行第一次发酵,温度为25-35℃,发酵时间为36小时,发酵液ph值为3.5,得到第一次发酵液。
本实施例的以下部分描述了第二次发酵过程将第一次发酵液滤去菌母后,加入1.3公斤的蜜糖,然后在密封发酵罐中进行无氧培养,温度为4-10℃,发酵时间为48小时,活菌数达到106-109个/ml,得到第二次发酵液,最后将第二次发酵液过滤、封装并置10℃以下冷藏,得到适合晦滞质体质使用的益生菌剂产品。
实施例6本实施例适合健康质体质使用。
本实施例选取的基础方成分为枸杞子、菊花、桑椹子、远志、当归、红茶、白糖和水,其重量份数分别为0.25、0.15、0.1、0.05、0.08、0.3、3、10、100。
本实施例的以下部分描述了第一次发酵过程将25克枸杞子、15克菊花、10克桑椹子、5克远志、8克当归、30克红茶、300克白糖合并10公斤沸水煮泡,待冷却后,滤去固形物,接入重量为1.5公斤的红茶菌母,然后放入开放式发酵罐中进行有氧培养,进行第一次发酵,温度为25-35℃,发酵时间为36小时,发酵液ph值为3.3,得到第一次发酵液。
本实施例的以下部分描述了第二次发酵过程将第一次发酵液滤去菌母后,加入1公斤的蜜糖,然后在密封发酵罐中进行无氧培养,温度为4-10℃,发酵时间为72小时,活菌数达到106-109个/ml,得到第二次发酵液,最后将第二次发酵液过滤、封装并置10℃以下冷藏,得到适合健康质体质使用的益生菌剂产品。
以上益生菌剂产品可以直接饮用,也可以根据个人口味调配成各种饮料。
依照以上实施例,本发明的配方为按不同体质类型和自然药草的阴阳四气五味属性,即相合者为食物,相斥者为毒物进行配方并力求组方“阴中求阳,阳中求阴”,贯彻“高明的医生治未病之病”,因人而宜,把人体的偏质调到健康质。用益生菌发酵可减少自然药草的用量,节约药草资源,提高药草的有效活性营养成分。用高温有氧和低温无氧二次发酵,主要解决原红茶菌口味差的问题。用红茶菌复合菌混合发酵,主要解决生产过程中杂菌污染问题。用益生菌活菌作为最终产品,主要是提高解毒抗癌效果。
另外,在以上各实施例中添加重量份数为0.01-0.5的抗肾上腺素类的盐酸小檗,可制成防过敏防病毒的滴鼻剂,防便秘的敷脐剂和清热解毒润滑的外阴搽剂。
权利要求
1.一种基于人体体质学的益生菌剂产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益生菌剂产品的原料配方按人体体质分类,由具药食同源的自然药草的基础方组成,经益生菌接种,置于高温有氧和低温无氧条件下二次发酵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基于人体体质学的益生菌剂产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益生菌为红茶菌母;并可在基础方的基础上加入调质方,该调质方按照人体不同体质配制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基于人体体质学的益生菌剂产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首先按不同体质选取基础方,或者基础方和调质方所列自然药草,经沸水煮泡,待冷却后,滤去固形物接入重量比10%-20%的红茶菌母,在开放式发酵罐中进行有氧培养,发酵时间为72-24h,以发酵液ph值至2.5-4.0为度;将该发酵液滤去菌母后,加入重量比5-20%的糖,在密封发酵罐中进行无氧培养,温度为4-10℃,发酵时间为72-12h,至每ml活菌数达到106-109个为度;最后将发酵液过滤,封装并置10℃以下冷藏。
4.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基于人体体质学的益生菌剂产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二次发酵的特征为第一次发酵为高温有氧发酵,药草经沸水煮泡冷却后滤去固形物,接入重量比10%-20%的红茶菌母,温度为25-35℃,在开放式发酵罐中培养,发酵时间为72-24h,以发酵液ph值至2.5-4.0为度;第二次发酵为低温无氧发酵,将第一次发酵液滤去菌母后,加入重量比5-20%的糖,在密封发酵罐中培养,进行第二次发酵,温度为4-10℃,发酵时间为72-12h,至每ml活菌数达到106-109个为度。
5.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基于人体体质学的益生菌剂产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基础方中的自然药草成分为枸杞子、菊花、桑椹子、远志、当归、茶、糖和水,其重量份数分别对应为0.1-0.5、0.02-0.3、0.02-0.3、0.02-0.3、0.02-0.3、0.1-0.5、1-8、100。
6.根据权利要求
2所述的基于人体体质学的益生菌剂产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燥红质体质自然药草调质方选用滋阴清热润质类药草,所述的滋阴清热润质类药草为西洋参、玄参、麦冬、生地、益母草、蒲公英、酸枣仁、淡竹叶中的二至五味,每味重量份数为0.02-0.3。
7.根据权利要求
2所述的基于人体体质学的益生菌剂产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迟冷质体质自然药草调质方选用壮阳驱寒温质类药草,所述的壮阳驱寒温质类药草为党参、桂圆、红枣、紫金牛、黄芪、阿胶中的二至五味,每味重量份数为0.02-0.3。
8.根据权利要求
2所述的基于人体体质学的益生菌剂产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腻滞质体质自然药草调质方选用除湿化滞利质类药草,所述的除湿化滞利质类药草为鱼腥草、茯苓、车前草、白扁豆、薏苡仁、赤小豆、冬瓜仁中的二至五味,每味重量份数为0.02-0.3。
9.根据权利要求
2所述的基于人体体质学的益生菌剂产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倦晄质体质自然药草调质方选用气血双补类药草,所述的气血双补类药草为人参、山药、大枣、首乌、熟地、桂圆、茜草中的二至五味,每味重量份数为0.02-0.3。
10.根据权利要求
2所述的基于人体体质学的益生菌剂产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晦滞质体质自然药草调质方选用行血消淤类药草,所述的行血消淤类药草为山楂、丹参、藕节、连房、柿叶、红花中的二至五味,每味重量份数为0.02-0.3。
专利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人体体质学的益生菌剂产品的制备方法,该益生菌剂产品的原料配方按人体体质分类,由具药食同源的自然药草的基础方组成,经益生菌接种,置高温有氧和低温无氧条件下二次发酵而成,益生菌为红茶菌母;并可在基础方的基础上加入调质方,该调质方按照人体不同体质配制,本发明提高了中药草的利用率,所得的益生菌剂产品具有营养成分多、口感好、配方合理、针对性强、保健效果好、可以预防多种疾病、没有被灭菌、防病解毒效果好等优点。
文档编号A23L1/28GKCN1586293SQ200410053705
公开日2005年3月2日 申请日期2004年8月12日
发明者陈希萍, 翁觅离 申请人:陈希萍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